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间歇式矿山修复用营养土混匀机构的制作方法

2022-07-30 01:44:21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矿山修复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间歇式矿山修复用营养土混匀机构。


背景技术:

2.矿山废弃地,又称矿业废弃地,是指在采矿或采石过程中所破坏的未经一定处理而无法使用的土地,矿山开采过程中会产生各种污染,多以重金属污染和矿山酸性排水污染为主,导致土地非经治理无法继续使用,矿山修复即对矿业废弃地污染进行修复,实现对土地资源的再次利用,治理内容以生态修复和污染治理为主,而矿山修复中常常需要用到营养土,并且需要将各种营养土进行充分混合。
3.经检索授权公告号为cn 213966396 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间歇式矿山修复用营养土混匀机构,包括搅拌筒,所述搅拌筒顶部固定连接有放置盒。该间歇式矿山修复用营养土混匀机构,通过第二电机带动蛟龙转动,能够对混合后的营养土进行均匀输送,防止其因坍落度较小堵塞在出料斗,影响出料的通畅性,降低工作效率,同时通过第一电机、主动轮、搅拌叶片等结构,能够在搅拌过程中,使营养土上下循环流动,使得营养土混合更均匀、质量更高。但是上述方案在对营养土进行混合时,仅通过固定设置的搅拌叶片进行混料,混合效果欠佳,容易出现未混合均匀的营养土直接从下料口排出的情况,同时在进行营养土翻拌混合时,不具备对粘附在搅拌筒体的内壁上的营养土进行清理的功能,长时间得不到有效清理容易影响混料的工作的效率,因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间歇式矿山修复用营养土混匀机构用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间歇式矿山修复用营养土混匀机构。
5.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间歇式矿山修复用营养土混匀机构,包括搅拌筒体,所述搅拌筒体的顶部固定安装有顶箱和料箱,所述料箱和搅拌筒体之间连接有同一个进料筒,所述顶箱内设置有驱动组件,所述搅拌筒体的顶部内壁上竖直转动安装有空心杆,所述空心杆上水平转动安装有两个上转轴和多个下转轴,两个上转轴和多个下转轴上设置有同一个联动组件,且上转轴和下转轴上均固定安装有多个搅拌杆,所述顶箱的顶部内壁上固定安装有固定轴,且固定轴的底端延伸至空心杆内并固定套设有固定锥齿轮,位于上方的上转轴上固定套设有从动锥齿轮,且从动锥齿轮与固定锥齿轮相啮合,所述搅拌筒体内水平转动安装有转动环,所述转动环上竖直转动安装有多个转动杆,所述搅拌筒体的底部设置有下料筒。
6.优选的,所述空心杆的底端固定安装有底轴,底轴的底端延伸至下料筒内,且底轴上设置有螺旋叶片。
7.优选的,所述联动组件包括两个大链轮和多个小链轮,且两个大链轮和多个小链
轮上传动连接有同一个传动链条。
8.优选的,所述搅拌筒体的内壁上固定安装有内齿盘,多个转动杆的顶端均固定套设有联动齿轮,且多个联动齿轮均与内齿盘相啮合。
9.优选的,所述转动杆上固定安装有条形刷,且条形刷与搅拌筒体的侧壁相接触。
10.优选的,所述驱动组件包括驱动电机、不完全齿轮和从动齿轮,不完全齿轮和从动齿轮分别固定套设在驱动电机的输出轴和空心杆上,且不完全齿轮和从动齿轮相啮合。
11.优选的,所述空心杆上固定套设有固定环,且固定环和转动环之间固定安装有多个连接杆。
12.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中,通过驱动电机、不完全齿轮和从动齿轮的配合下能够带动空心杆间歇转动,从而能够实现间歇式搅拌操作,空心杆转动带动上转轴和下转轴基于空心杆转动,同时在固定轴、固定锥齿轮和从动锥齿轮的配合下能够在空心杆转动时控制上方的上转轴转动,在大链轮、小链轮和传动链条的配合下能够使上转轴和下转轴带动对应的多个搅拌杆向不同的方向进行自转,从而能够提高翻拌的效果,空心杆通过固定环和多个连接杆能够带动转动环对多个转动杆以空心杆为中心运动,同时在内齿盘和联动齿轮的配合下能够使转动杆带动条形刷转动,从而能够对搅拌筒体侧壁上粘附的营养土进行清理,空心杆转动的同时能够通过底轴带动螺旋叶片对下料筒内堆积的营养土进行翻拌,从而能够有效的避免堆积在下料筒内的营养土无法进行有效翻拌的问题,当空心杆反向转动时,在底轴和螺旋叶片的配合下能够实现辅助下料。
附图说明
