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新型园林树木固定装置

2022-07-23 14:36:19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树木固定技术领域,特别是指一种新型园林树木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2.为了防止树木倒伏,需要为园林树木加装固定装置。
3.现有的树木固定装置主要由四根斜撑和位于斜撑顶部的抱环构成,中段设置辅助加固环,抱环环绕树干,斜撑顶部与抱环连接,其底部插入土层中,多使用绳索、树藤或铁钉等进行连接捆绑固定装置,因此现有的树木固定装置主要依靠斜撑的侧向支撑力来防止树木倒伏。
4.现有树木固定装置的斜撑插入土层的深度有限,抗拔与抗压能力都很弱,容易因风吹树木摇晃而被拔起、压倒或扭转倒伏;若其中一根斜撑松动,易造成其他斜撑支撑力不平衡而容易倒伏。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园林树木固定装置,提高安装在地面后的抗拔能力,保证树木固定装置结实耐用。
6.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解决方案是:
7.一种新型园林树木固定装置,包括上夹持机构、下夹持机构、支撑腿和钻地限位组件;所述上夹持机构、下夹持机构分别用于夹持树木的树干部分、树根部分,两者之间可拆卸地连接有若干所述支撑腿;所述钻地限位组件钻入土层以使所述下夹持机构固定在地面上,其包括调节螺母、安装板、中心轴、套圈,以及至少一组上限位板和下限位板;所述调节螺母向上贯穿所述下夹持机构,并由所述安装板固定在所述下夹持机构上;所述中心轴的上部分与所述调节螺母螺纹连接;所述套圈可转动地套设在所述中心轴的下部分,并被限制沿所述中心轴的轴向移动;所述上限位板的上端与所述调节螺母的下边缘枢接配合,其下端与所述下限位板的上端枢接配合,所述下限位板的下端与所述套圈枢接配合;所述上限位板的两侧均为斜边,且所述上限位板的斜边由上至下间距加大;所述下限位板的两侧均为斜边,且所述下限位板的斜边由上至下间距减小。
8.所述调节螺母的外侧面对称设置有一对供所述安装板嵌设的限位槽,所述限位槽的侧面凸出形成有限位块;所述安装板嵌入所述限位槽的一边设置有与所述限位块匹配的内口;所述安装板嵌入所述调节螺母后,采用螺栓锁固在所述下夹持机构上。
9.所述中心轴的顶端位置设置有沿所述中心轴的直径方向设置的通孔,所述通孔用于穿过工具以转动所述中心轴。
10.所述中心轴的上部分设置有与所述调节螺母的内螺纹匹配的外螺纹,所述外螺纹的下端位置设置有限位凸起,用于限制所述调节螺母在所述中心轴上的最低位置。
11.所述上限位板的中部镂空。
12.所述上限位板的外轮廓为上边短、下边长的等腰梯形,所述下限位板的外轮廓为
上边长、下边短的等腰梯形,且所述上限位板的下边与所述下限位板的上边等长。
13.所述上夹持机构包括对称设置的一对长方形夹持板,以及一对橡胶垫、四对固定耳和两对连接板;所述夹持板的一长边中部设置有弧形缺口;所述夹持板的另一长边两端均设置有供所述支撑腿的端部配合的腰孔;所述橡胶垫贴合在所述弧形缺口内;所述腰孔的两侧对称设置有一对固定耳,所述固定耳与所述支撑腿的端部枢接配合;所述连接板的两端分别可拆卸地安装在两块夹持板上,两对连接板对称设置在所述弧形缺口的两侧,同对连接板分别设置在所述夹持板的上下两面;所述下夹持机构与所述上夹持机构结构相同。
14.所述夹持板设置有所述弧形缺口的长边两端均设置有若干沿其短边方向延伸的螺孔,所述连接板等间距地设置有若干螺孔。
15.所述固定耳包括相垂直的长方形板和三角形板,所述长方形板通过螺栓锁固在所述夹持板上,所述三角形板通过螺栓与所述支撑腿枢接配合。
16.所述支撑腿为圆管,其上端设置有若干对螺孔,其下端设置有一对螺孔。
17.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的钻地限位组件具有在土层内内收与外展的功能:内收时钻地限位组件易于钻入土层或者从土层拔出,操作方便,使得钻地限位组件更容易安装和回收;外展时,上限位板与地面形成一定的夹角,下限位板与地面平行,具有很强的抓地效果,不易被拔出或者下压,具有很强的适用性,从而提高树木固定装置的抗拔能力,保证其结实耐用。
附图说明
18.图1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的立体图;
