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从老鹰茶中提取二聚呋喃酮类化合物的方法及其应用

2022-07-31 03:19:11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属于分离提取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从老鹰茶中提取二聚呋喃酮类化合物的方法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2.老鹰茶樟科木姜子属植物毛豹皮樟(litsea coreana l
é
vl.var.lanuginosa(migo)yang et p.h.huang)的嫩梢与叶,为一种药食同源草本茶,广泛分布于贵州、云南、四川等地,并且在贵州习水、务川、息烽、湄潭和开阳等地的偏远山村居民还保留老鹰茶饮用的习惯。老鹰茶具有樟科植物芳香味,有明目消暑解渴和消食去胀之功效。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老鹰茶具有抗氧化、降糖、降脂、抗炎、抗菌、抗病毒、抗肿瘤等药理活性,具有较大的开发和应用前景。
3.现如今对于老鹰茶中化学成分研究,报道了黄酮类、多酚类、香豆素、木脂素、挥发油、多糖等化合物,或如中国专利cn113666894 a提到的一种呋喃酮类化合物及其从老鹰茶中提取分离的方法与应用,但是未曾有二聚呋喃酮类化合物的相关报道。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老鹰茶中新骨架结构二聚呋喃酮类化合物的提取分离方法。
5.本方案中的一种二聚呋喃酮类化合物,其化学结构通式为:
[0006][0007]
提取、分离方法如下:
[0008]
1)取老鹰茶地上部分,经干燥、粉碎后,用一定浓度的甲醇回流提取得提取液,减压浓缩得到甲醇浸膏;
[0009]
2)将1)中所得甲醇浸膏分散于水后,依次用石油醚和乙酸乙酯萃取,减压浓缩得到各部位浸膏;
[0010]
3)将2)中乙酸乙酯部位浸膏通过中压柱色谱分离,用石油醚-乙酸乙酯以9:1、4:1、3:2、2:3、1:4和1:0体积比进行梯度洗脱,得6个组分;
[0011]
4)将3)中的石油醚:乙酸乙酯=3:2部分利用hplc进行分析,再次利用中压柱色谱分离,用石油醚-乙酸乙酯以9:1、4:1、3:2、2:3、1:4和1:0体积比进行梯度洗脱,分为5个亚组分;
[0012]
5)将4)中得到的第2或第3亚组分利用mci拌样,去除色素,再次用石油醚-乙酸乙酯以9:1、4:1、3:2、2:3、1:4和1:0体积比进行梯度洗脱,得到10个亚组分;
[0013]
6)将5)中得到的第8或第10亚组分通过制备hplc分离,检测波长210~280nm,流速2.0~20ml/min,用浓度90%~100%的甲醇等度洗脱,得到20个亚组分。
[0014]
7)将6)中得到的第13亚组分通过制备hplc分离,检测波长210~280nm,流速2.0~20ml/min,用浓度80%~90%的甲醇等度洗脱,得到该二聚呋喃酮类化合物。
[0015]
本发明首次从老鹰茶中提取到具有抗癌活性的二聚呋喃酮类成分,并且提供的制备方法,工艺简单,分离方法可控性和重现性好,成本低,操作简单。
[0016]
结构鉴定:利用的光谱技术,主要包括核磁共振谱(1h-nmr、
13
c-nmr、noesy、hsqc、dept135、hmbc)和质谱分析(hr-esi-ms)鉴定化合物的结构。
[0017]
该化合物为黄色油状物,通过高分辨质谱hr-esims推导出化合物的分子式为c
30h48
o6(测量值为m/z 505.3509[m h]

