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自动送餐机器人的制作方法

2022-07-23 05:56:5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涉及送餐机器人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自动送餐机器人。


背景技术:

2.在高档酒店中为了提高客户的需求以及较少人力资源的消耗,专门配备了送餐机器人,客户在房间内通过自主点餐系统下单后将餐品信息给到后厨进行烹制,为了不占用厨房位置,且不影响后厨工作,后厨制作完成的菜盘放置在传送带上并通过传送带将菜盘运输至配送室,将菜盘放入送餐机器人体内并由送餐机器人将烹饪好的餐品送达至指定房间门口在实际应用中,针对送餐机器人的行进速度较慢以及配送时间较长的问题,为了保证客户的用餐体验得到提升,在送餐机器人内设置有保温装置,但是常规的送餐机器人无法对菜品进行分析,对于一些无需加热的餐品进行保温反而会导致餐品的食用口感变差,设计出一种能够区分热菜和冷菜并对其进行适合处理的送餐机器人是非常有必要的。
3.由于菜盘内的菜需要一定的时间才能完全将温度传导至菜盘上,因此,第一时间所检测的温度作为保温的温度不准确。


技术实现要素:

4.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自动送餐机器人,能够有效解决上述传统送餐机器人存在的问题。
5.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自动送餐机器人,包括机体,还包括:升降装置,设置在所述机体内,所述升降装置包括第一盛放台;检测装置,设置在所述第一盛放台底部;移动件,设置在所述升降装置上,包括第一移动件和第二移动件,所述升降装置上还设置有控制所述第一移动件与第二移动件活动的驱动装置;控制件,用于控制所述第一盛放台仅与其中一处所述移动件相连接;分类台,与所述升降装置相连接,包括第一分类台和第二分类台,分别与所述第一移动件和第二移动件相配合,将所述第一盛放台上的菜盘转移至所述第一分类台或者第二分类台上。
6.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升降装置包括上座和下座,所述上座与所述下座内均设置为空腔,所述上座上设置有第一连接杆,且所述第一连接杆下端设置有活动块,所述活动块置于所述下座内,所述上座与下座之间设置有弹簧,所述下座上设置有气管与所述驱动装置相连接。
7.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检测件为温度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第一盛放台上的所述菜盘温度,所述温度传感器为所述控制件提供判断依据。
8.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移动件还包括框架,所述框架固定在所述上座顶部,在所述框架上设置有三个方向的通口,分别位于前端、上端、后端,所述第一移动件为第一齿条,所述第二移动件为第二齿条,所述第一齿条设置在前端的通口处,所述第二齿条设置在后端的通口处,所述第一盛放台设置在上端的通口处,所述第一齿条和第二齿条长度
一致且为通口长度的一半,分别位于前端通口的左侧和后端通口的右侧,在所述第一齿条和第二齿条上还分别设置有齿口朝上的第三齿条和第四齿条。
9.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盛放台下端设置有支撑块,所述支撑块初始状态位于所述框架中部,且两侧分别为所述第一齿条和第二齿条的端部,所述第一齿条内设置有第一磁铁,所述第二齿条内设置有第二磁体,所述支撑块内设置有电磁铁。
