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檩条局部喷涂作业防污染装置及使用方法与流程

2022-07-31 06:12:21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属于现场施工工程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檩条局部喷涂作业防污染装置及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2.随着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钢结构桁架屋面越来越多地被用于公共建筑的场馆中。对于建筑钢结构,在檩条安装时不可避免地造成涂层底漆的擦伤,施工作业人员通常在曲臂车或移动操作平台上采用喷涂机对檩条外表进行补喷,且在补喷完成后进行防火涂料喷涂,过程中会污染檩条附近的压型钢板等半成品。因此,防止喷涂污染、保护钢结构的外观及环境的整洁是防火涂料喷涂作业的重点,传统做法是在喷涂前使用塑料布对临近喷涂部位包好覆盖,达到防污染的目的。但传统做法存在耗材多、操作麻烦、危险性大、工作量大的缺点,且塑料布的重复利用率低,形成浪费,而且大范围张贴塑料布费时费力。


技术实现要素:

3.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属于现场施工工程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檩条局部喷涂作业防污染装置及使用方法。
4.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檩条局部喷涂作业防污染装置,包括喷涂接收板、调节装置、喷涂管和调向杆,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涂接收板与所述调向杆连接,所述调向杆连接所述喷涂接收板一端的相对端通过所述调节装置与所述喷涂管连接,通过所述调节装置与所述调向杆可调整所述喷涂接收板的位置并配合所述喷涂管进行檩条局部喷涂。
5.进一步地,所述调向杆包括第一调向杆与第二调向杆,所述第一调向杆与所述第二调向杆分别设置在所述喷涂管的喷口一端的两侧并与所述调节装置连接,可配合所述调节装置转动。
6.进一步地,所述喷涂接收板包括第一接收板与第二接收板,所述第一接收板与第二接收板分别与所述第一调向杆与所述第二调向杆连接,可配合所述第一调向杆与第二调向杆调整开合角度。
7.进一步地,所述喷涂接收板与所述调向杆的连接处设置有调节扣,所述喷涂接收板可通过所述调节扣在所述调向杆上调整角度。
8.进一步地,所述调节装置设置有转轴,所述调向杆可通过所述转轴转动。
9.进一步地,所述调节装置设置有固定器,所述固定器可固定所述调向杆。
10.进一步地,所述喷涂管设置有调节开关,所述调节开关可调整所述喷涂管喷口处的开合。
11.进一步地,所述喷涂管的喷口一端的相对端设置有握持器,所述握持器可配合所述喷涂管调整喷涂方向。
12.进一步地,一种檩条局部喷涂作业防污染装置及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的步骤包括:
13.在所述喷涂管的一端安装所述调节装置;
14.将所述调节杆通过与所述调节装置安装与所述喷涂管连接;
15.在所述调节杆与所述调节装置连接的一端的相对端安装所述喷涂接收板;
16.通过调整所述调节杆可带动调整所述喷涂接收板的位置,配合所述喷涂管完成对檩条的局部喷涂。
17.本发明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组装配件皆可在施工现场内就地取材进行组装,可多次使用,最大长度做到资源循环利用;同时节省人力,缩短时间,提高工作效率;装置使用方法简单,操作便捷,可实施性强。
附图说明
18.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19.图中:
20.1、涂料接收板
ꢀꢀꢀꢀꢀꢀꢀꢀꢀꢀ
2、调节装置
ꢀꢀꢀꢀꢀꢀꢀꢀꢀ
3、喷涂管
21.4、调向杆
ꢀꢀꢀꢀꢀꢀꢀꢀꢀꢀꢀꢀꢀꢀ
101、第一接收板
ꢀꢀꢀꢀꢀ
102、第二接收板
22.201、转轴
ꢀꢀꢀꢀꢀꢀꢀꢀꢀꢀꢀꢀꢀꢀ
202、固定器
ꢀꢀꢀꢀꢀꢀꢀꢀꢀ
203、调节扣
23.301、调节开关
ꢀꢀꢀꢀꢀꢀꢀꢀꢀꢀ
302、握持器
ꢀꢀꢀꢀꢀꢀꢀꢀꢀ
401、第一调向杆
24.402、第二调向杆
具体实施方式
25.本发明的实施例做出说明。
26.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了,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并参照附图,对本发明进一步详细说明。应该理解,这些描述只是示例性的,而并非要限制本发明的范围。此外,在以下说明中,省略了对公知结构的技术的描述,以避免不必要地混淆本发明的概念。
27.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做出说明。
28.如图1所示,一种檩条局部喷涂作业防污染装置及使用方法,包括涂料接收板1、调节装置2、喷涂管3和调向杆4,在本实施例中,涂料接收板1设计为矩形木板,喷涂管3在本实施例中为可放置喷枪枪头的钢管,放置喷枪的枪头后可通过喷涂管3完成对檩条的喷涂;调节装置2设置在喷涂管3的喷口处,调向杆4通过调节装置2安装在喷涂管3上,涂料接收板1与调向杆4连接喷涂管3一端的相对端连接,通过调节装置2与调向杆4可调整喷涂接收板1的位置并配合喷涂管3进行檩条局部喷涂。
29.优选地,调向杆4包括第一调向杆401与第二调向杆402,第一调向杆401与第二调向杆402分别设置在喷涂管3的的喷口一端的两侧,与调节装置2连接,通过调节装置2的转动可带动第一调向杆401与第二调向杆402转动;第一调向杆401和第二调向杆402分别与第一接收板101和第二接收板102连接,通过对第一调向杆401与第二调向杆402的调整可带动第一接收板101与第二接收板102调整开合角度,第一接收板101与第二接收板102可开关对喷涂管3进行喷涂范围进行限定,在第一调向杆401和第二调向杆402与第一接收板101和第二接收板102的连接处设置有调节扣203,涂料接收板1通过调节扣203可在调向杆4上转动,方便施工人员对喷涂范围的调整,提高施工人员对本实施例装置的可操控性。
