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板式建筑材料防冲击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2-07-30 04:59:42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涉及一种防冲击检测装置,尤其涉及一种板式建筑材料防冲击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2.在建筑行业中,建筑材料在制造出来之后,一般需要利用耐冲击试验装置对建筑材料进行冲击检测,从而测试建筑材料的抗冲击能力是否合格。
3.专利申请cn213022602u,公开日20210420,公开了一种用于建筑材料冲击检测试验装置,包括底板和限位机构,其中限位机构成型于所述底板上表面,包括安装板与一对l型侧板,所述l型侧板通过螺栓固定在安装板的上表面,所述安装板沿宽度方向的两侧开有销孔,所述安装板上的销孔通过定位销与底板固定连接;冲击机构,成型于所述限位机构上方,包括四组导柱,四组所述导柱上端内侧均开有滑槽本发明通过通孔与圆孔两点对建筑材料进行双重中心定位,保证建筑材料不会偏移,减少在检测中因位置偏移而产生的失误。上述专利虽然能够对建筑材料进行夹紧,但是需要人工手动去调整限位块在条形槽内的位置,较为的浪费时间。
4.综上所述,故现在迫切需要一种操作简单的板式建筑材料防冲击检测装置,用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克服现有的冲击检测试验装置一般需要人工手动调整限位块的位置才能对建筑材料进行夹紧,较为浪费时间的缺点,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操作简单的板式建筑材料防冲击检测装置。
6.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途径实现:一种板式建筑材料防冲击检测装置,包括有底座、支撑外壳、支撑板、冲击锤、冲击组件、驱动组件和放置组件,底座的顶部设有支撑外壳,支撑外壳的内侧下部设有支撑板,支撑外壳的内侧上部设有冲击组件,冲击组件上设有用于对建筑材料进行冲击的冲击锤,支撑外壳的内顶部设有用于驱动冲击锤摆动的驱动组件,支撑板的顶部右侧设有用于对建筑材料进行限位的放置组件。
7.此外,特别优选的是,冲击组件包括有第一支撑架、第一旋转轴、接触块和连接杆,支撑外壳内壁的左侧上部设有第一支撑架,第一支撑架的右部转动式设有第一旋转轴,第一旋转轴上设有接触块,接触块的底部设有连接杆,连接杆下部与冲击锤连接。
8.此外,特别优选的是,驱动组件包括有第一支撑杆、双轴电机、第一传动轮、第一传动带、第二支撑架、第二传动轮、第二旋转轴、第二传动带和推块,第一支撑架的顶部左侧设有第一支撑杆,第一支撑杆顶部设有双轴电机,支撑外壳的内顶部中间设有两个第二支撑架,第二支撑架下部之间的左右两侧均转动式设有第二旋转轴,左侧的第二旋转轴前后两侧和双轴电机前后两侧的输出轴上均设有第一传动轮,第一传动轮的数量为四,横向同侧的两个第一传动轮之间均绕有第一传动带,第二旋转轴中部均设有第二传动轮,第二传动
轮之间均绕有第二传动带,第二传动带上间隔设有两个推块,推块转动会与接触块接触。
9.此外,特别优选的是,放置组件包括有第一固定块、限位板、第一导向杆和第一弹簧,支撑板的顶部右侧设有两个第一固定块,第一固定块的前后两侧均滑动式设有第一导向杆,前后对应的两根第一导向杆内侧之间均设有限位板,第一导向杆上均绕有第一弹簧,第一弹簧的两端分别与限位板和第一固定块连接。
10.此外,特别优选的是,还包括有用于夹紧建筑材料的夹紧组件,夹紧组件包括有第二支撑杆、滑动架、第二导向杆、第二弹簧、第三支撑杆、楔形杆、第三导向杆、第三弹簧和夹块,支撑板的顶部左侧设有第二支撑杆,第二支撑杆上部滑动式设有两根第二导向杆,第二导向杆右侧之间设有滑动架,滑动架与连接杆接触,第二导向杆上均绕有第二弹簧,第二弹簧的两端分别与第二支撑杆和滑动架连接,支撑板的前后两侧均设有两根第三支撑杆,第三支撑杆上均滑动式设有两根第三导向杆,横向同侧的两根第三导向杆外侧之间均设有楔形杆,楔形杆的数量为四,楔形杆均与滑动架接触,第三导向杆内侧均绕有第三弹簧,第三弹簧的两端分别与第三支撑杆和第三导向杆连接,上下对应的两根楔形杆右部之间均设有夹块。