19.图2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钻地限位组件内收状态的主视图;
20.图3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钻地限位组件内收状态的侧视图;
21.图4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钻地限位组件外展状态的主视图;
22.图5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钻地限位组件外展状态的侧视图;
23.图6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调节螺母与安装板配合的示意图;
24.图7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上夹持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25.图8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固定耳的立体图;
26.图9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下夹持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27.图10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支撑腿的结构示意图;
28.附图标号说明:
[0029]1‑‑‑‑
上夹持机构;
ꢀꢀꢀꢀ
11
‑‑‑
夹持板;
ꢀꢀꢀꢀꢀꢀꢀꢀ
111
‑‑
弧形缺口;
[0030]
112
‑‑
腰孔;
ꢀꢀꢀꢀꢀꢀꢀꢀꢀꢀ
113
‑‑
弧块;
ꢀꢀꢀꢀꢀꢀꢀꢀꢀꢀ
114
‑‑
安装孔;
[0031]
12
‑‑‑
橡胶垫;
ꢀꢀꢀꢀꢀꢀꢀꢀ
13
‑‑‑
固定耳;
ꢀꢀꢀꢀꢀꢀꢀꢀ
131
‑‑
长方形板;
[0032]
132
‑‑
三角形板;
ꢀꢀꢀꢀꢀꢀ
14
‑‑‑
连接板;
ꢀꢀꢀꢀꢀꢀꢀꢀ2‑‑‑‑
下夹持机构;
[0033]3‑‑‑‑
支撑腿;
ꢀꢀꢀꢀꢀꢀꢀꢀ4‑‑‑‑
钻地限位组件;
ꢀꢀ
41
‑‑‑
调节螺母;
[0034]
411
‑‑
限位槽;
ꢀꢀꢀꢀꢀꢀꢀꢀ
412
‑‑
限位块;
ꢀꢀꢀꢀꢀꢀꢀꢀ
42
‑‑‑
安装板;
[0035]
421
‑‑
内口;
ꢀꢀꢀꢀꢀꢀꢀꢀꢀꢀ
43
‑‑‑
中心轴;
ꢀꢀꢀꢀꢀꢀꢀꢀ
431
‑‑
通孔;
[0036]
432
‑‑
外螺纹;
ꢀꢀꢀꢀꢀꢀꢀꢀ
433
‑‑
限位凸起;
ꢀꢀꢀꢀꢀꢀ
434
‑‑
限位圈;
[0037]
44
‑‑‑
套圈;
ꢀꢀꢀꢀꢀꢀꢀꢀꢀꢀ
45
‑‑‑
上限位板;
ꢀꢀꢀꢀꢀꢀ
46
‑‑‑
下限位板;
[0038]
47
‑‑‑
第一转轴;
ꢀꢀꢀꢀꢀꢀ
48
‑‑‑
第二转轴;
ꢀꢀꢀꢀꢀꢀ
49
‑‑‑
第三转轴。
具体实施方式
[0039]
为了进一步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阐述。
[0040]
参考图1至图10所示,本实用新型为一种新型园林树木固定装置,包括上夹持机构1、下夹持机构2、支撑腿3和钻地限位组件4;
[0041]
上夹持机构1、下夹持机构2分别用于夹持树木的树干部分、树根部分,两者之间可拆卸地连接有若干支撑腿3;
[0042]
钻地限位组件4钻入土层以使下夹持机构2固定在地面上,其包括调节螺母41、安装板42、中心轴43、套圈44,以及至少一组上限位板45和下限位板46;
[0043]
调节螺母41向上贯穿下夹持机构2,并由安装板42固定在下夹持机构2上;
[0044]
中心轴43的上部分与调节螺母41螺纹连接;
[0045]
套圈44可转动地套设在中心轴43的下部分,并被限制沿中心轴43的轴向移动;
[0046]
上限位板45的上端与调节螺母41的下边缘枢接配合,其下端与下限位板46的上端枢接配合,下限位板46的下端与套圈44枢接配合;上限位板45的两侧均为斜边,且上限位板45的斜边由上至下间距加大;下限位板46的两侧均为斜边,且下限位板46的斜边由上至下间距减小。
[0047]
以下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
