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圆筒操作装置和电动链式葫芦的制作方法

2022-07-24 01:27:08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涉及圆筒操作装置(cylindrical operation device)和电动链式葫芦。


背景技术:

2.例如,在电动链式葫芦中,存在利用操作者握住的部分进行操作的筒状(圆筒形)的操作装置(以下,称为“圆筒操作装置”)。在该圆筒操作装置中,通过电动机的驱动将负载链卷起以及解绕,由此能够使安装于下部挂钩上的货物上升或下降。作为这样的圆筒操作装置,例如存在专利文献1所示的结构。
3.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在以规定的速度使货物升降的类型的圆筒操作装置中,在离地、落地时用于缓和冲击的结构以及控制。
4.【现有技术文献】
5.【专利文献】
6.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许第5065724号公报


技术实现要素:

7.(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8.然而,与专利文献1所公开那样的以既定的速度使货物升降的圆筒操作装置不同,谋求作业效率的提高,由此构想了响应性快且能够无级地变更速度的圆筒操作装置。在这样的圆筒操作装置的开发过程中,明确了存在货物摇晃的问题。
9.即,若一边用手握住作为圆筒操作装置的操作部位的把手,一边使把手相对于筒状部分向上方滑动,则电动机驱动而使负载滑轮旋转,负载链被卷起,从而使货物上升。此时,负载滑轮与挂钩之间的负载链伸长。之后,开始货物的上升,伴随该货物的上升,筒状部分也上升。在该上升时,筒状部分相对于手握住的把手而迟后地开始上升,之后比卷起速度更快地上升,因此,把手相对于筒状部分的位置到达初始位置。
10.而且,在货物的惯性以及伸长后的负载链欲收缩的力的作用下,货物以及筒状部件相对于把手上升,把手相对于筒状部分位于比初始位置靠下方的位置,因此,电动机使负载滑轮违背操作者的意愿而向使货物下降的方向旋转。
11.如此,在重视响应性的设定中,由于货物和筒状部分的升降时的惯性以及与把手的位置的相对位置变化,产生反复货物的上升和下降的货物摇晃(货物的纵摇)这一现象且其被放大,其收敛变得困难。关于这种货物摇晃,即使是微小的滑动量,在重视了能够线性地使速度变化的操作性的、能够无级地微变速的圆筒操作装置中变得更加明显。
12.另外,卷绕绳索的卷筒为圆筒形,但卷起负载链的负载滑轮的啮合部分为多边形,在卷起及解绕中,无论怎样负载链都会产生由多边形效应(影响)引起的速度变动。该速度变动的影响也被传递至筒状部分,在筒状部分和把手之间的相对位置产生微妙的变化。由此,货物升降时的速度不稳定而使货物摇晃放大。
13.本发明是鉴于上述情况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高速且响应性高、操作
性出色的电动链式葫芦中,能够有效地防止发生货物摇晃,并且能够通过细微的操作进行速度调整且能够使货物升降时的速度稳定化的圆筒操作装置和电动链式葫芦。
14.(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
15.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根据本发明的第一观点,提供一种圆筒操作装置,其对赋予将负载链卷起和解绕的驱动力的电动机的驱动进行操作,该圆筒操作装置具有如下特征。其具备:筒状部件、可动把手、检测单元、钩连结杆以及弹簧体,筒状部件设置为筒状,可动把手能够相对于筒状部件沿轴向滑动,检测单元检测可动把手的滑动量,钩连结杆配置于筒状部件的内部并与悬挂货物的挂钩连结,弹簧体收纳于筒状部件的内部并对钩连结杆施加朝向上方的作用力。