11.此外,特别优选的是,还包括有用于对建筑材料进行限位的遮挡组件,遮挡组件包括有第四导向杆、推杆、第四弹簧、第二固定块、第三旋转轴、旋转杆、扭力弹簧、遮挡块和第五弹簧,支撑外壳内顶部的前后两侧均设有两根第四导向杆,相邻的两根第四导向杆之间均滑动式设有推杆,滑动架往右运动会与推杆接触,第四导向杆上均绕有第四弹簧,第四弹簧的两端分别与第四导向杆和推杆连接,支撑外壳顶部的前后两侧均设有两个第二固定块,相邻的两个第二固定块之间均转动式设有第三旋转轴,第三旋转轴上均设有旋转杆,推杆均与相邻的旋转杆接触,第三旋转轴与相邻的两个第二固定块之间均设有扭力弹簧,旋转杆的上部右侧均滑动式设有遮挡块,遮挡块与相邻的旋转杆之间均设有两个第五弹簧。
12.此外,特别优选的是,还包括有用于清理支撑外壳内底部的灰尘的清理组件,清理组件包括有固定杆、清洁刷、握把和第六弹簧,支撑外壳的左侧下部设有固定杆,固定杆的前后两侧均滑动式设有握把,握把的右侧均设有清洁刷,清洁刷均与支撑外壳的内底部接触,固定杆的前后两侧均绕有第六弹簧,第六弹簧的两端分别与固定杆和连接。
13.此外,特别优选的是,握把上均套有橡胶护套。
14.本发明对比现有技术来讲,具备以下优点:1、本发明通过人工将建筑材料放置在限位板之间,在第一弹簧的弹力作用下,限位板能够夹住建筑材料,然后通过双轴电机作为驱动力,能够驱动冲击锤左右摆动,从而能够对建筑材料进行冲击,完成冲击检测工作,操作简单,方便人们的使用。
15.2、本发明的夹块往内侧运动时,能够夹住建筑材料的前后两侧,不需要人工扶着建筑材料,省时省力。
16.3、本发明通过人工往内侧推动握把,即可驱动清洁刷往内侧运动,从而能够对支撑外壳内底部进行清理。
附图说明
17.图1为本发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18.图2为本发明的另一视角立体结构示意图。
19.图3为本发明的内部立体结构示意图。
20.图4为本发明冲击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21.图5为本发明驱动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22.图6为本发明驱动组件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23.图7为本发明放置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24.图8为本发明夹紧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25.图9为本发明夹紧组件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26.图10为本发明遮挡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27.图11为本发明遮挡组件的第一种部分结构示意图。
28.图12为本发明遮挡组件的第二种部分结构示意图。
29.图13为本发明遮挡组件的第三种部分结构示意图。
30.图14为本发明清理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31.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1、底座,2、支撑外壳,3、支撑板,4、冲击锤,5、冲击组件,501、第一支撑架,502、第一旋转轴,503、接触块,504、连接杆,6、驱动组件,601、第一支撑杆,602、双轴电机,603、第一传动轮,604、第一传动带,605、第二支撑架,606、第二传动轮,607、第二旋转轴,608、第二传动带,609、推块,7、放置组件,701、第一固定块,702、限位板,703、第一导向杆,704、第一弹簧,8、夹紧组件,801、第二支撑杆,802、滑动架,803、第二导向杆,804、第二弹簧,805、第三支撑杆,806、楔形杆,807、第三导向杆,808、第三弹簧,809、夹块,9、遮挡组件,901、第四导向杆,902、推杆,903、第四弹簧,904、第二固定块,905、第三旋转轴,906、旋转杆,907、扭力弹簧,908、遮挡块,909、第五弹簧,10、清理组件,1001、固定杆,1002、清洁刷,1003、握把,1004、第六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32.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33.实施例1一种板式建筑材料防冲击检测装置,参照图1-图7,包括有底座1、支撑外壳2、支撑板3、冲击锤4、冲击组件5、驱动组件6和放置组件7,底座1的顶部设有支撑外壳2,支撑外壳2的内侧下部焊接有支撑板3,支撑外壳2的内侧上部设有冲击组件5,冲击组件5上设有冲击锤4,冲击锤4往右转动时能够对建筑材料进行冲击,支撑外壳2的内顶部设有驱动组件6,支撑板3的顶部右侧设有放置组件7。