30.优选地,调节装置2包括转轴201与固定器202,其中转轴201设置在喷涂管3的两端,与第一调向杆401和第二调向杆402连接,转轴201可带动调向杆4转动,固定器202设置在转轴201的两端,可在调向杆4调整位置角度后对转轴201进行固定,使调向杆4完成固定,使施工人员可在一次调整后即可施工,提高了工作效率。
31.优选地,在喷涂管3的喷口处设置有调节开关301,在本实施例中的调节开关301设置为剪刀式遮挡板,调整调节开关301可完成对喷涂管3的喷口的开关,在不施工是可关闭保证管内的清洁;在喷涂管3的喷口一端的相对端设置有握持器302,握持器302可使施工人员提高对喷涂管3的方向控制,提高喷涂过程的效率与提高操控性。
32.本实施例组装配件皆可在施工现场内就地取材进行组装,可多次使用,最大长度做到资源循环利用;同时节省人力,缩短时间,提高工作效率;装置使用方法简单,操作便捷,可实施性强
33.以上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所述内容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不能被认为用于限定本发明的实施范围。凡依本发明申请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改进等,均应仍归属于本发明的专利涵盖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檩条局部喷涂作业防污染装置,包括喷涂接收板、调节装置、喷涂管和调向杆,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涂接收板与所述调向杆连接,所述调向杆连接所述喷涂接收板一端的相对端通过所述调节装置与所述喷涂管连接,通过所述调节装置与所述调向杆可调整所述喷涂接收板的位置并配合所述喷涂管进行檩条局部喷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檩条局部喷涂作业防污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向杆包括第一调向杆与第二调向杆,所述第一调向杆与所述第二调向杆分别设置在所述喷涂管的喷口一端的两侧并与所述调节装置连接,可配合所述调节装置转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檩条局部喷涂作业防污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涂接收板包括第一接收板与第二接收板,所述第一接收板与第二接收板分别与所述第一调向杆与所述第二调向杆连接,可配合所述第一调向杆与第二调向杆调整开合角度。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檩条局部喷涂作业防污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涂接收板与所述调向杆的连接处设置有调节扣,所述喷涂接收板可通过所述调节扣在所述调向杆上调整角度。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檩条局部喷涂作业防污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装置设置有转轴,所述调向杆可通过所述转轴转动。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檩条局部喷涂作业防污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装置设置有固定器,所述固定器可固定所述调向杆。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檩条局部喷涂作业防污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涂管设置有调节开关,所述调节开关可调整所述喷涂管喷口处的开合。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檩条局部喷涂作业防污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涂管的喷口一端的相对端设置有握持器,所述握持器可配合所述喷涂管调整喷涂方向。9.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檩条局部喷涂作业防污染装置及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的步骤包括:在所述喷涂管的一端安装所述调节装置;将所述调节杆通过与所述调节装置安装与所述喷涂管连接;在所述调节杆与所述调节装置连接的一端的相对端安装所述喷涂接收板;通过调整所述调节杆可带动调整所述喷涂接收板的位置,配合所述喷涂管完成对檩条的局部喷涂。

技术总结
本发明属于现场施工工程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檩条局部喷涂作业防污染装置及使用方法,包括喷涂接收板、调节装置、喷涂管和调向杆,其中在喷涂管的喷口处设置有调节装置,调向杆通过调节装置与喷涂管连接,在调向杆连接喷涂管一端的相对端与喷涂接收板连接,通过调节装置可带动调向杆转动,同时调整喷涂接收板的开合,使喷涂管可对檩条进行局部喷涂作业。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组装配件皆可在施工现场内就地取材进行组装,可多次使用,最大长度做到资源循环利用;同时节省人力,缩短时间,提高工作效率;装置使用方法简单,操作便捷,可实施性强。性强。性强。


技术研发人员:吕旭东 杨金秋 金宇东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冶天工集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4.25
技术公布日:2022/7/29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