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适用于中高轨卫星的电磁干扰定位方法与流程

2022-07-31 05:21:33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技术涉及电子侦察与对抗的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适用于中高轨卫星的电磁干扰定位方法。


背景技术:

2.中高轨多站电子系统用于对地面长期存在、高功率威胁干扰源发射的信号进行侦收、参数测量,形成监测数据和中频数据,再进行定位、干扰源识别等处理,为排除干扰影响提供支撑。
3.干扰源定位是该系统处理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定位成功率及精度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干扰源定位处理效果,有效的、高成功率的定位处理方法是该系统的核心技术之一。
4.现代先进的电子辐射源具有多属性参数捷变的特点,但无论参数如何捷变,一经辐射出去,若能被多站定位电子侦察系统侦收,其脉冲流的序列和结构不变,也就是说,各个站上的电子侦察设备接收到的同一电子辐射源的脉冲流的序列和结构完全相同,只是在时间上发生偏移,在一个较小的观察窗口时间内,其偏移值可近似看作为一个定值。所以,由于电子辐射源在较小的观察窗口时间内无法产生位置或方位的捷变,那么,同一脉冲到达各个站的时差tdoa也就不能捷变。
5.正是由于这一特性,多站定位电子侦察系统可以有效地从脉冲信号中分离出不同辐射源的脉冲信号,进而实现定位、辐射源识别等进一步的干扰源定位处理。
6.而现有技术中,干扰源定位的对象仅限于地表且长期存在的高功率干扰源,而并未考虑星座构型、星上资源、数传等方面的制约,导致目前干扰源定位的定位时长和定位精度都是受限制的。


技术实现要素:

7.本技术的目的在于:解决中高轨多站电子系统中干扰源定位时长和定位精度受限的问题,采用以多星波束覆盖定位为主,时差定位为辅的定位体制。首先采用多星波束覆盖定位确定干扰源频段和大致的位置;而后,选择具备共视条件的三颗卫星,进行星座任务规划,采集中频数据,利用时差体制进行精确定位。
8.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了一种适用于中高轨卫星的电磁干扰定位方法,该电磁干扰定位方法包括:步骤1,根据卫星系统中的电磁监测结果,确定受干扰的卫星;步骤2,根据受干扰的卫星的覆盖范围,计算全球地图覆盖矩阵,并对全球地图覆盖矩阵求和,选取求和后全球地图覆盖矩阵中最大元素对应区域作为初始定位区域;步骤3,采用遍历的方式,依次判断选取出的初始定位区域内是否满足三颗或三颗以上卫星共视,若是,执行步骤4,否则,重新获取卫星系统中的电磁监测结果,执行步骤1;步骤4,根据共视卫星的电磁监测结果,进行多星时间差定位,计算干扰源定位坐标,其中,共视卫星为初始定位区域内共视的卫星。
9.上述任一项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步骤2中计算全球地图覆盖矩阵,具体包括:步
骤21,根据经纬度和预设间隔,将全球的地图展为二维图,并进行网格化,根据网格化后的二维图,生成全球地图覆盖初始矩阵,其中,全球地图覆盖初始矩阵中的元素取值为0;步骤22,根据受干扰的卫星的覆盖范围,计算受干扰的卫星与网格化后的二维图中各网格中心位置之间的距离;步骤23,当判定距离小于或等于星地极限距离时,将距离对应的全球地图覆盖初始矩阵中的元素取值赋值为1,以计算出全球地图覆盖矩阵。
10.上述任一项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步骤4中多星时间差定位的计算公式为:
[0011][0012]
式中,δti为干扰源的干扰源信号到达主星与第i个副星的时间差,主星为共视卫星中的任一个,副星为除主星外的其余共视卫星, x=[x y z]
t
为干扰源定位坐标,x0=[x
0 y
0 z0]
t
为主星的位置, xi=[x
i y