10.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电磁铁上并联有两处电源,分别为第一电源和第二电源,且两处电源的正负极方向相反,所述第一电源和第二电源的连接点处设置有所述检测装置,所述检测装置检测为热菜时,所述第一电源接通,所述第二电源断开,所述检测装置检测为冷菜时,所述第一电源断开,所述第二电源接通。
11.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气管为分支气管,由主气管和第一气管和第二气管组成,所述驱动装置设置有两组,每组所述驱动装置包括活塞筒、第五齿条,所述第五齿条下端设置有活塞且置于所述活塞筒内,所述第五齿条上端配合有第一直齿轮,所述第一直齿轮连接在第一锥齿轮上,所述第一锥齿轮上端配合有第二锥齿轮,所述第二锥齿轮通过第二连接杆与第二直齿轮连接,所述第二直齿轮带动所述第一齿条和第二齿条移动。
12.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分类台包括支撑座、移动台,所述移动台包括设置在顶部的第二盛放台,所述第二盛放台中部设置有凹槽,所述凹槽内嵌入有传动件,所述传动件由第一传动轮、第二传动轮、皮带构成,所述第一分类台上的所述第一传动轮前侧设置第一传动杆,所述第一分类台上的所述第二传动轮前侧设置有转动电机,且所述移动台上设置有启动开关,所述第一传动杆与所述第二齿条配合,所述第二齿条与所述启动开关接触后使所述转动电机启动,使所述皮带发生回转,所述皮带上设置有若干条形带,且位于所述皮带中部,所述支撑座上设置有若干滚槽,所述移动台底部设置有滚轮,所述滚轮嵌入所述滚槽内,所述第一分类台的所述第二盛放台上设置有盖板,所述盖板上设置有保温模组,所述第二分类台与所述第一分类台其中区别之处在于,所述第二传动轮后侧设置有第二传动杆,所述第二分类台上的所述转动电机设置在所述第一传动轮后侧,所述第一齿条与所述启动开关接触后使所述转动电机启动,并使所述皮带发生回转,所述第二传动杆与所述第一齿条配合,所述皮带上的所述若干条形带位于所述皮带中部。
13.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分类台和第二分类台设置有若干组且位于轨道架上,所述轨道架设置在活动架上,在所述轨道架上设置有视觉传感器,所述视觉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盛放台的位置,从而控制所述轨道架在所述活动架上移动并保持所述分类台与所述第一盛放台处于同一高度,所述轨道架上的轨道为呈“口”形,在所述第一分类台和第二分类台上设置有重量感应装置,当第一个所述分类台受重时,使第一个所述分类台下移并使后方的所述分类台移动至前一个所述分类台的位置处,在同一所述分类台中,仅当所述分类台上的所述菜盘全部取完后,所述分类台重新回到初始位置。
14.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盛放台的左右两侧底部设置有缺口,前后两侧设置有挡板,所述菜盘由盘体和底座构成,所述底座中间有若干组条形槽,所述菜盘放置在所述第一盛放台上时,部分所述条形槽置于所述缺口处,所述第一盛放台的底面与所述第二盛放台的底面相平齐。
15.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在放入菜盘后通过温度传感器来识别菜盘是热菜还是冷菜,通过菜盘的自重使升降装置下移从而来启动驱动装置,随后将识别后的菜盘进行左右
分类归纳,通过转动电机使皮带回转,将菜盘托送至第二盛放台上,设置“口”形轨道架,规定了分类台的活动轨迹和锁定位置,可以存放多组分类台,对不同温度的菜盘进行归类并提供合理的保温温度,保证了用户的饮食口感。
附图说明
16.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17.图1是本发明的内部结构图。
18.图2是本发明的上座内驱动装置结构图。
19.图3是本发明的升降装置立体图。
20.图4是本发明的另一状态升降装置立体图。
21.图5是本发明的图4状态的正视图。
22.图6是本发明的电磁铁与电源连接示意图。
23.图7是本发明的另一状态时电磁铁与电源连接示意图。
