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可半释放的主动脉支架输送系统的制作方法

2022-07-20 15:20:4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半释放的主动脉支架输送系统。


背景技术:

2.腹主动脉瘤是严重威胁生命的血管疾病,传统开放手术创伤较大,具有较高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死亡率。腔内治疗已经逐渐取代开放手术成为腹主动脉瘤的首选治疗方式。但腔内治疗的应用受到腹主动脉解剖形态的限制,25%-75%的患者不适合行标准的腔内手术,尤其是对于肾下锚定区小于10mm的近肾腹主动脉瘤,病变血管解剖结构的复杂性严重制约着腔内治疗的推广。
3.腔内治疗腹主动脉瘤要求支架近端至少有15-20mm的锚定区,开窗支架腔内修复术的发展与应用逐步打破了这一局面。开窗支架腔内修复术可将血管锚定区向近端移至肾动脉、肠系膜上动脉甚至腹腔干动脉以上水平,使无法常规应用腔内治疗的这部分患者可以获得腔内治疗。常规做法是,在术中将主动脉支架在体外释放后,根据术前的测量数据在体外将主动脉覆膜支架开窗,开窗的窗孔用于术中对准需要重建的肾动脉等内脏动脉。开窗后外科医生将主动脉支架重新装回输送鞘,然后将输送鞘送至血管目标位置,将支架预开窗孔大致定位目标内脏动脉开口,然后释放主动脉支架,然后进入导丝导管从主动脉支架里面超选择进入目标内脏动脉,释放支架,重建内脏动脉和防止主动脉支架移位。
4.在这过程中,最为困难的主动脉支架预开窗孔术中很难对准目标内脏动脉开口,因为支架一旦释放则无法移动再次对准。如果术中无法对准,则会造成支架严重内漏导致手术失败,或者支架覆盖内脏动脉导致内脏动脉缺血坏死。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可半释放的主动脉支架输送系统。解决现有技术的腹主动脉支架输送系统无法实现支架半释放,不能实现在预开窗孔和内脏动脉开口准确定位。
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7.一种可半释放的主动脉支架输送系统,包括主动脉输送鞘管、主动脉覆膜支架、支架放置导丝和约束导丝,所述主动脉覆膜支架设于支架放置导丝末端;
8.所述主动脉覆膜支架包括支架和设于支架上的覆膜,所述覆膜上设有开窗孔;
9.所述主动脉输送鞘管上设有导丝输送孔,所述约束导丝从导丝输送孔穿入并设于主动脉覆膜支架一侧,所述约束导丝与主动脉覆膜支架通过固定绳连接;
10.撤出所述主动脉输送鞘管后,约束导丝和固定绳使主动脉覆膜支架处于半释放状态,当再次撤出约束导丝后,所述主动脉覆膜支架处于完全释放状态。
11.作为改进,所述固定绳在约束导丝上缠绕若干圈后两端分别固定在支架相邻的栅格上。
12.作为改进,所述固定绳的数量为多个并沿约束导丝长度方向设置。
13.作为改进,所述导丝输送孔到主动脉输送鞘管开口的距离长于主动脉覆膜支架的长度。
14.作为改进,所述约束导丝在透视下显影,并设有不透射线的刻度标记。
15.作为改进,所述开窗孔上设有支撑圈,所述支撑圈设于开窗孔边缘位置,所述标记圈不透射线。
16.本实用新型的优的在于:
17.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半释放的主动脉支架输送系统。该系统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该输送系统中支架约束导丝可帮助覆膜支架实现半释放,实现术中可以反复调整,使得覆膜支架开窗孔精准定位内脏动脉开口,尤其适用于需要支架开窗的主动脉疾病患者,使对于锚定区不足的主动脉疾病患者也能实现腔内治疗。
附图说明
18.图1为实施例1中一种可半释放的主动脉支架输送系统的结构图;
19.图2为实施例1中一种可半释放的主动脉支架输送系统的结构图;
20.图3为实施例1中一种可半释放的主动脉支架输送系统中开窗孔处的结构图;
21.图4为实施例1中一种可半释放的主动脉支架输送系统约束导丝与支架处的结构图;
22.图5为实施例1中一种可半释放的主动脉支架输送系统固定绳与约束导丝的连接图;
23.图6为实施例1中一种可半释放的主动脉支架输送系统约束导丝在透视下的示意图。
24.图中标示为:
25.1-主动脉输送鞘管,11-导丝输送孔,2-主动脉覆膜支架,21-支架,22-覆膜,23-开窗孔,24-支撑圈,25-标记金属,3-支架放置导丝,4-约束导丝,41-刻度标记,5-固定绳。