34.参照图1、图3和图4,冲击组件5包括有第一支撑架501、第一旋转轴502、接触块503和连接杆504,支撑外壳2内壁的左侧上部焊接有第一支撑架501,第一支撑架501的右部转动式设有第一旋转轴502,第一旋转轴502上设有接触块503,接触块503的底部焊接有连接杆504,连接杆504下部与冲击锤4连接。
35.参照图1、图5和图6,驱动组件6包括有第一支撑杆601、双轴电机602、第一传动轮603、第一传动带604、第二支撑架605、第二传动轮606、第二旋转轴607、第二传动带608和推
块609,第一支撑架501的顶部左侧设有第一支撑杆601,第一支撑杆601顶部栓接有双轴电机602,支撑外壳2的内顶部中间焊接有两个第二支撑架605,第二支撑架605下部之间的左右两侧均转动式设有第二旋转轴607,左侧的第二旋转轴607前后两侧和双轴电机602前后两侧的输出轴上均设有第一传动轮603,第一传动轮603的数量为四,横向同侧的两个第一传动轮603之间均绕有第一传动带604,第二旋转轴607中部均设有第二传动轮606,第二传动轮606之间均绕有第二传动带608,第二传动带608上间隔设有两个推块609,推块609转动会与接触块503接触,从而能够驱动接触块503、连接杆504和冲击锤4摆动,使得冲击锤4能够对建筑材料进行冲击。
36.参照图1、图3和图7,放置组件7包括有第一固定块701、限位板702、第一导向杆703和第一弹簧704,支撑板3的顶部右侧焊接有两个第一固定块701,第一固定块701的前后两侧均滑动式设有第一导向杆703,前后对应的两根第一导向杆703内侧之间均设有限位板702,限位板702能够夹住建筑材料下部,从而对建筑材料进行限位,第一导向杆703上均绕有第一弹簧704,第一弹簧704的两端分别与限位板702和第一固定块701连接。
37.初始时,推块609挤压着接触块503,使得连接杆504呈倾斜状态,当人们需要使用该装置时,首先将建筑材料放置在限位板702之间,建筑材料会挤压限位板702和第一导向杆703往外侧运动,第一弹簧704压缩,在第一弹簧704的弹力作用下,使得限位板702能够夹住建筑材料的下部,然后人工扶住建筑材料的上部,再启动双轴电机602,双轴电机602的输出轴通过第一传动轮603和第一传动带604能够带动左侧的第二旋转轴607转动,左侧的第二旋转轴607能够带动第二传动轮606和第二传动带608转动,从而带动右侧的第二旋转轴607转动,第二传动带608能够带动推块609转动,当推块609与接触块503分离时,在重力的作用下,连接杆504会往右转动,连接杆504带动冲击锤4往右转动,同时,连接杆504会带动接触块503往左转动,当冲击锤4与建筑材料接触时,能够对建筑材料进行冲击,当推块609与接触块503接触时,挤压接触块503往右转动复位,从而带动连接杆504和冲击锤4往左转动复位,使得冲击锤4与建筑材料分离,如此往复,能够持续对建筑材料进行冲击,一段时间后,关闭双轴电机602,然后将建筑材料取出,使得建筑材料与限位板702分离,第一弹簧704恢复原状,带动限位板702和第一导向杆703往内侧运动复位,此时人们可以观察建筑材料的受损情况,从而得知建筑材料的抗冲击能力是否合格。
38.实施例2在实施例1的基础之上,参照图1、图3、图8和图9,还包括有夹紧组件8,夹紧组件8包括有第二支撑杆801、滑动架802、第二导向杆803、第二弹簧804、第三支撑杆805、楔形杆806、第三导向杆807、第三弹簧808和夹块809,支撑板3的顶部左侧焊接有第二支撑杆801,第二支撑杆801上部滑动式设有两根第二导向杆803,第二导向杆803右侧之间设有滑动架802,滑动架802与连接杆504接触,第二导向杆803上均绕有第二弹簧804,第二弹簧804的两端分别与第二支撑杆801和滑动架802连接,支撑板3的前后两侧均设有两根第三支撑杆805,第三支撑杆805上均滑动式设有两根第三导向杆807,横向同侧的两根第三导向杆807外侧之间均设有楔形杆806,楔形杆806的数量为四,楔形杆806均与滑动架802接触,第三导向杆807内侧均绕有第三弹簧808,第三弹簧808的两端分别与第三支撑杆805和第三导向杆807连接,上下对应的两根楔形杆806右部之间均设有夹块809,夹块809往内侧运动能够夹住建筑材料的前后两侧。
