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新枯死松材线虫病疫木树干的处理方法与流程

2022-08-10 22:24:44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属于害虫防治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枯死松材线虫病疫木树干的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2.松材线虫病是极具危险性的森林病害,是重大植物疫情,具有极强的侵染性、扩散性和破坏性。自1982年在江苏南京首次发现以来,该病害在我国快速扩散蔓延,累积致死松树超过6亿株,近年来,年均致死松树超过2000万株,造成了巨大的经济和生态损失。
3.针对松材线虫病的防治,主要需要彻底清理枯死/病死松树并彻底除害处理以切断病害传播。枯死/病死松树的及时清理和彻底除害处理对于防止该病的蔓延至关重要,以往枯死/病死松树的除害处理主要是套袋熏蒸(使用磷化铝熏蒸)、焚烧、切片/粉碎和铁丝网罩等。如申请公布号为cn 113455261 a的中国发明专利公开了使用套袋熏蒸的方式处理枯木,但该方式因易出现破袋、药剂污染等情况,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已经禁止使用此方式进行除害处理。目前生产上主要是采用焚烧、切片/粉碎和铁丝网罩等方式,焚烧、切片一般需要将疫木转运至较为开阔的地方进行集中焚烧或集中点进行切片/粉碎处理,意味着疫木必须下山,对于枝桠部分可以进行捆扎进行集中下山,操作难度也不大,而对于占整株树比重较大的树干部分,下山难度大、耗费工时,易发生疫木遗留在山场的情况,这样不仅除治成本高,且易发生因除害处理不到位的现象导致治理效果不佳的可能;铁丝网罩成本较高,大面积实施困难。因此,对一些地形复杂、山高路陡、交通不便等疫木难以下山的区域,探索一套能实现林间就地高效处理松材线虫病疫木树干的技术模式十分必要。
4.松材线虫病传播需要依靠松墨天牛作为传播媒介,绿僵菌是一种重要的虫生真菌,广泛应用于农林害虫的生物防治,其具有致病力强、可在环境中长期宿存的并形成流行病的特点,是一种良好的生物防治资源。研究证明,绿僵菌对松墨天牛幼虫具有较强的致病力,然而由于松墨天牛幼虫活动的隐匿性,因为树干皮层、蛀道的影响,菌剂难以达到天牛幼虫活动部位,因此,在应用绿僵菌防治松墨天牛幼虫时存在技术上的难题。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提供一种新枯死松材线虫病疫木树干就地处理且无公害处理方法。
6.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新枯死松材线虫病疫木树干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7.s1:将新枯死的松树伐倒,去除枝梢和枝桠部分,留下树干;
8.s2:将树干截成木段并将木段刨皮至木质层;
9.s3:将绿僵菌孢子悬浮液,喷施在刨完皮的木段上;
10.s4:将喷完绿僵菌孢子悬浮液的木段堆积成木堆,用土工布覆盖木堆,再用清水润湿土工布;
11.s4:在土工布上面覆盖一层可降解地膜。
12.其中,所述绿僵菌孢子悬浮液为活孢率在95%以上的绿僵菌孢子粉配制成107~108个孢子/ml的绿僵菌孢子悬浮液。
13.其中,s1中木段的树结处和分叉处也刨皮至木质层。
14.其中,s1中树干截成1.5~2m的木段。
