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大数据研发虚拟化安全防护机构及其使用方法与流程

2022-07-22 23:55:03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属于安全防护技术领域,具体的是一种大数据研发虚拟化安全防护机构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2.随着云时代的来临,大数据也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分析师团队认为,大数据通常用来形容一个公司创造的大量非结构化数据和半结构化数据,这些数据在下载到关系型数据库用于分析时会花费过多时间和金钱;大数据分析常和云计算联系到一起,因为实时的大型数据集分析需要框架来向数十、数百或甚至数千的电脑分配工作;大数据需要特殊的技术,以有效地处理大量的容忍经过时间内的数据;适用于大数据的技术,包括大规模并行处理数据库、分布式文件系统、分布式数据库、互联网和可扩展的存储系统,而相对于正在高效运作的大数据处理设备,其内部高效运行产生的热量,以及不慎发生的漏电现象,均会给设备的正常运行带来较为严重的损坏甚至影响,因此需要一种有效防护设备出现上述故障的防护机构,为设备的高效运行提供安全保障。
3.市场上的防护机构大都不能有效增加分热板与空气的有效接触面积,无法加快热量散发,不能对设备底部热量进行逐级发散,不能避免热量集中发散造成机构局部过烫现象,无法通过提高空气流速来提高机构的散热效率,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大数据研发虚拟化安全防护机构及其使用方法。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大数据研发虚拟化安全防护机构及其使用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市场上的防护机构大都不能有效增加分热板与空气的有效接触面积,无法加快热量散发,不能对设备底部热量进行逐级发散,不能避免热量集中发散造成机构局部过烫现象,无法通过提高空气流速来提高机构的散热效率的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大数据研发虚拟化安全防护机构,包括主搁置板,所述主搁置板的上端表面靠近两侧边缘位置且对称固设有两组侧边阻块,所述主搁置板的上端表面靠近中间位置均匀且贯穿开设有若干组贯穿圆槽,所述主搁置板的下部中间位置设置有底置板,所述底置板的上端表面靠近两侧边缘位置且对称固设有两组短接柱头,所述底置板的下端表面靠近两侧边缘位置且与短接柱头对应设置有两组支脚腿杆,所述底置板的上端表面且位于侧边阻块上贯穿圆槽的内侧中间位置安装有散热主体柱一,所述侧边阻块的前端表面中间位置靠近下侧固设有橡胶垫片,所述主搁置板的上端表面靠近左侧中间位置贯穿开设有第二安装槽,所述散热主体柱一通过贯穿圆槽与主搁置板套设安装,所述短接柱头贯穿底置板与支脚腿杆对接安装。
6.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主搁置板的下端中间位置且位于底置板的上端通过短接柱头安装有夹层置板,所述夹层置板的上端表面靠近两侧边缘位置对称固设有两组垫环体块,所述夹层置板的上端表面中间位置且与贯穿圆槽对应贯穿开设有环形通槽,所
述底置板的上端表面中间位置安装有散热主体柱二,所述底置板的上端表面中间位置靠近左侧安装有散热主体柱三,所述夹层置板通过短接柱头与底置板平行搭设,散热主体柱一通过环形通槽与底置板贯穿安装,散热主体柱三通过底置板分别与散热主体柱一和散热主体柱二并排设置,且三者均位于同一水平面设置。
7.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散热主体柱一包括引热柱杆,所述引热柱杆的外表面套设有环柱导体,所述环柱导体的外表面靠近前侧对称固设有若干组一号分热板,所述环柱导体的外表面靠近前侧且位于一号分热板上固设有二号分热板,所述二号分热板的外表面中间位置靠近右侧固设有外侧柱,所述外侧柱的外表面靠近前侧中间位置开设有弧柱环槽,所述环柱导体的外表面靠近前侧对称固设有若干组分支板,所述一号分热板、二号分热板和分支板共同构成扇叶发散结构,二号分热板通过一号分热板和环柱导体配合与引热柱杆固定连接,散热主体柱一通过夹层置板和环形通槽配合与主搁置板插放安装。