16.进而,本发明的另一方面优选:在筒状部件中的、在轴向上比可动把手更靠挂钩侧的位置上,以相对于该筒状部件不沿轴向移动的状态安装有能够用手握住的固定把手,弹簧体被收纳配置于固定把手的内部。
17.另外,本发明的另一方面优选:检测单元是磁性地检测可动把手相对于筒状部件的相对移动的磁传感器。
18.进而,本发明的另一方面优选:弹簧体以重叠多个碟形弹簧的状态构成。
19.进而,根据本发明的第二观点,提供一种电动链式葫芦,该电动链式葫芦具有如下特征。其具备上述各发明所涉及的圆筒操作装置,并且具备:控制部,其根据由检测单元检测到的可动把手的滑动量,将电动机的驱动速度控制为三个级差以上或无级差;电动机,由控制部控制其驱动;以及负载滑轮,其通过电动机而被旋转,并且进行负载链的卷起及解绕。
20.(发明效果)
21.根据本发明,可提供一种能够有效地防止发生货物摇晃、并且能够使货物升降时的速度稳定化的操作性出色的圆筒操作装置和电动链式葫芦。
附图说明
22.图1是表示本发明一实施方式涉及的电动链式葫芦的整体结构的侧视图。
23.图2是表示图1中所示电动链式葫芦所具备的圆筒操作装置的结构、并且表示从侧面观察的状态的剖视图。
24.图3是表示图2中所示圆筒操作装置所具备的碟形弹簧的结构的立体图。
25.图4是示意性地表示在实现本实施方式的电动链式葫芦之前阶段的电动链式葫芦和圆筒操作装置中,发生货物摇晃的情况的图,其中,(a)表示初始状态,(b)表示使可动把手向上侧滑动的状态,(c)表示通过货物及筒状部件的上升而到达了中立位置的状态,(d)表示通过货物及筒状部件的上升而可动把手相对于筒状部件位于下方的状态。
26.图5是与图4同样地示意性地表示发生货物摇晃的情况的图,其中,(a)表示通过货物以及筒状部件的下降而到达了中立位置的状态,(b)表示通过货物以及筒状部件的下降而可动把手相对于筒状部件位于上方的状态,(c)表示通过货物以及筒状部件的上升而到达了中立位置的状态,(d)表示通过货物以及筒状部件的上升而可动把手相对于筒状部件位于下方的状态。
27.图6是示意性地表示在本实施方式的电动链式葫芦和圆筒操作装置中抑制货物摇
晃的情况的图,其中,(a)表示初始状态,(b)表示使可动把手向上侧滑动的状态,(c)表示通过货物和筒状部件的上升而可动把手到达了中立位置的状态,(d)是表示货物延迟地上升的情况的图。
28.图7是与图6同样地示意性地表示发生货物摇晃的情况的图,其中,(a)表示因货物以及筒状部件的上升而弹簧体收缩了的状态,(b)表示弹簧体的长度与图6中(a)为相同程度的状态,(c)表示弹簧体伸长的状态,(d)是表示货物上升而弹簧体收缩了的状态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29.以下,根据附图说明本发明一实施方式涉及的圆筒操作装置(cylindrical operation device)60以及具备该圆筒操作装置60的电动链式葫芦10。另外,在以下的说明中,z方向是指圆筒操作装置60的轴向(悬挂负载链c1的方向),z1侧是指上侧,z2侧是指与其相反的下侧。
30.《关于电动链式葫芦的整体结构》
31.图1是表示具有圆筒操作装置60的电动链式葫芦10的整体结构的侧视图。如图1中所示,本实施方式的电动链式葫芦10具备:上部挂钩20、链式葫芦主体30、圆筒操作装置60、负载链c1以及下部挂钩200。链式葫芦主体30具有电动机40,通过该电动机40的驱动,能够进行负载链c1的卷起和解绕。另外,电动链式葫芦10还具备用于收纳负载链c1的链斗50。
32.另外,电动链式葫芦10还具备用于控制电动机40的驱动的控制部45。控制部45基于来自后述的检测传感器80的检测信号,对电动机40的驱动进行控制。另外,控制部45能够根据由后述的检测传感器80检测到的可动把手70的滑动量,无级(无级差)地变更电动机40的驱动速度。但是,控制部45也可以将电动机40的驱动速度控制为例如三个级差以上等的规定的级差。