24.图8是本发明的第一齿条和第二齿条俯视图。
25.图9是本发明的图8中a处放大图。
26.图10是本发明的另一状态时图8中a处放大图。
27.图11是本发明的第一分类台立体图。
28.图12是本发明的第二分类台立体图。
29.图13是本发明的冷菜的温度传感器与保温装置初始状态连接图。
30.图14是本发明的冷菜被检测后时温度传感器与保温装置连接图。
31.图15是本发明的热菜的温度传感器与保温装置初始状态连接图。
32.图16是本发明的热菜时被检测后温度传感器与保温装置连接图。
33.图17是本发明的初始状态条形带的位置示意图。
34.图18是本发明的移动状态条形带的位置示意图图19是本发明的轨道架正视图。
35.图20是本发明的菜盘底部状态立体图。
36.图中,1.机体,2.活动架,3.轨道架,4.第二分类台,5.第一盛放台,6.移动件,7.第一分类台,8.上座,9.弹簧,10.第一连接杆,11.活动块,12.下座,13.气管,14.第二直齿轮,15.第二连接杆,16.第二锥齿轮,17.第一锥齿轮,18.第一直齿轮,19.第五齿条,20.活塞筒,21.活塞,22.第二气管,23.第一气管,24.主气管,25.第一盛放台,26.缺口,27.框架,28.第一齿条,29.第三齿条,30.第二齿条,31.第四齿条,32.支撑块,33.电磁铁,34.温度传感器,35.按钮,36.第一电源,37.第二电源,38.第一磁铁,39.第二磁铁,40.保温模组,41.盖板,42.第二盛放台,43.皮带,44.第一传动杆,45.启动开关,46.转动电机,47.支撑座,48.第二传动杆,49.第一传动轮,50.第二传动轮,51.条形带,52.菜盘,53.条形槽,53.导热硅胶片,54. 密封管,55.气球,56.滑动变阻器,57.制冷片,58.保温模块电源。
具体实施方式
37.参照图1-16所示,一种自动送餐机器人,包括机体1,还包括:升降装置,设置在所述机体1内,所述升降装置包括第一盛放台5;检测装置,设置在所述第一盛放台5底部;移动
件6,设置在所述升降装置上,包括第一移动件6和第二移动件6,所述升降装置上还设置有控制所述第一移动件6与第二移动件6活动的驱动装置;控制件,用于控制所述第一盛放台5仅与其中一处所述移动件6相连接;分类台,与所述升降装置相连接,包括第一分类台7和第二分类台4,分别与所述第一移动件6和第二移动件6相配合,将所述第一盛放台5上的菜盘52转移至所述第一分类台7或者第二分类台4上。
38.其中,所述升降装置包括上座8和下座12,所述上座8和所述下座12内部均设置为空腔,在所述上座8底部中间固定设置有第一连接杆10,所述第一连接杆10穿过所述下座12的顶部且在所述第一连接杆10的下端设置有活动块11,所述活动块11即为活塞,在所述上座8和所述下座12之间设置有弹簧9,所述弹簧9启到支撑或当所述上座8受到挤压且压力消失后,使所述上座8恢复至初始位置的作用,所述驱动装置设置在所述上座8的空腔内,同时在所述下座12上还设置有气管13,所述气管13的位置处于所述下座12的底部位置处,且所述气管13的位置低于所述活动块11的高度位置,所述气管13连接至所述驱动装置上。
39.所述检测装置是对所述菜盘52的温度进行检测,所述检测装置为温度传感器34,所述温度传感器34直接与所述菜盘52的底部相接触,所述温度传感器34能够为所述控制件的控制选择提供判断依据,当所述温度传感器34检测到所述菜盘52的温度为常温或低温时,此时所述温度传感器34发出信号,使所述第一盛放台5与所述第一移动件6相连接,当所述温度传感器34检测到所述菜盘52的温度为高于常温时,此时所述温度传感器34发出信号,使所述第一盛放台5与所述第二移动件6相连接。