8.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主搁置板的上端表面后侧靠近中间位置贯穿开设有一组第一安装槽,所述主搁置板上且位于第一安装槽的内侧壁表面两侧上部对称固设有一组搭接卡板,所述主搁置板上且位于第一安装槽内侧中间位置且通过搭接卡板安装有活动驱热板结构,活动驱热板结构通过搭接卡板和第一安装槽配合与主搁置板活动安装。
9.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活动驱热板结构包括主导板,所述主导板的上端表面两侧对称固设有两组上置承重板,所述主导板的两端表面靠近上侧固设有一组侧翼叠组板,所述主导板的上端两侧且位于侧翼叠组板的上端表面等距离固设有若干组阵列组板,所述侧翼叠组板的上端表面且位于阵列组板的两侧对称固设有一组侧翼搭接竖板,所述侧翼搭接竖板的右端表面靠近上侧固设有侧翼搭接横板,所述主导板的两端表面且位于侧翼叠组板的下端固设有若干组底端方板,主导板、上置承重板、阵列组板和底端方板共同构成活动驱热板结构,其中阵列组板通过侧翼叠组板与主导板固定安装,主导板与上置承重板对称设置,侧翼搭接横板通过侧翼搭接竖板和侧翼叠组板配合与上置承重板连接安装。
10.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上置承重板通过侧翼叠组板和主导板配合与阵列组板平行设置,且阵列组板通过侧翼叠组板和主导板配合与底端方板垂直设置,活动驱热板结构通过侧翼搭接竖板、侧翼搭接横板和搭接卡板配合与主搁置板搭设安装。
11.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支脚腿杆包括对接顶杆,所述对接顶杆的上端表面固设有柱头垫片环,所述对接顶杆的内部中间位置贯通开设有活动弹槽,所述对接顶杆的下部中间位置安装有脚柱头,所述脚柱头的内部中间位置插装有内导杆,所述内导杆的外表面且位于对接顶杆与脚柱头之间安装有缓冲弹簧,对接顶杆与柱头垫片环固定设置,内导杆通过活动弹槽贯通对接顶杆与柱头垫片环贯穿设置,且内导杆依次贯穿柱头垫片环和底置板与短接柱头对接安装。
12.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脚柱头通过活动弹槽、缓冲弹簧和内导杆配合与对接顶杆弹动安装,其中内导杆通过短接柱头和支脚腿杆配合与垫环体块对接安装,且垫环体块通过主搁置板和夹层置板配合与侧边阻块对接安装。
13.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内导杆的外表面靠近中间位置并排且与缓冲弹簧对应固设有一组限位横杆,所述脚柱头的外表面靠近下侧中间位置贯穿开设有滑动杆槽,所述主搁置板的上端表面靠近两侧边缘位置且位于侧边阻块与第一安装槽之间设置有两
组铜丝线,所述垫环体块的内部靠近中间位置且与内导杆对应固设有对接铜杆,所述缓冲弹簧通过限位横杆与内导杆卡固安装,且内导杆通过滑动杆槽与脚柱头穿插安装,内导杆通过铜丝线和主搁置板配合与活动驱热板结构连接安装。
14.一种大数据研发虚拟化安全防护机构的使用方法,所述防护机构的使用方法具体步骤如下:步骤一:首先将大数据研发设备放置在主搁置板的上端,利用侧边阻块对设备底部的位置限定,将其底板主要散热口对准贯穿圆槽进行放置,其中将设备具有金属外壳的底部侧边,与第一安装槽对其放置,利用其内侧的活动驱热板结构与局部发热部位紧密接触,其次利用贯穿圆槽内侧的散热主体柱一、散热主体柱二和散热主体柱三与设备底部的主要发热部位一一对应安装,由散热主体柱一和活动驱热板结构将热量分散而出,且利用支脚腿杆内侧安装的缓冲弹簧对设备主体支撑的同时,由铜丝线与对接铜杆与设备底部壳体的接触配合,将发生侧漏的电流导入地面,通过上述过程实现对大数据研发设备的安全防护。
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1、通过设置有散热主体柱一,由于散热主体柱二和散热主体柱三连同散热主体柱一,三者各通过环形通槽和贯穿圆槽分被贯穿套设在主搁置板与底置板之间,利用设备底部与散热主体柱的贴合接触,通过引热柱杆将热量引导至环柱导体上,利用一号分热板、二号分热板和分支板,扩大环柱导体表面与空气的有效接触面积,以此达到对集中热量进行分散驱热的功效,其中通过固定在二号分热板表面的外侧柱,进一步增加分热板与空气的有效接触面积,以此加快热量散发,实现对设备底部热量的逐级发散,避免热量集中发散造成保护机构的局部发热,确保防护机构的正常使用。