33.另外,下部挂钩200(对应于挂钩)是挂住货物w的部分,为了使被挂住的货物w不脱落,还安装有能够绕转动轴201转动的挂钩锁扣202。另外,关于下部挂钩200,可以作为圆筒操作装置60的结构元件,也可以为与圆筒操作装置60的结构元件相互独立的元件。
34.《关于圆筒操作装置的结构》
35.图2是表示圆筒操作装置60的结构并且表示从侧面观察的状态的剖视图。如图1以及图2中所示,电动链式葫芦10具备圆筒操作装置60,该圆筒操作装置60经由线缆61(卷线)与链式葫芦主体30电连接。另外,圆筒操作装置60具有圆筒壳体部62,在该圆筒壳体部62设置有上部外壳63、筒状部件64以及固定把手65。另外,这些上部外壳63、筒状部件64以及固定把手65是具有能够承受货物w的悬挂的强度的部件,例如以钢材等作为材质。
36.其中,上部外壳63是圆筒壳体部62中的位于上侧(z1侧)的部分,其还是在内部收纳有电线等的部分。另外,在上部外壳63的外壁面的规定部分上,安装有圆筒操作装置60的电源按钮等的开关(省略图示),在上部外壳63的内部收纳有与开关对应的电路板。在该上部外壳63的上侧(z1侧)设有链连结部63a,该链连结部63a与负载链c1连结。另外,上部外壳63的下侧(z2侧)通过例如螺纹部63b等与筒状部件64连结。
37.筒状部件64是位于上部外壳63与固定把手65之间的管状的部件。该筒状部件64是具有一定直径的直管。因此,能够使后述的可动把手70沿着该筒状部件64滑动。
38.在筒状部件64的下侧(z2侧),通过螺纹部64b牢固地安装有固定把手65。固定把手
65与筒状部件64同样地也是管状的部件,但与上述的筒状部件64不同,封闭其下端侧(z2侧)开口的下底部65a与外周部65b设置成—体。在此,下底部65a是在下部挂钩200上挂有货物w时承受其载荷的部分,其设置成厚度比外周部65b厚,以具有足够的强度并引导钩连结杆90。但是,若是下底部65a的强度足够,另外,若是利用凸缘部92的外周和固定把手65的内周对钩连结杆90的倾倒进行引导,则厚度也可以设置成比外周部65b薄,还可以设置成相同程度的厚度。
39.另外,下底部65a也可以构成为:与外周部65b分体,并且经由螺钉等固定于外周部65b。
40.另外,固定把手65的外周部65b不是具有一定直径的直管,而是设置为至外周的直径发生变化(具有凹凸)。该外周部65b设置为操作者的手指位于凹部并且凸部位于手指与手指之间那样的凹凸形状。在以下的说明中,将该凹凸形状的部分作为把持部65c。即,把持部65c是操作者能够用手把持的部分。
41.另外,可动把手70以能够滑动的状态安装于筒状部件64。该可动把手70是在操作者用拇指按压或者用手握住的状态下,相对于筒状部件64或固定把手65相对滑动的部分。即,可动把手70是相对于筒状部件64或固定把手65滑动的部分,通过该滑动能够进行开关(switch)操作。
42.为了能够进行这样的滑动,在可动把手70上设置有插通孔70a,在该插通孔70a中插通有固定螺钉71。另外,在筒状部件64上设置有在轴向(z方向)上较长的长孔64a,在该长孔64a中插通有固定螺钉71。因此,可动把手70能够在轴向(z方向)上滑动相当于长孔64a的轴向(z方向)长度的距离。
43.另外,在可动把手70的外周侧设置有供操作者的指尖进入的凹部70b。通过在使指尖位于该凹部70b的状态下使手指移动,能够使可动把手70良好地滑动。
44.在此,固定螺钉71被拧入内侧可动部件72的螺纹孔72a。内侧可动部件72是配置在筒状部件64内部的部件,是通过固定螺钉71的固定而与可动把手70—体地滑动的部件。另外,具有用于拧入上述固定螺钉71的螺纹孔72a。另外,在该内侧可动部件72上安装有后述的检测传感器80的传感器可动部81(磁性元件)。
45.另外,在筒状部件64的内筒部中的内侧可动部件72的上部,配置有对内侧可动部件72施加朝向下方的力的上侧施力弹簧73。另一方面,在筒状部件64的内筒部中的内侧可动部件72的下部,配置有对内侧可动部件72施加朝向上方的力的下侧施力弹簧74。通过上述上侧施力弹簧73和下侧施力弹簧74的作用力,在操作者未操作可动把手70的情况下,可动把手70和内侧可动部件72被保持于中立位置。