40.所述上座8顶面还固定设置有放置所述第一移动件6和第二移动件6的框架27,所述第一移动件6为第一齿条28,所述第二移动件6为第二齿条30,在所述框架27上设置有三处通口,分别位于所述框架27的前端、上端、后端,且三处通口处于相通的状态,其中,所述第一齿条28设置在所述前端通口处,所述第二齿条30设置在所述后端通口处,所述第一盛放台5设置在所述上端通口处,所述第一齿条28的齿槽朝向前端,所述第二齿条30的齿槽朝向后端,所述第一齿条28和第二齿条30的长度一致且均为通口长度的一半,所述第一齿条28位于所述前端通口的左侧位置(与左侧内壁相贴合),所述第二齿条30位于所述后端通口的右侧位置(与右侧内壁相贴合),在所述第一盛放台5的下端设置有嵌入所述上端通口的支撑块32,所述支撑块32在初始状态时位于所述上端通口的中间位置处,在所述第一齿条28的右侧面还设置有第三齿条29,在所述第二齿条30的左侧面还设置有第四齿条31,所述第三齿条29和第四齿条31的齿槽朝上,且同时穿过所述框架27的左侧壁和右侧壁,进一步的,为了对限制所述第一齿条28和第二齿条30的移动轨道进行限制,还可以在所述第一齿条28和第二齿条30的底部设置滑动块,在所述框架27的内底部设置有滑槽,使所述第一齿条28和第二齿条30的移动轨迹为直线状。
41.其中,所述气管13由主气管24和支气管组成,形成分支气管状,所述支气管分别为第一气管23和第二气管22,所述主气管24连接至所述下座12,所述第一气管23和第二气管22连接至所述驱动装置上,在所述第一气管23和第二气管22的连接点处设置有电控拨片,所述电控拨片与所述温度传感器34通过控制电路板相连通,当所述温度传感器34检测到处于发烫的所述菜盘52时,所述电控拨片处于初始状态,当所述温度传感器34检测到处于常温时的所述菜盘52时,所述电控拨片发生偏转,所述电控拨片初始状态下贴靠在所述第二气管22的管壁上,使得所述主气管24与所述第一气管23处于相通状态,所述电控拨片偏转
后,所述电控拨片贴靠在所述第一气管23的管壁上,使得所述主气管24与所述第二气管22处于相通状态。
42.所述驱动装置包括两组,分别位于所述菜盘52的前后两侧位置,所述驱动装置包括活塞筒20、第五齿条19,所述第五齿条19的下端嵌入至所述活塞筒20内,在所述第五齿条19的下端处还设置有活塞21,所述第五齿条19上的下端不设置齿槽,所述齿槽均位于所述活塞筒20的外部,所述第一气管23和第二气管22连接至所述活塞筒20内且位于所述活塞筒20的下端位置(始终位于所述活塞21的下端位置),在所述第五齿条19的上端齿槽处设置有与所述第五齿条19配合的第一直齿轮18,在所述第一直齿轮18上设置有第一锥齿轮17,所述第一锥齿轮17与所述第一直齿轮18同步转动,同时在所述第一锥齿轮17的上端设置有与所述第一锥齿轮17配合的第二锥齿轮16,所述第二锥齿轮16设置在第二连接杆15的一端,所述第二连接杆15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二直齿轮14,所述第二连接杆15穿过所述上座8顶面,使所述第二直齿轮14置于所述上座8外部,所述第二直齿轮14与所述第一齿条28和第二齿条30相啮合,两组所述驱动装置上的所述第二直齿轮14转动方向一致,均保持顺时针转动,当处于前端的所述第二直齿轮14顺时针转动时,所述第二直齿轮14带动所述第一齿条28向右移动,当处于后端的所述第二直齿轮14顺时针转动时,所述第二直齿轮14带动所述第二齿条30向左移动。
43.其中,所述控制件包括第一磁铁38、第二磁铁39、电磁铁33,所述第一磁铁38设置在所述第一齿条28内,所述第二磁铁39设置在所述第二齿条30内,所述电磁铁33设置在所述支撑块32内,具体的是,所述第一磁铁38设置在所述第一齿条28的右端部内,且裸露于所述第一齿条28的后端面,所述第二磁铁39设置在所述第二齿条30的左端部内,且裸露与所述第二齿条30的前端面。
44.在所述第一磁铁38在上,左侧为“n”极,右侧为“s”极,在所述第二磁铁39上,左侧为“s”极,右侧为“n”极,所述电磁铁33上并联有两处电源,包括第一电源36和第二电源37,所述第一电源36和第二电源37的正负极方向相反,所述第一电源36左侧为
“‑”
,右侧为“ ”,所述第二电源37左侧为“ ”,右侧为
“‑”
