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翅片式换热器的制作方法

2022-08-03 08:01:41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主要涉及换热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翅片式换热器。


背景技术:

2.翅片式换热器是气体与液体热交换器中使用最为广泛的一种换热设备,主要用于干燥系统中空气加热,是热风装置中的主要设备,它通过在普通的基管上加装翅片来达到强化传热的目的;现有翅片换热器其制冷剂仅单次通过换热管组后,便被排出换热器外部,热量交换率低下。


技术实现要素:

3.现有翅片换热器其制冷剂仅单次通过换热管组后,便被排出换热器外部,热量交换率低下,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翅片式换热器。
4.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为:
5.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翅片式换热器,包括罩壳、设在所述罩壳上方的上水箱、设在所述罩壳底部的下水箱、设在所述罩壳左侧的第一制冷箱、设在所述罩壳右侧的第二制冷箱和固设于所述罩壳内部的换热管组;所述换热管组两端分别为进液管和排液管;所述进液管贯穿所述上水箱外壁设置;所述排液管整体设于所述上水箱内;所述上水箱和所述第一制冷箱通过第一导液管连通;所述第一制冷箱和所述下水箱通过第二导液管连通;所述下水箱和所述第二制冷箱通过第三导液管连通;所述第二制冷箱向外设有第四导液管;贯穿所述第二制冷箱的外壁设有用于测量液位的液位计。
6.优选的,所述换热管组是由直管部和弯管部构成的一体结构;所述直管部固设于所述罩壳内;所述弯管部分别设在所述上水箱和所述下水箱内。
7.优选的,垂直于所述直管部的轴线设有若干制冷板;所述制冷板两端架设在所述第一制冷箱和所述第二制冷箱之间;全部所述制冷板相互平行;全部所述直管部贯穿全部所述制冷板设置。
8.优选的,所述第四导液管上设有电磁阀;所述第四导液管向外连接储液池;所述液位计电连接所述电磁阀。
9.优选的,所述液位计包括设于所述第二制冷箱内部的浮球、设在所述第二制冷箱外部的导槽、沿所述导槽滑行的滑块以及贯穿所述第二制冷箱外壁设置的浮杆;所述浮杆上下连接所述浮球和所述滑块;所述导槽内设有压力传感器;所述压力传感器设于所述滑块滑行的末端;所述压力传感器电连接所述电磁阀。
10.优选的,所述罩壳一侧设有鼓风机;所述鼓风机底部设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上一体环设四个支脚;贯穿每个所述支脚设有限位螺栓;所述限位螺栓由螺帽和螺杆构成;贯穿所述第一制冷箱和所述第二制冷箱分别设有两个螺母管;所述螺杆以螺纹连接的方式固定于所述螺母管内;四个所述螺帽旋拧于四个所述支脚内。
11.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翅片式换热器,本实用新型将原本仅单次通过换热管组进行热量交换的制冷剂依次注入换热管组四周的上水箱、第一制冷箱、下水箱和第二制冷箱内,通过以上四个制冷剂的临时储液箱中,并通过上述四个临时储液箱对罩壳内、外的环境进行热量交换,能够在不增加换热器所占空间的情况下,大幅提高翅片换热器的换热效率。
附图说明
13.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及其特征、外形和优点将会变得更加明显。在全部附图中相同的标记指示相同的部分。并未刻意按照比例绘制附图,重点在于示出本实用新型的主旨。
14.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15.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内部立体结构图;
16.图3为图2中a处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17.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需要注意的是,本实用新型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技术的示例性实施方式。
18.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如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操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19.如出现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其所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20.如出现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21.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如出现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22.下面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说明,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因此,以下对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23.实施例1