46.另外,为了抵住下侧施力弹簧74的下端侧,在筒状部件64的内筒部中的比内侧可动部件72靠下侧的位置处,配置有弹簧支架部75。另一方面,上侧施力弹簧73的上端侧,被筒状部件64的上凸缘部(省略图示)抵住。
47.另外,在内侧可动部件72的上侧,配置有检测传感器80(对应于检测单元)。该检测传感器80具有传感器可动部81和传感器固定部82。检测传感器80是磁性地检测可动把手70相对于筒状部件64的相对移动的磁传感器。作为这样的磁传感器,代表性的有霍尔传感器。在检测传感器80是霍尔传感器的情况下,传感器可动部81例如是磁性元件,其安装于内侧可动部件72的上端部。另一方面,传感器固定部82是利用霍尔效应检测例如作为磁性元件
的传感器可动部81的接触或分离的检测电路。该传感器固定部82安装于筒状部件64的上端侧。
48.另外,也可以将传感器固定部82设为例如磁性元件,将传感器可动部81设为例如检测电路。另外,检测传感器80不限于霍尔传感器。作为霍尔传感器以外的磁传感器,例如,检测传感器80可以是使用例如线圈的差动变压器,还可以举出使用磁阻效应元件的mr传感器等。然而,检测传感器80也可以是静电电容式传感器等的磁传感器以外的其他传感器。
49.另外,在固定把手65的内筒部,配置有钩连结杆90、弹簧体100以及推力轴承110。钩连结杆90是其下侧经由形成于下底部65a的轴孔65a1而向下侧突出的棒状(轴状)部件。在该钩连结杆90的下端侧设有螺纹部91,该螺纹部91被拧入下部挂钩200的螺纹孔200a内,由此使两者牢固地连结。另外,在钩连结杆90的上端侧设置有直径设成比其他部分大的凸缘部92,该凸缘部92从上方侧按压弹簧体100。
50.另外,弹簧体100是通过重叠多个碟形弹簧101而构成。在此,如图2以及图3中所示,相邻的碟形弹簧101以其上下的朝向彼此相反的方式配置。由此,在下部挂钩200上挂有货物w并使该货物w升降时,下部挂钩200和货物w能够沿上下方向弹性地摆动(振动)。虽然弹簧体100柔软(弹簧常数小)时能够抑制圆筒壳体部62的纵摇,但若过于柔软,则需要延长圆筒壳体部62的长度,以收纳该弹簧体100,但操作变难。因此,优选选择与负载链c1相同程度的挠曲量(伸缩量)的弹簧、并收纳于固定把手65内程度的弹簧体100。
51.另外,钩连结杆90与下部挂钩200通过螺纹部91连结,但优选构成为:能够根据螺纹部91的紧固量,将弹簧体100的碟形弹簧101的初始弹簧压力调节为规定量,例如,调节为:即使在无负荷下使圆筒壳体部62倾斜,在下部挂钩200的自重的影响下,下部挂钩200也不会绕钩连结杆90的轴心旋转。若货物w的载荷施加于下部挂钩200,则弹簧体100挠曲,由此下部挂钩200的上端部与固定把手65的下底部65a的下表面部的接触被解除,且推力轴承110也起作用,从而下部挂钩200能够容易地旋转。
52.若设负载链c1的使用长度中的弹簧常数为k1、弹簧体100的弹簧常数为k2,则k1和k2设置为大致相同。即使设定为这样的弹簧常数,也成为:使货物w升降时的货物w的纵摇主要通过弹簧体100的伸缩而被吸收的状态。另外,负载链c1由于卷起而其放出长度变短,弹簧常数变大(根据放出长度而变化),但优选以使用频率高的长度中的负载链c1为基准来决定弹簧体100的弹簧常数。
53.另外,推力轴承110是抵住弹簧体100的下端侧的轴承。由于该推力轴承110的存在,钩连结杆90、弹簧体100以及下部挂钩200能够相对于固定把手65容易地旋转。固定把手65的长度为人手掌宽度左右的大小,弹簧体100被收纳为落入固定把手65的长度内。当负载链c1的最长长度例如为3m时,若悬挂150kg的货物w,则负载链c1例如伸长约6mm,弹簧体100选择:若悬挂该货物w时例如弯曲5mm~6mm左右的弹簧。
54.<关于作用>
55.以下,对具有如上所述结构的电动链式葫芦10和圆筒操作装置60的作用进行说明。首先,对现有的电动链式葫芦10a及圆筒操作装置60a的作用(与货物摇晃相关的部分)进行说明。另外,在以下的说明中,负载链c1看作弹簧进行说明。