,计算值为505.3451;测量值为m/z 503.3213[m-h]-,计算值为503.3451),通过核磁技术,确定该化合物为新骨架类型二聚呋喃酮类化合物,并命名为老鹰茶素c。
[0018]
表1:化合物的核磁数据(600/150mhz,cdcl3)
[0019]
[0020][0021]
进一步,所述6)中检测波长230nm,流速20m l/min。
[0022]
进一步,所述6)中检测波长230nm,流速4.0m l/min。
[0023]
进一步,所述7)中使用浓度89%甲醇等度洗脱。
[0024]
进一步,所述7)中色谱柱用c
18
,5μm,10mm
×
250mm。
[0025]
进一步,所述1)中甲醇浓度为90%。
[0026]
通过上述方法提取得到的二聚呋喃酮类化合物具有抗癌活性,尤其是抗结肠癌、胰腺癌以及舌鳞癌均具有显著的活性,所述的二聚呋喃酮类化合物具有制备抗结肠癌、胰腺癌以及舌鳞癌药物中的应用前景。
附图说明
[0027]
图1为本发明二聚呋喃酮类化合物的结构图;
[0028]
图2为本发明二聚呋喃酮类化合物的质谱图;
[0029]
图3为本发明二聚呋喃酮类化合物的1h-nmr图;
[0030]
图4为本发明二聚呋喃酮类化合物的
13
c-nmr图;
[0031]
图5为本发明二聚呋喃酮类化合物的dept135图;
[0032]
图6为本发明二聚呋喃酮类化合物的hsqc图;
[0033]
图7为本发明二聚呋喃酮类化合物的hmbc图;
[0034]
图8为本发明二聚呋喃酮类化合物的1h-1
h noesy图;
[0035]
图9为本发明二聚呋喃酮类化合物对hct-116、osc-19和sw1990细胞毒作用。
prism 8软件计算,二聚呋喃酮类化合物对hct-116、sw1990和osc-19细胞株的ic
50
值分别为7.436、10.88、9.476μm,实验结果见图9。


技术特征:
1.一种从老鹰茶中提取二聚呋喃酮类化合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化合物的化学结构式为:提取、分离方法如下:1)取老鹰茶地上部分,经干燥、粉碎后,用一定浓度的甲醇回流提取得提取液,减压浓缩得到甲醇浸膏;2)将1)中所得甲醇浸膏分散于水后,依次用石油醚和乙酸乙酯萃取,减压浓缩得到各部位浸膏;3)将2)中乙酸乙酯部位浸膏通过中压柱色谱分离,用石油醚-乙酸乙酯以9:1、4:1、3:2、2:3、1:4和1:0体积比进行梯度洗脱,得6个组分;4)将3)中的石油醚:乙酸乙酯=3:2部分利用hplc进行分析,再次利用中压柱色谱分离,用石油醚-乙酸乙酯以9:1、4:1、3:2、2:3、1:4和1:0体积比进行梯度洗脱,分为5个亚组分;5)将4)中得到的第2或第3亚组分利用mci拌样,去除色素,再次用石油醚-乙酸乙酯以9:1、4:1、3:2、2:3、1:4和1:0体积比进行梯度洗脱,得到10个亚组分;6)将5)中得到的第8或第10亚组分通过制备hplc分离,检测波长210~280nm,流速2.0~20ml/min,用浓度90%~100%的甲醇等度洗脱,得到20个亚组分。7)将6)中得到的第13亚组分通过制备hplc分离,检测波长210~280nm,流速2.0~20ml/min,用浓度80%~90%的甲醇等度洗脱,得到该二聚呋喃酮类化合物。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从老鹰茶中提取二聚呋喃酮类化合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6)中检测波长230nm,流速20m l/min。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从老鹰茶中提取二聚呋喃酮类化合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6)中检测波长230nm,流速4.0m l/min。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从老鹰茶中提取二聚呋喃酮类化合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7)中使用浓度89%甲醇等度洗脱。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从老鹰茶中提取二聚呋喃酮类化合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7)中色谱柱用c
18
,5μm,10mm
×
250mm。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从老鹰茶中提取二聚呋喃酮类化合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1)中甲醇浓度为90%。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提取方法提取的二聚呋喃酮类化合物在制备抗癌药物中的应用。8.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提取方法提取的二聚呋喃酮类化合物在制备抗结肠癌、胰腺癌以及舌鳞癌药物中的应用。

技术总结
本申请公开了化学领域分离提取技术中从老鹰茶中提取分离一种新骨架结构二聚呋喃酮类成分的方法,包括回流提取,溶剂萃取,中压硅胶柱层析,MCI柱层析以及半制备高效液相分离,最终得到该二聚呋喃酮类化合物,MTT活性测试显示该化合物对人结肠癌细胞HCT-116,人舌鳞癌细胞OSC-19以及人胰腺癌细胞SW1990均具有显著的细胞毒作用,其IC


技术研发人员:肖世基 方亦可 孙成新 董敏健 张茂生 王刚 杨建文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遵义医科大学
技术研发日:2022.03.31
技术公布日:2022/7/29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