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自动封闭利器处理装置

2022-07-31 05:31:06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涉及利器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自动封闭利器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2.医院中,医务人员每天需要处理大量的医疗利器,包括注射器、输液管针头、刀片等,该类废弃物可能存在大量病毒,若不进行收纳处理,极易造成污染。医疗利器内部可能残留有注射完成的液体,若不进行热塑封,在将其收纳后,残留液体可能流出造成污染。现有技术中,常采用利器盒对该利器进行收纳,该利器盒通常是医务人员手动将利器部分取下,放入利器盒中或利用剪刀将针头剪断,掉入利器盒中。这种处理方式其利器的剪断开口未封死,无法避免医用利器中的内部残留物流出,极易污染周围环境或感染医务人员。现有技术并未采用热塑封技术对医疗利器进行处理,原因在于缺少优秀的控制手段去应用热塑封单元,并且热塑封程度难以判断,导致热塑封用于医疗利器的作用不理想。自动地快速处理利器需要利器处理装置具有判断热塑封并进行控制的能力,特别是针对不同尺寸和不同壁厚的利器进行热塑封,是非常重要的技术措施。
3.中国专利cn109663179b公开了一种医用智能利器盒,包括一用于盛放医用利器的简体;一盖体,所述盖体盖设在筒体的上端上,在盖体上设有第一开口;一圆盘,圆盘可旋转设置在盖体上,圆盘与盖体同轴,在圆盘上开设有与第一开口相对应的第二开口,在圆盘上且位于第二开口的一侧设有卡板;在盖体上可拆卸设置有一当医务人员需要将利器丢入到筒体内时自动打开以及丢入完毕后自动关闭的智能盖。医务人员将利器丢入利器盒内时,无需通过手动旋转圆盘将开口打开,避免利器刺伤医务人员,提高了安全性能,同时医务人员将利器丢入到利器盒内后,也无需通过手动旋转圆盘将其开口关闭,符合医院内感染预防规定,并且不易使利器盒内的利器掉出,有利于环保。该专利虽然采用智能盖进行开口闭合的控制,但是其仅采用该方式导致其不能够根据医务人员投入的利器的尺寸和壁厚进行热塑封,并且缺少刀片对较长的利器进行切断。
4.中国专利cn105947490b公开了一种全自动利器盒,属于医疗器件结构设计领域,包括有光线传感器、处理器、直线步进电机、螺旋螺杆、与螺旋螺杆契合的正转齿轮和反转齿轮,待处理针头靠近半圆形盒盖时,光线传感器被触发并将电信号传给处理器,处理器控制直线步进电机向上运动,带动螺旋螺杆向上运动,带动正转齿轮正转、反转齿轮反转,带动两个半圆形盒盖分开,待处理针摆至设有刀刃的部位,处理器会在一时间范围内控制直线步进电机向下运动,带动螺旋螺杆向下运动,带动正转齿轮反转、反转齿轮正转,带动两个半圆形盒盖闭合,使得摆放在刀刃的部位待处理针会被切割下来掉落到利器盒中,完成了处理针的全过程,大大提高了处理针头的工作效率。但是该专利的缺陷在于:同样未具有热塑封步骤,导致利器中的残留物可能流出,造成污染。上下移动的切断方式会损坏刀刃,导致该装置的使用寿命降低。本发明先通过热塑封将其封闭,再通过刀片切断,能够最大限定降低刀刃的损耗。
5.此外,一方面由于对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存在差异;另一方面由于发明人做出
本发明时研究了大量文献和专利,但篇幅所限并未详细罗列所有的细节与内容,然而这绝非本发明不具备这些现有技术的特征,相反本发明已经具备现有技术的所有特征,而且申请人保留在背景技术中增加相关现有技术之权利。


技术实现要素:

6.针对现有技术之不足,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自动封闭利器处理装置,所述装置包括:热塑封单元;所述热塑封单元包括第一传感器、第二传感器、加热片和控制终端,其中,所述第一传感器被配置为在医务人员对所述装置进行利器放入操作的过程中监测置入所述热塑封单元中的利器的尺寸和针头端,并发出信号通过所述控制终端调整升降组件将所述加热片对准所述针头端,所述第二传感器被配置为在利器置入所述热塑封单元时获取与该利器相关的壁厚尺度,所述控制终端还用于对由所述第二传感器所采集到的壁厚尺度获取热塑封完成度,以调整推拉组件的推拉程度。本发明中,热塑封完成度即由加热片对利器进行热塑封时,利器的管体厚度变化确立。如此设计的目的在于,在传统对热塑封效果的把控只能依靠试验和经验,无法确定热塑封的程度,封口存在未封死的可能,导致医用利器中的内部残留物流出,污染周围环境或感染医务人员。恰当的热塑封能够节约损耗,从而延长装置的使用寿命。通常情况下,需要热塑封的利器为使用过的注射器,若不对其进行热塑封,注射器内的残余液体有流出的可能。并且将注射器管体熔融压合在一起后,会减小刀片切断的难度,断开后两口均能保持封闭。
7.根据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热塑封单元还包括:升降组件,其为所述加热片的升降调整,并且其配置有沿竖向方向的用于升降的第一气缸和用于承载所述加热片的升降台。推拉组件,其装配于所述升降台上且与所述加热片连接。所述推拉组件推动所述加热片对置入所述热塑封单元中的利器的针头端进行接触以在所述第一传感器的监测状态下获得关于利器的实时尺寸信息,并与所述第二传感器监测到该利器相关的壁厚尺度进行比对,以确立利器的热塑封完成度。在上述过程中,本发明通过第一传感器和第二传感器监测到利器的相关信息,通过信息的比对控制推进组件的推进程度,使得能够自动监测利器连接针头的塑料管体是否热塑封完成,从而减少加热片的损耗,停止加热片继续升温,同时停止推动组件的推动。该方法还能够确保热塑封的完成度,保障其两部分均被塑封。
8.根据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热塑封完成度通过所述壁厚尺度除以实时尺寸信息乘以常数2并乘以100%得到。当所述热塑封完成度大于阈值时,热塑封完成,当所述热塑封完成度小于等于阈值时,热塑封未完成。需要说明的是,该阈值即为单位一。热塑封完成度为一百分数。当热塑封完成度大于百分之百时,即热塑封完成,反之。优选地,其热塑封完成度还能够可视化地通过控制终端显示于外界,以直观反应出该装置处理利器的过程。其反应方法包括但不限于通过显示器、音频、灯光等方式,从而给出相应的处理时间。在对利器进行热塑封时,至少能够对置入热塑封单元的利器针对其尺寸、壁厚和针头端位置进行自动热塑封。控制终端在该利器置于热塑封单元之中,以实时对比计算第一传感器和第二传感器所监测的信息的方式,自动把控热塑封的过程,使本发明能够用于不同尺寸和不同壁厚的利器的热塑封中。并且该处理方式使得热塑封不再需要医务人员依靠试验和经验进行,能够大幅度提高管体热塑封的效果,保障其形成封闭的两部分。这还有利于刀片对该管体的切断,减小了对刀刃的损耗。
9.根据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加热片的温度基于热塑封完成度的线性增长和时间变化被所述控制终端进行调控。本发明将热塑封完成度作为控制加热片温度的关键条件,从实时尺寸信息方面解决了利器熔融时的各方面问题,包括利器的壁厚、使用时间、内部残留液体等的影响,实现对利器的完全热塑封。
10.根据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推拉组件响应于置入利器的热塑封完成度进行推拉程度的改变,以使所述热塑封完成度大于阈值,所述加热片基于热塑封完成度的改变并基于时间周期进行温度的调控以缩减热塑封时间。推拉组件为线性元件,且热塑封完成度的公式为线性公式。在推拉组件的工作过程中,其形成的热塑封完成度应当呈现线性增长。但是由于利器材质的不同,加热片无法保障温度能够使得利器的熔融也呈现线性。所以,热塑封完成度与时间形成的斜率反应了利器的材质熔融情况。热塑封完成度的影响因素不足包括利器材质,还包括利器的壁厚、使用时间、内部残留液体等,但其均可基于热塑封完成度与时间的关系,通过控制终端进行加热片温度的调节。
11.根据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加热片至少设有两个以能够将置入所述热塑封单元中的利器进行熔融压合,其中,所述热塑封单元还包括第一刀片和第二刀片,所述第一刀片和第二刀片、两个所述加热片相对设置,并能够在推拉组件的作用下将置入所述热塑封单元中的利器进行熔融压合和/或切断。第一刀片设为一字刀片,第二刀片设为十字刀槽,第一刀片的刀片与第二刀片的刀槽对应以使推拉组件推动第一刀片和第二刀片时,第一刀片能与第二刀片贴合。利器受到三个挤压点的影响,能够很轻易剪断该利器。这种切割方式与传统剪刀相比更加省力。
