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旋转蒸发仪旋转球夹持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2-08-03 09:50:22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技术涉及实验仪器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旋转蒸发仪旋转球夹持装置。


背景技术:

2.旋转蒸发仪,是实验室广泛应用的一种蒸发仪器,一般由马达、旋转瓶、水浴锅、冷凝管等部分组成,主要用于减压条件下连续蒸馏易挥发性溶剂,应用于化学、化工、生物医药等领域。
3.在使用旋转蒸发仪时,需要对旋转球进行拆卸,从而对旋转球进行蒸发前注料和蒸发后倒料,目前,需要工作人员手动抱紧旋转球,由于旋转球呈球状且表面光滑,不易掌控,导致旋转球较易晃动,因此在安装和拆卸旋转球时均较为困难,反复调整旋转球的位置,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4.为了便于拆装旋转球,本技术提供一种旋转蒸发仪旋转球夹持装置。
5.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旋转蒸发仪旋转球夹持装置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6.一种旋转蒸发仪旋转球夹持装置,包括安装载体,所述安装载体上设置有至少两个用于夹持旋转球的夹板,所述安装载体底部设置有升降机构;
7.所述升降机构包括空心立柱,所述空心立柱内沿竖直方向滑移设置有升降杆,所述升降杆与所述安装载体固定连接。
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安装旋转球时,通过升高升降杆提升安装载体高度,将旋转球夹持在两夹板之间,移动夹持装置至旋转球位于水浴锅顶部,通过降低升降杆降低安装载体高度,使旋转球底端浸没在水浴锅内。通过夹持装置代替人力抱紧旋转球,使旋转球具有较高的稳定性,便于工作人员安装和拆卸旋转球,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
9.可选的,所述空心立柱上转动设置有齿轮,所述升降杆上沿竖直方向设置有齿条,所述齿轮与所述齿条啮合传动,所述空心立柱上设置有用于驱动所述齿轮转动的转动组件。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运行转动组件,转动组件驱动齿轮转动,通过齿轮与齿条的啮合传动,带动升降杆完成升降操作,齿轮与齿条的啮合传动较为稳定,从而提高了安装载体移动时的稳定性,从而使旋转球的升降过程较为稳定。
11.可选的,所述转动组件包括:
12.蜗轮,所述蜗轮与所述齿轮同轴设置;
13.蜗杆,所述蜗杆转动设置在所述空心立柱上,所述蜗杆与所述蜗轮啮合传动;
14.转动电机,所述转动电机固定设置在所述空心立柱上,并用于驱动蜗杆转动。
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运行转动电机,转动电机通过驱动蜗杆带动蜗轮转动,蜗轮与齿轮同轴,进而带动齿轮转动,完成齿轮与齿条的啮合传动。蜗轮和蜗杆构成自锁结构,从而锁定齿轮,使齿轮不易回转,进而进一步提高了夹板夹持旋转球的稳定性。
16.可选的,所述安装载体包括:
17.升降台,所述升降台固定设置在两所述升降杆之间;
18.连杆,所述连杆沿升降台长度方向滑移设置在所述升降台上,所述夹板设置在所述连杆上。
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旋转球放置在两夹板之间后,滑移连杆,缩小两连杆之间的间距,从而使两夹板互相靠近并夹持旋转球,将旋转球固定在夹持装置上。同时,可根据旋转球的直径调整两夹板的间距,从而使夹持装置可适用于不同规格直径的旋转球,提高了夹持装置的实用性。
20.可选的,所述连杆沿其长度方向包括夹持部和滑移部,所述夹板设置在所述夹持部上;
21.所述升降台上开设有供所述滑移部沿其长度方向滑移的滑槽,所述夹持部与所述滑移部之间设置有朝向滑移部并用于卡接滑槽侧壁的卡接台阶。
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调整两夹板间距时,推动滑移部在滑槽内沿升降台长度方向滑移,卡接台阶和滑槽外侧壁构成限位结构,有利于提高连杆的稳定性,进而提高旋转球的稳定性。
23.可选的,所述滑移部上设置有用于调节两所述夹板间距的调节组件。
2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调节组件机械调整两夹板间距,使对两夹板间距的调节具有较高精度。
25.可选的,所述调节组件包括转动设置在两滑移部之间的螺杆,所述螺杆与所述滑移部螺纹连接,且所述螺杆一端贯穿所述滑移部侧壁后固定设置有转动件。
2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转动件转动螺杆,使螺杆一端贯穿的滑移部朝向螺杆另一端的滑移部滑移,进而缩小两夹板间的间距,装置简单操作方便,便于工作人员快速固定旋转球。
27.可选的,所述空心立柱底部设置有万向轮。
2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便于工作人员移动夹持装置。
29.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30.1.通过设置夹板夹持旋转球,从而通过机械代替人力抱紧旋转球,使旋转球具有较高的稳定性,提高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
