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2-07-22 23:56:35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技术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2.随着显示技术的发展,屏下功能器件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例如将前置摄像头设置为屏下摄像头,无需对显示面板进行切割挖孔,可以避免设置摄像头的位置占用显示区域,降低屏占比。
3.然而,由于屏下功能器件对应的显示面板的区域需要兼具显示和透光的性能,则功能器件对应的显示区的器件结构或膜层结构与正常显示区域的有所差异,容易导致功能器件对应的显示区与正常显示区在侧视角度下的光亮度衰减差异较大,引起显示面板在侧视角度下功能器件对应的显示区与正常显示区的边界较为明显的问题,使得显示面板在侧视角度下的显示均一性较差。


技术实现要素:

4.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能够平衡现有显示面板功能器件对应的显示区与正常显示区在侧视角度下的光亮度衰减,提高显示面板在侧视角度下的显示均一性。
5.本技术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包括:
6.衬底基板,包括第一显示区和至少部分围绕所述第一显示区的第二显示区,所述第一显示区的透光率大于所述第二显示区的透光率;
7.多个第一子像素,包括多个第一像素电路和多个第一发光元件,所述多个第一发光元件位于所述第一显示区,所述多个第一像素电路被配置为驱动所述多个第一发光元件发光;
8.多个第二子像素,包括多个第二像素电路和多个第二发光元件,所述多个第二像素电路和所述多个第二发光元件位于所述第二显示区,所述多个第二像素电路被配置为驱动所述多个第二发光元件发光;
9.彩色滤光膜,至少位于所述第一显示区,所述彩色滤光膜包括多个滤光单元,所述多个滤光单元中的至少一个滤光单元在所述衬底基板的正投影与所述第一发光元件在所述衬底基板的正投影至少部分重叠;
10.调光结构,位于相邻的所述滤光单元之间。
11.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调光结构包括第一调光结构和第二调光结构,所述第一调光结构位于所述第一显示区,所述第一调光结构被配置为调制所述第一发光元件发出的至少部分光线;
12.所述第二调光结构位于所述第二显示区,所述第二调光结构用于遮挡所述第二发光元件发出的部分光线。
13.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调光结构被配置为使得所述第一发光元件发出的部
分光线在所述第一调光结构上至少部分被全反射。
14.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调光结构包括透镜结构和棱镜结构中的至少一种;和/或,
15.所述第二调光结构包括黑色挡光层。
16.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彩色滤光膜的折射率大于所述第一调光结构的折射率。
17.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显示区内的所述第一发光元件的密度小于所述第二显示区内的所述第二发光元件的密度。
18.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滤光单元与所述第一调光结构的接触面形成反射面,所述反射面与所述第一调光结构靠近所述衬底基板一侧的表面形成坡度角;
19.不同的所述滤光单元的折射率不同,不同的所述滤光单元对应接触的所述第一调光结构的所述坡度角不同。
20.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滤光单元的折射率与对应的所述坡度角的大小呈正相关。
21.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滤光单元包括红色滤光单元、绿色滤光单元和蓝色滤光单元,所述红色滤光单元的折射率大于所述绿色滤光单元的折射率,所述绿色滤光单元的折射率大于所述蓝色滤光单元的折射率。
22.在一些实施方式中,
23.所述红色滤光单元对应的所述坡度角的范围为65
°‑
70
°
;和/或,
24.所述绿色滤光单元对应的所述坡度角的范围为55
°‑
60
°
;和/或,
25.所述蓝色滤光单元对应的所述坡度角的范围为45
°‑
50
°

26.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不同的所述滤光单元的折射率不同,不同的所述滤光单元对应接触的所述第一调光结构的厚度不同;和/或,