16.2、通过设置有活动驱热板结构和夹层置板,通过第一安装槽将活动驱热板结构安装在主搁置板上,利用两组并排安装的活动驱热板结构与设备底部的贴合接触,有效对设备内部热量进行辅助散热,且由于通过活动驱热板结构在主搁置板的底端进行局部散热,而搭设在主搁置板与底置板之间的夹层置板,起到对散热主体柱一的限位作用,且通过散热主体柱一将热量导入底置板的上部,以及利用垫环体块将主搁置板与夹层置板之间隔离出的平行空气层,使得主搁置板、夹层置板和底置板之间在散热时形成热、冷和热空气层,利用冷热空气层温度差,导致主搁置板与夹层置板之间,以及夹层置板与底置板之间形成冷热空气对流,从而加快空气流速,以此进一步提高防护机构的散发效果和散热速度。
附图说明
17.图1是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18.图2是本发明中的内部爆炸结构示意图。
19.图3是本发明中底置板的上部结构示意图。
20.图4是本发明中散热主体柱一的局部剖面结构示意图。
21.图5是本发明中主搁置板的局部剖面结构示意图。
22.图6是本发明中活动驱热板结构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23.图7是本发明中支脚腿杆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24.图8是本发明中支脚腿杆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25.图9是本发明中垫环体块的截面图。
26.图中1、主搁置板;2、侧边阻块;3、贯穿圆槽;4、底置板;5、短接柱头;6、支脚腿杆;7、散热主体柱一;8、夹层置板;9、垫环体块;10、环形通槽;11、散热主体柱二;12、散热主体柱三;713、引热柱杆;714、环柱导体;715、一号分热板;716、二号分热板;717、外侧柱;718、弧柱环槽;719、分支板;1020、第一安装槽;21、搭接卡板;22、活动驱热板结构;23、主导板;24、上置承重板;25、侧翼叠组板;26、阵列组板;27、侧翼搭接竖板;28、侧翼搭接横板;29、底端方板;630、对接顶杆;631、柱头垫片环;632、活动弹槽;633、脚柱头;634、内导杆;635、缓冲弹簧;636、限位横杆;637、滑动杆槽;1038、铜丝线;39、对接铜杆;2040、橡胶垫片;1041、第二安装槽。
具体实施方式
27.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28.如图1-9所示,一种大数据研发虚拟化安全防护机构,包括主搁置板1,主搁置板1的上端表面靠近两侧边缘位置且对称固设有两组侧边阻块2,主搁置板1的上端表面靠近中间位置均匀且贯穿开设有若干组贯穿圆槽3,主搁置板1的下部中间位置设置有底置板4,底置板4的上端表面靠近两侧边缘位置且对称固设有两组短接柱头5,底置板4的下端表面靠近两侧边缘位置且与短接柱头5对应设置有两组支脚腿杆6,底置板4的上端表面且位于侧边阻块2上贯穿圆槽3的内侧中间位置安装有散热主体柱一7,侧边阻块2的前端表面中间位置靠近下侧固设有橡胶垫片2040,主搁置板1的上端表面靠近左侧中间位置贯穿开设有第二安装槽1041,散热主体柱一7通过贯穿圆槽3与主搁置板1套设安装,短接柱头5贯穿底置板4与支脚腿杆6对接安装。
29.主搁置板1的下端中间位置且位于底置板4的上端通过短接柱头5安装有夹层置板8,夹层置板8的上端表面靠近两侧边缘位置对称固设有两组垫环体块9,夹层置板8的上端表面中间位置且与贯穿圆槽3对应贯穿开设有环形通槽10,底置板4的上端表面中间位置安装有散热主体柱二11,底置板4的上端表面中间位置靠近左侧安装有散热主体柱三12,夹层置板8通过短接柱头5与底置板4平行搭设,散热主体柱一7通过环形通槽10与底置板4贯穿安装,散热主体柱三12通过底置板4分别与散热主体柱一7和散热主体柱二11并排设置,且三者均位于同一水平面设置。