,所述温度传感器34设置在所述第一电源36和第二电源37的连接点处,初始时,所述第一电源36处于接通状态,所述第二电源37处于断开状态,此时所述电磁铁33左侧为“n”极,右侧为“s”极,当所述温度传感器34检测到热菜时,所述电磁铁33不发生变化,当所述温度传感器34检测到常温菜时,此时所述第一电源36断开,所述第二电源37接通,相应的,此时所述电磁铁33左侧为“s”极,右侧为“n”极,即初始状态下默认检测到热菜,此时所述支撑块32与所述第一齿条28相连接,检测到冷菜时,所述支撑块32与所述第二齿条30相连接,其中,为了方便所述电磁铁33的吸附和排斥,所述第一齿条28和第二齿条30的间距大于所述支撑块32宽度,所述支撑块32的活动轨迹呈纵向的阶梯状,在所述框架27的底面设置有与所述支撑块32活动轨迹相匹配的滑槽,并在所述支撑块32底部设置滑动块嵌入至所述滑槽内。
45.所述第一分类台7包括支撑座47、移动台,在所述移动台的顶部设置有第二盛放台42,所述第一盛放台5的顶面和左右侧面呈打开状态,且在所述第二盛放台42的中部位置处设置有凹槽,且同样为顶面和左右侧面呈打开状态,在所述凹槽内设置有传动件,所述传动件工作时将处于所述框架27末端的所述第一盛放台5上的所述菜盘52转移至所述第二盛放台42上,所述传动件包括第一传动轮49、第二传动轮50、皮带43,所述第一传动轮49和第二
传动轮50转动设置在所述移动台的所述凹槽两侧,其中,在所述第一分类台7上,所述第一传动轮49的前侧端凸出有第一传动杆44,所述传动杆的末端设置有与所述第三齿条29和第四齿条31相匹配的齿轮,同时在前侧的所述第二传动轮50处设置有转动电机46,在所述转动电机46上且朝向所述第一传动杆44方向的位置处设置有启动开关45,当所述第三齿条29向所述第一分类台7靠近时,首先会与所述第一分类台7上的所述第一传动杆44接触配合,从而使所述皮带43发生逆时针转动,所述第三齿条29继续移动并与所述转动电机46上的所述启动开关45相接触时,此时所述第一盛放台5上的所述菜盘52处于所述框架27的左侧末端,并使所述转动电机46工作,所述转动电机46使所述皮带43发生顺时针方向回转,将置于所述第一盛放台5上的所述菜盘52转移至所述第二盛放台42上,所述转动电机46启动时长被限制,即当所述菜盘52置于所述第二盛放台42的中部位置后,所述转动电机46停止,同时在所述第一分类台7上的所述第二盛放台42上设置有盖板41,在所述盖板41上设置有保温模组40,所述菜盘52置于所述第二盛放台42中部位置后,所述保温模组40启动对其进行保温,所述第二分类台4与所述第一分类台7的区别在于以下,包括,在所述第二传动轮50的后侧设置有第二传动杆48,同时所述第二分类台4上的所述转动电机46位于所述第一传动轮49后侧。
46.当所述菜盘52放在所述第一盛饭台5上后,由于所述菜盘52内的菜需要一定的时间才能完全将温度传导至所述菜盘52上,因此,所述温度传感器34第一时间所检测的温度不能够作为所述保温装置40的施加温度。
47.为了使所述盖板41上的所述保温装置40所施加的温度能够确保为最合适的温度,在所述温度传感器34与所述保温模组40之间设置有用于确保所述保温模组40施加合理温度的调控组件,所述调控装置包括导热硅胶条53、密封管54、气球55、滑动变阻器56、制冷片57、保温模块电源58,所述导热硅胶条53一端将所述温度传感器34进行覆盖,所述气球55套在所述密封管54上并通过所述导热硅胶条53对其进行包裹,所述气球55固定在所述滑动变阻器56的滑动块上,通过所述气球55的热胀冷缩现在来控制所述滑动块在所述滑动变阻器56的移动,所述保温模块电源58与所述滑动变阻器56和所述制冷片57串联。
48.在检测到所述菜盘52为常温或者冷的所述保温模块40内设置所述保温模块电源58与所述制冷片57为正向连接,为正向电流方向,所述制冷片57可进行制冷,在检测到所述菜盘52为热的所述保温模块40内的所述保温模块电源58和所述制冷片57为反向连接,所述制冷片57可以制热。
49.初始状态下的所述气球55内冲入有一定的气体,保持形状,当所述菜盘52检测为热菜时,且在移动过程中,所述温度传感器34所检测到的温度越来越高,使所述气球55变大,使所述滑动变阻器56上的滑块向上移动,从而减小电阻,增大电流,所述制冷片57的制冷功率提高,当所述菜盘52为常温菜时,所述气球55状态不变,此时所述制冷片57不会产生过量的制冷效果,即为常温状态,当所述菜盘52为冷菜时,使所述气球55缩小,所述滑动变阻器56上的所述滑块向下移动,连接在所述滑动变阻器56上的线路连接方式被更改过,此时也能使电阻减小,增大电流,从而也能使所述制冷片58的制热功率提高。
