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用于地下水污染调查的环境调查方法

2022-07-31 02:48:47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涉及地下水污染调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地下水污染调查的环境调查方法。


背景技术:

2.地下水是指赋存于地面以下岩石空隙中的水,狭义上是指地下水面以下饱和含水层中的水,地下水的定义有三种:一是指与地表水有显著区别的所有埋藏在地下水的水,特指含水层中饱水带的那部分水,二是向下流动或渗透,使土壤和岩石饱和,并补给泉和井的水,三是在地下的岩石空洞里、在组成地壳物质的空隙中储存的水,在环境研究中,为了判断地下水水质和污染情况,通常人们会对地下水环境进行勘测调查,目前的调查方式一般通过人工检测污水采样,主观判断水质,无法精确对地下水水质与地下水附近环境进行正确评估。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用于地下水污染调查的环境调查方法。
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地下水污染调查的环境调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5.s1:收集资料,通过初步勘查以及人员访谈的方式,初步判断地下水附近的环境信息,从而根据环境信息大致了解水质的受污染程度,最后将收集到的资料进行整理归类;
6.s2:系统分析,利用系统中集成经验相关模型、物理过程模型和概念式模型来建立水质模型,用来反映地下水水质变化的情况,并且利用生物监测方法,对污染物进行初步分级评估;
7.s3:实地勘查,在地下水现场标记地下水的上游和下游,并且根据不同深度的目标地层进行水文地质钻探,同时通过系统分析结果,判断地下水的真实背景;
8.s4:数据分析,对采集来不同深度的水位进行分析,并且通过分析后的各个监测断面,对不同深入的地下水的污染等级进行分级处理,并对分级后的地下水水质进行评价。
9.为了主观判断地下水受污染情况,本发明改进有,在步骤s1中,需要现场勘查的项目分别为土壤或岩石占地规模、土壤环境、地下水占地规模以及地下水颜色浑浊度。
10.为了初步判断地下水污染程度,本发明改进有,在步骤s1中,所述地下水附近的环境信息还包括地下水附近厂房以及厂房污染物的排放信息。
11.为了模拟地下水环境,本发明改进有,在步骤s2中,系统集成模型是由,streeter-phelps模型、qual模型、wasp模型、basins模型、mike模型、以及马尔可夫法、灰色模型法、时间序列法、人工神经网络法建立的水质模型。
12.为了获取地下水信息,本发明改进有,在步骤s2中,生物监测的信息为监测点的地理位置信息,以及所属水文地质单元。
13.为了评估污染物等级,本发明改进有,在步骤s2中,所述污染物分级评估是使用袋外数据检测的方法,通过r语言或者matlab分析工具实现。
14.为了了解地下水受污染情况,本发明改进有,在步骤s3中,实地勘查方法包括经验法、水动力弥散法和物探方法,同时还可以利用取样装置对地下水进行存储取样。
15.为了查找地下水污染源,本发明改进有,在步骤s3中,地下水的真实背景包括地下水污染源和地下水污染事件,当地下水附近有工厂存在时,还需对工厂信息进行落实。
16.为了提高地下水测量精度,本发明改进有,在步骤s3中,勘查前需选择具有高分辨能力测量设备,并提前做好校准工作。
17.为了判断地下水水质,本发明改进有,在步骤s4中,水质的评价方法包括单因子指数法、集成评分法和灰色关联度评价法。
1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和积极效果在于,
19.本发明中,在地下水调查前,通过初步勘查地下水附近的环境信息和人员访谈的方式,判断地下水附近是否有工厂排污从而直接影响到地下水水质的情况,当地下水附近有工厂排污的情况出现时,还需对排放情况进行确认,从而提高初步评估的准确性,并且利用系统模型对地下水进行初步分析,再结合后续实地勘查,使人们能够精确对地下水水质进行评估,利于实际中使用。
附图说明
20.图1为本发明提出一种用于地下水污染调查的环境调查方法的步骤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21.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22.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发明,但是,本发明还可以采用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发明并不限于下面公开说明书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23.实施例一,请参阅图1,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用于地下水污染调查的环境调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24.s1:收集资料,通过初步勘查以及人员访谈的方式,初步判断地下水附近的环境信息,从而根据环境信息大致了解水质的受污染程度,最后将收集到的资料进行整理归类;
25.s2:系统分析,利用系统中集成经验相关模型、物理过程模型和概念式模型来建立水质模型,用来反映地下水水质变化的情况,并且利用生物监测方法,对污染物进行初步分级评估;
26.s3:实地勘查,在地下水现场标记地下水的上游和下游,并且根据不同深度的目标地层进行水文地质钻探,同时通过系统分析结果,判断地下水的真实背景;
27.s4:数据分析,对采集来不同深度的水位进行分析,并且通过分析后的各个监测断面,对不同深入的地下水的污染等级进行分级处理,并对分级后的地下水水质进行评价。
28.在步骤s1中,需要现场勘查的项目分别为土壤或岩石占地规模、土壤环境、地下水
占地规模以及地下水颜色浑浊度,通过主观地下水浑浊度,即可初步了解地下水污染情况。
29.在步骤s1中,地下水附近的环境信息还包括地下水附近厂房以及厂房污染物的排放信息。
30.在步骤s2中,系统集成模型是由,streeter-phelps模型、qual模型、wasp模型、basins模型、mike模型、以及马尔可夫法、灰色模型法、时间序列法、人工神经网络法建立的水质模型。
31.在步骤s2中,生物监测的信息为监测点的地理位置信息,以及所属水文地质单元,通过生物监测信息能够初步了解地下水附近的环境情况。
32.在步骤s2中,污染物分级评估是使用袋外数据检测的方法,通过r语言或者matlab分析工具实现。
33.在步骤s3中,实地勘查方法包括经验法、水动力弥散法和物探方法,同时还可以利用取样装置对地下水进行存储取样,通过多种勘查方法,使地下水水质能够精确提取。
34.在步骤s3中,地下水的真实背景包括地下水污染源和地下水污染事件,当地下水附近有工厂存在时,还需对工厂信息进行落实,通过确实工厂信息,从而判断地下水的受污染程度。
35.在步骤s3中,勘查前需选择具有高分辨能力测量设备,并提前做好校准工作,通过携带精确度高的仪器,可以增加人们调查数据的准确性。
36.在步骤s4中,水质的评价方法包括单因子指数法、集成评分法和灰色关联度评价法,通过不同的水质评价方法,使人们能够精确对地下水不同深度水位的水质进行划分。
37.本发明中,在地下水调查前,通过初步勘查地下水附近的环境信息和人员访谈的方式,判断地下水附近是否有工厂排污从而直接影响到地下水水质的情况,当地下水附近有工厂排污的情况出现时,还需对排放情况进行确认,从而提高初步评估的准确性,并且利用系统模型对地下水进行初步分析,再结合后续实地勘查,使人们能够精确对地下水水质进行评估,利于实际中使用。
38.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是对本发明作其它形式的限制,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可能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加以变更或改型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应用于其它领域,但是凡是未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改型,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