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两自由度碰撞非线性消振装置

2022-08-12 23:36:53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构工程振动控制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两自由度碰撞非线性消振装置。


背景技术:

2.自由度指的是力学系统的独立坐标的个数,一般的避振系统只有一个弹簧起主要作用,由于弹簧的弹性有最大承载力的限制,使得弹簧普遍较硬,令弹簧回弹的时候过于猛烈,使驾驶者在车内感到不舒服,没有很好的对避振设备进行消振,且避振设备拆卸安装起来不够方便,不能方便的对避振设备进行维护。


技术实现要素:

3.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两自由度碰撞非线性消振装置,解决了弹簧回弹的时候过于猛烈和避振设备拆卸安装起来不够方便的问题。
4.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两自由度碰撞非线性消振装置,包括底板和位于底板上方的消振架,所述消振架内腔的底部固定安装有阻尼器,所述阻尼器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承重板,所述阻尼器的外表面且位于承重板的下方套设有第一弹簧,所述承重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顶柱,所述消振架内腔左右两侧的上部与下部均固定连接有消振框,所述消振框内腔的顶部与底部之间滑动连接有滑动板,所述消振框靠近阻尼器的一侧贯穿并滑动连接有消振杆,所述消振杆远离阻尼器的一端与滑动板靠近阻尼器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消振框内腔远离消振杆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靠近阻尼器的一端与滑动板远离阻尼器的一侧固定连接。
5.优选的,所述消振架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底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板,所述底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柱。
6.优选的,所述固定板的顶部且位于消振架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远离消振架的一侧贯穿并滑动连接有卡杆。
7.优选的,所述卡杆远离消振架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挡板,两个所述卡杆的外表面且位于两个连接板相背的一侧与两个挡板相对的一侧之间套设有第三弹簧。
8.优选的,所述固定板的顶部且位于消振架的左右两侧与连接板之间贯穿并滑动连接有卡板,所述卡板的底部与底板的顶部固定连接。
9.优选的,所述卡板远离消振架的一侧开设有与卡杆相适配的卡口。
10.有益效果
11.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两自由度碰撞非线性消振装置。与现有的技术相比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2.(1)该两自由度碰撞非线性消振装置,通过在顶柱收到重力下压承重板,使承重板向下移动,通过第一弹簧的作用力,使承重板向下移动会向上移动,承重板上下移动会对消振杆发生碰撞,从而挤压消振杆回缩到消振框内,在第二弹簧的作用力下,使消振杆再从消
振框内滑出,对上下移动的承重板继续发生碰撞,从而使减少第一弹簧带动承重板上下的作用力,可以很好的降低承重板上下移动的幅度,从而使第一弹簧回弹不会过于猛烈,使驾驶者在车内乘坐更加的舒适。
13.(2)该两自由度碰撞非线性消振装置,通过向左右两侧拉动两个挡板,从而带动卡杆脱离卡板内的卡口,使卡杆不再卡住卡板,再向上移动消振架,可以很好的对消振架与底板进行拆卸安装,操作使用起来更加的方便快捷,可以很好的对避振设备进行维护。
附图说明
14.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外部结构示意图;
15.图2为本实用新型消振框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16.图3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17.图中:1、底板;2、消振架;3、阻尼器;4、承重板;5、第一弹簧;6、顶柱;7、消振框;8、滑动板;9、消振杆;10、第二弹簧;11、固定板;12、支撑板;13、支撑柱;14、连接板;15、卡杆;16、挡板;17、第三弹簧;18、卡板。
具体实施方式
18.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19.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两自由度碰撞非线性消振装置,包括底板1和位于底板1上方的消振架2,消振架2内腔的底部固定安装有阻尼器3,阻尼器3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承重板4,阻尼器3的外表面且位于承重板4的下方套设有第一弹簧5,第一弹簧5为工业级弹簧,有很好的抗疲劳能力,可反复拉伸长期进行使用,并且在长期使用后可进行更换,承重板4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顶柱6,消振架2内腔左右两侧的上部与下部均固定连接有消振框7,消振框7内腔的顶部与底部之间滑动连接有滑动板8,消振框7靠近阻尼器3的一侧贯穿并滑动连接有消振杆9,消振杆9远离阻尼器3的一端与滑动板8靠近阻尼器3的一侧固定连接,消振框7内腔远离消振杆9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10,第二弹簧10为工业级弹簧,有很好的抗疲劳能力,可反复拉伸长期进行使用,并且在长期使用后可进行更换,第二弹簧10靠近阻尼器3的一端与滑动板8远离阻尼器3的一侧固定连接,可以很好的降低承重板4上下移动的幅度,从而使第一弹簧5回弹不会过于猛烈,使驾驶者在车内乘坐更加的舒适。
20.进一步的,消振架2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板11,底板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板12,底板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柱13,支撑板12的顶部与固定板11的底部紧密接触。
21.进一步的,为了方便对消振架2进行拆卸维护,固定板11的顶部且位于消振架2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板14,连接板14远离消振架2的一侧贯穿并滑动连接有卡杆15,卡杆15远离消振架2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挡板16,两个卡杆15的外表面且位于两个连接板14相背的一侧与两个挡板16相对的一侧之间套设有第三弹簧17,第三弹簧17为工业级弹簧,有很好的抗疲劳能力,可反复拉伸长期进行使用,并且在长期使用后可进行更换,固定板11
的顶部且位于消振架2的左右两侧与连接板14之间贯穿并滑动连接有卡板18,卡板18的底部与底板1的顶部固定连接,卡板18远离消振架2的一侧开设有与卡杆15相适配的卡口,可以很好的对消振架2与底板1进行拆卸安装,操作使用起来更加的方便快捷,可以很好的对避振设备进行维护。
22.同时本说明书中未作详细描述的内容均属于本领域技术人员公知的现有技术。
23.使用时,在顶柱6受到重力时会下压承重板4,使承重板4下降下压阻尼器3,使第一弹簧5受到重力下压,从而使第一弹簧5带动承重板4上下移动,承重板4下降移动会触碰到消振杆9,对消振杆9发生碰撞,挤压消振杆9回缩到消振框7,在第二弹簧10的作用力下,使消振杆9回缩到消振框7内再滑出来,承重板4在受到第一弹簧5的作用力后,会向上移动再次碰撞到消振杆9,再次将消振杆9挤压到消振框7内,通过第一弹簧5的作用力带动承重板4上下往复移动,对消振杆9碰撞而逐渐减少上下移动的高度,通过向左右两边拉动挡板16,使卡杆15脱离卡板18内的卡口,使卡杆15不再卡住卡板18,向上移动固定板11,可以将消振架2与底板1拆卸开来。
24.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