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乌龙茶高效烘干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2-07-20 22:36:54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茶叶生产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乌龙茶高效烘干装置。


背景技术:

2.茶叶加工需要多道工序实现,而烘干是绿茶、红茶、乌龙茶、白茶初制中最后一道工序,其目的一是按一定的方式使茶叶脱水,从而达到一定的含水量,便于储存;二是烘干过程中,发生复杂的热化学反应,保证茶叶色、香、味、形更趋于完善。因此烘干是各类茶品质形成的关键工序之一。
3.而目前的烘干装置通常采用人工将茶叶摊平,再进行升温干燥,或是通过搅拌杆搅拌茶叶等方式,边搅拌边干燥;此两种方式均存在一定缺陷,第一种方式的效率低下,难以满足生产需求,而第二种方式中,同时进行干燥的茶叶量有限,且搅拌时容易损伤干燥后的茶叶。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乌龙茶高效烘干装置。
5.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乌龙茶高效烘干装置,包括壳体,其中:
6.壳体的上端设有进料口,壳体一侧设有自动送料组件,自动送料组件的出料端与进料口连通;
7.壳体上设有除湿口和进风口,除湿口连通有除湿组件,进风口连通有送风组件,壳体内设有加热组件;
8.壳体内部设有第一传送带组和第二传送带组,第一传送带组包括上下间隔设置的多个第一带式传送机构,第二传送带组包括上下间隔设置的多个第二带式传送机构,第一传送带组和第二传送带组上下交错设置,第一带式传送机构和第二带式传送机构的出料端分别位于其下方的第二带式传送机构和第一带式传送机构的上方;
9.第一传送带组和第二传送带组下方设有筛选组件,筛选组件具有分别输出良品和次品的两个出料端,壳体上设有与筛选组件的两个出料端分别对应的良品出料口和次品出料口。
10.进一步:自动送料组件为输送机,输送机上设有匀料板,匀料板与输送机的输送面之间的间距可调。
11.进一步:输送机的两侧侧壁上均设有垂直于输送面的条形通孔,匀料板的两端分别置于两个条形通孔中,匀料板两端均转动连接有螺杆,螺杆均与输送面垂直,且螺杆分别与输送机的对应侧壁螺纹连接,螺杆未与对应匀料板连接的一端均连接有转动盘。
12.进一步:加热组件为电热丝,电热丝设于进风口和壳体的内壁上。
13.进一步:送风组件包括鼓风机、送风管和扩风口,鼓风机的出风口与送风管的一端连接,送风管的另一端通过扩风口与进风口连通,进风口设于壳体的侧壁下端。
14.进一步:除湿组件包括抽风机、干燥箱和出风管,抽风机的抽风口通过管道与除湿口连通,除湿口处设有滤网,抽风机的排风口通过管道与干燥箱连通,干燥箱与送风管之间通过出风管连通。
15.进一步:筛选组件包括筛板、振动电机和多个减震弹簧,筛板倾斜设于第一传送带组和第二传送带组的下方,振动电机设于筛板下端,壳体内壁上设有多个支撑块,支撑块与减震弹簧数量相等且一一对应,多个支撑块分别通过对应减震弹簧与筛板的下端连接,次品出料口设于壳体的下端,良品出料口设于壳体侧壁上,良品出料口处设有下料滑轨,下料滑轨的一端位于筛板较低一侧的下方,下料滑轨的另一端延伸至良品出料口外侧。
16.进一步:壳体顶壁上设有温度传感器,壳体外壁上设有显控屏,温度传感器与显控屏电连接。
17.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8.1、通过自动送料组件,快速、自动且均匀的进行出料;
19.2、设置第一传送带组和第二传送带组,在有限的空间内极大地增加了烘干面积,可同时烘干更多茶叶,更加高效,且延长茶叶的烘干时间,茶叶从一传送带落向另一传送带时发生翻转,烘干效果更佳;
20.3、利用除湿组件及时抽出湿气,提升烘干效率;
21.4、利用筛选组件将烘干的茶叶进行良、次品分类。
附图说明
22.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乌龙茶高效烘干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23.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乌龙茶高效烘干装置的侧视图;
24.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乌龙茶高效烘干装置的匀料板的示意图;
25.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乌龙茶高效烘干装置的a的放大示意图;
26.图中各标号表示:
27.1、壳体;2、输送机;3、良品出料口;4、下料滑轨;5、振动电机;6、次品出料口;7、出风口;8、筛板;9、减震弹簧;10、第一带式传送机构;11、第二带式传送机构;12、温度传感器;13、抽风机;14、电热丝;15、进料口;16、鼓风机;17、送风管;18、扩风口;19、出风管;20、干燥箱;21、匀料板;22、转动盘;23、螺杆。
