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甘松挥发性成分的检测及指纹图谱构建方法与流程

2022-08-13 12:32:17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关于中药分析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甘松挥发性成分的检测及指纹图谱构建方法。


背景技术:

2.稳心颗粒是山东步长制药公司的核心大品种,该中药是由党参,黄精,三七,甘松等药材制备而成,但由于甘松的产地不同,其药材的品质有着明显的区别。为了保证甘松药材原料的内在质量,我公司开展相关甘松质量标准研究。
3.甘松,本草鉴定为败酱科植物甘松(nardostachys jatamansi dc)的干燥根及根茎。又名苦弥哆、甘松香、人参香、麝果、邦贝,在我国西藏地区是不可或缺的香料品种,在甘肃,青海,四川等地均有分布。具有祛风燥湿、排脓拔毒、生肌止痛、理气安神、疏肝解郁等功效,多用于治疗气郁胸闷、脘腹胀满、食欲不振、呕吐,神经衰弱、癔病、失眠、易惊等症,临床上常与其他药物配伍使用治疗脾胃病、心悸、胸腹痞满等。甘松是富含挥发性成分的芳香药材,大量的药理实验表明,甘松有抗心律失常、保护心肌细胞、缓解焦虑情绪、调节血糖代谢等作用,在临床用途愈加广泛。由于缺乏大规模的资源种植基地,甘松靠野生资源主供市场,在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若尔盖县、阿坝县、红原县、松潘县,甘孜藏族自治州的炉霍县、理塘县、稻城县等地的年产量较高。由于生长环境不一,甘松挥发性成分在含量上也有所差异。
4.目前,2020版中国药典对甘松的鉴别包括性状鉴别,薄层色谱法,鉴定方法较为单一。对甘松药材的含量测定,挥发性成分照通则2204测定本品含挥发性成分不得少于2.0%(m/g)。甘松活性成分“甘松新酮”,按照通则0512记载的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测定。但由于现有技术针对甘松挥发性成分的鉴定方法,其专属性不强,且缺乏更高灵敏度仪器的应用。此外,也没有构建甘松挥发性成分的指纹图谱,难以系统性、多方面去控制中药材的质量。因此,迫切需要一种全面、灵敏度高、专属性强的检测方法来鉴别甘松挥发性成分,并且构建一种甘松挥发性成分的指纹图谱方法来定性和定量测定甘松挥发性成分的有效成分,从而对甘松挥发性成分的质量进行有效的控制。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发明提供一种甘松挥发性成分的检测及指纹图谱构建方法,本发明采用gc-orbitrap-ms,借助orbitrap质谱仪的使用,该检测方法具有高分辨率、高质量精度、高稳定性的特点优势。本发明还建立指纹图谱方法,在短时间内可以实现较高的分离度,且共有峰的标定数量为19个共有峰,可对甘松药材内在质量进行整体评价。
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甘松挥发性成分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7.⑴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称取甘松,加入蒸馏水,以乙酸乙酯作为提取溶剂,加热回流提取,收集乙酸乙酯层,干燥,定容,滤过,得供试品溶液样品;
8.⑵
、气相色谱条件:采用毛细管柱色谱柱,进样口温度250~270℃,进样量0.6~1.2μl,分流比30~50:1,程序升温:初始温度60~80℃,以3~7℃
·
min-1
速度升温至80~100℃,以30~50℃
·
min-1
速度升温至130~140℃,保持4~6min;以8~12℃
·
min-1
速度升温至170~180℃,保持8~10min;以6~8℃
·
min-1
程序升温至240~260℃,保持10~20min;
9.⑶
、质谱条件:ei离子源,电子能量60~80ev,离子源温度:270~290℃,溶剂延迟时间:2~3min,扫描方式为全扫描,检测范围m/z 50~550,得到甘松挥发性成分的gc-q-exactive orbitrap ms总离子流图;
10.⑷
、成分鉴定:使用x calibur软件进行数据采集和分析,使用第一级质谱ei-ms与标称质谱库nist ms search 2、mainlib、chinese pharma数据库进行匹配,确定甘松挥发性成分中的化学物质。
11.所述步骤(1)中加热回流提取时间为1~3h,优选加热回流提取时间为2h。
12.优选的,所述步骤(1)中干燥为使用无水na2so4干燥。
