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茶叶摊青机

2022-08-03 12:15:24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茶叶加工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茶叶摊青机。


背景技术:

2.茶叶摊放或萎凋是绿茶、白茶、红茶等加工前重要的前处理工序,茶叶经过合理的摊放或萎凋处理可显著提高茶叶品质;目前茶叶在摊青机上摊放或萎凋时,还会使用不同颜色的灯光对其进行照射,通过不同颜色的灯光照射后能够改变茶叶的理化性质,使茶叶呈现出独特的口感和香气。
3.目前现有的茶叶摊青机,不方便对灯光的颜色进行改变,同时茶叶在摊放或萎凋过程中不能对茶叶进行翻动,茶叶不能被光线均匀照射,导致茶叶的口感和香气不均一。对此,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茶叶摊青机,专利号:cn214283135u,然而,该专利公开的内容并不能改变光照强度,即不能调节光源与茶叶之间的距离,使得茶叶的湿度不能在适宜的光照强度下进行,从而影响摊青后茶叶的质量。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茶叶摊青机,用于解决以上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茶叶摊青机,包括箱体,所述箱体上端铰接有盖板,所述盖板在竖直方向上开设有左右对称的第一导向孔,所述第一导向孔上滑动连接有第一导向杆,两个所述第一导向杆下端共同连接有聚光盖板,所述聚光盖板下端均匀分布有多个灯管,两个所述第一导向杆上端共同连接有横板,所述横板中部沿竖直方向开设有螺纹孔,所述螺纹孔上螺纹连接有螺杆,所述盖板上表面固定有固定架,所述固定架中部安装有正反转电机,所述正反转电机输出端通过联轴器与螺杆上端连接,所述箱体内通过翻动机构连接有摊青盘,所述摊青盘位于聚光盖板下方。其作用或效果:便于调节灯管与摊青盘的间距,使得位于摊青盘上的茶叶在适宜的光照强度下进行摊青,提高茶叶质量。
6.优选的,所述翻动机构包括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位于箱体内壁之间,所述固定板水平表面开设有固定槽,所述摊青盘位于固定槽内部,所述摊青盘两端沿水平方向分别固定有凸杆,所述固定槽两侧的槽壁上开设有卡槽,左侧的凸杆延伸至相近的卡槽内部连接滑块,所述滑块另一侧连接有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的另一端固定在卡槽的槽底;右侧的卡槽内设置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输出端连接有第一凸轮,右侧的凸杆延伸至相近的卡槽内部连接有与第一凸轮匹配的第一滚轮;所述固定板下端设有导向板,所述导向板两端固定在箱体内壁上,所述箱体的内底部固定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输出端连接有第二凸轮,所述导向板上开设有第二导向孔,所述固定板底部连接有第二导向杆,所述第二导向杆贯穿第二导向孔固定有与第二凸轮匹配的第二滚轮。其作用或效果:使得位于摊青盘上的茶叶在适宜的光照强度的照射下,通过翻动机构对茶叶进行翻动,避免堆积,提高茶叶的口感和香气能保持均一;同时,使得往上抛出的茶叶再次掉落至摊青盘上时,可改变位置,
提高摊青的均匀性。
7.优选的,所述摊青盘与固定槽的槽壁之间设有预定距离。其作用或效果:使得在第一电机的作用下,摊青盘有足够的水平距离进行往复移动。
8.优选的,所述摊青盘上表面两侧左右对称设置有挡板,其中挡板为反光板或匀光板。其作用或效果:以此提高光照效率。
9.优选的,所述箱体内左右内壁沿竖直方向设有滑槽,所述固定板外壁设有与滑槽对应的滚槽,所述滑槽和滚槽之间形成的腔室内设有滚珠。其作用或效果:使得固定板在竖直方向按预定轨迹移动,同时减少摩擦。
10.优选的,所述摊青盘上表面设置成波浪形。其作用或效果:进一步提高摊青效果和均匀性。
11.优选的,所述灯管为单一光源或多种光源。
12.本实用新型取得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茶叶摊青机,根据待摊青茶叶的湿度,调节光源与茶叶之间的间距,实现了光照强度的调节,从而使得位于摊青盘上的茶叶在适宜的光照强度下进行摊青,提高茶叶质量。设置的翻动机构,使得茶叶可在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同时往复移动,从而茶叶被向上抛出,而往上抛出的茶叶再次掉落至摊青盘上时,可改变位置,提高摊青的均匀性,提高质量。
附图说明
13.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茶叶摊青机结构示意图。