13.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14.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间歇式矿山修复用营养土混匀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15.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间歇式矿山修复用营养土混匀机构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16.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间歇式矿山修复用营养土混匀机构中a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17.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间歇式矿山修复用营养土混匀机构中b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18.图5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上转轴、下转轴和联动组件部分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19.图6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固定环、连接杆和转动环部分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20.图中:1、搅拌筒体;2、顶箱;3、料箱;4、驱动电机;5、不完全齿轮;6、从动齿轮;7、空心杆;8、上转轴;9、下转轴;10、大链轮;11、小链轮;12、传动链条;13、固定轴;14、固定锥齿轮;15、从动锥齿轮;16、转动环;17、固定环;18、内齿盘;19、转动杆;20、联动齿轮;21、底轴。
具体实施方式
21.下面将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2.参照图1-6,一种间歇式矿山修复用营养土混匀机构,包括搅拌筒体1,搅拌筒体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顶箱2和料箱3,料箱3和搅拌筒体1之间连接有同一个进料筒,料箱3内设置有导料板,通过导料板能够将营养土快速导流至进料筒位置,顶箱2内设置有驱动组件,搅拌筒体1的顶部内壁上竖直转动安装有空心杆7,空心杆7上水平转动安装有两个上转轴8和多个下转轴9,两个上转轴8和多个下转轴9上设置有同一个联动组件,且上转轴8和下转轴9上均固定安装有多个搅拌杆,通过多个搅拌杆能够提高对营养土的搅拌范围,顶箱2的顶部内壁上固定安装有固定轴13,且固定轴13的底端延伸至空心杆7内并固定套设有固定锥齿轮14,位于上方的上转轴8上固定套设有从动锥齿轮15,且从动锥齿轮15与固定锥齿轮14相啮合,搅拌筒体1内水平转动安装有转动环16,转动环16上竖直转动安装有多个转动杆19,搅拌筒体1的底部设置有下料筒。
23.本实施例中,空心杆7的底端固定安装有底轴21,底轴21的底端延伸至下料筒内,且底轴21上设置有螺旋叶片,通过底轴21和螺旋叶片能够在空心杆7转动时对下料筒内堆积的营养土向上进行翻拌,同时能够在空心杆7反向转动时实现辅助下料。
24.本实施例中,联动组件包括两个大链轮10和多个小链轮11,且两个大链轮10和多个小链轮11上传动连接有同一个传动链条12,通过联动组件能够在上方的上转轴8转动时驱动多个下转轴9和下方的上转轴8转动,同时能够使上转轴8和下转轴9向相反的方向转动。
25.本实施例中,搅拌筒体1的内壁上固定安装有内齿盘18,多个转动杆19的顶端均固定套设有联动齿轮20,且多个联动齿轮20均与内齿盘18相啮合,通过内齿盘18和多个联动齿轮20能够在转动环16转动时控制多个转动杆19转动。
26.本实施例中,转动杆19上固定安装有条形刷,且条形刷与搅拌筒体1的侧壁相接触,通过条形刷能够在转动杆19转动时对搅拌筒体1的侧壁进行清洁操作。
27.本实施例中,驱动组件包括驱动电机4、不完全齿轮5和从动齿轮6,不完全齿轮5和从动齿轮6分别固定套设在驱动电机4的输出轴和空心杆7上,且不完全齿轮5和从动齿轮6相啮合,通过驱动组件能够控制空心杆7间歇转动,从而能够实现间歇式搅拌操作。
28.本实施例中,空心杆7上固定套设有固定环17,且固定环17和转动环16之间固定安装有多个连接杆,通过固定环17和多个连接杆能够在空心杆7转动时带动转动环16同步转动。
29.工作原理:在使用时,首先接通电源,启动驱动电机4,驱动电机4通过不完全齿轮5和从动齿轮6带动空心杆7转动,从而能够带动上转轴8和下转轴9基于空心杆7为圆心转动,通过料箱3和进料筒将需要进行混匀的营养土加入搅拌筒体1内,在上转轴8、下转轴9和搅拌杆的配合下能够进行搅拌操作,在空心杆7转动时,在固定轴13、固定锥齿轮14和从动锥齿轮15的配合下能够使上方的上转轴8转动,在大链轮10、小链轮11和传动链条12的配合下能够使上转轴8和下转轴9向不同的方向转动,从而能够控制对应的多个搅拌杆进行搅拌操
作,从而有效的提高了混料的效率,空心杆7转动时通过固定环17和多个连接杆带动转动环16同步转动,从而能够带动多个转动杆19基于空心杆7为中心运动,在内齿盘18和联动齿轮20的配合下能够使转动杆19带动条形刷转动,从而能够将粘附在搅拌筒体1侧壁上的营养土,在空心杆7转动的同时通过底轴21和螺旋叶片能够对堆积在下料筒内的营养土向上翻出,从而能够避免堆积在下料筒内的营养土无法进行均匀搅拌的情况,营养土混匀后,打开下料筒,控制驱动电机4反向转动,从而能够进行辅助下料。
30.以上对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间歇式矿山修复用营养土混匀机构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