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分配器的制作方法

2022-08-02 20:23:46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涉及换热装置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分配器。


背景技术:

2.分配器通常安装于换热器的入口处,将介质均匀地分配给换热器的各个流路。具体地,分配器的一端设置有进口,分配器的另一端设置有多个出口,介质通过进口进入分配器内,然后通过多个出口将介质分配给换热器的各个流路。
3.分配器的进口处的介质为两相流,介质的流动状态极为复杂且随时间而改变,进入分配器的液相在空间上可能分散均匀,也可能在某些位置聚集成小股。因此,分配器的部分出口液相较多,其他出口液相较少,存在严重的分液不均现象。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发明提供一种分配器,以解决相关技术中的分配器分液不均的问题。
5.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分配器,分配器包括:壳体,具有第一进口和第一出口;分流件,设置在壳体内,分流件包括多个分流通道,多个分流通道沿壳体的周向间隔设置,分流通道具有对应第一进口设置的第二进口以及对应第一出口设置的第二出口;其中,第二进口指向第二出口的方向为分流通道的延伸方向,一部分分流通道沿壳体的顺时针方向延伸,另一部分分流通道沿壳体的逆时针方向延伸。
6.应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该分配器包括壳体和分流件。通过在壳体内设置分流件,介质首先通过壳体的第一进口进入壳体内,进入壳体内的介质再通过分流件的多个分流通道向壳体的第一出口流通,最后通过第一出口分配给其它部件。由于一部分分流通道沿壳体的顺时针方向延伸,另一部分分流通道沿壳体的逆时针方向延伸,从沿壳体的顺时针方向延伸的分流通道排出的介质会形成顺时针旋流,从沿壳体的逆时针方向延伸的分流通道排出的介质会形成逆时针旋流,顺时针旋流和逆时针旋流相遇后发生碰撞,提升介质的均匀性,进而保证分配器的分液均匀性。
7.进一步地,分流件上设置有多个分流孔和多个导流板,多个分流孔与多个导流板一一对应设置,导流板位于分流孔的下方,导流板的第一端与分流孔的孔壁相连接,导流板的第二端朝向远离分流孔的方向延伸,导流板与分流孔配合形成分流通道。分流通道的第二进口位于分流孔的孔口处,分流通道的第二出口位于导流板的第二端,进入分流通道的介质会沿着导流板的上表面流动并由导流板的第二端流出。
8.进一步地,导流板的上表面为最速下降曲面。将导流板的上表面设置为最速下降曲面,当液相介质落在分流件上时,液相介质会穿过分流孔滑落至导流板的上表面,相对于其他类型的斜坡表面形式,这种曲面能在最短时间内将液相介质从起点输送至终点,起到最快将液相介质分散到空间各个位置的作用,进而削减重力对分液的影响。
9.进一步地,导流板的第二端的端面为曲面。介质从导流板的第二端流下时,由于曲面的连续性及过渡性较好,能够保证介质分布的均匀性,进一步提升分配器的分液均匀性。
10.进一步地,在导流板的上表面上,导流板的第一端与导流板的第二端之间的任意连线均为最速下降曲线,由此导流板的上表面为最速下降曲面。采用上述结构,能够保证介质从导流板上流下的平均速度。
11.进一步地,分流件包括第一分流部和第二分流部,第一分流部包括多个沿壳体的顺时针方向延伸的分流通道,第二分流部包括多个沿壳体的逆时针方向延伸的分流通道,第一分流部和第二分流部均沿壳体的周向延伸,第一分流部位于第二分流部的内侧或外侧。第一分流部排出的介质会形成顺时针旋流,第二分流部排出的介质会形成逆时针旋流,顺时针旋流和逆时针旋流相遇后发生碰撞,提升介质的均匀性,进而保证分配器的分液均匀性。
12.进一步地,第一分流部与第二分流部同心设置,保证顺时针旋流和逆时针旋流混合的均匀性,进一步提升分配器的分液均匀性。
13.进一步地,分流件还包括第三分流部,第三分流部沿壳体的周向延伸,第三分流部包括多个分流通道,相邻两个分流通道的其中一个沿壳体的顺时针方向延伸,相邻两个分流通道的另一个沿壳体的逆时针方向延伸。利用第三分流部能够同时形成顺时针旋流和逆时针旋流,当介质从分流通道流出时就能够相遇并发生碰撞。
14.进一步地,分流孔和导流板的长度方向均沿壳体的周向延伸;和/或,导流板在分流孔上的投影尺寸小于或等于分流孔的尺寸。采用上述结构,便于介质形成顺时针或逆时针旋流,减小介质的能量损失。
15.进一步地,分流件包括均液板以及围设在均液板外周的侧板,分流通道设置在均液板上,壳体具有安装孔,侧板的外壁与安装孔的孔壁相贴合,以实现分流件在壳体内的装配。
附图说明
16.构成本技术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17.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分配器的结构示意图;
18.图2示出了图1中a-a处的剖视图;
19.图3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分配器的结构示意图;
20.图4示出了图1中的分流件的结构示意图;
21.图5示出了图1中的分流件的导流板的结构示意图;
22.图6示出了图1中的分流件的导流板的结构示意图;
23.图7示出了图6中b-b处的剖视图;
24.图8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最速下降曲线示意图。