i zi]
t
为第i个副星的位置,p为副星的数量,c为电磁波传播速度,||
·
||为范数函数。
[0013]
上述任一项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该步骤4中还包括:
[0014]
步骤41,对主星接收到的干扰信号和副星接收到的干扰信号进行离散傅里叶变换,并计算离散傅里叶变换后的主星与副星接收到的干扰信号的互谱参数,互谱参数的计算公式为:
[0015][0016]
式中,k为离散点,[
·
]为取整函数,n为总离散点数;
[0017]
步骤42,对互谱参数进行傅里叶反变换,计算r
12
(τ),对应的计算公式为:
[0018][0019]
式中,r
12
(τ)为互谱参数的傅里叶反变参数,fk为dft离散傅里叶变换之后的第k个离散点的数字频率所对应的射频频率,τ为参考时间差;
[0020]
步骤43,选取r
12
(τ)最大值对应的参考时间差,记作干扰源信号到达主星与副星的时间差。
[0021]
上述任一项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计算干扰源信号到达主星与副星的时间差,具体还包括:
[0022]
当判定信噪比小于预设阈值时,根据预设功率阈值,选取互谱参数大于预设功率阈值的离散点组成较强频点集合ki,对应的计算公式为:
[0023][0024]
式中,γ0为预设功率阈值;
[0025]
根据较强频点集合ki,计算互谱参数的傅里叶反变参数r
12
(τ),对应的计算公式为:
[0026][0027]
上述任一项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该电磁干扰定位方法中还包括:步骤5:根据预设距离误差,将计算出的干扰源定位坐标与干扰知识库中的已知干扰源位置坐标进行比对,当判定计算出的干扰源定位坐标与干扰知识库中的已知干扰源位置坐标之间的距离误差小于或等于预设距离误差时,将已知干扰源位置坐标作为匹配结果,否则,将计算出的干扰源定位坐标作为匹配结果,并将计算出的干扰源定位坐标作为新的已知干扰源位置坐标,更新干扰知识库。
[0028]
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29]
本技术中的技术方案在满足三颗及以上卫星共视的条件下,根据多颗卫星下传的电磁监测结果,进行多星波束分析,使用相关法对共视卫星回传的中频数据求时间差,基于时差计算干扰源位置,从而实现了对地表大功率干扰源监测与定位,进而提升卫星系统上行链路的安全性。
[0030]
本技术中的技术方案,立足现有卫星资源,无需对当前卫星定位系统状态做重大更改,不影响卫星核心功能和业务的正常运行,可以高效的对卫星系统干扰源进行定位,合理利用了资源,提高了定位精度,缩短了定位时长。
[0031]
在本技术的优选实现方式中,为了提高中高轨多站定位的精度,利用信号的宽带特性,根据两路信号在不同频率分量上的相对相位关系,通过综合处理,获得时间差的估计值,以便作为多星时间差定位过程中干扰源的干扰信号到达主星与第i个副星的时间差。
[0032]
特别是当信噪比较小时,引入预设功率阈值,对互谱参数进行选取以组成较强频点集合,再根据选取的较强频点集合进行干扰源干扰信号到达主星与副星的时间差估算,以保证干扰源定位的可靠性和定位精度。
附图说明
[0033]
本技术的上述和/或附加方面的优点在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0034]
图1是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适用于中高轨卫星的电磁干扰定位方法的示意流程图;
[0035]
图2是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定位原理的示意图;
[0036]
图3是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星地极限距离的示意图;
[0037]