27.不同的所述滤光单元对应接触的所述第一调光结构的折射率不同。
28.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滤光单元的折射率与对应接触的所述第一调光结构的厚度呈负相关;和/或,
29.所述滤光单元的折射率与对应接触的所述第一调光结构的折射率呈正相关。
30.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滤光单元包括红色滤光单元、绿色滤光单元和蓝色滤光单元,在所述滤光单元的折射率与对应接触的所述第一调光结构的厚度呈负相关的情况下,
31.所述红色滤光单元对应接触的所述第一调光结构的厚度范围为1.5-2μm;和/或,
32.所述绿色滤光单元对应接触的所述第一调光结构的厚度范围为2-2.5μm;和/或,
33.所述蓝色滤光单元对应接触的所述第一调光结构的厚度范围为2.5-3μm。
34.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滤光单元包括红色滤光单元、绿色滤光单元和蓝色滤光单元,在所述滤光单元的折射率与对应接触的所述第一调光结构的折射率呈正相关的情况下,
35.所述红色滤光单元对应接触的所述第一调光结构的折射率范围为1.07-2.07;和/或,
36.所述绿色滤光单元对应接触的所述第一调光结构的折射率范围为1.0-2.0;和/或,
37.所述蓝色滤光单元对应接触的所述第一调光结构的折射率范围为0.95-1.95。
38.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多个第一像素电路位于所述第一显示区,所述多个第一像素电路在所述衬底基板的正投影与所述多个第一发光元件在所述衬底基板的正投影至少部分重叠;或,
39.所述多个第一像素电路位于所述第二显示区,所述多个第一像素电路与所述多个第一发光元件通过导电线连接。
40.本技术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包括:
41.如第一方面所述的显示面板。
42.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通过在显示面板中设置第一显示区和第二显示区,第一显示区的透光率高于第二显示区的透光率,第一显示区可以用于对应功能器件的设置区域。第一显示区设置有第一子像素,第二显示区内设置有第二子像素,可以使得第一显示区和第二显示区均能够显示画面,不影响显示面板的屏占比。在相邻的滤光单元之间设置调光结构,在显示面板的显示视角中,第一显示区内的调光结构可以调制侧视光线,可以将侧视角度出射的光线调制至趋于正视角度出射,以减少第一显示区的侧视角度出光量。第二显示区内的调光结构可以遮挡侧视角度出射的光线,可以减少第二显示区的侧视角度出光量,则可以进一步平衡第一显示区和第二显示区的正视角度出光量和侧视角度出光量。则调光结构的设置可以使得侧视角度下第一显示区与第二显示区的光线衰减趋于一致,提高第一显示区和第二显示区之间的侧视光亮度均一性,弱化第一显示区与第二显示区的分界线,即能够提高显示面板的显示均一性。
附图说明
43.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44.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的局部截面示意图;
45.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46.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显示面板的局部截面示意图;
47.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再一种显示面板的局部截面示意图;
48.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显示面板的局部截面示意图;
49.图7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的第一显示区的局部截面示意图;
50.图8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再一种显示面板的第一显示区的局部截面示意图;
51.图9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显示面板的第一显示区的局部截面示意图;