24.现有翅片换热器其制冷剂仅单次通过换热管组后,便被排出换热器外部,热量交换率低下,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一种翅片式换热器,包括罩壳1、设在罩壳1上方的上水箱2、设在罩壳1底部的下水箱 3、设在罩壳1左侧的第一制冷箱4、
设在罩壳1右侧的第二制冷箱5和固设于罩壳1内部的换热管组6;换热管组6两端分别为进液管7和排液管8;进液管 7贯穿上水箱2外壁设置;排液管8整体设于上水箱2内;上水箱2和第一制冷箱4通过第一导液管9连通;第一制冷箱4和下水箱3通过第二导液管10连通;下水箱3和第二制冷箱5通过第三导液管11连通;第二制冷箱5向外设有第四导液管12;贯穿第二制冷箱5的外壁设有用于测量液位的液位计13。
25.在使用本实施例涉及的翅片式换热器时,制冷剂由进液管7汇入换热管组 6,换热管组6与外部完成热量交换后由排液管8排至上水箱2内部,当上水箱 2内注满制冷剂,制冷剂依次通过第一导液管9注入第一制冷箱4、通过第二导液管10注入下水箱3、通过第三导液管11注入第二制冷箱5;第二制冷箱5内的制冷剂量由液位计13进行监控,当第二制冷箱5内制冷剂到达指定液位,通过第四导液管12将制冷剂外排;本实用新型将原本仅单次通过换热管组6进行热量交换的制冷剂依次注入换热管组6四周的上水箱2、第一制冷箱4、下水箱 3和第二制冷箱5内,通过以上四个制冷剂的临时储液箱中,并通过上述四个临时储液箱对罩壳内、外的环境进行热量交换,能够在不增加换热器所占空间的情况下,大幅提高翅片换热器的换热效率。
26.在本实施中优选的,换热管组6是由直管部601和弯管部602构成的一体结构。直管部601固设于罩壳1内,由直管部601与外界环境进行中直接的热量交换;弯管部602分别设在上水箱2和下水箱3内,在本实用新型中,上、下水箱(2、3)以及第一、第二制冷箱(4、5)内制冷剂的温度相对于换热管组6内制冷剂的温度偏高,而设在上、下水箱(2、3)内的弯管部602可以实现换热器内部的热量交换,降低上、下水箱(2、3)中制冷剂的温度,也能有效降低分别与上、下水箱(2、3)相连的第一、第二制冷箱(4、5)内制冷剂的温度。
27.在本实施中优选的,垂直于直管部601的轴线设有若干制冷板14;制冷板 14两端架设在第一制冷箱4和第二制冷箱5之间,金属制的制冷板14不仅能够直接接收换热管组6传导的,还能直接接收第一制冷箱4和第二制冷箱5传导的低温,此外,制冷板14还起到支撑换热器整体结构稳定性的作用;全部制冷板14相互平行;全部直管部601贯穿全部制冷板14设置。
28.为实现本装置的全自动化,在本实施中优选的,第四导液管12上设有电磁阀15;第四导液管12向外连接储液池;液位计13包括设于第二制冷箱5内部的浮球1301、设在第二制冷箱5外部的导槽1302、沿导槽1302滑行的滑块1303 以及贯穿第二制冷箱5外壁设置的浮杆1304;浮杆1304上下连接浮球1301和滑块1303;导槽1302内设有压力传感器(图中未示);压力传感器设于滑块 1303滑行的末端;压力传感器电连接电磁阀15,当第二制冷箱5内制冷剂储量到达设定的液位,浮球1301带动浮杆1304、滑块1303上升,当滑块1303触碰压力传感器,压力传感器发送电信号至电磁阀15,电磁阀15开启,第四导液管12将冗余制冷剂排至外部储液池中,避免换热器内制冷剂过载问题的发生。
29.在本实施中优选的,罩壳一侧设有鼓风机20;鼓风机底部设有支撑架16;鼓风机20从换热管组6一侧进风,另一侧出风,通过气流提高换热管组6的换热效率,支撑架16上一体环设四个支脚17;贯穿每个支脚17设有限位螺栓18;限位螺栓18由螺帽和螺杆构成;制冷剂通常都有一定的腐蚀作用,因此,贯穿第一制冷箱4和第二制冷箱5分别设有两个螺母管19;四个螺帽旋拧于四个支脚17内;螺杆以螺纹连接的方式固定于螺母管19内,两个螺母管19杜绝制冷剂与螺杆直接接触,避免螺杆收到制冷剂的腐蚀,同时也能很好的固定四根螺杆、
支脚17、支架和鼓风机20于罩壳上。
30.上述实施例仅例示性说明本专利申请的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专利申请。任何熟悉此技术的人士皆可在不违背本专利申请的精神及范畴下,对上述实施例进行修饰或改变。因此,举凡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未脱离本专利申请所揭示的精神与技术思想下所完成的一切等效修饰或改变,仍应由本专利所申请的权利要求所涵盖。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