14.图2为图1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15.图3为图1中b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16.图中,1-箱体,2-盖板,3-第一导向孔,4-第一导向杆,5-聚光盖板,6-灯管,7-横板,8-螺纹孔,9-螺杆,10-固定架,11-正反转电机,12-摊青盘,13-固定板,14-固定槽,15-凸杆,16-卡槽,17-滑块,18-复位弹簧,19-第一电机,20-第一凸轮,21-第一滚轮,22-导向板,23-第二电机,24-第二凸轮,25-第二导向孔,26-第二导向杆,27-第二滚轮,28-挡板,29-滑槽,30-滚槽,31-滚珠。
具体实施方式
17.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18.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19.参阅附图1-3,一种茶叶摊青机,包括箱体1,所述箱体1上端铰接有盖板2,便于将茶叶摊放在摊青盘12上,所述盖板2在竖直方向上开设有左右对称的第一导向孔3,所述第一导向孔3上滑动连接有第一导向杆4,两个所述第一导向杆4下端共同连接有聚光盖板5,避免了光的散失,使得光照更加集中于茶叶上,从而提高光照效果,所述聚光盖板5下端均匀分布有多个灯管6,两个所述第一导向杆4上端共同连接有横板7,所述横板7中部沿竖直
方向开设有螺纹孔8,所述螺纹孔8上螺纹连接有螺杆9,所述盖板2上表面固定有固定架10,所述固定架10中部安装有正反转电机11,所述正反转电机11输出端通过联轴器与螺杆9上端连接,所述箱体1内通过翻动机构连接有摊青盘12,所述摊青盘12位于聚光盖板5下方。
20.所述翻动机构包括固定板13,所述固定板13位于箱体1内壁之间,所述固定板13水平表面开设有固定槽14,所述摊青盘12位于固定槽14内部,所述摊青盘12两端沿水平方向分别固定有凸杆15,所述固定槽14两侧的槽壁上开设有卡槽16,左侧的凸杆15延伸至相近的卡槽16内部连接滑块17,所述滑块17另一侧连接有复位弹簧18,所述复位弹簧18的另一端固定在卡槽16的槽底;右侧的卡槽16内设置有第一电机19,所述第一电机19输出端连接有第一凸轮20,右侧的凸杆15延伸至相近的卡槽16内部连接有与第一凸轮20匹配的第一滚轮21;所述固定板13下端设有导向板22,所述导向板22两端固定在箱体1内壁上,所述箱体1的内底部固定有第二电机23,所述第二电机23输出端连接有第二凸轮24,所述导向板22上开设有第二导向孔25,所述固定板13底部连接有第二导向杆26,所述第二导向杆26贯穿第二导向孔25固定有与第二凸轮24匹配的第二滚轮27。
21.所述摊青盘12与固定槽14的槽壁之间、摊青盘12与箱体1内壁之间设有预定距离。
22.所述摊青盘12上表面两侧左右对称设置有挡板28,其中挡板28为反光板或匀光板,使得光更加集中在茶叶中。
23.所述箱体1内左右内壁沿竖直方向设有滑槽29,所述固定板13外壁设有与滑槽29对应的滚槽30,所述滑槽29和滚槽30之间形成的腔室内设有滚珠31。
24.所述摊青盘12上表面设置成波浪形。
25.所述灯管6为单一光源或多种光源;当为多种光源时,灯管6交错排列设置。
26.其中,箱体1的后端还设有空调调节系统,用以根据箱体1内部的环境参数调节风速、出风温度和湿度等,且空调调节系统的出风口与摊青盘12端处相匹配,其中空调调节系统利用现有技术即可实现,在此不再赘述;箱体1的前端设有出料口,出料口上通过活页连接有活动门,便于将茶叶取出,活动门上均匀开设有多个出风口,便于将箱体1内部的湿气气体排出。
27.工作过程:使用时,打开盖板2,将茶叶均匀摊放在摊青盘12上,盖合盖板2;根据茶叶的湿度打开正反转电机11,使得正反转电机11带动螺杆9转动,从而带动横板7上移或下移,使得安装在聚光盖板5下方的灯管6处于适宜的高度,进而使得茶叶在适宜的光照强度下,当茶叶经过一定时间光照后以及空调调节系统的温度调节下,可适当调节灯管6的高度。以此可以根据茶叶的湿度等情况在任何时间段调节灯管6的高度,使茶叶在适宜的光照强度下进行摊青。
28.而设置的翻动机构,使用时,打开第一电机19和第二电机23,第一电机19带动第一凸轮20转动,第一凸轮20和第一滚轮21相互配合,第一滚轮21凸杆15连接,凸杆15与摊青盘12连接,并在复位弹簧18的作用下,使得摊青盘12在左右方向来回移动;同样,第二电机23带动第二凸轮24转动,因第二凸轮24与第二滚轮27配合,第二滚轮27与第二导向杆26连接,而第二导向杆26与固定板13连接,从而带动固定板13上下移动,即带动摊青盘12上下移动;以此实现摊青盘12上的茶叶上下跳动或/左右移动,从而实现茶叶的翻动,使茶叶被光线均匀照射、香气更均匀,提高茶叶的口感,质量更好。
29.其中灯管6、正反转电机11、第一电机19和第二电机23连接有外接电源。
30.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