52.图10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53.为了更好的理解本说明书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下面通过附图以及具体实施例对本说明书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做详细的说明,应当理解本说明书实施例以及实施例中的具体特征是对本说明书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详细的说明,而不是对本说明书技术方案的限定,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说明书实施例以及实施例中的技术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54.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
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
……”
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术语“两个以上”包括两个或大于两个的情况。
55.随着显示技术的发展,屏下功能器件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例如将前置摄像头设置为屏下摄像头,无需对显示面板进行切割挖孔,可以避免设置摄像头的位置占用显示区域,降低屏占比。然而,由于屏下功能器件对应的显示面板的区域需要兼具显示和透光的性能,则功能器件对应的显示区的器件结构或膜层结构与正常显示区域的有所差异,容易导致功能器件对应的显示区与正常显示区在侧视角度下的光亮度衰减差异较大,引起显示面板在侧视角度下功能器件对应的显示区与正常显示区的边界较为明显,使得显示面板在侧视角度下的显示均一性较差。
56.有鉴于此,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能够平衡现有显示面板功能器件对应的显示区与正常显示区在侧视角度下的光亮度衰减,提高显示面板在侧视角度下的显示均一性。
57.本技术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的局部截面示意图。如图1和图2所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包括衬底基板300,衬底基板300包括显示区aa和非显示区bb,显示区aa第一显示区100和第二显示区200,第二显示区200至少部分围绕第一显示区100,需要说明的是,第二显示区200可以全部围绕第一显示区100,第二显示区200可以部分围绕第一显示区100,本技术实施例不作具体限定。第一显示区100的透光率大于第二显示区200的透光率,第一显示区100可以作为功能器件对应的显示区,第一显示区100对应的显示面板在显示装置的位置可以设置功能器件,例如摄像头、闪光灯等,实现屏下摄像头或屏下闪光照明等功能,本技术实施例不作具体限定。由于第一显示区100用于对应功能器件,则第一显示区100的透光率高于第二显示区200的透光率,第一显示区100可以更好的透过光线使得功能器件正常使用。第一显示区100和第二显示区200均能够正常显示,不会影响显示面板的屏占比。
58.如图2所示,显示面板还包括多个第一子像素110,多个第一子像素110包括多个第一像素电路111和多个第一发光元件112,多个第一发光元件112位于第一显示区100,多个第一像素电路111被配置为驱动多个第一发光元件112发光,第一发光元件112发出的光线可以用于第一显示区100的画面显示。多个第二子像素210,多个第二子像素210包括多个第二像素电路211和多个第二发光元件212,多个第二像素电路211和多个第二发光元件212位于第二显示区200,多个第二像素电路211被配置为驱动多个第二发光元件212发光,第二发光元件212发出的光线用于第二显示区200的画面显示;彩色滤光膜400,彩色滤光膜400至少位于第一显示区100,彩色滤光膜400包括多个滤光单元410,多个滤光单元410中的至少一个滤光单元410在衬底基板300的正投影与第一发光元件112在衬底基板300的正投影至少部分重叠;彩色滤光膜可以起到滤光的作用,透过特定颜色的光线,其余的光线滤掉,可以替代传统的偏光片,起到防眩光的效果。彩色滤光膜的颜色可以对应发光元件发出光线
的颜色设置,滤光单元410与发光元件对应设置,本技术实施例不作具体限定。相邻的滤光单元410之间设置有调光结构500,调光结构500可以用于调制照射在调光结构500上的光线。如图2所示,显示面板的出射光线从显示侧d射出显示面板,在显示面板的显示视角中,在显示侧d的正视角出射正视光线,侧视角度的侧视光线可以通过调光结构500的光线调制,调制可以是改变侧视光线的传播方向、遮挡侧视光线或吸收侧视光线等,通过调光结构500对像是面板的侧视光线的调制,可以平衡第一显示区100和第二显示区200的正视角度出光量和侧视角度出光量,以进一步提高第一显示区100和第二显示区200内正视角度的显示均一性以及侧视角度的显示均一性。需要说明的是,图2所示的第一像素电路111和第二像素电路211可以是薄膜晶体管构成的,本技术实施例不作具体限定。第一子像素110、第二子像素210、彩色滤光膜400和调光结构500均设置在衬底基板300的同一侧。