具体实施方式
28.以下将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29.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一种乌龙茶高效烘干装置的一种实施例,包括壳体1,其中:壳体1的上端设有进料口15,壳体1一侧设有自动送料组件,自动送料组件的出料端与进料口15连通;
30.壳体1上设有除湿口和进风口7,除湿口连通有除湿组件,进风口7连通有送风组件,壳体1内设有加热组件;
31.壳体1内部设有第一传送带组和第二传送带组,第一传送带组包括上下间隔设置的多个第一带式传送机构10,第二传送带组包括上下间隔设置的多个第二带式传送机构11,第一传送带组和第二传送带组上下交错设置,第一带式传送机构10和第二带式传送机
构11的出料端分别位于其下方的第二带式传送机构11和第一带式传送机构10的上方;
32.第一传送带组和第二传送带组下方设有筛选组件,筛选组件具有分别输出良品和次品的两个出料端,壳体1上设有与筛选组件的两个出料端分别对应的良品出料口3和次品出料口6。
33.本实施例中,茶叶通过自动送料组件匀速均匀的送入壳体1内部,并通过第一传送带组和第二传送带组带动其运动,第一传送带组和第二传送带组可极大地增大茶叶的铺设面积,同时对大量茶叶进行干燥,效率更高,且第一传送带组和第二传送带组运动方向相反,则进一步增加了茶叶在第一传送带组和第二传送带组上的停留时间,烘干效果更佳,茶叶通过加热组件和送风组件的相互配合进行烘干,同时利用除湿组件及时将壳体1内的湿气抽出,提升烘干速度;干燥完的茶叶再经过筛分组件将良品和碎茶等次品进行筛分,并分别从良品出料口3和次品出料口6排出,且茶叶在进行筛分时,仍处于壳体1内部,同样在进行干燥,防止有残余水分;本实施例,可实现自动送下料、烘干、除湿、筛分和下料,烘干量大,十分高效。
34.具体的,自动送料组件为输送机2,输送机2两侧侧壁上设有匀料板21(匀料板21如图3),匀料板21可将输送机2的输送面上堆积的茶叶刷平,防止送料量过大或不均匀导致影响烘干,匀料板21与输送机2的输送面垂直,匀料板21与输送机2的输送面之间的间距可调,具体调节方式为:(如图4)输送机2的两侧侧壁上均设有垂直于输送面的条形通孔,匀料板21的两端分别置于两个条形通孔中,且可沿对应的条形通孔滑动,匀料板21两端均转动连接有螺杆23,螺杆23均与输送面垂直,且螺杆23分别与输送机2的对应侧壁螺纹连接,转动螺杆23,可使其沿与输送面相垂直的方向运动,螺杆23未与对应匀料板21连接的一端均连接有转动盘22,转动转动盘22,可带动对应螺杆23转动,进而带动匀料板21沿条形通孔方向运动,即可改变匀料板21与输送面的间距,进而调节单位时间内的送料量。
35.具体的,加热组件为电热丝14,电热丝14设于进风口7处和壳体1的各个内壁上,内壁上的电热丝14主要分布于第一传送带组和第二传送带组设立区域,通过内壁上的电热丝14对茶叶进行加热,通过进风口7处的电热丝14和内壁上的电热丝14对从进风口7进入的风进行两次加热,干燥的热空气对茶叶进行充分干燥。
36.具体的,如图2,送风组件包括鼓风机6、送风管17和扩风口18,鼓风机6的出风口与送风管17的一端连接,送风管17的另一端通过扩风口18与进风口7连通,设置扩风口18是因为为了增大送风面积,进风口7应该尽可能的大,当送风口7较大时,进风口7处的电热丝面积也越大,加热风的效果也更好,故需要扩风口与送风管17连接,当然,直接使用管径较大的送风管17与进风口连通也可。
37.具体的,如图2,除湿组件包括抽风机13、干燥箱20和出风管19,抽风机13的抽风口通过管道与除湿口连通,抽风机13的排风口通过管道与干燥箱20连通,干燥箱20内部填充有干燥剂等吸水物质,干燥箱20与送风管17之间通过出风管19连通,抽风机13将壳体1内部的湿气抽出导入干燥箱20内部,经过干燥后的热气通过出风管19回流至送风管17,并从进风口7重新导入壳体1内部,减少热量的流失;除湿口应尽量远离进风口7,使从进风口7进入的空气对茶叶进行充分干燥,空气湿润后再从除湿口排出。
38.具体的,筛选组件包括筛板8、振动电机5和多个减震弹簧9,筛板8设于第一传送带组和第二传送带组的下方,振动电机5设于筛板8下端,壳体1内壁设有多个支撑块,任一支
撑块上端均竖直设有一减震弹簧9,筛板8的下端分别与多个减震弹簧9连接,筛板8处于倾斜状态,倾斜角度为5
°‑
30
°
,干燥完的茶叶落在筛板8上,振动电机5带动筛板8振动,此时,减震弹簧9减少振动电机5带来的震动感,碎茶等次品穿过筛板8,并从壳体1底壁上的次品出料口6排出,良品沿筛板8向筛板8较低的一侧运动然后落下,掉落在位于筛板8最低侧下方的下料滑轨4上,并沿下料滑轨4滑动,最终从壳体1侧壁上的良品出料口3滑出。
39.具体的,壳体1顶壁中部上设有温度传感器12,可对壳体1的内部温度进行检测,并将结果显示于壳体1上的显控屏上,确保茶叶处于合适的干燥温度。
40.尽管本技术的实施方案已公开如上,但其并不仅仅限于说明书和实施方式所述内容,对于熟悉本领域的人员而言,可实现另外的修改,因此在不背离权利要求及等同范围所限定的一般概念下,本技术并不进行进一步赘述。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