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继电器的制作方法

2022-08-03 10:19:25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控制器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继电器。


背景技术:

2.继电器是一种电控制器件,是当输入量的变化达到规定要求时,在电气输出电路中使被控制量发生预定的阶跃变化的一种电器,通常应用于自动化的控制电路中,实际上是用小电流去控制较大电流的一种“自动开关”,故在电路中起着自动调节、安全保护、转换电路等作用。
3.然而,目前市面上的继电器其上的铁芯为包括多层铁芯板的多层结构,相邻两层铁芯板之间通过胶水粘接或焊接方式连接在一起,存在装配效率低的问题,影响效率,为此,需要对现有的继电器进行结构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4.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继电器,其装配效率更高。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6.继电器,包括外壳、线圈、线圈端子、磁路结构、触点结构及触点端子;
7.所述线圈、磁路结构及触点结构均设在所述外壳内部,所述触点端子部分伸进所述外壳内部并和所述触点结构连接,所述触点端子部分伸出所述外壳外部并用于与负载连接,所述线圈端子部分伸进所述外壳内部并和所述线圈连接,所述线圈端子部分伸出所述外壳外部并用于与电源连接;
8.所述磁路结构包括有铁芯,所述铁芯包括依序层叠设置的多层铁芯板,所述铁芯一体冲压成型。
9.进一步地,相邻两层所述铁芯板中的其一设有第一凹槽,相邻两层所述铁芯板中的另一设有凸起结构,所述凸起结构和所述第一凹槽配合而将两层所述铁芯板连接在一起。
10.进一步地,所述线圈端子伸进所述外壳内部的部分设有第二凹槽,所述线圈设有线圈脚,所述线圈脚嵌设在所述第二凹槽中。
11.进一步地,所述外壳内部还设有支架,所述线圈包括缠绕在所述支架上的线圈本体和由所述线圈本体引出的所述线圈脚。
12.进一步地,所述支架包括连接柱、第一侧板及第二侧板,所述第一侧板和所述第二侧板分别一一对应的设在所述连接柱的两端中的各端部上,所述线圈本体缠绕在所述连接柱上。
13.进一步地,所述磁路结构还包括有轭铁及衔铁;
14.所述支架上设有沿其轴向延伸的第一连接孔,所述第一连接孔贯穿所述第一侧板、所述连接柱及所述第二侧板;
15.所述铁芯的相对两端包括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铁芯插设于所述第一连接孔中,所述第一端相对所述第一侧板凸出,所述第二端相对所述第二侧板凸出;
16.所述轭铁包括第一段和第二段,所述第一段设有和所述第一连接孔连通的第二连接孔,所述第一段靠近所述第一侧板,且所述第一端插设于所述第二连接孔,所述第二段的一端和所述第一段的端部连接,所述第二段的另一端延伸至相对所述第二侧板凸出;
17.所述衔铁和所述第二段可活动连接,且所述衔铁和所述第二端相隔设置;
18.所述触点结构包括动触点及静触点,所述动触点设在所述衔铁上,所述静触点设在所述触点端子上。
19.进一步地,所述第二侧板的外侧设有和所述第一连接孔相连通的限位槽,所述第二端设有相对所述铁芯径向凸出的限位部,所述限位部和所述限位槽相配合。
20.进一步地,所述衔铁远离所述动触点的端部上设有第一抵持部,所述第二段上设有第二抵持部,所述第一抵持部活动抵持在第二抵持部上。
21.进一步地,所述外壳内部还设有弹性件,所述弹性件用于给所述衔铁提供复位至和所述第二端相隔设置的弹性力。
22.进一步地,所述弹性件沿所述衔铁的活动方向设置,所述弹性件的一端和所述轭铁连接,所述弹性件的另一端和所述衔铁连接。
23.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24.本实用新型的继电器,因铁芯采用一体冲压成型的方式制造而成,无须一一对各铁芯板进行装配,装配效率高,且使相邻两层铁芯板之间的连接更牢固,结构稳定性好。
附图说明
25.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继电器的结构示意图;
26.图2为图1所示的继电器的分解图;
27.图3为图1所示的继电器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外壳未在该图中示出;
28.图4为图3所示的继电器的分解图;
29.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继电器的铁芯的结构示意图;
30.图6为图5所示的铁芯处于第一视角下的分解图;
31.图7为图5所示的铁芯处于第二视角下的分解图。
32.图中:10、外壳;11、基座;12、罩体;20、线圈;21、线圈本体;22、线圈脚;30、线圈端子;31、第二凹槽;40、磁路结构;41、铁芯;411、铁芯板;412、第一凹槽;413、凸起结构;414、第一端;415、第二端;416、限位部;42、轭铁;421、第一段;4211、第二连接孔;422、第二段;4221、第二抵持部;43、衔铁;431、第一抵持部;50、触点结构;51、动触点;52、静触点;60、触点端子;70、支架;71、连接柱;72、第一侧板;73、第二侧板;74、第一连接孔;75、限位槽;80、弹性件。
具体实施方式
33.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相冲突的前提下,以下描述的各实施例之间或各技术特征之间可以任意组合形成新的实施例。