30.散热主体柱一7包括引热柱杆713,引热柱杆713的外表面套设有环柱导体714,环柱导体714的外表面靠近前侧对称固设有若干组一号分热板715,环柱导体714的外表面靠近前侧且位于一号分热板715上固设有二号分热板716,二号分热板716的外表面中间位置靠近右侧固设有外侧柱717,外侧柱717的外表面靠近前侧中间位置开设有弧柱环槽718,环柱导体714的外表面靠近前侧对称固设有若干组分支板719,一号分热板715、二号分热板716和分支板719共同构成扇叶发散结构,二号分热板716通过一号分热板715和环柱导体714配合与引热柱杆713固定连接,散热主体柱一7通过夹层置板8和环形通槽10配合与主搁置板1插放安装。
31.主搁置板1的上端表面后侧靠近中间位置贯穿开设有一组第一安装槽1020,主搁置板1上且位于第一安装槽1020的内侧壁表面两侧上部对称固设有一组搭接卡板21,主搁置板1上且位于第一安装槽1020内侧中间位置且通过搭接卡板21安装有活动驱热板结构22,活动驱热板结构22通过搭接卡板21和第一安装槽1020配合与主搁置板1活动安装,利用搭接卡板21与侧翼搭接竖板27搭接安装,有效将活动驱热板结构22活动搭放在主搁置板1上,利用主导板23将较为集中的热量事先传导入上置承重板24内,然后利用侧翼叠组板25将热量逐级分散传递入阵列组板26内。
32.活动驱热板结构22包括主导板23,主导板23的上端表面两侧对称固设有两组上置承重板24,主导板23的两端表面靠近上侧固设有一组侧翼叠组板25,主导板23的上端两侧且位于侧翼叠组板25的上端表面等距离固设有若干组阵列组板26,侧翼叠组板25的上端表面且位于阵列组板26的两侧对称固设有一组侧翼搭接竖板27,侧翼搭接竖板27的右端表面靠近上侧固设有侧翼搭接横板28,主导板23的两端表面且位于侧翼叠组板25的下端固设有若干组底端方板29,主导板23、上置承重板24、阵列组板26和底端方板29共同构成活动驱热板结构22,其中阵列组板26通过侧翼叠组板25与主导板23固定安装,主导板23与上置承重板24对称设置,侧翼搭接横板28通过侧翼搭接竖板27和侧翼叠组板25配合与上置承重板24连接安装。
33.上置承重板24通过侧翼叠组板25和主导板23配合与阵列组板26平行设置,且阵列组板26通过侧翼叠组板25和主导板23配合与底端方板29垂直设置,活动驱热板结构22通过侧翼搭接竖板27、侧翼搭接横板28和搭接卡板21配合与主搁置板1搭设安装,利用搭接卡板21与侧翼搭接竖板27搭接安装,有效将活动驱热板结构22活动搭放在主搁置板1上,利用主导板23将较为集中的热量事先传导入上置承重板24内,然后利用侧翼叠组板25将热量逐级分散传递入阵列组板26内,事先对热量的逐级分散驱热,通过底端方板29可将多余热量向主导板23两侧分散,对活动驱热板结构22主体的散热机制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
34.支脚腿杆6包括对接顶杆630,对接顶杆630的上端表面固设有柱头垫片环631,对接顶杆630的内部中间位置贯通开设有活动弹槽632,对接顶杆630的下部中间位置安装有脚柱头633,脚柱头633的内部中间位置插装有内导杆634,内导杆634的外表面且位于对接顶杆630与脚柱头633之间安装有缓冲弹簧635,对接顶杆630与柱头垫片环631固定设置,内导杆634通过活动弹槽632贯通对接顶杆630与柱头垫片环631贯穿设置,且内导杆634依次贯穿柱头垫片环631和底置板4与短接柱头5对接安装。
35.脚柱头633通过活动弹槽632、缓冲弹簧635和内导杆634配合与对接顶杆630弹动安装,其中内导杆634通过短接柱头5和支脚腿杆6配合与垫环体块9对接安装,且垫环体块9通过主搁置板1和夹层置板8配合与侧边阻块2对接安装,通过脚柱头633内侧安装的内导杆634与设备底部金属外壳连接,可有效防止设备内部短路产生的电流进入其他附近设备中,确保每个设备的独立性以及安全性,其中通过限位横杆636起到对缓冲弹簧635在内导杆634上的限位作用,避免弹簧整体发生错位现象,利用滑动杆槽637为内导杆634提供滑动接地的移动空间。
36.内导杆634的外表面靠近中间位置并排且与缓冲弹簧635对应固设有一组限位横杆636,脚柱头633的外表面靠近下侧中间位置贯穿开设有滑动杆槽637,主搁置板1的上端表面靠近两侧边缘位置且位于侧边阻块2与第一安装槽1020之间设置有两组铜丝线1038,