15.其中,s3中喷施绿僵菌孢子悬浮液时,喷施至木段的表面略有滴水。
16.其中,所述木堆中木段的数量为8~15段。
17.其中,所述枝梢和枝桠部分通过焚烧或粉碎的方式进行除害处理。
18.其中,s1中将新枯死的松树伐倒时,树桩的高度为不超过5cm。
19.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通过将树干刨皮、喷洒绿僵菌、土工布覆盖并喷湿再覆盖可降解地膜的一系列操作,实现新枯死松材线虫疫木树干的就地无公害处理,免除将疫木转运至山下处理的步骤,提高疫木处理效率。树干刨皮后喷洒绿僵菌孢子悬浮液,提高了绿僵菌对枯死树干中松墨天牛幼虫的致死率。
具体实施方式
20.为详细说明本发明的技术内容、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予以说明。
21.本发明最关键的构思在于:通过将树干刨皮、喷洒绿僵菌、土工布覆盖并喷湿再覆盖可降解地膜的一系列操作,实现新枯死松材线虫疫木树干的就地无公害处理,免除将疫木转运至山下处理的步骤,提高疫木处理效率。
22.本发明提供一种新枯死松材线虫病疫木树干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3.s1:将新枯死的松树伐倒,去除枝梢和枝桠部分,留下树干;
24.s2:将树干截成木段并将木段刨皮至木质层;
25.s3:将绿僵菌孢子悬浮液,喷施在刨完皮的木段上;
26.s4:将喷完绿僵菌孢子悬浮液的木段堆积成木堆,用土工布覆盖木堆,再用清水润湿土工布;
27.s4:在土工布上面覆盖一层可降解地膜。
28.从上述描述可知,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29.一、通过将树干刨皮、喷洒绿僵菌、土工布覆盖并喷湿再覆盖可降解地膜的一系列操作,实现新枯死松材线虫疫木树干的就地无公害处理,免除将疫木转运至山下处理的步骤,提高疫木处理效率。
30.二、刨皮处理能有效减少新枯死树干上的松墨天牛并防止松墨天牛于新枯死树干上产卵。
31.松墨天牛卵期6~10d,幼虫在皮层和边材蛀食生长35~50d,也就是从成虫产卵至幼虫蛀入木质部至少要40天以上。因此,新枯死的松树树干上松墨天牛幼虫较少,或多为尚在皮层或树干木质部边材处,即使侵入,蛀道也较浅,通过刨皮处理,可去除天牛幼虫,达到杀灭天牛幼虫的目的。
32.松墨天牛喜在濒死(枯死)松树上产卵,其产卵是先由口器在树皮上咬刻槽,然后再产卵于刻槽中的树皮下,这样有利于卵少受暴雨、高温等不良环境的影响,同时由于树皮
的保护,也可以少受天敌的寄生和捕食;同时,松墨天牛等天牛类的幼虫其胸足、腹足都很不发达,如果成虫直接将卵产于寄主表面,孵出的幼虫没有树皮刻槽的依托,很难附着在寄主体表取食并蛀入木质部内,所以松墨天牛雌成虫几乎不在无皮木材上产卵。
33.三、刨皮处理、喷洒绿僵菌孢子悬浮液、依次覆盖润湿土工布与可降解地膜相结合,提高了绿僵菌对枯死树干中松墨天牛幼虫的致死率。
34.1、对于少数已侵入木质部浅层的天牛幼虫,刨皮处理可使天牛侵入孔暴露,增加了其他天敌和微生物侵入到天牛蛀道内,降低了天牛的存活率。同时,喷施绿僵菌菌液可随天牛的侵入孔渗入天牛蛀道内,从而接触到天牛幼虫,达到杀灭天牛幼虫的目的。也解决了传统防治中绿僵菌难以接触到虫体而无法感染的难题。
35.2、树干木堆依次覆盖润湿的土工布和可降解农膜,既可以阻止天牛成虫再次到树干部位活动,又可以增加树干木堆环境的湿度,增加天牛幼虫被绿僵菌或其他微生物侵染的概率。同时较高的湿度可以增加树干上腐朽菌的生长,加快树干的腐烂,减少树干内松材线虫的数量。
36.可降解的农膜一般在3~6个月内可自然降解,对环境友好,可实现整个除害处理过程无公害化。