具体实施方式
26.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和具体的介绍,以使更好的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下述实施例并不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27.实施例1
28.本实施例公开一种可半释放的主动脉支架输送系统,包括主动脉输送鞘管1、主动脉覆膜支架2、支架放置导丝3和约束导丝4。主动脉覆膜支架2设于支架放置导丝3末端。
29.主动脉覆膜支架2包括支架21和设于支架21上的覆膜22,覆膜22上设有开窗孔23。开窗孔23上设有支撑圈24,支撑圈24设于开窗孔23边缘位置。支撑圈24上设有不透射线标记金属25。
30.主动脉输送鞘管1上设有导丝输送孔11。约束导丝4从导丝输送孔11穿入并设于主动脉覆膜支架2一侧,约束导丝4与主动脉覆膜支架2通过固定绳5连接。固定绳5在约束导丝4上缠绕若干圈后两端分别固定在支架21相邻的栅格上。固定绳5的数量为多个并沿约束导丝4长度方向设置。
31.导丝输送孔11到主动脉输送鞘管1开口的距离长于主动脉覆膜支架2的长度,如图
1中所示,l1大于l2。约束导丝4在透视下显影,并设有不透射线的刻度标记41。
32.撤出主动脉输送鞘管1后,约束导丝4和固定绳5使主动脉覆膜支架2处于半释放状态,当再次撤出约束导丝4后,主动脉覆膜支架2处于完全释放状态。
33.以治疗锚定区小于10mm的肾下腹主动脉瘤为例,在具体实施例中,覆膜支架需要覆盖双肾动脉才能够有足够的锚定区防止内漏。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34.s1.术前根据主动脉ct成像测量仔细测量肾动脉分支动脉的直径、开口位置以及空间关系。
35.s2.术中行腹主动脉造影后再次核对测量肾动脉分支动脉的直径、开口位置以及空间关系后,将本实施例在体外手术台上打开。释放时,助手固定后主动脉覆膜支架2、支架放置导丝3和约束导丝4。术者将主动脉输送鞘管1缓慢回撤释放主动脉覆膜支架2远端。此时,支架放置导丝3并不释放主动脉覆膜支架2头端。由于固定绳5和约束导丝4将相邻支架21部分约束在一起,支架21并没有完全释放开,处于半释放状态。在约束导丝4的刻度的帮助下,然后术者根据术前测量数据,用电烙笔灼烧或锐器在覆膜22相应部位开槽,形成开窗孔23。然后术者取可透视铂金弹簧圈作为支撑圈24,用血管缝线固定于开窗孔23边缘,并将不透射线的金属标记25缝在开窗孔23边缘,便于定位。完成后将改装的主动脉覆膜支架2送回原来的输送系统。
36.s3.从一侧股动脉入路,将支架输送系统送至主动脉锚定区后,从肱动脉入路进入造影导管造影再次定位主动脉覆膜支架2近端位置,调整开窗孔23与肾动脉开口的位置。助手固定好主动脉覆膜支架2、约束导丝4和支架放置导丝3。术者将主动脉输送鞘管1缓慢回撤释放主动脉覆膜支架2远端。当主动脉覆膜支架2头端带有标记的开窗孔23释放后,由于此时处于半释放状态,支架21再次调整使开窗孔23对准相应的肾动脉开口。当主动脉输送鞘管1退至主动脉覆膜支架2远端以远时,主动脉覆膜支架2末端也处于半释放状态。若对位不准,此时仍可以通过主动脉输送鞘管1微调主动脉覆膜支架2,使开窗孔23对准肾动脉开口,避免了传统支架无法微调的现象。根据内脏动脉的走行方向,必要时可从上肢动脉入路进行超选并跟进长鞘。超选成功后进入长鞘。
37.s4.对位成功后,将约束导丝4回撤,固定绳5和支架21失去约束完全释放。再进入肾动脉支架释放分支动脉支架,选用相应大小球囊对支架进行后扩张。再次造影,明确内脏区各分支动脉血流通畅。重建内脏分支动脉成功。
38.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进行了详细描述,但其只是作为范例,本实用新型并不等同于以上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任何对本实用新型进行的等同修改和替代也都在本实用新型的范畴之中。因此,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下所做的均等变换和修改,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