59.需要说明的是,通常屏下摄像头对应区域的显示面板内侧视角度的光线会直接从侧视角度射出,然而,为防止眩光或混光,正常显示区域的侧视角度的光线会被挡住,则在侧视角度下,屏下摄像头对应区域看起来比较亮,即出射光量较多,正常显示区域则相对较暗,即出射光量比屏下摄像头对应区域少,因此,在侧视角度下,正常显示区域与屏下摄像头对应区域之间形成较为明显的分界线,显示均一性较差。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相邻的滤光单元之间设置有调光结构500,第一显示区100内的调光结构500可以将侧视角度出射的光线调制至趋于正视角度出射,第二显示区200内的调光结构500可以遮挡侧视角度出射的光线。可以平衡第一显示区100和第二显示区200的正视角度出光量和侧视角度出光量,以进一步提高第一显示区100和第二显示区200内正视角度的显示均一性以及侧视角度的显示均一性。显示面板的侧视角度和正视角度均是相对于出光侧而言的,出光侧也是显示侧。
60.针对上述情况,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通过在显示面板中设置第一显示区100和第二显示区200,第一显示区100的透光率高于第二显示区200的透光率,第一显示区100可以用于对应功能器件的设置区域。第一显示区100设置有第一子像素110,第二显示区200内设置有第二子像素210,可以使得第一显示区100和第二显示区200均能够显示画面,不影响显示面板的屏占比。在相邻的滤光单元410之间设置调光结构500,在显示面板的显示视角中,第一显示区100内的调光结构500可以调制侧视光线,可以将侧视角度出射的光线调制至趋于正视角度出射,以减少第一显示区100的侧视角度出光量。第二显示区200内的调光结构500可以遮挡侧视角度出射的光线,可以减少第二显示区200的侧视角度出光量,则可以进一步平衡第一显示区100和第二显示区200的正视角度出光量和侧视角度出光量。则调光结构500的设置可以使得侧视角度下第一显示区100与第二显示区200的光线衰减趋于一致,提高第一显示区100和第二显示区200之间的侧视光亮度均一性,弱化第一显示区100与第二显示区200的分界线,即能够提高显示面板的显示均一性。
61.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如图1和图2所示,多个第一像素电路111位于第一显示区100,多个第一像素电路111在衬底基板300的正投影与多个第一发光元件112在衬底基板300的正投影至少部分重叠。将第一像素电路111设置在第一显示区100内,第一像素电路111可以与第一发光元件112通过通孔的方式电连接,无需设置电连接线路,工艺流程简单。
62.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显示面板的局部截面示意图。如图3和图4所示,多个第一像素电路111位于第二
显示区200,多个第一像素电路111与多个第一发光元件112通过导电线113连接。第一像素电路111通常是遮光的元器件组成的,第一像素电路111设置在第二显示区200内,可以进一步提高第一显示区100的透光率。导电线113可以采用透明电极制备,不会影响透光率。
63.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再一种显示面板的局部截面示意图。如图5所示。调光结构500包括第一调光结构510和第二调光结构520,第一调光结构510位于第一显示区100,第一调光结构510被配置为调制第一发光元件112发出的至少部分光线。第二调光结构520位于第二显示区200,第二调光结构520用于遮挡第二发光元件212发出的部分光线。第二调光结构520可以遮挡侧视光线f2,起到遮挡相邻滤光单元410之间透出光线的作用,可以防止相邻滤光单元410之间发生混光,避免造成显示色彩失真或降低色彩饱和度的问题。示例性的,第二调光结构520可以包括黑色挡光层,例如可以是黑色遮光材质,本技术实施例不作具体限定。第一显示区100内可以不设置第二调光结构520,可以避免第二调光结构520降低第一显示区100的透光率,以保证第一显示区100的透光率大于第二显示区200的透光率。
64.示例性的,第一调光结构510可以包括透镜结构和棱镜结构中的至少一种,透镜结构和棱镜结构均能起到调制光线的作用。
65.示例性的,第一调光结构510可以为透光材质,可以提高第一显示区100的透光率,第一调光结构510可以采用透明光学胶,本技术实施例不作具体限定。
66.如图5所示,第一调光结构510可以使得照射在第一调光结构510上的光线发生表面反射、折射、散射等,可以使得侧视光线f2照射在第一调光结构510后改变传播方向,侧视光线f2经过第一调光结构510的光线调制可以趋近于正视光线f1的方向出射,可以减少第一显示区100内侧视角度的出光量,增加第一显示区100内正视角度的出光量。结合第二调光结构520对于第二显示区200内侧视光线f2的遮挡,可以减少侧视角度下第一显示区100和第二显示区200的出光量差异,使得侧视角度下第一显示区100和第二显示区200的光亮度衰减趋于一致。