37.进一步地,绿僵菌孢子悬浮液为活孢率在95%以上的绿僵菌孢子粉配制成107~108个孢子/ml的绿僵菌孢子悬浮液。
38.由上述描述可知:高孢率的绿僵菌孢子悬浮液对松墨天牛幼虫的致死效果越好。
39.进一步地,s1中木段的树结处和分叉处也刨皮至木质层。
40.由上述描述可知:刨皮处理需要彻底,不留死角,防止松墨天牛在死角处产卵,防止绿僵菌孢子悬浮液喷洒不到死角处。
41.进一步地,s1中树干截成1.5~2m的木段。
42.由上述描述可知:将树木截断为1.5~2m有利于运输和堆叠。
43.进一步地,s3中喷施绿僵菌孢子悬浮液时,喷施至木段的表面略有滴水。
44.由上述描述可知:保证木段的表面均与绿僵菌孢子悬浮液充分接触,并让部分绿僵菌孢子悬浮液从松墨天牛产卵刻槽处浸入。
45.进一步地,木堆中木段的数量为8~15段。
46.由上述描述可知:将木段堆叠能够节省空地提高效率,但木段堆叠数量过多,不利于土工布内湿度的调控。
47.进一步地,枝梢和枝桠部分通过焚烧或粉碎的方式进行除害处理。
48.由上述描述可知:枝梢和枝桠较轻,可通过除害处理方式进行处理。
49.进一步地,s1中将新枯死的松树伐倒时,树桩的高度为不超过5cm。
50.由上述描述可知:树桩高度低,减少松墨天牛在树桩上的产卵量。
51.本发明的实施例一为:一种新枯死松材线虫病疫木树干的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52.s1:将新枯死的松树伐倒,留下不超过5cm高的树桩的,去除枝梢和枝桠部分,留下树干,枝梢和枝桠部分通过焚烧或粉碎的方式进行除害处理;
53.s2:将树干截断为2m长的木段,使用刨皮机进行刨皮处理,要求刨皮机刨刀触及木质部,剥皮要彻底,不留死角,尤其是分叉处,刨皮后发现树干上没有天牛侵入孔。
54.s3:将绿僵菌孢子粉配制成107个孢子/ml的绿僵菌孢子菌悬液,喷施在剥完皮的木段上,喷施至木段的表面略有滴水。
55.s4木段表面喷菌后,选择相对平坦的地面将木段堆积成木堆,每个木堆中有9段木段,然后用土工布覆盖木堆,用清水喷湿土工布,再在上面覆盖一层可降解农膜,以保持木段堆内的湿度。
56.本发明的对比例一为:疫木木段不进行剥皮处理,包含以下步骤:
57.s1:将新枯死的松树伐倒,留下5cm高的树桩的,去除枝梢和枝桠部分,留下树干,枝梢和枝桠部分通过焚烧或粉碎的方式进行除害处理;
58.s2:将树干截断为2m长的木段,处理时木段没有天牛产卵和危害痕迹。
59.实施例一和对比例一的处理方法实施第二年的实施效果见表1。
60.表1
[0061][0062][0063]
从表1来看没有天牛侵入的木段,通过无公害除害处理后,因为通过刨皮失去了刻槽产卵的场所,同时土工布的覆盖阻止的天牛到木段上活动,天牛不再侵入为害。而未刨皮的木段中,有超过1/3的木段可以发现有松墨天牛羽化孔,平均每段松木羽化孔数量在2.4~3.3个。
[0064]
本发明的实施例二为:一种新枯死松材线虫病疫木树干的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65]
s1:将新枯死的松树伐倒,留下5cm高的树桩的,去除枝梢和枝桠部分,留下树干,枝梢和枝桠部分通过焚烧或粉碎的方式进行除害处理;
[0066]
s2:将树干截断为1.5m长的木段,使用刨皮机进行刨皮处理,要求刨皮机刨刀触及木质部,剥皮要彻底,不留死角,尤其是分叉处,刨皮后,发现疫木树干上有部分天牛侵入孔。
[0067]
s3:将绿僵菌孢子粉配制成108个孢子/ml的绿僵菌孢子菌悬液,喷施在剥完皮的木段上,喷施至木段的表面略有滴水。
[0068]