56.图4及图5是示意性表示在实现本实施方式的电动链式葫芦10之前阶段的电动链式葫芦10a及圆筒操作装置60a中发生货物摇晃的情况的图。另外,在图4和图5中,关于上述
电动链式葫芦10a涉及的结构,对符号标注字母“a”。另外,货物设为货物w。
57.如图4中(a)所示,在电动链式葫芦10a的初始状态(操作前状态)下,可动把手70a存在于中立位置。此时,由于电动机40未驱动,因此负载滑轮41也不旋转。
58.从该状态,如图4中(b)所示,操作者把持可动把手70a,使可动把手70a向上侧滑动。于是,根据与该可动把手70a向上方的滑动量相应的来自检测传感器80的检测信号,驱动电动机40,使负载滑轮41旋转(正转)而进行负载链c1的卷起。另外,在图4中(b)所示的状态中,表示的是虽然负载链c1被卷起,但货物w并未开始上升的状态。因此,负载链c1伸长。
59.然后,若继续进行负载链c1的卷起,则如图4中(c)所示,伴随着卷起以及负载链c1的收缩,货物w以及筒状部件64a也上升。在此,可动把手70a是操作者握住的部分,在持续握住的情况下,呈高度位置几乎没有变动的状态。而且,在图4中(c)所示的状态下,可动把手70a到达筒状部件64a的中立位置(初始位置)。而且,由于货物w的上升,货物w产生向上的惯性。因此,货物w欲进一步向上方移动。
60.然后,若货物w和筒状部件64a继续上升,则成为图4中(d)所示的状态。在图4的(d)中,可动把手70a相对于筒状部件64a位于相对下方的位置,并且成为负载链c1最大程度收缩的状态。于是,这次根据基于可动把手70a相对于筒状部件64a的向下方位置的滑动的来自检测传感器80的检测信号,将电动机40向解绕负载链c1的方向驱动。由此,负载链c1违背操作者的意愿而伴随负载滑轮41的旋转(反转)而开始进行解绕。
61.然后,若继续进行负载链c1的解绕,则如图5中(a)所示,筒状部件64a与货物w一起下降。而且,如图5中(a)所示,可动把手70a到达筒状部件64a的中立位置(初始位置)。此时,由于货物w的下降,货物w也产生向下的惯性。因此,货物w欲进一步向下方移动。
62.然后,若货物w和筒状部件64a继续下降,则成为图5中(b)所示的状态。在图5的(b)中,可动把手70a相对于筒状部件64a位于相对上方的位置。另外,负载链c1也呈伸长状态。即,可以说图5的(b)转至与图4的(b)相同的状态。之后,再次向与图4的(c)同样的图5的(c)的状态转移,其后向与图(4d)同样的图5的(d)的状态转移。
63.如此,在意图使货物w上升而使可动把手70a相对于筒状部件64a向上方滑动的情况下,在货物w的上升后货物w进行下降,伴随于此,可动把手70a相对于筒状部件64a相对地上下移动,由此产生反复进行上述货物w的上下移动这样的货物摇晃(货物w的纵摇)且被放大。因此,无法进行细微的速度调节、或提高速度和响应性、尤其是无法提高响应性。
64.与此相对,在本实施方式的电动链式葫芦10和圆筒操作装置60中,有效地防止了货物摇晃。以下,根据图6及图7,对本实施方式的电动链式葫芦10及圆筒操作装置60防止货物摇晃时的作用进行说明。另外,弹簧体100是通过将碟形弹簧101重叠而构成的压缩弹簧,但弹簧体100也可以是拉伸弹簧。图6和图7中示出了拉伸弹簧作为弹簧体100,但由拉伸弹簧构成的弹簧体100的拉伸和压缩被置换为由压缩弹簧构成的弹簧体100的压缩和拉伸。当由拉伸弹簧构成的弹簧体100被拉伸或者由压缩弹簧构成的弹簧体100被压缩时,下部挂钩200相对于筒状部件64向下方位移(远离),当由拉伸弹簧构成的弹簧体100被压缩或者由压缩弹簧构成的弹簧体100被拉伸时,下部挂钩200相对于筒状部件64向上方位移(靠近)。
65.如图6中(a)所示,在本实施方式的电动链式葫芦10的初始状态(操作前状态)下,与图4中(a)同样地,可动把手70位于中立位置。另外,弹簧体100由于货物w和下部挂钩200的载荷而挠曲,下部挂钩200呈位于相比筒状部件64规定量偏向下方的位置的状态。