13.优选的,所述步骤(2)气相色谱条件为:采用thermo tg-waxms毛细管柱色谱柱,进样口温度260℃,进样量1μl,分流比40:1,程序升温:初始温度70℃,以5
·
min-1
速度升温至175℃,保持9min,以7℃
·
min-1
程序升温至250℃,保持15min。
14.优选的,所述步骤(2)中毛细管柱色谱柱的规格为0.25mm
×
30m
×
0.25μm。
15.一种甘松挥发性成分指纹图谱构建方法,所述指纹图谱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6.⑴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称取甘松,加入蒸馏水,以乙酸乙酯作为提取溶剂,加热回流提取,收集乙酸乙酯层,干燥,定容,滤过,得供试品溶液样品;
17.⑵
、气相色谱条件为:毛细管柱色谱柱,程序升温:初始温度105~115℃,保持0.8~1.2min,以23~27℃
·
min-1
,升温至123~127℃,保持4~6min;以4~6℃
·
min-1
升温至125~135℃,保持2.5~3.5min;以28~32℃
·
min-1
升温至180~190℃,保持6.5~7.5min;以23~27℃
·
min-1
升温至205~215℃,保持1.5~2.5min;以13~17℃
·
min-1
升温至240~260℃,保持4.5~5.5min,进样口温度为230~250℃,检测器温度240~260℃;分流进样,分流比14~16:1;
18.⑶
、共有峰的鉴定:将甘松挥发性成分供试品溶液检测后得到的气相色谱图导入chempattern化学计量学软件进行分析,以百分峰面积大于1.0的色谱峰作为筛选条件,共标定共有峰,通过检索gc-q-exactive orbitrap ms相关质谱数据,鉴定共有峰成分;
19.⑷
、指纹图谱的建立:将共有峰峰面积数据进行标度化预处理后,采用曲线模拟的方法生成甘松挥发性成分共有模式的对照指纹图谱,从而建立甘松挥发性成分的指纹图谱。
20.优选的,所述步骤

气相色谱条件为:thermo tg-waxms毛细管柱;程序升温:初始温度110℃,保持1min,以25℃
·
min-1,升温至125℃,保持5min;以5℃
·
min-1升温至130℃,保持3min;以30℃
·
min-1升温至185℃,保持7min;以25℃
·
min-1升温至210℃,保持2min;以15℃
·
min-1升温至250℃,保持5min,进样口温度为240℃,检测器温度250℃;分流进样,分流比15:1。
21.优选的,所述步骤(2)中thermo tg-waxms毛细管柱的规格为0.25mm
×
30m
×
0.25μm。
22.优选的,依照上述甘松挥发性成分的检测方法,对本发明涉及的甘松挥发性成分
中共鉴别出74个化合物,上述化合物依次为:β-patchoulineβ-广藿香碱、β-马阿里烯、naphthalene,1,2,4a,5,8,8a-hexahydro-4,7-dimethyl-1-(1-methylethyl)-,(1α,4aβ,8aα)-(
±
)-、(-)-马兜铃烯、α-愈创木烯、( )-白菖烯、α-马阿里烯、(-)-α-古芸烯、(-)-α-广藿香烯、8,9-去氢新异长叶烯、1h-cyclopropa[a]naphthalene,1a,2,6,7,7a,7b-hexahydro-1,1,7,7a-tetramethyl-,[1ar-(1aα,7α,7aα,7bα)]-、1,4,7,-cycloundecatriene,1,5,9,9-tetramethyl-,z,z,z-、α-布藜烯、4a,5-dimethyl-3-(prop-1-en-2-yl)-1,2,3,4,4a,5,6,7-octahydronaphthalen-1-ol、1h-cyclopropa[a]naphthalene,1a,2,6,7,7a,7b-hexahydro-1,1,7,7a-tetramethyl-、(3s,3as,5r)-3,8-dimethyl-5-prop-1-en-2-yl-1,2,3,3a,4,5,6,7-octahydroazulene、( )-β-瑟林烯、1h-cyclopropa[a]naphthalene,decahydro-1,1,3a-trimethyl-7-methylene-,[1as-(1aα,3aα,7aβ,7bα)]-、(-)-eudesma-3,4,11-triene、1,1,3-trimethyl-1h-indene、naphthalene,1,2,4a,5,8,8a-hexahydro-4,7-dimethyl-1-(1-methylethyl)-,(1s,4ar,8as)-、bicyclo[4.4.0]dec-1-ene,2-isopropyl-5-methyl-9-methylene-、(2s,4ar,8ar)-4a,8-dimethyl-2-(prop-1-en-2-yl)-1,2,3,4,4a,5,6,8a-octahydronaphthalene、isolongifolene,4,5,9,10-dehydro-、β-二氢紫罗兰酮、1-(3,6,6-trimethyl-1,6,7,7a-tetrahydrocyclopenta[c]pyran-1-yl)ethanone、1h-cyclopenta[1,3]cyclopropa[1,2]benzen-3-ol,octahydro-3,7-dimethyl-4-(1-methylethyl)-,(3r,3ar,3br,4s,7r,7ar)-、isospathulenol、1-oxaspiro[2.5]octane,5,5-dimethyl-4-(3-methyl-1,3-butadienyl)-、喇叭茶醇、β-紫罗兰酮、β-紫罗兰醇、3-buten-2-one,4-(2,2,6-trimethyl-7-oxabicyclo(4.1.0)hept-1-yl)、(1ar,3as,7s,7as,7br)-1,1,3a,7-tetramethyldecahydro-1h-cyclopropa[a]naphthalen-7-ol、selin-6-en-4α-ol、ledol喇叭茶萜醇、环氧化蛇麻烯ii、(-)-蓝桉醇、(2r)-2,3,4,4a,5,6,7,8-octahydro-α,α,4aβ,8β-tetramethyl-2-naphthalenemethanol、桉油烯醇、5-azulenemethanol,1,2,3,4,5,6,7,8-octahydro-a,a,3,8-tetramethyl-,5-acetate,(3s,5r,8s)-、6-isopropenyl-4,8a-dimethyl-1,2,3,5,6,7,8,8a-octahydro-naphthalen-2-ol、patchoulialcohol广霍香醇、(-)-a-cadinol(-)-α-杜松醇、(1ar,7r,7ar,7bs)-( )-1a,2,3,5,6,7,7a,7b-octahydro-1,1,7,7a-tetramethyl-1h-cyclopropa[a]naphthalen-3-one(e)-3-((4s,7r,7ar)-3,7-dimethyl-2,4,5,6,7,7a-hexahydro-1h-inden-4-yl)-2-methylacrylaldehyde、a-vetivol a-岩蘭烯醇、(-)-spathulenol(-)-匙叶桉油烯醇、愈创木烯、cycohexene,1,3-diisopropenyl-6-methyl-、2-naphthalenol,2,3,4,4a,5,6,7,8-octahydro-4,4a-dimethyl-6-(1-methylethylidene)-,(2r,4r,4as)-、1-naphthalenol,1,2,3,4,4a,5,6,8a-octahydro-1,4a-dimethyl-7-(1-methylethyl)-,(1r,4ar,8ar)-、acetic acid,3-hydroxy-6-isopropenyl-4,8a-dimethyl-1,2,3,5,6,7,8,8a-octahydronaphthalen-2-ylester、2,2,7,7-tetramethyltricyclo[6.2.1.0(1,6)]undec-4-en-3-one、nootkaton-11,12-epoxide、2,5-十八碳二炔酸甲酯、ledene oxide-(ii)喇叭烯氧化物-(ii)、cis-valerenyl acetate顺式-乙酸缬草烯酯、2,2,7,7-tetramethyltricyclo[6.2.1.0(1,6)]undec-4-en-3-one、2as,3ar,5as,9br)-2a,5a,9-trimethyl-2a,4,5,5a,6,7,8,9b-octahydro-2h-naphtho[1,2-b]oxireno[2,3-c]furan、2(3h)-naphthalenone,4,4a,5,6,7,8-hexahydro-1-hydroxy-4a,5-dimethyl-3-(1-methylethylidene)-,(4ar,5s)-、