39.初始时,第二弹簧804和第三弹簧808均处于压缩状态,当连接杆504往右转动时,会与滑动架802分离,第二弹簧804恢复原状,带动滑动架802和第二导向杆803往右运动,使得滑动架802与楔形杆806分离,第三弹簧808恢复原状,带动第三导向杆807、楔形杆806和夹块809往内侧运动,使得夹块809能够夹住建筑材料的前后两侧,从而不需要人工扶着建筑材料,省时省力,当连接杆504往左转动复位时,会与滑动架802接触,从而挤压滑动架802和第二导向杆803往左运动复位,第二弹簧804压缩,滑动架802会挤压楔形杆806往外侧运动复位,从而带动第三导向杆807和夹块809往外侧运动复位,第三弹簧808压缩,使得夹块809松开建筑材料,最后由人工将建筑材料取出即可。
40.参照图1、图2、图3、图10、图11、图12和图13,还包括有遮挡组件9,遮挡组件9包括有第四导向杆901、推杆902、第四弹簧903、第二固定块904、第三旋转轴905、旋转杆906、扭力弹簧907、遮挡块908和第五弹簧909,支撑外壳2内顶部的前后两侧均焊接有两根第四导向杆901,相邻的两根第四导向杆901之间均滑动式设有推杆902,滑动架802往右运动会与推杆902接触,第四导向杆901上均绕有第四弹簧903,第四弹簧903的两端分别与第四导向杆901和推杆902连接,支撑外壳2顶部的前后两侧均焊接有两个第二固定块904,相邻的两个第二固定块904之间均转动式设有第三旋转轴905,第三旋转轴905上均设有旋转杆906,推杆902均与相邻的旋转杆906接触,第三旋转轴905与相邻的两个第二固定块904之间均设有扭力弹簧907,旋转杆906的上部右侧均滑动式设有遮挡块908,遮挡块908往下转动能够挡住建筑材料的右侧,遮挡块908与相邻的旋转杆906之间均设有两个第五弹簧909。
41.当滑动架802往右运动时,会与推杆902接触,从而会挤压推杆902往右运动,第四弹簧903压缩,推杆902挤压旋转杆906往右转动,从而带动第三旋转轴905和遮挡块908转动,扭力弹簧907发生形变,使得遮挡块908能够顶住建筑材料的右侧,避免建筑材料发生移动,当冲击锤4对建筑材料进行冲击时,建筑材料会发生震动,第五弹簧909能够适应性的发生形变,起缓冲作用,当滑动架802往左运动复位时,会与推杆902分离,第四弹簧903恢复原状,带动推杆902往左运动复位,使得推杆902与旋转杆906分离,扭力弹簧907恢复原状,带动旋转杆906往上转动复位,从而带动第三旋转轴905和遮挡块908反转复位,使得遮挡块908与建筑材料分离。
42.参照图1、图2、图3和图14,还包括有清理组件10,清理组件10包括有固定杆1001、清洁刷1002、握把1003和第六弹簧1004,支撑外壳2的左侧下部设有固定杆1001,固定杆1001的前后两侧均滑动式设有握把1003,握把1003上均套有橡胶护套,起防滑作用,握把1003的右侧均设有清洁刷1002,清洁刷1002均与支撑外壳2的内底部接触,清洁刷1002往内侧运动能够对支撑外壳2内底部的灰尘进行清理,固定杆1001的前后两侧均绕有第六弹簧1004,第六弹簧1004的两端分别与固定杆1001和连接。
43.当冲击锤4对建筑材料进行冲击时,建筑材料会发生震动,从而会有大量的灰尘掉落至支撑外壳2的内底部,当人们不需要使用该装置时,可以往内侧推动握把1003,第六弹簧1004压缩,带动清洁刷1002往内侧运动,清洁刷1002能够将支撑外壳2内底部的灰尘往内侧扫动,使得灰尘往下掉落至地面,然后松开握把1003,第六弹簧1004恢复原状,带动握把1003和清洁刷1002往外侧运动复位,最后人工将地面打扫干净即可。
44.最后所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发明作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
理解,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实质和范围。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