25.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
26.10、壳体;11、第一进口;12、第一出口;13、安装孔;20、分流件;21、分流通道;211、第二进口;212、第二出口;22、分流孔;23、导流板;231、第一端;232、第二端;233、上表面;24、第一分流部;25、第二分流部;26、均液板;27、侧板。
具体实施方式
27.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以下对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实际上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发明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28.如图1至图7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分配器,该分配器包括壳体10和分流件20,分流件20设置在壳体10内。壳体10具有第一进口11和第一出口12,介质通过第一进口11进入壳体10内,经分流件20分流后,介质通过第一出口12排出至其它部件。在本实施例中,分流件20包括多个分流通道21,多个分流通道21沿壳体10的周向间隔设置,分流通道21具有对应第一进口11设置的第二进口211以及对应第一出口12设置的第二出口212,进入壳体10内的介质通过第二进口211进入分流通道21内,进入分流通道21内的介质通过第二出口212流向第一出口12,最终通过第一出口12排出。其中,第二进口211指向第二出口212的方向为分流通道21的延伸方向,一部分分流通道21沿壳体10的顺时针方向延伸,另一部分分流通道21沿壳体10的逆时针方向延伸。
29.应用本实施提供的分配器,由于一部分分流通道21沿壳体10的顺时针方向延伸,另一部分分流通道21沿壳体10的逆时针方向延伸,从沿壳体10的顺时针方向延伸的分流通道21排出的介质会形成顺时针旋流,从沿壳体10的逆时针方向延伸的分流通道21排出的介质会形成逆时针旋流,顺时针旋流和逆时针旋流相遇后发生碰撞,提升介质的均匀性,进而保证分配器的分液均匀性。
30.如图4至图7所示,分流件20上设置有多个分流孔22和多个导流板23,多个分流孔22与多个导流板23一一对应设置,每一个分流孔22的下方均设置有一个导流板23。导流板23的第一端231与分流孔22的孔壁相连接,导流板23的第二端232朝向远离分流孔22的方向延伸,导流板23与分流孔22配合形成分流通道21。分流通道21的第二进口211位于分流孔22的孔口处,分流通道21的第二出口212位于导流板23的第二端232,进入分流通道21的介质会沿着导流板23的上表面流动并由导流板23的第二端232流出。
31.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导流板23的上表面与分流孔22的孔口之间的间隔形成分流通道21。
32.如图5至图7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无论导流板23长、宽尺寸如何变化,导流板23的上表面233均为最速下降曲面。将导流板23的上表面233设置为最速下降曲面,当液相介质落在分流件20上时,液相介质会穿过分流孔22滑落至导流板23的上表面233,相对于其他类型的斜坡表面形式,这种曲面能在最短时间内将液相介质从起点输送至终点,起到最快将液相介质分散到空间各个位置的作用,进而削减重力对分液的影响。
33.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导流板23的上表面233指的是导流板23的朝向分流孔22的表面,实施例中的上、下仅为便于理解。在其它实施例中,可将分配器横置,由于最速下降曲面能够削减重力对分液的影响,在分配器横置的情况下,同样能够保证分液均匀性。
34.其中,最速下降曲面由最速下降曲线构成。最速下降曲线:两点之间一小球滚下,不是直线的连线下降最快,而是小球在最速下降曲线上滚下最快。
35.如图5所示,导流板23的第二端232的端面为曲面,介质从导流板23的第二端232流
下时,由于曲面的连续性及过渡性较好,能够保证介质分布的均匀性,进一步提升分配器的分液均匀性。
36.在本实施例中,在导流板23的上表面233上,导流板23的第一端231与导流板23的第二端232之间的任意连线均为最速下降曲线,由此导流板23的上表面233为最速下降曲面。采用上述结构,能够保证介质从导流板23上流下的平均速度。
37.如图4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分流件20包括第一分流部24和第二分流部25,第一分流部24包括多个沿壳体10的顺时针方向延伸的分流通道21,第二分流部25包括多个沿壳体10的逆时针方向延伸的分流通道21,第一分流部24和第二分流部25均沿壳体10的周向延伸,第一分流部24位于第二分流部25的内侧。第一分流部24排出的介质会形成顺时针旋流,第二分流部25排出的介质会形成逆时针旋流,顺时针旋流和逆时针旋流相遇后发生碰撞,提升介质的均匀性,进而保证分配器的分液均匀性。
38.在其它实施例中,可使第一分流部24位于第二分流部25的外侧。或者,设置多圈第一分流部24和第二分流部25,相邻两个分流部之间的其中一个分流部为第一分流部24,相邻两个分流部之间的另一个分流部为第二分流部25。
39.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分流部24与第二分流部25同心设置,保证顺时针旋流和逆时针旋流混合的均匀性,进一步提升分配器的分液均匀性。