67.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在第一显示区100内相邻的滤光单元410之间设置第一调光结构510,第一调光结构510可以令侧视光线f2在第一调光结构510上发生出射方向的改变,侧视光线f2向正视光线f1的传播方向靠拢,提高第一显示区100的正视角度出光量,减少第一显示区100的侧视角度出光量。在第二显示区200内相邻的滤光单元410之间设置第二调光结构520,第二调光结构520可以遮挡照射在第二调光结构520上的侧视光线f2,减少侧视角度的出光量。在显示面板中通过设置滤光单元410来改善眩光问题的情况下,在第一显示区100内设置第一调光结构510,在第二显示区200内设置第二调光结构520,可以平衡侧视角度下第一显示区100和第二显示区200的出光量,减少侧视角度下第一显示区100和第二显示区200的出光量差异,使得侧视角度下第一显示区100和第二显示区200的光亮度衰减趋于一致,能够提高第一显示区100和第二显示区200之间的侧视光亮度均一性,弱化第一显示区100与第二显示区200的分界线,即能够提高显示面板的显示均一性。
68.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显示面板的局部截面示意图。如图5和图6所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还包括:绝缘层600、像素限定结构700、封装层800和平坦层900。需要说明的是,衬底基板300可以是柔性衬底,也可以是刚性衬底,本技术实施例不作具体限定。绝缘层600可以包括多层绝缘层,可以起到绝缘隔离各
个导电膜层的作用,第一像素电路和第二像素电路可以设置在多层绝缘层中,多层绝缘层可以绝缘各个电极等。像素限定结构700可以用于将相邻的发光元件隔开,发光元件可以发出不同颜色光线。相邻的发光元件之间设置有像素限定结构700,像素限定结构700在衬底基板300上的正投影覆盖第一调光结构510在衬底基板300上的正投影。发光元件可以包括阳极、发光层和阴极,阳极用于电连接像素电路,发光层可以在阳极和阴极的驱动下发出光线,像素限定结构700主要是在制备发光元件的过程中限定发光层的位置的作用,以限定出不同的区域设置不同的发光元件。发光元件可以包括第一发光元件112和第二发光元件212。示例性的,显示面板可以是由红、绿和蓝三基色发光器件构成显示像素,第一发光元件112可以包括第一红色发光元件r1、第一绿色发光元件g1和第一蓝色发光元件b1;第二发光元件212可以包括第二红色发光元件r2、第二绿色发光元件g2和第二蓝色发光元件b2。发光元件设置于衬底基板300与滤光单元410之间,滤光单元410在衬底基板300上的正投影覆盖对应的发光元件在衬底基板300上的正投影,可以是全部覆盖,也可以是部分覆盖。示例性的,分别与第二红色发光元件r2、第二绿色发光元件g2和第二蓝色发光元件b2对应设置的滤光单元410可以是红色滤光单元rf、绿色滤光单元gf和蓝色滤光单元bf。发光元件与滤光单元410之间可以设置有封装层800,封装层800可以起到保护发光元件的作用,发光元件中的发光层较容易受到外界水气等影响,封装层800可以起到阻隔外界水气等环境因素的作用。滤光单元410远离衬底基板300的一侧可以设置平坦层900,平坦层900可以减小由于显示面板内的膜层结构的起伏形成的段差或凹凸,对显示面板的表面进行平坦化处理。需要说明的是,第二调光结构520和第一调光结构510可以均设置在发光元件和滤光单元410之间,本技术实施例不作具体限定。
69.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显示区100内的第一发光元件112的密度小于第二显示区200内的第二发光元件212的密度。由于第一显示区100的透光率大于第二显示区200的透光率,则可以通过设置第一显示区100内的第一子像素110的密度小于第二显示区200内的第二子像素210的密度。示例性的,参考图2,第一显示区100内的第一子像素110在衬底基板300上的正投影的面积小于第二显示区200内第二子像素在衬底基板300上的正投影的面积。可以保证第一显示区100与第二显示区的ppi(每英寸内像素的数量)是相同的,只是单个子像素的面积不同,第一显示区100内的第一子像素110的面积减小,可以使得显示面板的第一显示区100相对于第二显示区200具有更好的透光性能,可以透过外界光线,用于设置摄像头,摄像头可以正常获取目标区域的环境光线,实现拍照功能。示例性的,参考图3,可以设置第一发光元件112在衬底基板300上的正投影的面积小于第二发光元件212在衬底基板300上的正投影的面积。本技术实施例不作具体限定。