图4是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多星时间差定位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8]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结合。
[0039]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技术,但是,本技术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受下面公开
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0040]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适用于中高轨卫星的电磁干扰定位方法,该电磁干扰定位方法基于多星波束覆盖和时差定位进行联合处理,实现了对地表大功率电磁干扰源的监测与定位。
[0041]
假设卫星在t0,t1,t2,

时刻都可以监测到同一个干扰源(如图2 中星号所示),在t0时刻,卫星a的波束覆盖范围为区域101,卫星b 的波束覆盖范围为区域103;在在t1时刻,卫星a的波束覆盖范围变为区域102,卫星b的波束覆盖范围变为区域104。因此,通过卫星波束覆盖范围的变化,这个干扰源可能存在的区域(图2中的阴影部分)会逐渐地缩小,以达到定位的效果。
[0042]
本实施例中定位方法实现简单,多颗卫星分别将各自的电磁环境监测数据回传至地面,由地面进行综合处理,通过一段时间的积累,查找干扰源位置。该方法包括:
[0043]
步骤1,根据卫星系统中的电磁监测结果,确定受干扰的卫星;
[0044]
具体的,假设卫星系统某一时间段t内,在频率f上受到干扰。根据卫星信号的频率和样式,对数据归档库中卫星系统的多颗星上的电磁监测结果进行检索,找出监测到该干扰信号的卫星i以及干扰时间t,其中, i=1,

,s,t=1,

,t。
[0045]
本实施例中,电磁监测结果包括监测结果数据、干扰样本中频数据、卫星广播星历信息。在确定受干扰的卫星时,根据设定的轮询周期,定时轮询检测数据归档库中是否有新的数据文件,并按照监测结果数据、干扰样本中频数据的格式,对新的数据文件分类进行解析,去除重复和无效数据;同时,根据卫星轨道根数,按照时间分辨率计算卫星星历数据。
[0046]
步骤2,开展多星波束覆盖定位处理,根据受干扰的卫星的覆盖范围,计算全球地图覆盖矩阵,并对全球地图覆盖矩阵求和,进行多星波束覆盖定位,选取求和后全球地图覆盖矩阵中最大元素对应区域作为初始定位区域,确定干扰源的大致位置;
[0047]
进一步的,该步骤2中计算全球地图覆盖矩阵,具体包括:
[0048]
步骤21,根据经纬度和预设间隔,将全球的地图展为二维图,并进行网格化,根据网格化后的二维图,生成全球地图覆盖初始矩阵,其中,全球地图覆盖初始矩阵中的元素取值为0;
[0049]
步骤22,根据受干扰的卫星的覆盖范围,计算受干扰的卫星与网格化后的二维图中各网格中心位置之间的距离;
[0050]
步骤23,当判定距离小于或等于星地极限距离时,将距离对应的全球地图覆盖初始矩阵中的元素取值赋值为1,以计算出全球地图覆盖矩阵。
[0051]
具体的,如图3所示,根据经纬度和预设间隔,将全球的地图展为二维图,并进行网格化,x轴为经度,y轴为纬度,则地表被划分为k
×
k个均匀网格,每个网格(n,m)代表地表的相应位置。
[0052]
因此,在干扰时间t,基于上述选取出的受干扰的卫星i,i=1,

,s,可以计算出第i个卫星的全球地图覆盖矩阵其元素的定义为:
[0053][0054]
[0055]
式中,d(n,m)为在时刻t时,网格(n,m)中心位置处与卫星i之间的距离,d
max
为星地极限距离,re为地球半径,h为卫星与地球表面的垂直距离。
[0056]
进而采用累加求和的方式,统计该时间段t内全球地图覆盖矩阵,进行多星波束覆盖定位,对应的计算公式为:
[0057][0058]
式中,c
ts
为求和后的全球地图覆盖矩阵,c
ts
∈rk×k。
[0059]
本实施例中,通过计算卫星i在干扰时间t时的全球地图覆盖矩阵,可以将卫星i接收到的干扰信号的波束覆盖范围矩阵化,然后,通过矩阵求和,对矩阵和值c