12.根据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装置包括盖体和筒体。所述盖体设有用于自动开关盖的旋盖空间、用于对置入所述装置中的利器进行夹持的夹持空间和用于放置所述热塑封单元的热塑封空间,所述旋盖空间基于监测医务人员放入利器的手部动作进行自动开盖,所述夹持空间通过所述第一传感器监测到利器置入所述热塑封空间后,对利器进行夹持并于所述盖体表面进行提醒,提醒模块为震动装置、蜂鸣器、led灯中至少一种并设置于所述盖体表面。
13.根据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盖体设有依次贯穿所述旋盖空间、夹持空间和热塑封空间并进入所述筒体的开口,所述开口置于所述盖体和筒体的竖向轴线上以使利器置入所述装置时均处于所述旋盖空间、夹持空间和热塑封空间的轴线上。
14.根据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旋盖空间设有电机、挡板和红外线传感器,通过所述红外线传感器监测医务人员手部动作,所述电机转动所述挡板实现自动开关盖,所述夹持空间设有至少两个第二气缸和夹持块以对置入的利器进行夹持。本发明中的红外线传感器设置于开口处,医务人员向利器处理装置内放入利器时,其手部会靠近红外线传感器的位置,红外线传感器监测到医务人员的行为后,将监测信号发送至控制终端,控制终端改变电机的状态,通过电机旋转挡板将开口打开。当医务人员离开后,且第一传感器监测到利器以及落入利器处理装置中,控制终端控制电机反向运行,从而通过旋转挡板将开口关闭,无需医务人员手动关闭开口。
15.根据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筒体的内部侧壁设有用于对所述筒体内废物进行及时消毒的紫外线灯和喷头,所述喷头按照按压的方式将消毒剂喷洒入所述筒体中。本发明通过紫外线灯和喷头对利器处理装置内部的切断后的利器进行消毒,其结构利用率高,
实用性强,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各类利器盒未设置灭菌装置,导致该装置在使用过程中或清理过程中会出现感染,或者需要增设消毒环节的问题,避免医务人员的安全受到危害,减少了利器处理成本。
16.本发明的有益技术效果:
17.(1)本发明中,热塑封完成度即由加热片对利器进行热塑封时,利器的管体厚度变化确立。如此设计的目的在于,在传统对热塑封效果的把控只能依靠试验和经验,无法确定热塑封的程度,封口存在未封死的可能,导致医用利器中的内部残留物流出,污染周围环境或感染医务人员。恰当的热塑封能够节约损耗,从而延伸装置的使用寿命。通常情况下,需要热塑封的利器为使用过的注射器,若不对其进行热塑封,注射器内的残余液体有流出的可能。并且将注射器管体熔融压合在一起后,会减小刀片切断的难度,断开后两口均能保持封闭。
18.(2)本发明通过第一传感器和第二传感器监测到利器的相关信息,通过信息的比对控制推进组件的推进程度,使得能够自动监测利器连接针头的塑料管体是否热塑封完成,从而减少加热片的损耗,停止加热片继续升温,同时停止推动组件的推动。该方法还能够确保热塑封的完成度,保障其两部分均被塑封。
19.(3)在对利器进行热塑封时,至少能够对置入热塑封单元的利器针对其尺寸、壁厚和针头端位置进行自动热塑封。控制终端在该利器置于热塑封单元之中,以实时对比计算第一传感器和第二传感器所监测的信息的方式,自动把控热塑封的过程,使本发明能够用于不同尺寸和不同壁厚的利器的热塑封中。该处理方式使得热塑封不再需要医务人员依靠试验和经验进行,能够大幅度提高管体热塑封的效果,保障其形成封闭的两部分,还有利于刀片对该管体的切断,减小了对刀刃的损耗。
20.(4)本发明将第一刀片设为一字刀片,第二刀片设为十字刀槽,第一刀片的刀片与第二刀片的刀槽对应以使推拉组件推动第一刀片和第二刀片时,第一刀片能与第二刀片贴合。利器受到三个挤压点的影响,能够很轻易剪断该利器。这种切割方式与传统剪刀相比更加省力。