31.2.通过齿轮和齿条的啮合传动,完成升降杆高度的调节,齿轮和齿条传动较为稳定,有利于提高旋转球升降时的稳定性;
32.3.通过蜗轮和涡杆驱动齿轮转动,蜗轮和蜗杆构成自锁结构,防止齿轮回转,进一步提高了旋转球升降时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33.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中一种旋转蒸发仪旋转球夹持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34.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中为了凸显卡接台阶的示意图。
35.附图标记:1、安装载体;101、升降台;102、连杆;1021、夹持部;1022、滑移部;1023、卡接台阶;2、夹板;3、升降机构;31、空心立柱;32、升降杆;4、齿轮;5、齿条;6、转动组件;61、蜗轮;62、蜗杆;63、转动电机;7、滑槽;8、调节组件;81、螺杆;82、转动件;9、限位块;10、万向
轮;11、橡胶层。
具体实施方式
36.以下结合附图1-2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37.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一种旋转蒸发仪旋转球夹持装置。参照图1,一种旋转蒸发仪旋转球夹持装置包括安装载体1、间隔设置在安装载体1上的两个夹板2和设置在安装载体1底部的升降机构3。两个夹板2夹持旋转球,升降机构3调整夹板2的高度至旋转球底端浸没在水浴锅内,通过机械夹持代替了人工手动固定旋转球,提高了旋转球的稳定性,便于工作人员完成旋转球的安装和拆卸。
38.参照图1,安装载体1包括固定设置在升降机构3顶部的升降台101和间隔设置在升降台101侧面的两个连杆102,连杆102水平设置,连杆102滑移设置在升降台101侧面,使两连杆102之间的间距可根据不同规格旋转球的直径进行调整。本技术实施例中,夹板2为弧形板,夹板2的内弧面上粘接固定有橡胶层11,橡胶层11增加了夹板2内弧面的摩擦力,夹板2的内弧面通过橡胶层11与旋转球的外侧壁相抵紧。夹板2的外弧面与连杆102转动连接。
39.参照图1和图2,连杆102沿其长度方向包括依次设置的夹持部1021和滑移部1022,夹持部1021位于滑移部1022远离所述升降台101的一侧,升降台101上开设有供滑移部1022沿其长度方向滑移的滑槽7,推动滑移部1022沿升降台101长度方向滑移,调节两夹板2之间的间距。夹持部1021与滑移部1022之间形成有朝向滑移部1022的卡接台阶1023,卡接台阶1023的侧壁与滑槽7侧壁相贴合,有利于提高连杆102的稳定性。进一步的,夹板2的外弧面与夹持部1021侧面转动连接。
40.参照图1,滑移部1022远离夹持部1021的一端伸出于滑槽7内,两滑移部1022之间设置有用于驱动两夹板2间距的调节组件8,调节组件8位于升降台101远离夹板2的一侧,便于工作人员对两夹板2间距进行调节。
41.参照图1,调节组件8包括转动设置在两滑移部1022之间的螺杆81,螺杆81与滑移部1022侧壁螺纹连接,且螺杆81一端贯穿滑移部1022侧壁后焊接固定有转动件82。本技术实施例中,转动件82为手轮。转动转动件82,使螺杆81贯穿的滑移部1022朝向螺杆81另一端的滑移部1022滑移,进而缩小两夹板2之间的间距,装置简单,便于工作人员快速固定旋转球。升降台101的外侧壁上焊接固定有限位块9,限位块9位于转动件82和与转动件82相邻的滑移部1022之间,螺杆81贯穿限位块9且与限位块9转动连接,用于限位螺杆81。
42.参照图1,升降机构3包括竖直设置的空心立柱31和设置在空心立柱31内的升降杆32。升降杆32顶端与升降台101底面焊接固定。升降杆32的一侧壁上沿竖直方向设置有齿条5,空心立柱31的两侧壁之间转动设置有齿轮4,齿轮4与齿条5啮合传动,空心立柱31的外侧壁上设置有转动组件6,转动组件6驱动齿轮4转动。转动组件6驱动齿轮4转动,进而通过齿轮4和齿条5的啮合传动,驱动升降杆32沿竖直方向进行升降,完成旋转球的升降操作。
43.参照图1,当然在其它实施例中,空心立柱31的数量可进行调整,在本实施例中,空心立柱31设置有两个,两个空心立柱31内均滑移设置有升降杆32,两个空心立柱31沿升降台101长度方向间隔设置,并分别用于升高升降台101的一端,目的是为了提高升降台101的稳定性,两个空心立柱31之间通过多个连接板固定连接。此外,为了便于移动夹持装置,空心立柱31底端连接有多个万向轮10。
44.参照图1,转动组件6包括转动设置在空心立柱31外侧壁上的蜗轮61和蜗杆62,以及固定设置在空心立柱31外侧壁上的转动电机63。蜗轮61和齿轮4同轴设置且通过转轴固定连接,蜗杆62竖直设置且与蜗轮61啮合传动,蜗杆62底端与转动电机63的电机轴同轴固定连接。运行转动电机63,转动电机63通过驱动蜗杆62从而驱动蜗轮61转动,使蜗轮61带动齿轮4转动。蜗轮61和蜗杆62构成锁定结构,防止齿轮4自由回转,进而使旋转球的升降过程较为稳定。
45.本技术实施例一种旋转蒸发仪旋转球夹持装置的实施原理为:在安装旋转球时,将旋转球放置在两夹板2之间,转动转动件82使两夹板2互相靠近并夹持旋转球,移动空心立柱31至旋转球位于水浴锅顶部,运行转动电机63,使升降杆32带动升降台101向下移动,至旋转球位于适当位置,夹板2夹持旋转球,使旋转球具有较高的稳定性,便于工作人员安装和拆卸旋转球,提高了工作效率。
46.以上均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技术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