ts
进行搜索,可以找出求和后全球地图覆盖矩阵c
ts
中最大元素c
max
,即波束覆盖范围重合度最高的区域,这个区域就是干扰源可能存在的位置,记作初始定位区域。
[0060]
需要说明的是,因为卫星的波束覆盖范围较大,且卫星系统中卫星数量较多,其运行参数也不一致,因此,该初始定位区域可以为多个。
[0061]
步骤3,采用遍历的方式,依次判断选取出的初始定位区域内是否满足三颗或三颗以上卫星共视,若是,执行步骤4,否则,重新获取所述卫星系统中的电磁监测结果,执行步骤1;
[0062]
本实施例中,卫星共视是指某一个区域为两颗或以上卫星波束覆盖范围重叠的区域。假设地面干扰源位置为p(x,y,z),地球模型采用平均椭球模型,参与干扰定位三颗卫星分别为a、b、c,在干扰源定位时刻,三颗卫星的位置分别为:
[0063]
pa(xa,ya,za),pb(xb,yb,zb),pc(xc,yc,zc)
[0064]
三星时差定位系统的定位模型如下:
[0065][0066]
式中,τ
ab
为卫星a、b对干扰源所测得的到达时时差,τ
ac
为卫星a、 c对干扰源所测得的时差,c为光速,a为地球长半轴,b为地球短半轴。
[0067]
因此,只要知道卫星a、b、c的位置,以及两个时差值,对定位模型进行求解,就可以对地表的干扰源位置进行估计,该定位模型可以采用牛顿下降等方法进行求解,具体过程不再赘述。所以,对地表高功率干扰源进行时差定位最少需要三颗卫星。
[0068]
步骤4,根据共视卫星的电磁监测结果,进行多星时间差定位,计算干扰源定位坐标,其中,共视卫星为初始定位区域内共视的卫星。
[0069]
具体的,根据初始定位区域的定位结果,对监测数据的卫星状态进行分析,判断是否满足三颗及以上卫星共视条件,若条件满足,开展多星时差定位处理,使用相关法对共视卫星回传的中频数据求时差,根据时差进行干扰源的定位,确定干扰源精确的位置。
[0070]
由于地面目标到达不同卫星的路径长度不同,卫星接收的目标干扰信号到达时间不同,将产生到达时间差tdoa(time difference of arrival)。该时差tdoa和目标位置、卫星自身位置有关,当卫星自身位置已知时,通过测量时差可解得目标(干扰源)位置。
[0071]
假设目标位置固定,其待定位位置为x=[x y z]
t
,即为干扰源定位坐标,主星位置为x0=[x
0 y
0 z0]
t
,副星i的位置为xi=[x
i y
i zi]
t (i=1,

,p),p为共视卫星中副星的数量,目标干扰信号到达主星与副星的时间差为δti,则多星时间差定位的计算公式,即时间差与目标位置、卫星位置的关系为:
[0072][0073]
式中,δti为干扰信号到达主星与第i个副星的时间差,主星为共视卫星中的任一个,副星为除主星外的其余共视卫星,x=[x y z]
t
为干扰源定位坐标,x0=[x
0 y
0 z0]
t
为主星的位置,xi=[x
i y
i zi]
t
为第i个副星的位置,p为副星的数量,c为电磁波传播速度,即光速;||
·
||为范数函数,用于计算干扰源信号到达卫星(主星或副星)的时间,两个范数相减,就得到信号到达两颗卫星的时间差。
[0074]
需要说明的是,主星为上述共视卫星中的任一个,副星为除主星外的其余共视卫星。
[0075]
假设地球近似为长轴半径为re的椭球体,满足:对上述方程组进行求解,即可得到地面干扰源的位置。
[0076]
从上式可以看出第i个时差方程确定了空间中的等时差双曲面,目标位于该曲面上。如果目标位于地球表面,则目标位于该曲面与地球表面的相交线上,该交线称为时差位置线。多条位置线的交点即为干扰源所处的位置,理论上只需要两条位置线即可实现定位,即最少需要测量两组时差。
[0077]
如图4所示,图中曲线分别为两组时差对应的位置线,其中虚线所示的双曲线为一组时差对应的位置线,实线所示的双曲线为另一组时差对应的位置线,两条时差位置线有两个交点,其一为目标干扰源位置(星号所在位置),另一个为虚假点。
[0078]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为了提高中高轨多站定位的精度,本实施例还示出了一种干扰源干扰信号到达主星与副星的时间差估算的方法,主要利用信号的宽带特性,根据两路信号在不同频率分量上的相对相位关系,通过综合处理,获得时差的估计值,以便作为多星时间差定位过程中干扰源的干扰信号到达主星与第i个副星的时间差δti。该时间差估算方法具体包括:
[0079]
步骤41,对主星接收到的干扰信号和副星接收到的干扰信号进行离散傅里叶变换,并计算离散傅里叶变换后的主星与副星接收到的干扰信号的互谱参数,互谱参数的计算公式为:
[0080][0081]
式中,k为离散点,[
·
]为取整函数,n为总离散点数;
[0082]
步骤42,对互谱参数x
12
(k)进行傅里叶反变换,计算得到傅里叶反变参数r
12
(τ),对应的计算公式为:
[0083][0084]
式中,r
12
(τ)为互谱参数的傅里叶反变参数,fk为dft离散傅里叶变换之后的第k个离散点的数字频率所对应的射频频率,τ为参考时间差;
[0085]
步骤43,选取r
12
(τ)最大值对应的参考时间差,记作干扰信号到达主星与副星的时间差。
[0086]
具体的,对于任一副星而言,将主星接收到的信号记作s1(t),将副星接收到的信号记作s2(t)=p
·
s1(t τ0),其中,p是信号到达主星和副星的幅度差。τ0是信号到达主星和副星间的时间差,即时间差δti。
[0087]
对两路信号分别作傅氏变换,可以得到:
[0088][0089][0090]
式中,p是信号到达主星和副星的幅度差,τ0为信号到达主星和副星间的时间差。
[0091]
对两路信号做互谱处理可得:
[0092][0093]
将上述互谱结合,进行傅里叶反变换可得:
[0094][0095]
因此,当参考时间差τ=τ0时,互谱参数的傅里叶反变参数r
12
(τ)取得最大值。
[0096]
基于上述理论分析,同时考虑到一般信号中是含有噪声的,实际处理时,其精度会受到影响,因此,设定上述两个信号经过a/d转换之后的输出为:
[0097][0098]
式中,v1(n)为信号s1(n)的噪声,v2(n)为信号s2(n)的噪声。
[0099]
对两路数字信号分别作n点的dft离散傅里叶变换,可以得到:
[0100][0101]
式中,x1(k)为含噪声v1(n)的主星接收到的干扰信号x1(n)的离散信号,x2(k)为含噪声v2(n)的副星接收到的干扰信号x2(n)的离散信号, s1(k)为主星接收到的信号s1(n)的离散信号,s2(k)为副星接收到的信号 s2(n)的离散信号,v1(k)为主星接收到的噪声v1(n)的离散信号,v2(k)为副星接收到的噪声v2(n)的离散信号。
[0102]
通过分析可知,由于经过dft离散傅里叶变换之后,信号频谱中的正频率部分频谱
和负频率部分频谱相同,因此,可以仅考虑dft离散傅里叶变换之后的正频率部分频谱,即可进行时间差估计,可以求得两路信号的互谱参数x
12
(k)为:
[0103][0104]
式中,k为离散点,[
·
]为取整函数,n为总离散点数。
[0105]
对两路信号的互谱参数进行傅里叶反变换,对应的傅里叶反变参数的计算公式为:
[0106][0107]
式中,fk为dft离散傅里叶变换之后的第k个离散点的数字频率所对应的射频频率,τ为参考时间差。
[0108]
因此,当r
12
(τ)取得最大值时,即为信号到达两颗卫星间的时间差,从而实现对时间差的估算,以便作为多星时间差定位过程中干扰源的干扰信号到达主星与第i个副星的时间差δti。
[0109]
通过分析可知,上述基于互谱的宽带信号高精度时间差估计方法,在信噪比较高的情况下,可以得到精度较高时间差估计值,进而提高干扰定位的测量精度。但对于信噪比不是太高的情况,测量精度会受到影响。
[0110]
进一步的,通过研究互谱的相位分布,发现信号较强的频谱段,相位关系很稳定,受噪声的扰动较小,而信号较弱的频谱段,相位关系很不稳定,受噪声的扰动较大。
[0111]
因此,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在计算干扰信号到达主星与副星的时间差的过程中,还包括:当判定信噪比小于预设阈值时,根据预设功率阈值,选取两路信号中的互谱大于预设功率阈值的离散点组成较强频点集合,对应的计算公式为:
[0112][0113]
式中,γ0为预设功率阈值,一般取为平均功率的1.5~10倍。当信号带宽较宽时,预设功率阈值γ0的取值宜取较小值。