21.(5)本发明通过紫外线灯和喷头对利器处理装置内部的切断后的利器进行消毒,其结构利用率高,实用性强,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各类利器盒未设置灭菌装置,导致该装置在使用过程中或清理过程中会出现感染,或者需要增设消毒环节的技术问题,避免医务人员的安全受到危害,减少了利器处理成本。
附图说明
22.图1是本发明的一种自动封闭利器处理装置的优选实施例的侧面剖视图;
23.图2是本发明的热塑封单元的优选实施例的俯视图。
24.附图标记列表
25.1:盖体;2:筒体;3:热塑封单元;4:夹持空间;5:旋盖空间;101:开口;201:紫外线灯;202:喷头;301:第一气缸;302:升降台;303:推拉组件;304:第一刀片;305:第二刀片;401:第二气缸;402:夹持块;501:电机;502:隔板。
具体实施方式
26.下面结合附图进行详细说明。
27.实施例
28.本技术涉及一种自动封闭利器处理装置,装置包括:热塑封单元3;热塑封单元3包括第一传感器、第二传感器、加热片和控制终端。其中,第一传感器被配置为在医务人员对装置进行利器放入操作的过程中监测置入热塑封单元3中的利器的尺寸和针头端,并且发出信号通过控制终端调整升降组件将加热片对准针头端。第二传感器被配置为在利器置入热塑封单元3时获取与该利器相关的壁厚尺度。控制终端还用于对由第二传感器所采集到的壁厚尺度获取热塑封完成度,以调整推拉组件303的推拉程度。第一传感器可为视觉传感器或激光传感器或超声波传感器以测出置入热塑封单元3中的利器的尺寸和针头端。在第一传感器通过光学或激光或超声波对利器进行监测时,在经过利器的表面反射测得第一传感器与利器之间的跃迁时间,进而可将该跃迁时间作为利器尺寸的度量。理论上讲,所有可测量距离的传感器均可测出利器的大小和尺寸(例如光栅、磁栅、电容、电阻等原理的传感器),但在当前需要快速以及准确的测量的情况下,本发明选择上述视觉传感器或激光传感器或超声波传感器作为第一传感器进行监测。第一传感器和第二传感器监测到的尺寸和壁厚尺度为同一尺度,以使得两者能相互对比计算。第二传感器可采用precitec的chrocodile,即高速测量壁厚的在线监测装置。该第二传感器能够监测出置入利器的管壁厚度,结合第一传感器监测到的利器尺寸,从而得出热塑封完成度。
29.控制终端可以是计算机、便携移动终端、智能设备中的一种或几种。便携移动终端例如是便携式计算机、智能手表、智能眼镜、智能手环、平板电脑中的一种或几种。
30.根据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热塑封单元3还包括:升降组件,其为加热片的升降调整,并且其配置有沿竖向方向的用于升降的第一气缸301和用于承载加热片的升降台302。推拉组件303,其装配于升降台302上且与加热片连接。推拉组件303推动加热片对置入热塑封单元3中的利器的针头端进行接触以在第一传感器的监测状态下获得关于利器的实时尺寸信息,并且与第二传感器监测到该利器相关的壁厚尺度进行比对,以确立利器的热塑封完成度。由于第一传感器和第二传感器所使用的尺度为同一数量级,其比对即为数量大小的比对。在推动组件推动加热片熔融针头端管体时,由于其管体是聚丙烯制成,加热片变软并被逐渐压合,在其被压合至小于正常管体的壁厚的两倍时,可认为其管体内部已无空间,均被加热片压缩至最小。第一传感器即通过监测在熔融压合过程中的利器宽度(两个加热片之间的间隔),并发送至控制终端与利器刚置入热塑封单元3时,第二传感器监测到的壁厚尺度(利器管体的管壁厚度)进行对比计算,从而得出热塑封完成度,用以对推动组件进行控制。
31.根据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热塑封完成度通过壁厚尺度除以实时尺寸信息乘以常数2并乘以100%得到。当热塑封完成度大于阈值时,热塑封完成,当热塑封完成度小于等于阈值时,热塑封未完成。需要说明的是,该阈值即为单位一。热塑封完成度转换为百分数以得到其具体进度。当热塑封完成度大于百分之百时,即热塑封完成,反之。优选地,其热塑封完成度还能够可视化地通过控制终端显示于外界,以直观反应出该装置处理利器的过程。其反应方法包括但不限于通过显示器、音频、灯光等方式,从而给出相应的处理时间。
32.本发明中,热塑封完成度指由加热片在对利器进行热塑封时,利器的管体厚度变
