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钛合金汽车用防撞型油箱

2022-07-30 10:43:09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涉及油箱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钛合金汽车用防撞型油箱。


背景技术:

2.燃油箱,即燃油贮存装置,对耐腐蚀性要求高。在双工作压力时,在表压至少是0.03mpa时应密封。产生的过压力必须通过孔或安全阀自行减压。在弯道行驶、倾斜路面或受到冲击时燃油不应从加液的密封盖或压力平衡装置流出。燃油箱必须离开发动机安装,以免在出现交通事故时点燃燃油。
3.例如申请号:cn201911305342.3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防撞击的汽车油箱,包括油箱本体和外壳,所述外壳套接在油箱本体的外侧,所述外壳的内侧安装有内壳,所述内壳与油箱本体卡接,所述外壳的上方固定连接有安装架,所述外壳与内壳之间设置有隔离腔,所述隔离腔内设置有多个第一填充腔和多个第二填充腔,所述第一填充腔和第二填充腔交替设置,所述第一填充腔内填充有清水,所述第二填充腔内填充有硝酸铵粉末。本发明当外壳受到撞击的时候,内部的脆断面会断裂,断裂后清水会与硝酸铵粉末接触,相互接触的两种物质会发生反应,反应过程中会吸收大量的热,促使燃料从液体转变为固体块状,减少燃料的流动性以及块状燃料能够辅助油箱本体壳体抵抗撞击;基于上述专利的检索,以及结合现有技术中的设备发现,上述设备在应用时,无法将一个方向的冲击力分解为与其垂直方向的两个冲击力,进而吸收大量的冲击能量,对油箱壳体的四个侧面进行保护,并且无法避免在长时间使用减震弹簧的过程导致其松紧度变差,减震效果变差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钛合金汽车用防撞型油箱,解决以下技术问题:现有设备无法将一个方向的冲击力分解为与其垂直方向的两个冲击力,进而吸收大量的冲击能量,对油箱壳体的四个侧面进行保护,并且无法避免在长时间使用减震弹簧的过程导致其松紧度变差,减震效果变差的问题。
5.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钛合金汽车用防撞型油箱,包括外防护框架以及外防护框架内部固定的油箱壳体,所述外防护框架的四个侧面均设置有防撞机构,相邻所述防撞机构之间相互配合,用于将一个方向的冲击力分解为与其垂直方向的两个冲击力。
6.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防撞机构包括防撞支撑板,所述防撞支撑板的一侧中心处固定安装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的端部通过防撞弹簧与防撞冲击板连接,所述防撞冲击板的一侧对称设置有导向块,所述导向块的端部设置有倾斜向外的倾斜部一;所述防撞支撑板上对称设置有复位弹簧,两根所述复位弹簧的外侧均固定安装有转换板,所述转换板的两侧均设置有倾斜部二,其中一个倾斜部二与倾斜部一适配,相邻两个转换板之间的倾斜部二适配。
7.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外防护框架的四个侧面均开设有通槽,所述外防护框架的内部固定安装有内防护框,所述内防护框上开设有用于安装防撞机构的螺栓孔。
8.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内防护框的内部设置有两对限位条,每对所述限位条之间形成与油箱壳体上的卡接条卡接的限位槽。
9.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内防护框的内壁上开设有l型凹槽,所述l型凹槽延伸至内防护框底部上,所述l型凹槽内设置有调节丝杆,所述调节丝杆上设置有升降块。
10.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外防护框架的两侧均开设有豁口,所述豁口内滑动连接有用于固定油箱壳体的固定机构。
11.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固定机构包括l型固定板,所述l型固定板通过螺栓固定在外防护框架上。
12.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l型固定板上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的内部通过弹簧连接有梯形橡胶块。
13.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外防护框架的底部设置有减震机构,所述减震机构包括减震支撑板,所述减震支撑板的顶部设置有导向杆,所述导向杆贯穿调节u型板与外防护框架连接,所述调节u型板与外防护框架上的导向杆之间套接有减震弹簧;所述调节u型板上固定安装有滑动导向杆,所述滑动导向杆上滑动连接有两个滑动块,两个所述滑动块之间的滑动导向杆上设置有减震弹簧二,所述滑动块上倾斜设置有减震弹簧一。
14.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调节u型板的两侧均设置有梯形倾斜部,所述减震支撑板上对称设置有调节螺栓,所述调节螺栓的端部设置有梯形板,所述梯形板与梯形倾斜部适配。