bicyclo[4.1.0]heptane,4,4-dimethyl-3-(3-methyl-3-buten-1-ylidene)-2-methylene-、(e)-3-((4s,7r,7ar)-3,7-dimethyl-2,4,5,6,7,7a-hexahydro-1h-inden-4-yl)-2-methylacrylaldehyde、α-valerenolα-缬草萜烯醇、马兜铃酮、6,9-十八碳二炔酸甲酯、γ-himachaleneγ-雪松烯、naphthalene,1,2,3,4-tetrahydro-1,6,8-trimethyl-、4-(3,3-dimethyl-but-1-ynyl)-4-hydroxy-2,6,6-trimethylcyclohex-2-enone、2-propen-1-ol,3-[(4s,7r,7ar)-2,4,5,6,7,7a-hexahydro-3,7-dimethyl-1h-inden-4-yl]-2-methyl-,1-acetate,(2e)-、(4ar,5s)-1-hydroxy-4a,5-dimethyl-3-(propan-2-ylidene)-4,4a,5,6-tetrahydronaphthalen-2(3h)-one、(3s)-3,4,4a,5,6,7-hexahydro-4aβ,5β-dimethyl-3-isopropenylnaphthalen-1(2h)-one、2as,3ar,5as,9br)-2a,5a,9-trimethyl-2a,4,5,5a,6,7,8,9b-octahydro-2h-naphtho[1,2-b]oxireno[2,3-c]furan、甘松新酮。
[0023]
上述甘松挥发性成分的检测方法,上述化合物在gc-q-exactive orbitrap ms总离子流图上的保留时间依次为:6.79min、7.3min、7.48min、7.84min、8.08min、8.17min、8.3min、8.57min、8.89min、8.99min、9.27min、9.43min、9.89min、9.96min、10.15min、10.28min、10.42min、10.51min、10.74min、10.87min、11.1min、11.17min、11.27min、11.74min、12.5min、13.24min、13.4min、13.72min、13.96min、14.08min、14.23min、14.36min、15.11min、15.19min、15.33min、15.74min、15.98min、16.6min、17.25min、17.63min、18.2min、18.52min、18.96min、19.17min、19.61min、19.77min、20.05min、20.27min、20.44min、20.6min、20.81min、21.06min、21.58min、21.76min、23.2min、23.39min、23.7min、24.42min、24.57min、24.76min、24.94min、25.22min、25.5min、26.03min、26.2min、26.29min、26.53min、26.97min、27.24min、27.42min、27.51min、27.86min、28.05min、28.83min。
[0024]
本发明提供的甘松挥发性成分检测方法及指纹图谱构建方法具有如下有益的技术效果:
[0025]

、本发明首次使用gc-orbitrap-ms,借助orbitrap质谱仪的使用,实现高通量的定性流程,充分发挥orbitrap质谱仪高分辨率、高质量精度、高稳定性的性能优势。对甘松挥发性成分化学成分进行初步鉴定,所得数据具有很高的可靠性、准确性。最终在甘松挥发性成分中鉴定出了74种化学成分,主要为倍半萜、单萜类成分。其中倍半萜类成分占72.17%,以马兜铃烷型、愈创木烷型倍半萜为主,单萜类成分占5.72%。
[0026]

、本发明构建的指纹图谱方法,在短时间内可以实现较高的分离度,且共有峰的标定数量为19个共有峰,具体成分为(-)-马兜铃烯、白菖烯、α-马阿里烯、(-)-α-古芸烯8,9-去氢新异长叶烯、β-紫罗兰酮、(-)-蓝桉醇、桉油烯醇、百秋李醇等,以相关系数法计算出各批次样品的指纹图谱相似度在0.9689~0.9994范围内。本发明所建立的指纹图谱检测方法,按设定的气相色谱条件进样测定,重复性试验结果表明,各共有峰的相对保留时间的rsd为0.01%~0.03%,相对峰面积的rsd为0.28%~3.25%,表明该方法重复性良好。其稳定性试验结果表明,各共有峰的相对保留时间的rsd为0.01%~0.07%,相对峰面积的rsd为0.61%~4.97%,表明供试品溶液在24h内稳定性良好。这些数据也表明,本发明所建立的质量检测方法可对甘松药材质量进行整体评价。
附图说明
[0027]
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
[0028]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1中甘松供试品溶液的gc-q-exactive orbitrap ms总离子流图;
