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双腔多用途管的制作方法

2022-07-23 17:09:52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双腔多用途管。


背景技术:

2.常规胃部手术需要放置胃肠减压管和胃肠营养管,胃肠减压管临床也称胃管,术前经鼻腔、咽喉、食管放置到胃腔,主要作用是将胃腔内的气体和液体引流到体外,以免胃腔扩张,造成胃部吻合切口裂开,引起吻合口漏。营养管可以在手术病人肠道排气后,灌注营养物质,增强病人体质,加快病人恢复。由于现在的胃管和营养管是独立分开的,需要分别通过鼻孔插入胃中,插入时病人要忍受痛苦,容易引起病人恶心、呕吐,严重的甚至无法忍受,自行拔出,造成吻合口痿,给后续的治疗恢复造成诸多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双腔多用途管,能够同时插入胃管和营养管,减少病人插管时的不适。
4.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5.一种双腔多用途管,它包括营养管和引流管,营养管和引流管的横截面为大小相等的半圆形,营养管和引流管的平面管壁相连构成横截面为圆形的管体,营养管的管体长度至少大于两倍引流管的管体长度,营养管的插入端的侧管壁上设有多个营养液孔,引流管的插入端的侧管壁上设有多个引流孔,引流管的插入端的最末端设有末端引流孔。
6.作为优选,营养管的插入端呈圆弧型,引流管的插入端的末端呈圆弧型,能够与营养管的平面管壁平缓过渡。
7.在一种方案中,引流孔或末端引流孔的形状为星形。
8.营养液孔的形状为圆形或椭圆形。
9.具体地,营养管的管体长度为80 ~110cm,引流管的管体长度为40cm。
10.营养管和引流管的开口端均设有柱状外螺旋接口。
11.在本装置中,营养管和引流管均由可自由弯曲的聚氨酯或硅胶材料制成。
12.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有:
13.本装置结构简单,设计巧妙,将引流管与营养管结合成一个圆管,避免了多次插管给病人带来痛苦; 一管多用,可以分别灌注营养物质和引流胃液,使用方便;将引流孔的形状设置为星形,使胃液不易回流;设置外螺旋接口,方便连接负压器等;不会引起病人恶心、呕吐,减少了并发症发生的几率,减轻了病人的不适感,减少了医护人员的工作量。
附图说明
14.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5.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正视图;
16.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图;
17.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18.图5为本实用新型a部的局部放大图;
19.图6为本实用新型b部的局部放大图;
20.图7为本实用新型c部的局部放大图;
21.图8为本实用新型d-d断面图;
22.图中:1-营养管;2-引流管;3-引流孔;4-末端引流孔;5-营养液孔;6-外螺旋接口。
具体实施方式
23.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地说明:
[0024] 如图1-8 所示,本实用新型它包括有营养管1和引流管2,营养管1和引流管2的横截面为大小相等的半圆形,营养管1和引流管2的平面管壁相连构成横截面为圆形的管体,营养管1的管体长度至少大于两倍引流管2的管体长度,营养管1的插入端的侧管壁上设有多个营养液孔5,引流管2的插入端的侧管壁上设有多个引流孔3,引流管2的插入端的最末端设有末端引流孔4。
[0025]
为了便于插入时损伤患者的其他器官,营养管1的插入端呈圆弧型,引流管3的插入端的末端呈圆弧型,能够与营养管1的平面管壁平缓过渡,表面均为光滑,不会对患者的身体内部造成伤害。
[0026]
在本装置中,设置末端引流孔4更利于引流最低点处的胃液,引流更方便。
[0027]
作为优选,引流孔3或末端引流孔3的形状为星形,在引流时不易发生回流现象。
[0028]
营养液孔5的形状为圆形或椭圆形,圆形或椭圆形更利于营养液流入。
[0029]
根据胃液以及需要输送营养液的位置设定引流管2和营养管1的长度,一般营养管1的管体长度至少大于两倍引流管2的管体长度。具体地,营养管1的管体长度为80 ~110cm,引流管2的管体长度为40cm。
[0030]
营养管1和引流管2的开口端均设有柱状外螺旋接口6,外螺旋接口便于与负压器等设备的接口相连,方便操作。
[0031]
在本装置中,营养管1和引流管2均由可自由弯曲的聚氨酯或硅胶材料制成,需要定期更换。
[0032]
在营养管1和引流管2的开口端还可设置堵帽,不使用时需要关紧,避免受到外界污染,引发其他问题。
[0033]
本实用新型的使用过程如下:
[0034]
使用本装置时,需要在术前把本实用新型从鼻腔经咽喉、食管放置到胃腔,于术中沿肠腔将营养管1的插入端放置到空肠上端,此时引流管2位于胃中,术后将引流管 2 接负压器引流胃液,从营养管 1的注入端向空肠内滴注液体营养。
[0035]
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工艺可以采用现有技术。
[0036]
本实用新型的最佳实施例已经阐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对于本实用新型做出的进一步拓展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双腔多用途管,其特征是它包括营养管(1)和引流管(2),所述营养管(1)和引流管(2)的横截面为大小相等的半圆形,所述营养管(1)和引流管(2)的平面管壁相连构成横截面为圆形的管体,所述营养管(1)的管体长度至少大于两倍所述引流管(2)的管体长度,所述营养管(1)的插入端的侧管壁上设有多个营养液孔(5),所述引流管(2)的插入端的侧管壁上设有多个引流孔(3),所述引流管(2)的插入端的最末端设有末端引流孔(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腔多用途管,其特征是所述营养管(1)的插入端呈圆弧型,所述引流管(2)的插入端的末端呈圆弧型,能够与所述营养管(1)的平面管壁平缓过渡。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腔多用途管,其特征是所述引流孔(3)或末端引流孔(3)的形状为星形。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腔多用途管,其特征是所述营养液孔(5)的形状为圆形或椭圆形。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腔多用途管,其特征是所述营养管(1)的管体长度为80 ~110cm,所述引流管(2)的管体长度为40cm。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腔多用途管,其特征是所述营养管(1)和引流管(2)的开口端均设有柱状外螺旋接口(6)。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腔多用途管,其特征是所述营养管(1)和引流管(2)均由可自由弯曲的聚氨酯或硅胶材料制成。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双腔多用途管,它包括营养管和引流管,营养管和引流管的横截面为大小相等的半圆形,营养管和引流管的平面管壁相连构成横截面为圆形的管体,营养管的管体长度至少大于两倍引流管的管体长度,营养管的插入端的侧管壁上设有多个营养液孔,引流管的插入端的侧管壁上设有多个引流孔,引流管的插入端的最末端设有末端引流孔。本实用新型将引流管与营养管结合成一个圆管,避免了多次插管给病人带来痛苦,一管多用,可以分别灌注营养物质和引流胃液,将引流孔的形状设置为星形,使胃液不易回流,同时设置外螺旋接口,方便使用,减轻病人治疗时的不适感,减少了医护人员的工作量,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技术研发人员:魏凌云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人民解放军东部战区总医院
技术研发日:2021.12.27
技术公布日:2022/7/22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