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皮下组织切口负压引流装置

2022-07-20 17:18:51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用品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皮下组织切口负压引流装置。


背景技术:

2.临床工作中,手术切口脂肪液化较为常见,肥胖、糖尿病、高频电刀的使用、术中切口的保护、切口缝合技术欠佳、高龄、营养不良等均增加了手术切口愈合不良的风险。对于皮下脂肪大于3cm的患者,切口脂肪液化发生率明显增加。对于切口脂肪液化等愈合不良,传统的处理方法是开放切口、清除坏死组织、冲洗、挤压伤口等,需要频繁地换药,既增加患者的痛苦,又增加了医务人员的工作量。降低脂肪液化发生率、预防切口愈合不良,对于外科临床工作十分必要。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皮下组织切口负压引流装置,能降低脂肪液化发生率、预防切口愈合不良。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皮下组织切口负压引流装置,包括负压装置、引流管和引流袋,所述负压装置包括筒体和可在筒体内前后移动及固定的活塞推杆,筒体的前端和前部侧面分别有连接部一和连接部二,连接部一与引流管的后端连接,连接部二与引流袋连接。
5.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连接部一内有向筒体内单向打开的单向阀门一,连接部二内有向引流袋单向打开的单向阀门二。
6.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筒体的内有固定活塞推杆的固定结构。
7.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更进一步改进,所述固定结构包括多个构成齿状的卡位和可卡在不同卡位上的挡板,活塞推杆包括密封活塞和杆体,杆体的前端与密封活塞连接,杆体的后端伸出筒体的后端外,挡板固定在杆体上,卡位固定在筒体内壁。
8.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更进一步改进,所述杆体的后端垂直连接有手柄。
9.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更进一步改进,所述杆体上套装固定有固定环,固定环的一侧连接有延伸处筒体后端外的两个弹簧片,两个弹簧片的相反侧接近固定环处分别有一所述挡板。
10.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更进一步改进,所述挡板与弹簧片垂直且一体连接。
11.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更进一步改进,所述的两个弹簧片的后端反向弯折形成挡止部。
12.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更进一步改进,所述引流管的直径为1.2mm,引流管的前段有刻度,引流管的前段侧面有多个引流侧孔,引流侧孔的直径为1mm。
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皮下组织切口负压引流装置的有益效果如下:
14.(1)设计了连接负压装置的引流管,放置于肌肉前鞘外皮下组织深层,通过持续负
压吸引,可及时将坏死组织和脂肪液化渗液引流出切口外,避免液化扩散导致坏死区域的扩展,从而促进皮肤切口的愈合,降低脂肪液化发生率、预防切口愈合不良,解决传统处理方法所带来的频繁换药增加患者痛苦和增加医务人员工作量的问题。
15.(2)负压装置内部带有单向阀门一、单向阀门二,避免在反复抽吸负压时引流管/袋内的引流液倒流入切口内部,减少了可能的感染机会。
16.(3)引流管末端标注刻度,以便及时发现在拔除引流管时断裂造成的切口内异物残留。
17.(4)通过控制活塞推杆拉出的长度,可以调节引流管负压的合适强度。
18.通过以下的描述并结合附图,本实用新型将变得更加清晰,这些附图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
附图说明
19.图1为皮下组织切口负压引流装置的示意图。
20.图2为皮下组织切口负压引流装置的局部大图一。
21.图3为皮下组织切口负压引流装置的局部大图二。
22.附图标号说明:负压装置1,筒体11,卡位111,活塞推杆12,密封活塞121,杆体122,手柄123,连接部一13,连接部二14,单向阀门一15,单向阀门二16,挡板17,固定环18,弹簧片19,挡止部191,引流管2,刻度21,引流侧孔22,引流袋3。
具体实施方式
23.现在参考附图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附图中类似的元件标号代表类似的元件。
24.请参考图1-3,所述的皮下组织切口负压引流装置包括负压装置1、引流管2和引流袋3。
25.所述负压装置1包括筒体11和可在筒体11内前后移动及固定的活塞推杆12,筒体11的前端和前部侧面分别有连接部一13和连接部二14,连接部一13与引流管2的后端连接,连接部二14与引流袋3连接,连接部一13内有向筒体11内单向打开的单向阀门一15,连接部二14内有向引流袋3单向打开的单向阀门二16,筒体11的内靠后侧有固定活塞推杆12的固定结构。
26.所述活塞推杆12包括密封活塞121和杆体122,杆体122的前端与密封活塞121连接,杆体122的后端伸出筒体11的后端外。密封活塞121与筒体11内壁紧密吻合,杆体122在前推和后拉到不同位置时,均能通过固定结构固定在相应的位置处,从而可以调节引流管2负压的合适强度。
27.所述固定结构包括多个构成齿状的卡位111和可卡在不同卡位111上的挡板17。挡板17固定在杆体122上,卡位111固定在筒体11内壁。所述杆体122的后端垂直连接有手柄123。
28.所述杆体122上套装固定有固定环18,固定环18的一侧连接有延伸处筒体11后端外的两个弹簧片19,两个弹簧片19的相反侧接近固定环18处分别有一所述挡板17。所述挡板17与弹簧片19垂直且一体连接。所述的两个弹簧片19的后端反向弯折形成挡止部191。弹
簧片19向外分开时挡板17卡在卡位111上,以维持负压装置1内部的负压。
29.所述引流管2的直径为1.2mm,引流管2的前段有刻度21,以便及时发现在拔除引流管2时断裂造成的切口内异物残留。引流管2的前段侧面有多个引流侧孔22,作为引流组织液的开口,引流侧孔22的直径为1mm。
30.使用时,向后拉动杆体122,单向阀门一15打开,单向阀门二16关闭,切口皮下组织内形成负压、引流出组织液。向前推入杆体122,单向阀门二16打开,单向阀门一15关闭,将负压装置1的筒体11的腔内的引流液排入引流袋3。当引流液较多时,引流袋3可更换。单向阀门一15和单向阀门二16的设计,避免在反复抽吸负压时引流管2或引流袋3内的引流液倒流入切口内部,减少了可能的感染机会。
31.负压创面疗法可减少创面内的渗出及抑制细菌生长、控制感染、刺激肉芽组织生长,明显加速创面愈合。因此采用本皮下组织切口负压引流装置放置皮下引流管可以降低腹部外科手术切口感染的发生,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住院时间。降低脂肪液化发生率、预防切口愈合不良,解决了传统处理方法所带来的需要频繁换药增加患者痛苦和医务人员工作量的问题。
32.以上结合最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以上揭示的实施例,而应当涵盖各种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本质进行的修改、等效组合。