[0029]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1中甘松供试品溶液的各组分含量分布情况图;
[0030]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2中12个批次的甘松供试品溶液的叠加指纹图谱;
[0031]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2中甘松挥发性成分共有模式的对照指纹图谱;
[0032]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2中甘松挥发性成分主成分分析三维图;
[0033]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2中甘松挥发性成分19个共有峰面积对分组的贡献率得分。
具体实施方式
[0034]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0035]
以下实施例所用的甘松药材12个批次的样品,经山东省食品药品检验研究院鉴定,为败酱科植物甘松的干燥根及根茎。其中,1~10号样品为河北省安国市现代工业产业园在四川省采集的野生药材,11~12号样品为安徽省亳州华宇中药饮片有限公司提供的甘松库存药材。
[0036]
实施例1
[0037]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甘松挥发性成分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38]
(1)挥发性成分的提取
[0039]
参照2020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四部)通则2204挥发性成分测定法甲法进行挥发性成分的提取。将甘松药材打粉,过二号筛得粗粉。取甘松粉末各5g,置于250ml圆底烧瓶,加入100ml蒸馏水及少许碎瓷片,振摇混合,在挥发性成分提取器上端加入5ml乙酸乙酯使挥发性成分充分溶解,连接挥发性成分测定器与回流冷凝管,沸腾提取2h,静置至室温。收集乙酸乙酯层,精密移取1ml经无水na2so4干燥后的上层溶液,乙酸乙酯稀释,分别定容于100ml、5ml容量瓶,经0.22μm微孔滤膜滤过依次得gc-q-exactive orbitrap ms分析样品。
[0040]
(2)gc-q-exactive orbitrap ms分析
[0041]
gc条件为:thermo tg-waxms毛细管柱(0.25mm
×
30m
×
0.25μm),载气高纯氦气,氦气载气为恒定压力70.0kpa,进样口温度260℃,进样量1μl,分流比40:1,程序升温(初始温度70℃,以5℃
·
min-1速度升温至90℃,以40℃
·
min-1速度升温至135℃,保持5min;以10℃
·
min-1速度升温至175℃,保持9min;以7℃
·
min-1程序升温至250℃,保持15min)。
[0042]
ms条件为:电子轰击离子源(ei),电子能量70ev,离子源温度280℃,溶剂延迟时间2.6min,扫描方式为全扫描,检测范围m/z 50~550,分辨率为60 000fwhm。ms传输线和辅助线1和2处于250℃。甘松挥发性成分的gc-q-exactive orbitrap ms总离子流图,如图1所示。
[0043]
使用x calibur软件进行数据采集和分析,使用第一级质谱ei-ms与标称质谱库
nist ms search 2、mainlib、chinese pharma数据库进行匹配,共鉴定出74个化合物,匹配度阈值均大于750,如表1所示。以峰面积归一化法换算百分率进行计算,挥发性成分的化学成分总检出率高达96.87%。在12个批次的样品中,含量最高的3个成分依次为白菖烯(( )-calarene,百秋李醇和ledene oxide-(ii)。甘松挥发性成分中大多数成分为倍半萜类及其氧化衍生物,并含有少量的单萜以及酯类成分。对总体成分进行归属分类,其相对含量分布情况,参见如图2所示。
[0044]
表1甘松挥发性成分化学成分分析
[0045]
[0046]
[0047]
[0048]
[0049]
[0050]
[0051]
[0052]
[0053]
[0054][0055]
实施例2
[0056]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甘松挥发性成分气相指纹图谱的构建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57]
(1)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0058]