70.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调光结构510可以被配置为使得第一发光元件112发出的部分光线在第一调光结构510上至少部分被全反射。图5和图6中的箭头可以代表光线的传播,光线照射在第一调光结构510上可以发生普通反射,还可以发生全反射,第一调光结构510可以用于使得第一发光元件112发出的部分光线在第一调光结构510上至少部分发生全反射。全反射可以将具备全反射条件的光线全部反射,光线反射率更高,可以将更多的侧视光线f2全反射,以趋于正视光线f1的出射角度射出显示面板,减小侧视角度的出光量,增加正视角度的出光量,更好提高第一显示区100和第二显示区200之间的侧视光亮度均一性,弱化第一显示区100与第二显示区200的分界线,即能够提高显示面板的显示均一性。
71.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还可以包括:高折射率平坦层,高折射率平坦层设置于第一调光结构510与滤光单元410之间,高折射率平坦层的折射率大于第一调光结构510的折射率。在制备显示面板的工艺过程中,膜层的制备顺序可以依次是第一调光结构510、高折射率平坦层和滤光单元410。则高折射率平坦层与第一调光结构510接触,且高折射率平坦层与第一调光结构510接触面作为发生全反射的界面,在第一发光元件112发出光线射出显示面板的过程中形成光密入光疏的情况,则高折射率平坦层的折射率大于第一调光结构510的折射率是发生全反射的条件,可以使得更多的照射在第一调光结构510表面的光线发生全反射。
72.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彩色滤光膜400的折射率大于第一调光结构510的折射率。可以设置滤光单元410与第一调光结构510接触,且接触面作为发生全反射的界面,则滤光单元410的折射率大于第一调光结构510的折射率,以具备全反射的发生条件。
73.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以高折射率的滤光单元410与第一调光结构510接触,滤光单元410的设置可以既满足全反射条件,又起到滤光的作用,在不增加工艺流程的情况下,通过设置第一调光结构510提高第一显示区100和第二显示区200之间的侧视光亮度均一性,弱化第一显示区100与第二显示区200的分界线,即能够提高显示面板的显示均一性。
74.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滤光单元410与第一调光结构510的接触面形成反射面,反射面与第一调光结构510靠近衬底基板300一侧的表面形成坡度角;不同的滤光单元410的折射率不同,不同的滤光单元410对应接触的第一调光结构510的坡度角不同。由于第一调光结构510的坡度角的大小会影响到光线照射到反射面上时的入射角,不同折射率材料对应的全反射临界角不同,在不同的滤光单元410对应不同折射率的材料的情况下,不同的滤光单元410对应的反射面发生全反射的临界角不同。为使得照射在反射面上的更多的光线发生全反射,可以通过调整坡度角以调整光线照射在反射面上的入射角,达到全反射临界角,从而发生全反射。
75.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不同的滤光单元410的折射率不同,不同的滤光单元410对应接触的第一调光结构510的坡度角不同。可以通过对反射面坡度角的调整,来调整更多入射光线的入射角,从而使得更多照射在反射面上的光线发生全反射,以将更多的侧视光线反射至正视光想的出射方向上,减少第一显示区的侧视角度的出光量,增加正视角度的出光量。还可以平衡不同滤光单元410对应反射面发生全反射的光量,较少不同滤光单元410之间对应反射面的全反射量差异,提高侧视光线反射量的均一性。
76.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滤光单元410的折射率与对应的坡度角的大小呈正相关。滤光单元410包括红色滤光单元、绿色滤光单元和蓝色滤光单元,红色滤光单元的折射率大于所述绿色滤光单元的折射率,所述绿色滤光单元的折射率大于所述蓝色滤光单元的折射率。
77.示例性的,图7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的第一显示区的局部截面示意图。如图7所示,滤光单元410包括红色滤光单元rf、绿色滤光单元gf和蓝色滤光单元bf,红色滤光单元rf的折射率大于绿色滤光单元gf的折射率,绿色滤光单元gf的折射率大于蓝色滤光单元bf的折射率。在第一调光结构510的折射率固定的情况下,在红色滤光单元rf对应的反射面上发生全反射的临界角最小,在蓝色滤光单元bf对应的反射面上发生全反射的临界角最大,在绿色滤光单元gf对应的反射面上发生全反射的临界角的大小居中。为满足
