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复杂曲面的偏移轨迹曲率修正方法

2022-07-30 20:33:35 来源:中国专利 TAG:

技术特征:
1.一种复杂曲面的偏移轨迹曲率修正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将等距偏移后的轨迹曲线l按步长d离散为一系列轨迹点集{a
i
}(i=1~n),其中n为轨迹点个数,通过将中心轨迹点a
i
两侧轨迹点(a
i-1
与a
i 1
)投影到中心点切平面m上,得到投影点a
i-1
与a
i 1
,过三点(a
i-1
、a
i 1
与a
i
)作圆o来检测各个轨迹点处的曲率半径r,获取曲率半径小于1500mm的轨迹点与其位置;s2、找到第一个不符合曲率半径要求(小于1500mm)的轨迹点a
k 1
,在a
k
点位置将曲线分割开,留下轨迹点曲率均大于1500mm的曲线部分c;s3、将分割后的曲线c重新离散为一系列轨迹点集{b
j
}(j=1~k),从最后两个轨迹点b
k-1
和b
k
开始,利用变角度算法生成余下的轨迹点;s4、将各个轨迹点拟合成样条线,并将其投影曲面上,得到完整铺放轨迹线。s5、对轨迹线进行微调,微调方式为:改变设计角度与曲率半径r,设计角度的可调控范围不超过
±
15
°
,曲率半径大于1500mm,重复所述步骤3,对轨迹线进一步迭代优化,保证优化后的轨迹线满足曲率半径要求,同时最大程度保证设计角度。当所述优化后的轨迹线k修补部分与原轨迹线l在某段距离内(小于等于修补部分长度)的法向最大间距小于2mm时,曲率优化完毕。s6、检测优化后的轨迹设计角度是否满足设计要求,若不满足,则在角度不满足要求的轨迹点将曲线分割,重复所述步骤3,多次迭代,直至优化轨迹线修补部分与原轨迹线的法向最大距离小于2mm时结束,该轨迹线即为最终铺放轨迹线。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杂曲面的偏移轨迹曲率修正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3具体方法如下:设计角度为θ,范围在-90~90
°
,不包括
±
90
°
,参考线为p,过b
k
点做曲面的切平面m,将b
k-1
点投影到切平面m上获得点b
k-1
,连接b
k-1
与b
k
两点得到直线x1,过b
k
点做参考线p的法平面n,将法平面n与切平面m相交得到交线x(该交线即为角度参考线),作与交线x成一定角度的直线x2,测量直线x1与直线x2之间的夹角α,并根据公式将曲率半径转化为偏差角度得到β,若夹角α与设计角度θ差值在偏差角度
±
β范围内,则取直线x2端点为b
k 1
,若超出偏差范围,则过b
k-1
和b
k
两点和曲率半径r作圆o,在圆上取与b
k
点距离为步长d的点b
k 1
,过b
k 1
点做切平面m的法线与曲面相交获得点b
k 1
,即为下一个轨迹点,以此类推获得余下所有轨迹点集{b
r
}(r=k 1~m),m为整个铺放轨迹点个数。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杂曲面的偏移轨迹曲率修正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2:第一个曲率不满足要求的轨迹点处分割曲线,并在分割后曲线的最后两个离散点处重新生成余下轨迹点。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杂曲面的偏移轨迹曲率修正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改变变角度算法的曲率半径与设计角度,对初步修正后的轨迹进行多次迭代优化,在满足曲率与铺放角度的同时,获得与原轨迹线的法向最大间距小于2mm的最终铺放轨迹。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复杂曲面的偏移轨迹曲率修正方法,涉及复合材料自动铺丝成型领域。计算偏移轨迹线各离散点处的曲率半径,判断轨迹线曲率是否按满足要求;在第一个不满足要求的轨迹点处将线段分割,重新离散点;利用变角度算法,在满足曲率约束的前提下重新生成余下各轨迹点,并将各点拟合成一条完整轨迹线;改变曲率半径与设计角度,对该轨迹线进一步迭代优化,当优化后轨迹线与原轨迹线法向最大间距不超过2mm时,即为最终铺放轨迹。此算法操作简单,易于编程实现,在满足结构设计性与铺放工艺性的同时,提高了轨迹设计的效率与精度,减少铺放时丝束之间的间隙与搭接。少铺放时丝束之间的间隙与搭接。少铺放时丝束之间的间隙与搭接。


技术研发人员:王显峰 王梦悦 高天成 刘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技术研发日:2022.04.13
技术公布日:2022/7/29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