50.在所述保温装置40内设置有中央处理装置,在所述菜盘52移动过程中所检测出的温度,通过所述中央处理装置,当所述菜盘52为热菜时,选择所述滑块位于所述滑动变阻器56上最高位置产生的最大制热功率为保温温度,当所述菜盘52为冷菜时,选择所述滑块位
于所述滑动变阻器56上最低位置产生的最大制冷功率为保温温度。
51.为了使所述皮带43转动能够带动所述菜盘52移动,所述菜盘52有盘体和底座构成,在所述底座中间设置有若干等距的条形槽53,在所述第一盛放台5的左右两侧设置有缺口26,前后两侧设置有挡板,当所述菜盘52放置在所述第一盛放台5上时,此时部分所述条形槽53置于所述缺口26处,在所述皮带43上设置有若干条形带51,初始状态时,所述第一分类台7和第二分类台4上的所述条形带51位于所述皮带43中部,所述第三齿条29与所述第一传动杆44配合后,或所述第四齿条31与所述第二传动杆48配合后,所述第一分类台7上的所述条形带51位于所述第一传动轮49一侧,且所述条形带51低于所述皮带43的平面,所述第二分类台4上的所述条形带51位于所述第二传动轮50一侧,且所述条形带51同样低于所述皮带43的平面,当所述转动电机46启动后,所述条形带51卡入至所述条形槽53内,从而将所述菜盘52从所述第一盛放台5上拖出,并传送至所述第二盛放台42中部位置。
52.初始状态下,所述第三齿条29或第四齿条31不与所述第一传动杆44或第二传动杆48配合,当所述第一齿条28或第二齿条30移动至一定位置时,所述第三齿条29或第四齿条31与所述第一传动杆44或第二传动杆48接触并通过所述传动件使所述皮带43转动,所述皮带43上的所述条形带51置于所述缺口26下方,最后触碰所述启动开关45使所述皮带43发生回转,所述皮带43通过所述条形带51和条形槽53的配合将所述菜盘52传送至所述第二盛放台42的中部,所述第三齿条29或第四齿条31的末端至所述第一传动杆44或第二传动杆48的距离加上所述第一传动杆44或第二传动杆48直所述启动开关45的距离等于所述第一盛放台5至所述第二盛放台42的距离。
53.为了使所述分类台与所述第一盛放台5时刻处于同一高度,首先将所述第一分类台7和第二分类台4设置在轨道架3上,且将所述轨道架3设置在活动架2上,所述活动架2固定在所述机体1上,所述轨道架3可以在所述活动架2上上下移动,在所述轨道架3上设置有视觉传感器,所述视觉传感器用于时刻检测所述第一盛放台5的位置,且在所述活动架2内设置有驱动模块和信号模块,当所述第一盛放台5的高度降低时被所述视觉传感器检测到并传递至所述信号模块内,通过所述信号模块通知所述驱动模块工作,从而保持与所述第一盛放台5始终处于同一高度,所述第一盛放台5抬升时,所述轨道架3也将处于同一高度,使得所述第三齿条29与第四齿条31始终能够与所述第一传动杆44和第二传动杆48相配合。
54.同时为了满足可以存放多道所述菜盘52,将所述第一分类台7和第二分类台4设置在轨道架3上,所述轨道架3上的轨道呈“口”形,且在所述轨道上设置有多个节点,第一个节点位置在所述轨道的左下角处,第二个节点位置在所述轨道的左边中间位置处,第三个节点位置在所述轨道的左上角处,第四个节点位置在所述轨道的右上角处,第五个节点在右边中间的位置处,第一个分类台设置在第三个节点,第二个分类台在第四个节点,第三个分类台在第五个节点,在所述第一分类台7和第二分类台4上均设置有重量感应装置,当第一个分类台受重后,第一个分类台下移并第二个分类台移动至第一个分类台的位置处,第三个分类台移动至第二个分类台位置处,初始状态时,所述第一个分类台在第三个节点处,在同一所述分类台中,仅当所述分类台上的所述菜盘52全部取完后,所述分类台重新回到初始位置。
55.当所述菜盘52从所述第一盛放台5上脱离后,通过所述弹簧9重新使所述第一盛放台5上升并回到初始位置。