66.从该图6中(a)所示的状态,如图6中(b)所示,操作者把持可动把手70,使可动把手70向上侧滑动。于是,根据与可动把手70向上方的滑动量相应的来自检测传感器80的检测信号,驱动电动机40,使负载滑轮41旋转(正转)而进行负载链c1的卷起。另外,图6中(b)表示刚开始负载链c1的卷起后的状态。
67.然后,在图6中(b)的状态之后,开始负载链c1的卷起。即,从图6中(b)所示的状态,向图6中(c)所示的状态转移。在图6中(c)所示的状态下,货物w以弹簧体100挠曲稳定的速度继续上升。此时,对于可动把手70,使可动把手70相对于筒状部件64位于操作者期望的速度位置而进行操作。
68.在该图6中(c)所示的状态之后,即使操作者使可动把手70返回中立位置,通过弹簧体100中蓄积的向上的作用力,货物w也上升,并成为图6中(d)所示的状态,但不会使筒状部件64相对于操作者握持的可动把手70位移。
69.然后,如图7中(a)所示,通过弹簧体100进一步收缩,抑制了货物w的上升被传递至筒状部件64。
70.而且,在图7中(a)之后,通过弹簧体100的收缩被释放,货物w下降。然后,如图7中(b)所示,弹簧体100的长度与图6中(a)为相同程度。此时,由于货物w的下降,在货物w中产生向下的惯性。因此,货物w欲进一步向下方移动。
71.然后,继续进行货物w和筒状部件64的下降,成为图7中(c)所示的状态。在图7的(c)中,弹簧体100伸长。另外,在该弹簧体100伸长后,如图7中(d)所示,货物w上升。此后,如上所述,虽然反复进行弹簧体100的伸长以及收缩,但是其振动逐渐衰减。通过使弹簧体100为组合多个碟形弹簧101而成的压缩弹簧,相比于螺旋弹簧衰减加快,因此优选。
72.如此,在本实施方式的电动链式葫芦10和圆筒操作装置60中,在货物w上升后,通过弹簧体100进行伸缩,抑制了筒状部件64沿上下方向进行移动。因此,即使使用对可动把手70的滑动反应灵敏的检测传感器,也能够消除由于可动把手70相对于筒状部件64相对地上下移动而违背操作者的意愿使电动机进行卷起及解绕驱动那样的状态。由此,能够防止货物摇晃,并且能够按照操作者的意愿操作货物w的升降。
73.<关于效果>
74.如上结构的圆筒操作装置60,具备:设置为筒状的筒状部件64、能够相对于筒状部件64沿轴向滑动的可动把手70、检测可动把手70的滑动量的检测传感器80(检测单元)、配置于筒状部件64的内部、并与悬挂货物w的下部挂钩200(挂钩)连结的钩连结杆90、以及收纳于筒状部件64内部、并对钩连结杆90施加朝向上方的作用力的弹簧体100。
75.通过如此构成,即使在使可动把手70相对于筒状部件64滑动之后,货物w延迟地在上下方向上移动,也能够通过弹簧体100的伸缩来吸收由该货物w的移动引起的振动。因此,能够抑制筒状部件64违背操作者意愿而沿上下方向移动。因而,由于能够抑制操作者握住而进行操作的可动把手70相对于筒状部件64相对地上下移动,因此能够防止电动机40意外地正转和反转。因此,能够抑制发生货物摇晃。
76.另外,负载滑轮41与卷绕绳索的圆筒形的卷筒不同,与负载链c1的啮合部为多边形,因此在负载链c1中产生由多边形效应(影响)引起的速度变动,从而货物w的上下移动的速度变得不稳定。然而,在本实施方式的圆筒操作装置60中设置有弹簧体100。因此,通过弹簧体100的伸缩,能够抑制负载滑轮41旋转时的货物w的速度变动,从而能够使货物w升降时
的速度稳定化。另外,通过适当地组合负载链c1的弹簧常数和弹簧体100的弹簧常数,能够将共振频率变更为与通过多边形的负载滑轮41旋转而产生的频率不一致。
77.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筒状部件64中的、在轴向上比可动把手70更靠下部挂钩200(挂钩)侧的位置上,以相对于筒状部件64不沿轴向移动的状态安装有能够用手握住的固定把手65,弹簧体100被收纳配置在固定把手65的内部。