34.参见图1-图4,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一种继电器,包括外壳10、线圈20、线圈端子30、磁路结构40、触点结构50及触点端子60;线圈20、磁路结构40及触点结构50均设在外壳10内部,触点端子60部分伸进外壳10内部并和触点结构50连接,触点端子60部分伸出外壳10外部并用于与负载连接,线圈端子30部分伸进外壳10内部并和线圈20连接,线圈端子30部分伸出外壳10外部并用于与电源连接;磁路结构40包括有铁芯41,铁芯41包括依序层叠设置的多层铁芯板411,铁芯41一体冲压成型。
35.本实用新型的继电器,因铁芯41采用一体冲压成型的方式制造而成,无须一一对各铁芯板411进行装配,装配效率高,且使相邻两层铁芯板411之间的连接更牢固,结构稳定性好。
36.参见图5-图7,在本实施例中,相邻两层铁芯板411中的其一设有第一凹槽412,相邻两层铁芯板411中的另一设有凸起结构413,凸起结构413和第一凹槽412配合而将两层铁芯板411连接在一起,以实现相邻两层铁芯板411之间的可靠连接,结构稳定性更佳。可以理解的是,第一凹槽412和凸起结构413均为在铁芯41一体冲压成型过程中形成。
37.参见图3,在本实施例中,线圈端子30伸进外壳10内部的部分设有第二凹槽31,线圈20设有线圈脚22,线圈脚22嵌设在第二凹槽31中,通过使线圈脚22和第二凹槽31嵌合即可实现将线圈脚22和线圈端子30连接在一起,此结构使得线圈脚22和线圈端子30之间无需焊接,能够减少本继电器的焊接工序,使得本继电器的装配更高效,方便快捷,同时,此结构简单实用,且具有优良的连接可靠性,利于推广应用。
38.具体而言,在本实施例中,第二凹槽31包括安装段及和安装段相连通的开口段,安装段和线圈脚22相配合,开口段供线圈脚22径向穿入安装段中,开口段的内径自靠近安装段的一端朝远离安装段的一端渐扩,此开口段的设置利于降低线圈脚22的装配难度,使装配更简易。
39.在本实施例中,线圈端子30伸进外壳10内部的部分设有支撑部及连接部,连接部设在支撑部上并相对支撑部凸起,连接部设有两个,两个连接部之间的间隙和支撑部围成第二凹槽31,装配时,线圈脚22插设在第二凹槽31中,且各连接部的侧壁及支撑部的底壁均和线圈脚22相抵,此结构接触面积更大,使线圈脚22和线圈端子30之间的连接更牢固。
40.参见图4,在本实施例中,外壳10内部还设有支架70,线圈20包括缠绕在支架70上的线圈本体21和由线圈本体21引出的线圈脚22。
41.参见图4,在本实施例中,支架70包括连接柱71、第一侧板72及第二侧板73,第一侧板72和第二侧板73分别一一对应的设在连接柱71的两端中的各端部上,线圈本体21缠绕在连接柱71上。
42.参见图2-图4,磁路结构40还包括有轭铁42及衔铁43;支架70上设有沿其轴向延伸的第一连接孔74,第一连接孔74贯穿第一侧板72、连接柱71及第二侧板73;铁芯41的相对两端包括第一端414和第二端415,铁芯41插设于第一连接孔74中,以实现将铁芯41可靠安装在支架70上,第一端414相对第一侧板72凸出,第二端415相对第二侧板73凸出;轭铁42包括第一段421和第二段422,第一段421设有和第一连接孔74连通的第二连接孔4211,第一段421靠近第一侧板72,且第一端414插设于第二连接孔4211,以实现轭铁42的可靠装配,第二段422的一端和第一段421的端部连接,第二段422的另一端延伸至相对第二侧板73凸出;衔铁43和第二段422可活动连接,以实现衔铁43的可靠装配,且衔铁43和第二端415相隔设置;
触点结构50包括动触点51及静触点52,动触点51设在衔铁43上,静触点52设在触点端子60上。此结构能够实现铁芯41、轭铁42及衔铁43的可靠装配,同时,结构紧凑,利于缩减本继电器的整体体积。
43.参见图4,在本实施例中,第二侧板73的外侧设有和第一连接孔74相连通的限位槽75,第二端415设有相对铁芯41径向凸出的限位部416,限位部416和限位槽75相配合,以对铁芯41进行轴向限位,从而使铁芯41能够可靠安装在连接柱71上。
44.参见图2-图4,衔铁43远离动触点51的端部上设有第一抵持部431,第二段422上设有第二抵持部4221,第一抵持部431活动抵持在第二抵持部4221上,以使衔铁43和轭铁42之间的连接更可靠。
45.具体而言,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抵持部431和第二抵持部4221均设有两个,两个第一抵持部431间隔设置,各第一抵持部431一一对应的活动抵持在各第二抵持部4221上,以使衔铁43和轭铁42之间的连接更可靠。
46.参见图2-图4,在本实施例中,外壳10内部还设有弹性件80,弹性件80用于给衔铁43提供复位至和第二端415相隔设置的弹性力,以能够实现衔铁43的自动复位。
47.具体而言,弹性件80沿衔铁43的活动方向设置,弹性件80的一端和轭铁42连接,弹性件80的另一端和衔铁43连接。
48.在本实施例中,弹性件80为弹簧,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弹性件80还可以弹片、弹性橡胶结构等。
49.在本实施例中,外壳10包括基座11及罩设在基座11上的罩体12,基座11和罩体12之间围成安装腔,线圈20、磁路结构40及触点结构50均设在安装腔中,线圈端子30和触点端子60均插设在基座11上,此结构利于降低本继电器的装配难度,有助于进一步提高装配效率。
50.本继电器的工作原理如下:
51.使线圈端子30和外部电源连接,使触点端子60和负载连接,线圈20得电后,线圈20产生电磁吸力,带动衔铁43朝靠近铁芯41的第一端414的方向移动,使得动触点51和静触点52闭合;断电后,弹性件80为衔铁43提供与动作方向相反的斥力,帮助衔铁43和动触点51复位。
52.上述实施方式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基础上所做的任何非实质性的变化及替换均属于本实用新型所要求保护的范围。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