全反射条件,则入射角越大,越容易达到全反射临界角,则临界角越大的,坡度角越小,入射光线的入射角会越大,临界角越小的,坡度角可以大一些,入射光线的入射角也能达到全反射临界角。因此,滤光单元410的折射率与对应的反射面的坡度角的大小呈正相关。图7所示,红色滤光单元rf对应的坡度角为β1,绿色滤光单元gf对应的坡度角为β2,蓝色滤光单元bf对应的坡度角为β3,如图4所示,β1>β2>β3。需要说明的是,不同滤光单元410对应不同的坡度角可以在第一调光结构510的制备过程中通过调整工艺参数来说实现,或者调整对应掩膜板透光率来实现等,本技术实施例不作具体限定。
78.示例性的,红色滤光单元rf对应的折射率为1.71左右,绿色滤光单元gf对应的折射率为1.63左右,蓝色滤光单元bf对应的折射率为1.57左右,折射率的波动范围可以在
±
0.5。红色滤光单元rf对应的坡度角的范围为65
°‑
70
°
,绿色滤光单元gf对应的坡度角的范围为55
°‑
60
°
,蓝色滤光单元bf对应的坡度角的范围为45
°‑
50
°
。在第一调光结构510的折射率为1.47的情况下,红色滤光单元rf对应的全反射临界角为59.8
°
,绿色滤光单元gf对应的全反射临界角为64.4
°
,蓝色滤光单元bf对应的全反射临界角为68.5
°
,本技术实施例所列举的数值范围只是示意性的,不作为本技术实施例的具体限定。
79.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根据不同滤光单元的折射率不同,设置不同的第一调光结构510的坡度角,可以依据发生全反射的临界角的不同,通过对反射面坡度角的调整,来调整更多入射光线的入射角,从而使得更多照射在反射面上的光线发生全反射,以将更多的侧视光线反射至正视光线的出射方向上,可以平衡不同滤光单元410对应的反射面上发生全反射的光线反射量,避免发生不同滤光单元410之间的全反射量差异较大,造成侧视光线反射量不均匀,影响显示效果均一性的问题。
80.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不同的滤光单元410的折射率不同,不同的滤光单元410对应接触的第一调光结构510的厚度不同。第一调光结构510的厚度不同,则对应的反射面的面积不同,反射面的面积越大,照射在反射面上的光线越多,则发生全反射的几率越大。
81.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通过设置不同的滤光单元410对应不同的第一调光结构510的厚度,来实现对全反射发生几率的调整,能够平衡不同滤光单元410之间对于侧视光线的反射量,避免发生滤光单元之间的全反射量差异较大造成侧视光线反射量不均匀,影响显示效果均一性的问题。
82.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滤光单元410的折射率与对应接触的第一调光结构510的厚度呈负相关。
83.示例性的,图8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再一种显示面板的第一显示区的局部截面示意图。如图8所示,滤光单元410包括红色滤光单元rf、绿色滤光单元gf和蓝色滤光单元bf,在滤光单元410的折射率与对应接触的第一调光结构510的厚度呈负相关的情况下,红色滤光单元rf对应接触的第一调光结构510的厚度范围为1.5-2μm;绿色滤光单元gf对应接触的第一调光结构510的厚度范围为2-2.5μm;蓝色滤光单元bf对应接触的第一调光结构510的厚度范围为2.5-3μm。示例性的,红色滤光单元rf对应的折射率为1.71左右,绿色滤光单元gf对应的折射率为1.63左右,蓝色滤光单元bf对应的折射率为1.57左右。则红色滤光单元rf对应的全反射临界角小于绿色滤光单元gf对应的全反射临界角,绿色滤光单元gf对应全反射临界角小于蓝色滤光单元bf对应的全反射临界角,则反射临界角越大,越难发生全反射,则可以通过增大反射面面积的方式,提高发生较大临界角下全反射的几率,反射面
的面积可以通过增加第一调光结构510的厚度的方式实现。可以平衡各个滤光单元410之间发生全反射的几率,避免发生滤光单元之间的全反射量差异较大造成侧视光线反射量不均匀,影响显示效果均一性的问题。
84.示例性的,如图8所示,红色滤光单元rf对应接触的第一调光结构510的厚度为t1,绿色滤光单元gf对应接触的第一调光结构510的厚度为t2,蓝色滤光单元bf对应接触的第一调光结构510的厚度为t3,t1<t2<t3。不同厚度的第一调光结构510可以通过半透掩膜板来制备,通过设计掩膜板的透光率来制备厚度不同的第一调光结构510,只是示意性的,本技术实施例不作具体限定。
85.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不同的滤光单元410对应接触的第一调光结构510的折射率不同,不同的滤光单元410的折射率不同。可以通过调整不同滤光单元410对应接触的第一调光结构510采用不同折射率材料来均衡不同滤光单元410对应的全反射临界角,根据全反射临界角的计算公式可知,滤光单元410的折射率与对应接触的第一调光结构510的折射率呈正相关。