参照2020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四部)通则2204挥发性成分测定法甲法进行挥发性成分的提取。将甘松药材打粉,过二号筛得粗粉。取甘松粉末各5g,置于250ml圆底烧瓶,加入100ml蒸馏水及少许碎瓷片,振摇混合,在挥发性成分提取器上端加入5ml乙酸乙酯使挥发性成分充分溶解,连接挥发性成分测定器与回流冷凝管,沸腾提取2h,静置至室温。收集乙酸乙酯层,精密移取1ml经无水na2so4干燥后的上层溶液,乙酸乙酯稀释,分别定容于100ml、5ml容量瓶,经0.22μm微孔滤膜滤过依次得气相指纹图谱样品。
[0059]
(2)色谱条件
[0060]
gc条件为:thermo tg-waxms毛细管柱(0.25mm
×
30m
×
0.25μm);升温程序为初始温度110℃,保持1min,以25℃
·
min-1,升温至125℃,保持5min;以5℃
·
min-1升温至130℃,保持3min;以30℃
·
min-1升温至185℃,保持7min;以25℃
·
min-1升温至210℃,保持2min;以15℃
·
min-1升温至250℃,保持5min。进样口温度为240℃,检测器温度250℃;分流进样,分流比15∶1。
[0061]
(3)方法学考察
[0062]
以出峰位置居中,分离度较好的14号百秋李醇色谱峰为参照峰,取配制好的甘松供试品溶液,按设定的气相色谱条件连续进样测定6次计算得各共有峰相对保留时间的rsd为0.01%~0.03%,相对峰面积的rsd为0.50%~2.73%,表明仪器精密度良好;取配制好的甘松供试品溶液6份,按设定的气相色谱条件进样测定,计算得到各共有峰的相对保留时间的rsd为0.01%~0.03%,相对峰面积的rsd为0.28%~3.25%,表明该方法重复性良好;取配制好的甘松挥发性成分供试品溶液,按设定的气相色谱条件分别于0、4、8、10、15、24h进样测定,计算得到各共有峰的相对保留时间的rsd为0.01%~0.07%,相对峰面积的rsd为0.61%~4.97%,表明供试品溶液在24h内稳定性良好。
[0063]
(4)指纹图谱的建立及共有峰的鉴定
[0064]
取12批甘松样品,按照“(1)供试品溶液的制备”项下方法制备供试品溶液,再按“(2)色谱条件”项下色谱条件进样测定,将得到的gc图导入chempattern化学计量学软件,进行分析,叠加样品得到气相色谱的图谱后,如图3所示。以百分峰面积大于1.0的色谱峰作为筛选条件,共标定19个共有峰。
[0065]
通过检索gc-q-exactive orbitrap ms相关质谱数据,及对比相关文献资料,鉴定出所有共有峰成分,在质谱分析中,匹配度均大于780,具体检测结果可参见如表2所示。
[0066]
将所有选取的峰面积数据进行pareto标度化预处理后,采用高斯曲线模拟的方法生成甘松挥发性成分共有模式的对照指纹图谱,如图4所示。以相关系数法计算出各批次样品的指纹图谱相似度在0.9689~0.9994范围内。
[0067]
表2甘松挥发性成分指纹图谱共有峰
[0068]
[0069][0070]
(5)多元统计分析
[0071]
1.1主成分分析
[0072]
在chempattern软件中,对选取的共有峰数据进行pareto标度化处理,使用主成分分析样本之间的差异进行了初步评估。由图5主成分分析三维图可知,第一主成分贡献率为84.49%,第二主成分贡献率为6.72%,第三主成分贡献率为3.60%,前3个主成分累积贡献率为94.81%。为说明所建立的模型有较好的区分度。由图5可以看出步长制药有限公司的甘松样品11~12号样品与野生药材并无较大差异,而2号样品相比于其他样品相似度较低,距离较远,提示不同批次的甘松药材成分含量上有所不同。
[0073]
2.2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
[0074]
为进一步寻找甘松挥发性成分化学成分的差异,利用simca-p 14.1软件选择有监督的opls-da模式。opls-da结合了正交信号和pls-da分析方法,对相关性较小的变量更为敏感。以pca显示的分类结果进行分组,在进行多变量数据分析之前,对共有峰峰面积进行pareto标度化处理,opls-da计算r2x,r2y得分为0.999、0.996,q2为0.942,均大于0.5,经200次置换检验后,得分图显示q2拟合直线在y坐标轴的截距为-2.61,说明所建模型可靠,且稳定性和预测能力较好。按19个共有峰面积对分组的贡献率(vip)大小进行排序,选择预测模
型中具有较高辨别潜力的代谢物(vip评分》1),共有6个色谱峰符合条件,分别对应峰3,峰15,峰14,峰10,峰12,峰19,vip得分图如图6所示。
[0075]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