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可快插式磁流体动密封环的制作方法

2022-07-30 07:54: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属于机械工程密封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可快插式磁流体动密封环。


背景技术:

2.磁流体密封是一种新型非接触式密封,利用磁流体兼具流动性和磁场响应性的特点,通过在密封间隙内形成磁场梯度,使磁流体在压力和磁场力的共同作用下,在密封间隙内形成若干“o型”液体密封圈,实现密封耐压效果,具有“零泄漏”,长寿命,高可靠性的优点。
3.磁流体密封装置包括左、右两个极靴以及设在二者之间的永磁体,极靴上开槽以形成极齿,磁流体吸附在极齿上以形成密封,该装置在长时间使用后受到磁性减弱等外界因素影响后,磁流体容易发生泄露情况,从而导致密封装置的失效,影响装置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发明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可快插式磁流体动密封环。
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可快插式磁流体动密封环,包括:内环,磁流体包裹在内环上;外环,与内环相配合形成一用于放置磁流体的容纳腔;限位环,设于内环两端用以定位外环;增压件,增压件随内环转动在容纳腔两端形成高压区域。
6.进一步的,外环上设有挡风圈。
7.进一步的,内环上设有多个挡块,挡环均匀设置于容纳腔内。
8.进一步的,设于容纳腔两端的挡环侧壁与限位环侧壁相接触。
9.进一步的,限位环上设有空腔,增压件为设于空腔内的离心扇叶。
10.进一步的,空腔侧壁上设有进风口。
11.进一步的,外环上设有安装槽,安装槽内设有永磁铁。
12.进一步的,外环上设有若干第一环槽,第一环槽内设有第一密封圈;内环上设有若干第二环槽,第二环槽内设有第二密封圈。
13.进一步的,第一密封圈和第二密封圈均为氟胶密封圈。
14.进一步的,外环包括上环和下环,上环和下环通过卡扣相连。
15.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提供一种避免磁流体泄露、保证密封装置使用寿命的可快插式磁流体动密封环。
附图说明
16.构成本技术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使得本技术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变得更明显。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附图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
17.另外,贯穿附图中,相同或相似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或相似的元素。应当理解附图是示意性的,元件和元素不一定按照比例绘制。
18.在附图中:
19.图1为根据本发明一种实施例的可快插式磁流体动密封环的结构示意图;
20.图2为上述可快插式磁流体动密封环的使用示意图;
21.图3为上述可快插式磁流体动密封环的离心扇叶的示意图;
22.图4为上述可快插式磁流体动密封环离心扇叶处的放大图;
23.图5为上述可快插式磁流体动密封环的剖示图。
24.100、外环;100a、上环;100b、下环;101、第一密封圈;102、永磁铁;103、挡风圈;
25.200、内环;201、挡环;202、第二密封圈;203、离心扇叶。
具体实施方式
26.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公开的实施例。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公开的某些实施例,然而应当理解的是,本公开可以通过各种形式来实现,而且不应该被解释为限于这里阐述的实施例。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更加透彻和完整地理解本公开。应当理解的是,本公开的附图及实施例仅用于示例性作用,并非用于限制本公开的保护范围。
27.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有关发明相关的部分。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公开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28.需要注意,本公开中提及的“第一”、“第二”等概念仅用于对不同的装置、模块或单元进行区分,并非用于限定这些装置、模块或单元所执行的功能的顺序或者相互依存关系。
29.需要注意,本公开中提及的“一个”、“多个”的修饰是示意性而非限制性的,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除非在上下文另有明确指出,否则应该理解为“一个或多个”。
30.本公开实施方式中的多个装置之间所交互的消息或者信息的名称仅用于说明性的目的,而并不是用于对这些消息或信息的范围进行限制。
31.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公开。
32.如图1-3所示的可快插式磁流体动密封环包括:内环200,磁流体包裹在内环200上;外环100,与内环200相配合形成一用于放置磁流体的容纳腔;限位环,设于内环200两端用以定位外环100;增压件,增压件随内环200转动在容纳腔两端形成高压区域。
33.进一步的,外环100上设有挡风圈103。
34.进一步的,内环200上设有多个挡块,挡环201均匀设置于容纳腔内。
35.进一步的,设于容纳腔两端的挡环201侧壁与限位环侧壁相接触。
36.进一步的,限位环上设有空腔,增压件为设于空腔内的离心扇叶203。
37.进一步的,空腔侧壁上设有进风口。
38.进一步的,外环100上设有安装槽,安装槽内设有永磁铁102。
39.如图4-5所示,外环100上设有若干第一环槽,第一环槽内设有第一密封圈101;内环200上设有若干第二环槽,第二环槽内设有第二密封圈202,第一密封圈101和第二密封圈202均为氟胶密封圈;第一环槽和第二环槽的数量可根据实际需要设计,第一密封圈101与壳体相接触,第二密封圈202与轴体相接触,利用第一密封圈101和第二密封圈202的设置保证将密封结构与各部件连接处的密封性。
40.进一步的,外环100包括上环100a和下环100b,上环100a和下环100b通过卡扣相连,上环100a和下环100b的连接处设置有将相对应的凹槽和凸块,保证上环100a和下环
100b连接后连接处的密封效果。
41.轴体穿入到内环200内后,轴体转动带动内环200一同转动,内环200带动离心扇叶203转动,空气从进风口处吸入到空气内,在离心扇叶203作用下将空气从空腔侧壁上送出,气流往挡风圈103方向流动,由于气流不断往挡风圈103处流动,在挡风圈103处形成高压带,被挡风圈103挡下的部分气流往密封装置外流动,另一部分气流往容纳腔内流动,而容纳腔内填充有磁流体,气体无法进入,气流即在容纳腔两端处形成高压带,与磁场相互配合将磁流体封闭在容纳腔内,避免磁流体发生泄露;往密封装置外流动的气流与挡风板相接触时将外环100上的部分热量带离,对外环100起到降温作用,避免外环100温度升高影响永磁铁102和磁流体的磁性。
42.具体的,外环100为导热材料制成,内环200为绝热材料制成,减小温度对密封装置磁性的改变,同时将磁流体和永磁铁102上的热量传递至外环100和挡风环上,利用离心扇叶203吹出的气流将磁流体和永磁铁102上的热量排出,保证密封装置使用的稳定性。
43.以上描述仅为本公开的一些较佳实施例以及对所运用技术原理的说明。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本公开的实施例中所涉及的发明范围,并不限于上述技术特征的特定组合而成的技术方案,同时也应涵盖在不脱离上述发明构思的情况下,由上述技术特征或其等同特征进行任意组合而形成的其它技术方案。例如上述特征与本公开的实施例中公开的(但不限于)具有类似功能的技术特征进行互相替换而形成的技术方案。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