化指标。如此设计的目的在于,避免传统对热塑封效果的把控只能依靠试验和经验,无法确定热塑封的程度,封口存在未封死的可能,导致医用利器中的内部残留物流出,污染周围环境或感染医务人员的问题。恰当的热塑封能够节约损耗,从而延伸装置的使用寿命。通常情况下,需要热塑封的利器为使用过的注射器,若不对其进行热塑封,注射器内的残余液体有流出的可能。将注射器管体熔融压合在一起后,会减小刀片切断的难度,断开后两口均能保持封闭。
33.具体地,在利器置入热塑封单元3后,第一传感器监测到利器的尺寸和针头端,并且将该信息实时发送至控制终端,第二传感器监测到利器的壁厚尺度(即利器管体的管壁厚度)发送至控制终端。控制终端通过控制升降组件的第一气缸301将升降台302进行升降,使得位于升降台302上的各组件随之升降,对准利器的针头端。加热片进行加热,推动组件推动加热片接近利器的针头端,并且逐渐熔融压合该段管体。随着热塑封的进行,利器的宽度减小(即为两个加热片间距),其逐渐逼近于测得的壁厚尺度。根据上述热塑封完成度的计算公式得出实时的热塑封完成度。当热塑封完成度小于等于阈值时,推动组件继续推进加热片,以进一步压合该段管体的宽度。当热塑封完成度大于阈值时,该段管体熔融压合结束,推动组件拉回加热片并推动第一刀片304和第二刀片305对已熔融压合部分进行切断,从而形成封闭的两部分,以对其进行收纳。在上述过程中,本发明通过第一传感器和第二传感器监测到利器的相关信息,通过信息的比对控制推进组件的推进程度,使得能够自动监测利器连接针头的塑料管体是否热塑封完成,从而减少加热片的损耗,停止加热片继续升温,同时停止推动组件的推动。该方法还能够确保热塑封的完成度,保障其两部分均被塑封。
34.通过本发明的这些优选方案,在对利器进行热塑封时,至少能够对置入热塑封单元3的利器针对其尺寸、壁厚和针头端位置进行自动热塑封。控制终端在该利器置于热塑封单元3之中,以实时对比计算第一传感器和第二传感器所监测的信息的方式,自动把控热塑封的过程,使本发明能够用于不同尺寸和不同壁厚的利器的热塑封中。该处理方式使得热塑封不再需要医务人员依靠试验和经验进行,能够大幅度提高管体热塑封的效果,保障其形成封闭的两部分。这还有利于刀片对该管体的切断,减小了对刀刃的损耗。自动地快速处理利器需要利器处理装置具有判断热塑封并进行控制的能力,特别是针对不同尺寸和不同壁厚的利器进行热塑封,是非常重要的技术措施。
35.根据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推拉组件303响应于置入利器的热塑封完成度进行推拉程度的改变,以使热塑封完成度大于阈值,加热片基于热塑封完成度的改变并基于时间周期进行温度的调控以缩减热塑封时间。优选地,由于不同利器可能存在材质的区别,其熔融点温度不一,很难通过预先的信息收集控制加热片恰好到该温度进行熔融。若加热片当前温度不足以熔融该利器管体,过度的压合会损坏推拉组件303。对此,本发明通过控制终端收集的热塑封完成度,结合时间变化,去相应调节加热片的加热温度。推拉组件303为线性元件,并且热塑封完成度的公式为线性公式。在推拉组件303的工作过程中,其形成的热塑封完成度应当呈现线性增长。但是由于利器材质的不同,加热片无法保障温度能够使得利器的熔融也呈现线性。所以,热塑封完成度与时间形成的斜率反应了利器的材质熔融情况。当热塑封完成度呈现线性增长时,利器材质的熔融温度即为当前加热片温度,无需控制终端对其温度进行调节。当热塑封完成度呈现非线性增长时(出现为热塑封完成度增长变
缓,由于推拉组件303的移动,热塑封完成度不会出现增长变快的情况),说明当前加热片温度不足以将利器熔融,需要升高加热片温度,以完成热塑封。热塑封完成度的影响因素不止包括利器材质,还包括利器的壁厚、使用时间、内部残留液体等,但其均可基于热塑封完成度与时间的关系,通过控制终端进行加热片温度的调节。本发明将热塑封完成度作为控制加热片温度的关键条件,从实时尺寸信息方面解决了利器熔融时的各方面问题,包括利器的壁厚、使用时间、内部残留液体等的影响,实现对利器的完全热塑封。