技术特征:
1.一种皮下组织切口负压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负压装置、引流管和引流袋,所述负压装置包括筒体和可在筒体内前后移动及固定的活塞推杆,筒体的前端和前部侧面分别有连接部一和连接部二,连接部一与引流管的后端连接,连接部二与引流袋连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皮下组织切口负压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一内有向筒体内单向打开的单向阀门一,连接部二内有向引流袋单向打开的单向阀门二。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皮下组织切口负压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的内有固定活塞推杆的固定结构。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皮下组织切口负压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结构包括多个构成齿状的卡位和可卡在不同卡位上的挡板,活塞推杆包括密封活塞和杆体,杆体的前端与密封活塞连接,杆体的后端伸出筒体的后端外,挡板固定在杆体上,卡位固定在筒体内壁。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皮下组织切口负压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杆体的后端垂直连接有手柄。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皮下组织切口负压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杆体上套装固定有固定环,固定环的一侧连接有延伸处筒体后端外的两个弹簧片,两个弹簧片的相反侧接近固定环处分别有一所述挡板。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皮下组织切口负压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板与弹簧片垂直且一体连接。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皮下组织切口负压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两个弹簧片的后端反向弯折形成挡止部。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皮下组织切口负压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流管的直径为1.2mm,引流管的前段有刻度,引流管的前段侧面有多个引流侧孔,引流侧孔的直径为1mm。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皮下组织切口负压引流装置,包括负压装置、引流管和引流袋,所述负压装置包括筒体和可在筒体内前后移动及固定的活塞推杆,筒体的前端和前部侧面分别有连接部一和连接部二,连接部一与引流管的后端连接,连接部二与引流袋连接。本实用新型的皮下组织切口负压引流装置能降低脂肪液化发生率、预防切口愈合不良。预防切口愈合不良。预防切口愈合不良。


技术研发人员:杨姣 陈静 梁彧博 罗振娟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深圳大学总医院
技术研发日:2021.12.14
技术公布日:2022/7/19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