15.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的油箱壳体受到碰撞后,由于在其内部设置有防撞机构,可以将一个方向的冲击力分解为与其垂直方向的两个冲击力,形成环形的减震,进而吸收大量的冲击能量,对油箱壳体的四个侧面进行保护;通过减震机构的设置,可以进行逐级减震,便于对油箱壳体的垂直方向进行减震,进行保护,同时可以通过调节螺栓的设置,调节减震弹簧的松紧度,使其减震效果更好;并且本发明的整体结构,便于安装与拆卸,方便对其进行维修处理。
附图说明
16.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17.图1是本发明防撞型油箱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发明防撞型油箱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发明防撞型油箱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发明油箱壳体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发明固定机构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发明减震机构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18.图中:1、外防护框架;2、油箱壳体;3、防撞机构;4、减震机构;5、固定机构;11、内防护框;111、限位条;12、豁口;13、通槽;21、卡接条;31、防撞冲击板;32、防撞弹簧;33、支撑柱;34、防撞支撑板;35、导向块;351、倾斜部一;36、复位弹簧;37、转换板;371、倾斜部二;41、减震支撑板;42、调节u型板;421、梯形倾斜部;43、导向杆;44、滑动导向杆;45、滑动块;
46、减震弹簧一;47、减震弹簧二;48、调节螺栓;49、梯形板;51、l型固定板;52、凹槽;53、梯形橡胶块;61、l型凹槽;62、调节丝杆;63、升降块。
具体实施方式
19.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20.实施例一请参阅图1-3所示,本发明为一种钛合金汽车用防撞型油箱,包括外防护框架1以及外防护框架1内部固定的油箱壳体2,在现有的生活中车辆主要是受到前后方的追尾,两侧面的碰撞,因此所述外防护框架1的四个侧面均设置有防撞机构3,这要对油箱壳体2的四个侧面进行保护,相邻所述防撞机构3之间相互配合,用于将一个方向的冲击力分解为与其垂直方向的两个冲击力,通过该防撞机构3的设置,可以将一个侧面的冲击力向两个垂直方向进行分解,进行逐级缓冲,缓冲效果更好,不会对油箱壳体2造成损坏;所述防撞机构3包括防撞支撑板34,所述防撞支撑板34的一侧中心处固定安装有支撑柱33,所述支撑柱33的端部通过防撞弹簧32与防撞冲击板31连接,所述防撞冲击板31的一侧对称设置有导向块35,所述导向块35的端部设置有倾斜向外的倾斜部一351;所述防撞支撑板34上对称设置有复位弹簧36,两根所述复位弹簧36的外侧均固定安装有转换板37,所述转换板37与防撞支撑板34滑动连接,保证转换板37移动的稳定性,所述转换板37的两侧均设置有倾斜部二371,其中一个倾斜部二371与倾斜部一351适配,相邻两个转换板37之间的倾斜部二371适配;当水平方向防撞冲击板31受到轻微冲击时,会首先压缩防撞弹簧32,进行缓冲,然后带动导向块35移动,导向块35的倾斜部一351与倾斜部二371配合,进而会推动转换板37移动,会拉伸复位弹簧36,进行缓冲,转换板37会推动垂直方向的转换板37移动,垂直方向的转换板37会压缩垂直方向的复位弹簧36,并且会通过垂直方向的导向块35推动垂直方向的防撞冲击板31移动,进而拉伸垂直方向的防撞弹簧32,将水平方向的冲击力转换为垂直方向的,相互配合形成环形的缓冲,对内部中心的油箱壳体2进行保护。反之,即可通过防撞弹簧32和复位弹簧36带动防撞冲击板31复位。
21.内防护框11内设置有冷却液,一方面起到冷却隔热和增加强度的作用,另一方面当水平方向防撞冲击板31受到强烈冲击时,会将内防护框11破裂,这时内部冷却液就会飞溅出来,起到隔热保护的作用。
22.上述结构的设置的主要是用于对油箱壳体2进行减震,对其进行保护,增加其使用寿命。
23.实施例二请参阅图3-5所示,所述外防护框架1的四个侧面均开设有通槽13,所述外防护框架1的内部固定安装有内防护框11,所述内防护框11上开设有用于安装防撞机构3的螺栓孔,首先防撞机构3组合好,然后将防撞支撑板34通过螺栓固定在内防护框11上,一方面通过内防护框11给予支撑的作用,另一方面便于安装与拆卸防撞机构3,更加方便更换。所述内防护框11的内部设置有两对限位条111,每对所述限位条111之间形成与油箱壳体2上的
卡接条21卡接的限位槽,便于对油箱壳体2进行限位,避免其运动过程中晃动,造成损坏。所述内防护框11的内壁上开设有l型凹槽61,所述l型凹槽61延伸至内防护框11底部上,所述l型凹槽61内设置有调节丝杆62,所述调节丝杆62上设置有升降块63。通过调节丝杆62调节升降块63的高度,然后将油箱壳体2上的卡接条21与限位槽配合放入到升降块63上,最后放入内防护框11中;反之通过调节丝杆62带动升降块63上升,即可将油箱壳体2顶起,方便将其取出,避免油箱壳体2上没有把手,放入内防护框11容易,取出困难。