40.其中,还可以在分流件20上设置第三分流部,第三分流部沿壳体10的周向延伸,第三分流部包括多个分流通道21,相邻两个分流通道21的其中一个沿壳体10的顺时针方向延伸,相邻两个分流通道21的另一个沿壳体10的逆时针方向延伸。利用第三分流部能够同时形成顺时针旋流和逆时针旋流,当介质从分流通道21流出时就能够相遇并发生碰撞。
41.如图4所示,分流孔22和导流板23的长度方向均沿壳体10的周向延伸,便于介质形成顺时针或逆时针旋流,减小介质的能量损失。
42.其中,导流板23在分流孔22上的投影尺寸小于或等于分流孔22的尺寸。在本实施例中,导流板23采用冲压工艺形成,且导流板23的上表面为最速下降曲面,因此导流板23在分流孔22上的投影尺寸小于分流孔22的尺寸。
43.在其它实施例中,可采用注塑等方式进行加工,如此能够使得导流板23在分流孔22上的投影尺寸等于分流孔22的尺寸。
44.如图2所示,分流件20包括均液板26以及围设在均液板26外周的侧板27,分流通道21设置在均液板26上,壳体10具有安装孔13,侧板27的外壁与安装孔13的孔壁相贴合,以实现分流件20在壳体10内的装配。
45.在本实施例中,分流件20采用铆接的方式设置在壳体10内。
46.为了便于理解本实施例提供的装置,下面对导流板23的上表面233为最速下降曲面进行解释说明:
47.图8为最速下降曲线示意图,o为液滴起点,a为液滴终点,oa代表分流孔22下方的导流板23的投影路径。
48.根据数学原理将路径设计成最速下降曲线,其轨迹方程y=f(x)可写成摆线的参数方程形式:
49.50.式中:r为点a坐标(p,q)所确定的常数,θ为参变量,其定义域为0≤θ<<2π。可见根据分配器的结构尺寸确定好点o、点a后,曲面形状也随即可以确定。
51.应用本实施例提供的装置,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52.(1)增强离心对撞,使液相流动混乱,改善分液不均现象;
53.(2)利用最速下降理论,设计导流板型线,使流速提高,削减重力影响;
54.(3)安装采用铆接形式,减少焊点。
55.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技术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操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56.除非另外具体说明,否则在这些实施例中阐述的部件和步骤的相对布置、数字表达式和数值不限制本发明的范围。同时,应当明白,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所示出的各个部分的尺寸并不是按照实际的比例关系绘制的。对于相关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技术、方法和设备可能不作详细讨论,但在适当情况下,所述技术、方法和设备应当被视为授权说明书的一部分。在这里示出和讨论的所有示例中,任何具体值应被解释为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作为限制。因此,示例性实施例的其它示例可以具有不同的值。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讨论。
57.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方位词如“前、后、上、下、左、右”、“横向、竖向、垂直、水平”和“顶、底”等所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通常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这些方位词并不指示和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或者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方位词“内、外”是指相对于各部件本身的轮廓的内外。
58.为了便于描述,在这里可以使用空间相对术语,如“在
……
之上”、“在
……
上方”、“在
……
上表面”、“上面的”等,用来描述如在图中所示的一个器件或特征与其他器件或特征的空间位置关系。应当理解的是,空间相对术语旨在包含除了器件在图中所描述的方位之外的在使用或操作中的不同方位。例如,如果附图中的器件被倒置,则描述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上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上”的器件之后将被定位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下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下”。因而,示例性术语“在
……
上方”可以包括“在
……
上方”和“在
……
下方”两种方位。该器件也可以其他不同方式定位(旋转90度或处于其他方位),并且对这里所使用的空间相对描述作出相应解释。
59.此外,需要说明的是,使用“第一”、“第二”等词语来限定零部件,仅仅是为了便于对相应零部件进行区别,如没有另行声明,上述词语并没有特殊含义,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
60.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