[0114]
根据较强频点集合,计算互谱参数的傅里叶反变参数r
12
(τ),对应的计算公式为:
[0115][0116]
并选取r
12
(τ)最大值对应的参考时间差,记作干扰源信号到达主星与副星的时间差,具体过程不再赘述。
[0117]
进一步的,为了对识别出的干扰源进行统一管理,设置干扰知识库,该干扰知识库中存储已经识别出的已知干扰源信息以及已知干扰源位置坐标,因此,在计算出干扰源定位坐标后,将该坐标与干扰知识库进行对比,该电磁干扰定位方法中还包括:
[0118]
步骤5:按照一定的预设距离误差,将干扰源定位坐标与干扰知识库中的已知干扰源位置坐标进行比对,当判定计算出的干扰源定位坐标与干扰知识库中的已知干扰源位置坐标之间的距离误差小于或等于预设距离误差时,将已知干扰源位置坐标作为匹配结果,否则,将计算出的干扰源定位坐标作为匹配结果,并将计算出的干扰源定位坐标作为新的
已知干扰源位置坐标,更新干扰知识库。
[0119]
通过对本实施例中的电磁干扰定位方法进行仿真分析,将地球表面划分为18
×
9个网格,采用三种星座配置,分别为:3高轨、6中轨、6 中轨 3高轨。仿真分析的定位间隔时间为10分钟/次,即在可视区域内,卫星每十分钟可以看到干扰源一次,分别统计8小时、12小时以及24小时的定位误差的分布数据,定位精度如表1所示。
[0120]
表1
[0121][0122]
从表1可以看出,6中轨 3高轨配置下,12小时、24小时全球干扰源平均定位精度分别为79.42km和35.29km,且随着定位时间的延长,定位精度还能进一步的提高。
[0123]
本实施例中,通过多星波束覆盖定位方式,由多颗卫星分别将各自的监测数据回传至地面,由地面进行综合处理,通过一段时间的积累,查找干扰源位置。多星波束覆盖定位体制的定位精度与星座配置、定位时长、干扰源位置都有关系,一般来说,配置干扰监测载荷的卫星越多,定位时间越长,干扰源纬度越高,所能实现的定位精度也越高。干扰源定位主要依靠中轨星座,仅依靠高轨星座基本无法实现定位。
[0124]
在此基础上,还设置了多星时差定位方式,对方程组左右两边进行全微分,推导出定位误差方程,配合时差估计精度,通过仿真分析可知,这种定位方式可以比较准确的进行定位,可以广泛使用。
[0125]
上述两种干扰源定位方法相互配合,可以在中高轨卫星链路受到干扰时,进行快速和准确的定位,降低排查难度、降低成本,将为中高轨卫星链路安全有效的运行发挥重要作用。
[0126]
因此,本实施例中适用于中高轨卫星的电磁干扰定位方法,能够解决中高轨多站电子系统中干扰源定位时长和定位精度受限的问题,有助于提高干扰源定位的精度。
[0127]
以上结合附图详细说明了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本技术提出了一种适用于中高轨卫星的电磁干扰定位方法,该电磁干扰定位方法包括:步骤1,根据卫星系统中的电磁监测结果,确定受干扰的卫星;步骤2,根据受干扰的卫星的覆盖范围,计算全球地图覆盖矩阵,并对全球地图覆盖矩阵求和,选取求和后全球地图覆盖矩阵中最大元素对应区域作为初始定位区域;步骤3,采用遍历的方式,依次判断选取出的初始定位区域内是否满足三颗或三颗以上卫星共视,若是,执行步骤4,否则,重新获取卫星系统中的电磁监测结果,执行步骤1;步骤4,根据共视卫星的电磁监测结果,进行多星时间差定位,计算干扰源定位坐标,其中,共视卫星为初始定位区域内共视的卫星。通过本技术中的技术方案,实现了对地表大功率干扰源监测与定位,进而提升卫星系统上行链路的安全性。
[0128]
本技术中的步骤可根据实际需求进行顺序调整、合并和删减。
[0129]
本技术装置中的单元可根据实际需求进行合并、划分和删减。
[0130]
尽管参考附图详地公开了本技术,但应理解的是,这些描述仅仅是示例性的,并非
用来限制本技术的应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由附加权利要求限定,并可包括在不脱离本技术保护范围和精神的情况下针对发明所作的各种变型、改型及等效方案。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