36.根据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加热片至少设有两个以能够将置入热塑封单元3中的利器进行熔融压合。其中,热塑封单元3还包括第一刀片304和第二刀片305。第一刀片304和第二刀片305、两个加热片相对设置,并能够在推拉组件303的作用下将置入热塑封单元3中的利器进行熔融压合和/或切断。第一刀片304设为一字刀片,第二刀片305设为十字刀槽。第一刀片304的刀片与第二刀片305的刀槽对应以使在推动元件推动第一刀片304和第二刀片305时,第一刀片304能与第二刀片305贴合。第二刀片305设定为十字形方槽。竖向槽可设有为稍浅的有一定宽度的放置槽,横向槽为较深的尖锐的切割槽。当利器伸入其中时,随着第一刀片304和第二刀片305的相互接近,利器挤压到放置槽位置并逐渐卡紧,第一刀片304继续深入定刀槽。直到第一刀片304彻底深入横向槽时,利器受到三个挤压点的影响,能够很轻易剪断该利器。这种切割方式与传统剪刀相比更加省力,并且第二刀片305的十字形方槽设计防止了切断针头飞溅导致误伤医务人员。
37.根据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装置包括盖体1和筒体2。盖体1设有用于自动开关盖的旋盖空间5、用于对置入装置中的利器进行夹持的夹持空间4和用于放置热塑封单元3的热塑封空间,旋盖空间5基于监测医务人员放入利器的手部动作进行自动开盖。夹持空间4通过第一传感器监测到利器置入热塑封空间后,对利器进行夹持并于盖体1表面进行提醒,提醒模块为震动装置、蜂鸣器、led灯中至少一种并设置于盖体1表面。
38.根据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盖体1设有依次贯穿旋盖空间5、夹持空间4和热塑封空间并进入筒体2的开口101,开口101置于盖体1和筒体2的竖向轴线上以使利器置入装置时均处于旋盖空间5、夹持空间4和热塑封空间的轴线上。
39.根据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旋盖空间5设有电机501、挡板和红外线传感器,通过红外线传感器监测医务人员手部动作,电机501转动挡板实现自动开关盖。夹持空间4设有至少两个第二气缸401和夹持块402以对置入的利器进行夹持。本发明中的红外线传感器设置于开口101处,医务人员向利器处理装置内放入利器时,其手部会靠近红外线传感器的位置,红外线传感器监测到医务人员的行为后,将监测信号发送至控制终端,控制终端改变电机501的状态,通过电机501旋转挡板将开口101打开。当医务人员离开后,且第一传感器监测到利器以及落入利器处理装置中,控制终端控制电机501反向运行,从而通过旋转挡板将开口101关闭,无需医务人员手动关闭开口101。本发明将通过夹持空间4将利器夹持住,并进行切断。在切断过程中,夹持块402保持夹紧状态,以使得利器的上部不会因扭转力朝向外界飞出。在切断完毕后,第一传感器监测到针头端已在重力作用下落入利器处理装置的筒体2中,从而发出信号,医务人员可选择将利器剩余部分取走或放入筒体2中,并且开口101随之关闭。
40.根据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筒体2的内部侧壁设有用于对筒体2内废物进行及时消毒的紫外线灯201和喷头202,喷头202按照按压的方式将消毒剂喷洒入筒体2中。本发明通
过紫外线灯201和喷头202对利器处理装置内部的切断后的利器进行消毒,其结构利用率高,实用性强,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各类利器盒未设置灭菌装置,导致该装置在使用过程中或清理过程中会出现感染,或者需要增设消毒环节的问题,避免医务人员的安全受到危害,减少了利器处理成本。
41.在全文中,“优选地”所引导的特征仅为一种可选方式,不应理解为必须设置,故此申请人保留随时放弃或删除相关优选特征之权利。
42.需要注意的是,上述具体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本发明公开内容的启发下想出各种解决方案,而这些解决方案也都属于本发明的公开范围并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明白,本发明说明书及其附图均为说明性而并非构成对权利要求的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