[0048]
参见图2至图6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钻地限位组件4的具体实施方式:
[0049]
上述调节螺母41的外侧面对称设置有一对供安装板42嵌设的限位槽411,限位槽411的侧面凸出形成有限位块412;安装板42嵌入限位槽411的一边设置有与限位块412匹配的内口421,以使安装板42可以在横向和竖向上同时限位调节螺母41;安装板42嵌入调节螺母41后,采用螺栓锁固在下夹持机构2上,安装板42上开设有若干用于装配螺栓的螺孔,以便调节安装位置或者锁固更多的螺栓。在安装时,调节调节螺母41的限位槽411略露出于下夹持机构2的板面,然后将安装板42平插入调节螺母41的限位槽411,通过安装板42上的螺孔将安装板42固定在下夹持机构2的板面上,同时也就达到将打入地面的钻地限位组件4固定在下夹持机构2上。
[0050]
上述中心轴43的顶端位置设置有沿中心轴43的直径方向设置的通孔431,通孔431用于穿过螺丝刀、细铁棍等工具以便更容易地转动中心轴43进行调节钻地限位组件4。
[0051]
上述中心轴43的上部分设置有与调节螺母41的内螺纹匹配的外螺纹432,外螺纹432的下端位置设置有限位凸起433,用于限制调节螺母41在中心轴43上的最低位置,也即防止中心轴43上升过度,中心轴43上升至限位凸起433与调节螺母41的下表面接触时即无法继续上升,此时下限位板46实现与地面平行。
[0052]
上述中心轴43的下部分设置有与中心轴43不可活动的一对限位圈434,该对限位圈434夹设在套圈44的上下侧,用于限制套圈44沿中心轴43的轴向移动。
[0053]
上述中心轴43的下端为尖端,便于钻入土层。
[0054]
上述上限位板45的中部镂空,以适当减少上限位板45外展时的阻力。
[0055]
上述上限位板45的外轮廓为上边短、下边长的等腰梯形,下限位板46的外轮廓为上边长、下边短的等腰梯形,且上限位板45的下边与下限位板46的上边等长,上限位板45、下限位板46采用规则的形状可以使得钻地限位组件4的受力稳定、更加牢固。
[0056]
上述钻地限位组件4还包括设置在调节螺母41与上限位板45之间的第一转轴47、设置在上限位板45与下限位板46之间的第二转轴48,以及设置在下限位板46与套圈44之间的第三转轴49。
[0057]
钻地限位组件4的工作原理为:
[0058]
通过安装板42使得调节螺母41与下夹持机构2保持固定后,通过转动中心轴43,使得中心轴43相对调节螺母41进行升降,中心轴43的上升与下降可以带动上限位板45与下限位板46的枢接处(也即第二转轴48)进行外展与内收:内收时,上限位板45和下限位板46均与地面垂直,易于钻入土层或者从土层拔出,操作方便;外展时,上限位板45与地面形成一定的夹角,下限位板46与地面平行,具有很强的抓地效果,不易被拔出或者下压,具有很强的适用性。
[0059]
参见图7和8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上夹持机构1的具体实施方式:
[0060]
上述上夹持机构1包括对称设置的一对长方形夹持板11,以及一对橡胶垫12、四对固定耳13和两对连接板14;夹持板11的一长边中部设置有弧形缺口111;夹持板11的另一长边两端均设置有供支撑腿3的端部配合的腰孔112;橡胶垫12贴合在弧形缺口111内;腰孔112的两侧对称设置有一对固定耳13,固定耳13与支撑腿3的端部枢接配合;连接板14的两端分别可拆卸地安装在两块夹持板11上,两对连接板14对称设置在弧形缺口111的两侧,同对连接板14分别设置在夹持板11的上下两面。
[0061]
在夹持板11的一些实施方式中,上述弧形缺口111沿竖向形成弧块113,以便匹配橡胶垫12以加大橡胶垫12的厚度。
[0062]
在夹持板11的一些实施方式中,上述夹持板11的中部镂空,该设计使得上夹持机构1在不影响稳固性的前提下适当减轻重量。
[0063]
在夹持板11的一些实施方式中,上述夹持板11设置有弧形缺口111的长边两端均设置有若干沿其短边方向延伸的螺孔,连接板14等间距地设置有若干螺孔,从而方便根据树木的尺寸调节两块夹持板11的间距。
[0064]
在固定耳13的一些实施方式中,上述固定耳13包括相垂直的长方形板131和三角形板132,长方形板131通过螺栓锁固在夹持板11上,三角形板132通过螺栓与支撑腿3枢接配合,也即长方形板131、三角形板132上均设置有螺孔。
[0065]