56.为了保持所述盛放台工作一次后重新可以使所述电动拨片和所述电磁铁33恢复至初始状态,在所述机体1的顶部设置有按钮35,所述第一盛放台5回到初始位置后对所述按钮35进行触碰,所述按钮35也同样连接在所述温度传感器34的控制面板中,当所述按钮35被按下,重新使所述第一电源36接通,所述第二电源37断开,所述电磁铁33和所述电动拨片回到初始状态。
57.设置所述支撑座47的目的在于,当机器人来到指定的房间门口时,所述移动台自动从所述支撑座47的一端移动至另一端,且此时机器人将指定所述菜盘52突出于“肚子”外面,等待用户拿取后,重新收入“肚子”内,在所述支撑座47的上表面设置有两道滑槽,且在所述移动台的底部设置有滑轮,将所述滑轮嵌入至所述滑槽内。
58.在所述机器人内部设置有控制总成和控制电路板为其实现基本的指令操作,还配备电源为其供能。
59.本发明的工作过程:将所述菜盘52放在所述机体1的顶部的所述第一盛放台5上,所述温度传感器34检测所述菜盘52温度后,首选确定所述电动拨片和所述电磁铁33的启动状态是如何,如果菜盘52是热菜,所述电动拨片不动,所述主气管24与第一气管23相通,所述支撑块32与所述第一齿条28相连接,所述第一盛放台5受重下降,此时所述视觉传感器检测到所述第一盛放台5移动从而带动所述轨道架3在所述活动架2上同步下移,进而使所述下座12内的空气通过所述气管压入至所述活塞筒20内,所述活塞21将所述第五齿条19向上移动,从而使所述第一直齿轮18带动所述第一锥齿轮17转动,所述第一锥齿轮17带动所述第二锥齿轮16转动,所述第二锥齿轮16通过第二连接杆15带动所述第二直齿轮14顺时针转动,所述第二直齿轮14带动所述第一齿条28向右移动,从而使所述第三齿条29与所述第一分类台7上的所述第一传动杆44配合使所述皮带43上的所述条形带51置于所述第一传动轮49一侧,所述第一盛放台5与所述第二盛放台42相贴合,此时所述第三齿条29触碰至所述启动开关45上,使所述转动电机46启动,所述转动电机46使所述皮带43回转一端距离并停止,所述条形带51嵌入至所述菜盘52的所述条形槽53内,使所述菜盘52移动至所述第二盛放台42的中部,在所述菜盘52移动过程中,所述温度传感器34实时对所述菜盘52进行检测,使所述气球55受热膨胀从而改变流入所述制冷片57的电流,使其制热效果增加,所述保温模组40选择最高制热功率时所产生的温度并对所述菜盘52进行保温。
60.当所述菜盘52为无需加热的常温菜或冷菜时,所述电动拨片偏转,所述主气管24与所述第二气管22相连通,且所述电磁铁33的磁极发生反转,所述支撑块32与所述第二齿条30相连接,同样的通过将所述下座12内气体内压入所述活塞筒20,此时使所述第二直齿轮14带动所述第二齿条30向左移动,所述第四齿条31与所述第二分类台4上的所述第二传动杆48配合,使所述皮带43上的所述条形带51置于所述第二传动轮50的一侧,随后同一的将所述菜盘52移动至所述第二盛放台42的中部,同样的,通过所述气球55对所述滑动变阻器56的更改从而来改变所述制冷片57的最大制冷功率,并通过所述保温模组40来选择最大制冷功率作为保温温度,对所述菜盘52进行保温,常温时,所述气球55不会使所述滑动变阻器56移动,因此所述保温模组40内的所述制冷片57为常温状态。
61.当机器人到达指定房间时,所述机器人的“肚子”打开,所述移动台从所述支撑座47的内端向外移动,将指定的所述菜盘52移出,用户进行拿取。
62.所述第一盛放台5上的所述菜盘52转移至所述第二盛放台42上后,通过所述第三
齿条29或第四齿条31与所述第一传动杆44或第二传动杆48配合,使所述第一盛放台5重新上升,所述第一盛放台5与所述按钮35接触后,重新使所述电动拨片和所述电磁铁33恢复原状。
63.以上所述,只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并非对本发明作出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在不脱离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基础上,所作出的简单修改、等同变化或修饰,均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