24.所述外防护框架1的两侧均开设有豁口12,所述豁口12内滑动连接有用于固定油箱壳体2的固定机构5,避免现有的固定机构5在安装油箱壳体2的过程中,需要将其完全取下才行;所述固定机构5包括l型固定板51,所述l型固定板51通过螺栓固定在外防护框架1上;在安装油箱壳体2的时候,只需要向两侧拉动l型固定板51,将油箱壳体2放入内防护框11中,然后再滑动l型固定板51,通过螺栓固定油箱壳体2,即可将其固定,方便安装与拆卸,避免在运动的过程中油箱壳体2晃动。
25.所述l型固定板51上开设有凹槽52,所述凹槽52的内部通过复位弹簧36连接有梯形橡胶块53。在l型固定板51移动的过程中,会通过梯形橡胶块53压缩复位弹簧36,通过复位弹簧36所产生的反作用力进一步固定油箱壳体2,并且通过该结构的设置,可以对不规则油箱壳体2的表面进行固定,适用性更好。
26.上述结构的设置的主要是用于便于安装与拆卸油箱壳体2,方便跟好更换使用。
27.实施例三请参阅图1和6所示,所述外防护框架1的底部设置有减震机构4,所述减震机构4包括减震支撑板41,所述减震支撑板41的顶部设置有导向杆43,所述导向杆43与减震支撑板41插接,便于导向杆43上下运动,导向杆43进行导向作用,所述导向杆43贯穿调节u型板42与外防护框架1连接,所述调节u型板42与外防护框架1上的导向杆43之间套接有减震弹簧,起到减震和连接的作用,用于固定调节u型板42;所述调节u型板42上固定安装有滑动导向杆44,所述滑动导向杆44上滑动连接有两个滑动块45,两个所述滑动块45之间的滑动导向杆44上设置有减震弹簧二47,所述滑动块45上倾斜设置有减震弹簧一46。车辆在行驶的过程中会受到竖直方向的震动,通过减震弹簧进行竖直方向的减震,并且通过倾斜设置的减震弹簧一46会推动两块滑动块45向内侧移动,通过两块滑动块45压缩减震弹簧二47,通过减震弹簧一46和减震弹簧二47的设置,可以进行逐级减震;所述调节u型板42的两侧均设置有梯形倾斜部421,所述减震支撑板41上对称设置有调节螺栓48,所述调节螺栓48的端部贯穿螺纹套与梯形板49连接,所述梯形板49与梯形倾斜部421适配;因为弹簧长时间使用会使得弹性变差,因此本技术通过调节调节螺栓48推动梯形板49运动,梯形板49与梯形板49适配,进而推动调节u型板42上升,进而压缩减震弹簧、减震弹簧一46和压缩减震弹簧二47,调节三个弹簧的松紧度,便于提高减震效果。
28.在安装的过程中,首先将导向杆43插接在减震支撑板41上,然后将调节u型板42套在导向杆43上,然后将其余零部件安装即可,方便拆卸与安装。
29.本发明的工作原理:首先将减震机构4固定安装在外防护框架1的底部,并调节三个减震弹簧的松紧度;然后将防撞机构3组合好,并且将防撞支撑板34通过螺栓固定在内防护框11上,然后将通过调节丝杆62调节升降块63的高度,然后将油箱壳体2上的卡接条21与限位槽配合放入到升降块63上,最后放入内防护框11中;最后向两侧拉动l型固定板51,将
油箱壳体2放入内防护框11中,然后再滑动l型固定板51,通过螺栓固定油箱壳体2,即可将其固定,方便安装与拆卸;当车辆在行驶的过程中会受到竖直方向的震动,通过倾斜设置的减震弹簧一46会推动两块滑动块45向内侧移动,通过两块滑动块45压缩减震弹簧二47,通过减震弹簧一46和减震弹簧二47的设置,可以进行逐级减震;当车辆受到碰撞的时候,水平方向防撞冲击板31受到轻微冲击时,会首先压缩防撞弹簧32,进行缓冲,然后带动导向块35移动,导向块35的倾斜部一351与倾斜部二371配合,进而会推动转换板37移动,会拉伸复位弹簧36,进行缓冲,转换板37会推动垂直方向的转换板37移动,垂直方向的转换板37会压缩垂直方向的复位弹簧36,并且会通过垂直方向的导向块35推动垂直方向的防撞冲击板31移动,进而拉伸垂直方向的防撞弹簧32,将水平方向的冲击力转换为垂直方向的,相互配合形成环形的缓冲,对内部中心的油箱壳体2进行保护。反之,即可通过防撞弹簧32和复位弹簧36带动防撞冲击板31复位。当水平方向防撞冲击板31受到强烈冲击时,会将内防护框11破裂,这时内部冷却液就会飞溅出来,起到隔热保护的作用。
30.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左”、“右”等指示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及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第一”、“第二”仅由于描述目的,且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因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多个该特征。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31.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连接,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32.以上对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所述内容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不能被认为用于限定本发明的实施范围。凡依本发明申请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改进等,均应仍归属于本发明的专利涵盖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