参见图9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下夹持机构2的具体实施方式:
[0066]
上述下夹持机构2与上夹持机构1的结构相同、尺寸不同,主要在于夹持板11更大;其夹持板11的镂空位置中间采用横杆进行相连,以提高强度;夹持板11上设置有供钻地限位组件4装配的安装孔114;
[0067]
参见图10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支撑腿3的具体实施方式:
[0068]
上述支撑腿3为圆管,其上端设置有若干对螺孔,其下端设置有一对螺孔。由于地面不平、树干自然倾斜或树干长势不均衡等原因造成四根长度相同的支撑腿3从各自下端的下夹持机构2到上夹持机构1的距离略有不同时,支撑腿3长度略有剩余者,可以让支撑腿3穿过上夹持机构1并露出一部分,支撑腿3上端的若干对螺孔的设计就方便这种情况下支
撑腿3与上夹持机构1的调节与固定,可以达到有效调节长度的作用。
[0069]
本实用新型的安装步骤为:
[0070]

安装本固定装置时,先根据树木的大小与树干的长势情况选择适宜规格的夹持机构1、下夹持机构2和支撑腿3,确定钻地限位组件4的安装位置;将钻地限位组件4调至内收状态,将四个钻地限位组件4逐一从上端敲打,使其钻入土层内;将一块下夹持机构2的夹持板11’放置于树干一侧适宜的位置上,使相邻的两个钻地限位组件4的上端经安装孔114穿出,调整调节螺母41的限位槽411略露出夹持板11’的板面时,将安装板42平插入调节螺母41的限位槽411,通过安装板42上的螺孔用螺栓将安装板42固定在夹持板11’上(同时也就达到将钻地限位组件4的调节螺母41固定在下夹持机构2上的作用);同法在树干的另一侧安装另一块夹持板11和固定另两个钻地限位组件4;用两块连接板14’将两块夹持板11’两侧边连接固定;用一支螺丝刀穿过钻地限位组件4上端的通孔431,转动钻地限位组件4的中心轴43使其上升至限位位置;同法转动另三个钻地限位组件4至限位位置;用螺栓配合普通螺母逐一将四根支撑腿3的下端与下夹持机构2的固定耳13’连接固定;
[0071]

取一块上夹持机构1的夹持板11,将相邻两根支撑腿3的上端穿过夹持板11的两个腰孔112,用螺栓将支撑腿3的上端与上夹持机构1的固定耳13连接固定;同法将另一块夹持板11与另两个支撑腿3连接固定;取两块连接板14分别置于两块夹持板11一侧边的上下两面,用螺栓依次穿过上方的连接板14

夹持板11

下方的连接板14,配合普通螺母分别将两块连接板14与前后两块夹持板11连接固定;同法将另两块连接板14与前后两块夹持板11另侧边连接固定;至此,本树木固定装置安装完毕。
[0072]
本实用新型后续的调节方式为:
[0073]
树木长大致树干增粗时,拆下上夹持机构1的两对连接板14,调节连接板14与前后两块夹持板11的相对位置,再装上两块连接板14,即可达到新的固定作用。
[0074]
本实用新型的拆卸步骤为:
[0075]
拆卸本固定装置时,先卸下上夹持机构1两对连接板14的螺栓,使两块夹持板11可分开;卸下上夹持机构1四对固定耳13的螺栓,先后将两块夹持板11;卸下支撑腿3与下夹持机构2的四对固定耳13’的螺栓,先后取下四根支撑腿3;旋转下降四个钻地限位组件4的中心轴43,旋下四块安装板42的螺栓,取出四块安装板42;卸下下夹持机构2的连接板14’的螺栓,使两块夹持板11’可分开并收起;用螺丝刀穿过钻地限位组件4上端的通孔431,向上拔出四个钻地限位组件4;至此,本固定装置拆卸完毕。
[0076]
通过上述方案,本实用新型的钻地限位组件4具有在土层内内收与外展的功能:内收时钻地限位组件4易于钻入土层或者从土层拔出,操作方便,使得钻地限位组件4更容易安装和回收;外展时,上限位板45与地面形成一定的夹角,下限位板46与地面平行,具有很强的抓地效果,不易被拔出或者下压,具有很强的适用性,从而提高树木固定装置的抗拔能力,保证其结实耐用。
[0077]
上述实施例和图式并非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产品形态和式样,任何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对其所做的适当变化或修饰,皆应视为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畴。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