垫环体块9的内部靠近中间位置且与内导杆634对应固设有对接铜杆39,缓冲弹簧635通过限位横杆636与内导杆634卡固安装,且内导杆634通过滑动杆槽637与脚柱头633穿插安装,内导杆634通过铜丝线1038和主搁置板1配合与活动驱热板结构22连接安装。
37.防护机构的工作原理:首先将大数据研发设备放置在主搁置板1的上端,利用侧边阻块2对设备底部的位置限定,将其底板主要散热口对准贯穿圆槽3进行放置,其中将设备具有金属外壳的底部侧边,与第一安装槽1020对其放置,利用其内侧的活动驱热板结构22与局部发热部位紧密接触,其次利用贯穿圆槽3内侧的散热主体柱一7、散热主体柱二11和散热主体柱三12与设备底部的主要发热部位一一对应安装,由散热主体柱一7和活动驱热板结构22将热量分散而出,且利用支脚腿杆6内侧安装的缓冲弹簧635对设备主体支撑的同时,由铜丝线1038与对接铜杆39与设备底部壳体的接触配合,将发生侧漏的电流导入地面,通过上述过程实现对大数据研发设备的安全防护;通过设置有散热主体柱一7,由于散热主体柱二11和散热主体柱三12连同散热主体柱一7,三者各通过环形通槽10和贯穿圆槽3分被贯穿套设在主搁置板1与底置板4之间,利用设备底部与散热主体柱的贴合接触,通过引热柱杆713将热量引导至环柱导体714上,利用一号分热板715、二号分热板716和分支板719,扩大环柱导体714表面与空气的有效接触面积,以此达到对集中热量进行分散驱热的功效,其中通过固定在二号分热板716表面的外侧柱717,进一步增加分热板与空气的有效接触面积,以此加快热量散发,实现对设备底部热量的逐级发散,避免热量集中发散造成保护机构的局部发热,确保防护机构的正常使用;其中利用短接柱头5对夹层置板8的底部提供稳固支撑,使得夹层置板8与底置板4之间形成一个空气对流层,通过弧柱环槽718有效扩充外侧柱717表面与空气的有效接触面积,以此加快热量向空气中的传递,利用搭接卡板21与侧翼搭接竖板27搭接安装,有效将活动驱热板结构22活动搭放在主搁置板1上,利用主导板23将较为集中的热量事先传导入上置承重板24内,然后利用侧翼叠组板25将热量逐级分散传递入阵列组板26内,事先对热量的逐级分散驱热,通过底端方板29可将多余热量向主导板23两侧分散,对活动驱热板结构22主体的散热机制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通过对接顶杆630上部的柱头垫片环631将夹层置板8与底置板4完成稳固的搭设组装,利用活动弹槽632为缓冲弹簧635提供弹动空间,以此抵消部分上部的荷载,确保防护机构的使用寿命不受较大影响,通过脚柱头633内侧安装的内导杆634与设备底部金属外壳连接,可有效防止设备内部短路产生的电流进入其他附近设备中,确保每个设备的独立性以及安全性,其中通过限位横杆636起到对缓冲弹簧635在内导杆634上的限位作用,避免弹簧整体发生错位现象,利用滑动杆槽637为内导杆634提供滑动接地的移动空间;通过设置有活动驱热板结构22和夹层置板8,通过第一安装槽1020将活动驱热板结构22安装在主搁置板1上,利用两组并排安装的活动驱热板结构22与设备底部的贴合接触,有效对设备内部热量进行辅助散热,且由于通过活动驱热板结构22在主搁置板1的底端进行局部散热,而搭设在主搁置板1与底置板4之间的夹层置板8,起到对散热主体柱一7的限位作用,且通过散热主体柱一7将热量导入底置板4的上部,以及利用垫环体块9将主搁置板1与夹层置板8之间隔离出的平行空气层,使得主搁置板1、夹层置板8和底置板4之间在散热时形成热、冷和热空气层,利用冷热空气层温度差,导致主搁置板1与夹层置板8之间,以及夹层置板8与底置板4之间形成冷热空气对流,从而加快空气流速,以此进一步提高防护机构的散发效果和散热速度。
38.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等的描述意指
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39.以上内容仅仅是对本发明结构所作的举例和说明,所属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只要不偏离发明的结构或者超越本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均应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