78.因此,操作者通过在一边用拇指以外的手握住固定把手65,一边例如将拇指按压到可动把手70的状态下,使拇指移动,从而能够进行货物w的上下移动的操作。该情况下,拇指以外的手指位于固定把手65,拇指位于可动握手70。因此,即使筒状部件64由于货物w的上下移动而上下移动,也能够将可动把手70与固定把手65之间的距离维持为一定的距离。因此,通过无意图的可动把手70的操作而驱动电动机40,能够更可靠地防止货物w进行上下移动(货物摇晃)。另外,虽然减小了弹簧体100的弹簧常数时,对于防止货物摇晃是有效的,但减小弹簧常数时需要弹簧体100的长度,以使得能够保持货物w的载荷。通过将该弹簧体100收纳于固定把手65内,容易操作圆筒操作装置60,不会增大可动把手70与下部挂钩200的间隔,从而能够实现小型的圆筒操作装置。
79.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检测传感器80(检测单元)优选为磁性地检测可动把手70相对于筒状部件64的相对移动的磁传感器。在检测传感器80(检测单元)为磁传感器的情况下,即使使可动把手70稍微滑动,也能够检测到其滑动量。因此,在无需使可动把手70大幅滑动的情况下,能够通过微小的操作进行细微的速度调节,从而能够准确地控制货物w沿上下方向的移动量。
80.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弹簧体100以重叠多个碟形弹簧101的状态构成。因此,仅通过将与所希望的行程量(弹簧常数)对应的片数的碟形弹簧101重叠在固定把手65的内部,便能够容易地构成弹簧体100。另外,重叠有多个碟形弹簧101的弹簧体100,与螺旋弹簧相比伸缩时的衰减多,因而在防止货物w的纵摇方面是优选的。
81.另外,本实施方式的电动链式葫芦10具备上述的圆筒操作装置60,并且具备控制部45、电动机40以及负载滑轮41,其中,控制部45根据由检测传感器80(检测单元)检测出的可动把手70的滑动量,将电动机40的驱动速度控制为三个级差以上或无级差,电动机40由控制部45控制其驱动,负载滑轮41通过电动机40而被旋转并且进行负载链c1的卷起以及解绕。
82.因此,能够抑制可动把手70相对于筒状部件64相对地上下移动,故能够防止电动机40意外地正转和反转。因此,能够抑制发生货物摇晃。
83.另外,通过弹簧体100的伸缩,能够抑制负载滑轮41旋转时的速度变动,从而能够使货物w升降时的速度稳定化。
84.<变形例>
85.以上,对本发明的各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除此之外还能够进行各种变形。以下,对此进行叙述。
86.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弹簧体100是重叠多个碟形弹簧101而构成。但是,弹簧体不限于这种构成。例如,弹簧体也可以使用螺旋弹簧。
87.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在钩连结杆90上连结有下部挂钩200。但是,在钩连结杆90上也可以不连结下部挂钩200。例如,也可以在钩连结杆90上安装链环。
88.(符号说明)
89.10

电动链式葫芦、20

上部挂钩、30

链式葫芦主体、40

电动机、41

负载滑轮、45

控制部、50

链斗、60

圆筒操作装置、61

线缆、62

圆筒壳体部、63

上部外壳、63a

链连结部、64

筒状部件、64a

长孔、65

固定把手、65a

下底部、65a1

轴孔、65b

外周部、65c

把持部、70

可动把手、70a

插通孔、70b

凹部、71

固定螺钉、72

内侧可动部件、72a

螺纹孔、73

上侧施力弹簧、74

下侧施力弹簧、75

弹簧支架部、80

检测传感器(对应于检测单元)、81

传感器可动部、82

传感器固定部、90

钩连结杆、91

螺纹部、92

凸缘部、100

弹簧体、101

碟形弹簧、110

推力轴承、200

下部挂钩、201

转动轴、202

挂钩锁扣、c1

负载链。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