86.示例性的,图9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显示面板的第一显示区的局部截面示意图。如图9所示,滤光单元410包括红色滤光单元rf、绿色滤光单元gf和蓝色滤光单元bf,。由于,红色滤光单元rf的折射率大于绿色滤光单元gf的折射率,绿色滤光单元gf的折射率大于蓝色滤光单元bf的折射率,则为平衡全反射临界角的大小,红色滤光单元rf对应接触第一子调光结构511,绿色滤光单元gf对应接触第二子调光结构512,蓝色滤光单元bf对应接触第三子调光结构513,第一子调光结构511的折射率大于第二子调光结构512的折射率,第二子调光结构512的折射率大于第三子调光结构513的折射率。示例性的,在滤光单元410的折射率与对应接触的第一调光结构510的折射率呈正相关的情况下,红色滤光单元rf对应接触的第一调光结构510的折射率范围为1.07-2.07;绿色滤光单元gf对应接触的第一调光结构510的折射率范围为1.0-2.0;蓝色滤光单元bf对应接触的第一调光结构510的折射率范围为0.95-1.95。例如第一子调光结构511的折射率为1.57,第二子调光结构512的折射率为1.5,第三子调光结构513的折射率为1.45。本技术实施例的数值只是示意性的,不作为本技术实施例的具体限定。
87.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通过设置不同滤光单元410对应不同折射率的第一调光结构510,来将不同的滤光单元410对应的反射面的全反射量趋于一致,可以平衡不用滤光单元410的反射面对于侧视光线的反射量,提高第一显示区100不同滤光单元对应的出光量的均匀性。
88.本技术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图10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0所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装置,包括:如第一方面所述的显示面板1000。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可以为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电视或其他显示器,本技术实施例不作具体限定。
89.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通过在显示面板中设置第一显示区100和第二显示区200,第一显示区100的透光率高于第二显示区200的透光率,第一显示区100可以用于对应功能器件的设置区域。第一显示区100设置有第一子像素110,第二显示区200内设置有第二子像素210,可以使得第一显示区100和第二显示区200均能够显示画面,不影响显示面板的屏占比。在相邻的滤光单元410之间设置调光结构500,在显示面板的显示视角中,第一
显示区100内的调光结构500可以调制侧视光线,可以将侧视角度出射的光线调制至趋于正视角度出射,以减少第一显示区100的侧视角度出光量。第二显示区200内的调光结构500可以遮挡侧视角度出射的光线,可以减少第二显示区200的侧视角度出光量,则可以进一步平衡第一显示区100和第二显示区200的正视角度出光量和侧视角度出光量。则调光结构500的设置可以使得侧视角度下第一显示区100与第二显示区200的光线衰减趋于一致,提高第一显示区100和第二显示区200之间的侧视光亮度均一性,弱化第一显示区100与第二显示区200的分界线,即能够提高显示面板的显示均一性。
90.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实施例中,对各个实施例的描述都各有侧重,某个实施例中没有详细描述的部分,可以参见其它实施例的相关描述。
91.尽管已描述了本说明书的优选实施例,但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一旦得知了基本创造性概念,则可对这些实施例作出另外的变更和修改。所以,所附权利要求意欲解释为包括优选实施例以及落入本说明书范围的所有变更和修改。
92.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说明书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说明书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说明书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说明书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说明书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