s4木段表面喷菌后,选择相对平坦的地面将木段堆积成木堆,每个木堆中有9段木段,然后用土工布覆盖木堆,用清水喷湿土工布,再在上面覆盖一层可降解农膜,以保持木段堆内的湿度。
[0069]
本发明的对比例二为:疫木木段不进行剥皮处理,包含以下步骤:
[0070]
s1:将新枯死的松树伐倒,留下5cm高的树桩的,去除枝梢和枝桠部分,留下树干,枝梢和枝桠部分通过焚烧或粉碎的方式进行除害处理;
[0071]
s2:将树干截断为1.5m长的木段,疫木树干上有部分天牛侵入孔。
[0072]
本发明的对比例三为:疫木木段只进行刨皮处理,包含以下步骤:
[0073]
s1:将新枯死的松树伐倒,留下不超过5cm高的树桩的,去除枝梢和枝桠部分,留下树干,枝梢和枝桠部分通过焚烧或粉碎的方式进行除害处理;
[0074]
s2:将树干截断为1.5m长的木段,使用刨皮机进行刨皮处理,要求刨皮机刨刀触及木质部,剥皮要彻底,不留死角,尤其是分叉处,刨皮后,发现疫木树干上有部分天牛侵入孔。
[0075]
本发明的对比例四为:一种新枯死松材线虫病疫木树干的处理方法,包含以下步骤:
[0076]
s1:将新枯死的松树伐倒,留下不超过5cm高的树桩的,去除枝梢和枝桠部分,留下树干,枝梢和枝桠部分通过焚烧或粉碎的方式进行除害处理;
[0077]
s2:将树干截断为1.5m长的木段,使用刨皮机进行刨皮处理,要求刨皮机刨刀触及木质部,剥皮要彻底,不留死角,尤其是分叉处,刨皮后,发现疫木树干上有部分天牛侵入孔。
[0078]
s3:将绿僵菌孢子粉配制成108个孢子/ml的绿僵菌孢子菌悬液,喷施在剥完皮的木段上,喷施至木段的表面略有滴水。
[0079]
s4木段表面喷菌后,选择相对平坦的地面将木段堆积成木堆,每个木堆中有9段木段。
[0080]
实施例二和对比例二~对比例四的处理方法实施第二年的实施效果见表2。
[0081]
表2
[0082][0083]
(部分数值为平均值
±
标准偏差,同列数据后小写英文字母不同者表示差异显著)
[0084]
从表2来看,在未刨皮的有天牛松树木段,第二年超过80%的木段都有天牛羽化孔。而单一采用刨皮处理,可显著降低天牛的羽化数量。如果采用刨皮处理 喷洒绿僵菌悬浮液,也可以显著减少天牛的羽化情况。而在两个试验点,通过刨皮 喷洒绿僵菌悬浮液 覆
膜的方式进行除害处理后,第二年所有处理的木段均未发现有天牛羽化。
[0085]
综上所述,通过刨皮 喷洒绿僵菌孢子悬浮液 覆盖土工布和可降解农膜的方式,可以基本达到松墨天牛无法羽化的目的,从而实现疫木树干除害处理的目标,这里面可能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0086]
一是使用刨皮机刨皮处理时可以将尚在韧皮部未侵入的天牛幼虫直接杀灭或者去除,无法进一步侵入木质部;
[0087]
二是松树木段刨皮后,天牛侵入孔失去了皮层的保护,一些外界的微生物或天敌更容易侵入到蛀入孔内,从而导致天牛存活率降低;
[0088]
三是由于侵入孔已经暴露,通过喷洒绿僵菌孢子悬浮液,绿僵菌孢子悬浮液通过暴露的侵入孔可以更容易渗入到天牛幼虫的蛀道内,从而达到感染的目的;
[0089]
四是通过湿润的土工布 可降解农膜的覆盖可以达到2个目的,保持疫木堆小环境的湿度有效促进绿僵菌发挥效能,同时由于土工布的密度大,即使有天牛羽化出来,也可以有效阻挡其飞往林间。可降解薄膜在林间一般6个月左右可以降解,所以整个除害处理实现了无公害化。
[0090]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同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