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旋磨系统及其驱动手柄的制作方法

2022-07-20 15:17:34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介入医疗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旋磨系统及其驱动手柄。


背景技术:

2.动脉粥样硬化多见于下肢动脉中,以在动脉内膜形成纤维脂质斑块致管壁增厚、管腔狭窄为特征,主要分布在股腘、膝下动脉内膜中,由于病变的动脉管腔狭窄甚至阻塞,引起如下肢缺血、坏疽等病症,如不及时治疗常常会导致跛行甚至截肢。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根据斑块的质地可能呈现出不同的特征,目前在医学实践中,通常对于严重钙化病变采用动脉粥样硬化切除装置进行预处理。采用动脉粥样硬化切除装置进行处理的原理是通过轨道旋磨装置在血管病变处高速旋转磨削,祛除钙化或纤维化的动脉硬化斑块,开通斑块堵塞的血管,获得较为光滑的血管内腔增益,方便后续药物球囊和支架的置入。在对血管内膜开口处、分叉处的狭窄病变,以及成角度、偏心、长节段、点状的狭窄病变行介入治疗时,外周动脉斑块轨道旋磨术已成为临床应用较多的一种祛除粥样硬化斑块的手段。
3.目前的外周轨道旋磨导管系统主要包括控制主机、驱动手柄、驱动轴和旋磨头,控制主机控制驱动手柄中的驱动组件带动驱动轴高速旋转,前后移动驱动组件,使得连接在驱动轴的远端的旋磨头对磨削祛除病变,将斑块或钙化病变消融成细小微利粒(小于红细胞直径)。采用外周动脉轨道旋磨术进行治疗,能够适用于严重钙化的病变,先用轨道旋磨术对病变进行预处理,做好管腔准备,再置入药物球囊或支架,提高介入治疗的成功率,同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4.但是,目前的驱动手柄为了适应对其内部的驱动组件轴向移动行程的导向需要,驱动手柄的整体结构笨重,需要配置的操作平台较大,操作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5.基于此,提供一种驱动手柄以及包括该驱动手柄的旋磨系统,以解决操作不便的问题。
6.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驱动手柄,包括:
7.手柄壳体,具有导丝腔,所述导丝腔贯穿所述手柄壳体的近端和远端,并用于供旋磨导丝穿过;
8.驱动组件,设置于所述手柄壳体内,且能够沿所述旋磨导丝移动,所述驱动组件用于驱使驱动轴绕所述旋磨导丝转动,所述驱动轴套设于所述旋磨导丝;
9.第一伸缩导向件,沿所述导丝腔设置,并形成有第一引导通道,所述驱动轴和所述旋磨导丝可移动地穿设于所述第一引导通道,所述第一伸缩导向件的远端与所述手柄壳体相连接,所述第一伸缩导向件与所述驱动组件联动连接,当所述驱动组件连同所述驱动轴沿所述旋磨导丝移动时,所述第一伸缩导向件于所述手柄壳体内伸缩运动。
10.另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旋磨系统,包括上述的驱动手柄,以及旋磨导丝和旋磨导管,所述旋磨导丝穿设于所述导丝腔且所述旋磨导丝的近端伸出所述导丝腔的近
端,所述旋磨导管套设于所述旋磨导丝,且所述旋磨导管的近端与所述驱动轴的远端相连接。
11.本实用新型的旋磨系统及其驱动手柄,驱动手柄包括手柄壳体、驱动组件和第一伸缩导向件,第一伸缩导向件与驱动组件联动连接,当驱动组件连同驱动轴沿旋磨导丝移动时,第一伸缩导向件于手柄壳体内伸缩运动,从而不会干涉驱动组件沿旋磨导丝的移动,满足驱动组件带着旋磨导管沿旋磨导丝运动足够的行程的需要,由于第一伸缩导向件的第一引导通道可以对穿设于其内的驱动轴及旋磨导丝等结构起到径向支撑且轴向引导的作用,从而无需配置大型操作平台来维持诸如旋磨导丝或旋磨导管等结构的轴向移动导向,以提升驱动手柄操作轻便性。
附图说明
12.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实施例的附图。
13.图1为一实施方式的旋磨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14.图2为一实施方式的旋磨系统的驱动手柄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15.图3为一实施方式的旋磨系统的驱动手柄中,驱动组件移动过程中,第一伸缩导向件和第二伸缩导向件的伸缩结构示意图;
16.图4为一实施方式的旋磨系统的驱动手柄中,伸缩导向件的结构示意图;
17.图5为图4示出的伸缩导向结构的a部分结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18.图6为一实施方式的旋磨系统的驱动手柄的局部结构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19.附图标号说明:100、旋磨系统;10、驱动手柄;10a、导丝腔;11、手柄壳体;11a、第一壳体;11b、第二壳体;111、第一支撑部;112、第二支撑部;113、第三支撑部;114、第四支撑部;12、驱动组件;13、伸缩导向件;13a、第一伸缩导向件;13b、第二伸缩导向件;131、套管;131a、第一套管;131b、第二套管;132、滚动件;1311、第一限位部;1312、第二限位部;1313、第三限位部;133、润滑涂层;134、通液孔;14、锁丝组件;15、轨道;20、旋磨导丝;30、旋磨导管;31、旋磨头;32、传动软轴。
具体实施方式
20.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首选实施例。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更加透彻全面。
21.需要说明的是,采用“近端”、“远端”作为方位词,该方位词为介入医疗器械领域惯用术语,其中“近端”表示器械作用时靠近术者的一端,“远端”表示器械作用时远离术者的一端,例如,图1示出的旋磨系统100中,驱动手柄10的左侧端部为驱动手柄10的近端,驱动手柄10的右侧端部为驱动手柄10的远端。
22.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轴向指平行于医疗器械远端中心和近端中心连线的方
向;径向指垂直于上述轴向的方向。
23.参阅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旋磨系统100,包括驱动手柄10、旋磨导丝20和旋磨导管30。旋磨导丝20和旋磨导管30的近端均与驱动手柄10相连接。旋磨导丝20作为在体内建立路径的结构件,用于引导旋磨导管30进入血管中需要进行旋磨的位置。具体地,旋磨导管30套设在旋磨导丝20上,并且能够通过操作驱动手柄10实现旋磨导管30绕旋磨导丝20转动,以及旋磨导管30沿旋磨导丝20移动,以便旋磨导管30在旋磨导丝20的引导下进行旋磨。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中,对于细长的结构件而沿,涉及一个结构件沿另一个结构件移动,指的是该一个结构件沿该另一个结构件的轴向移动。以旋磨导管30沿旋磨导丝20移动为例,旋磨导管30沿旋磨导丝20移动即旋磨导管30沿旋磨导丝20的轴向移动。
24.实用新型人发现,旋磨导管30沿旋磨导丝20轴向移动的行程会影响旋磨效果的好坏。比如,旋磨导管30沿旋磨导丝20轴向移动的行程不够,在操作驱动手柄10来控制旋磨导管30进行旋磨作业时,旋磨导管30容易出现沿旋磨导丝20的轴向移动位移过小而无法开通病变的血管,这就需要加大操作旋磨导管30相对旋磨导丝20的轴向移动的行程。然而,在驱动手柄10配置较长的导轨来满足旋磨导管30的轴向运动行程的调整需要时,驱动手柄10的整体结构笨重,需要配置大的操作平台,操作便捷性不佳。实用新型人经过不断探索,对驱动手柄10的结构加以改进,在满足旋磨导管30沿旋磨导丝20在轴向上的运动行程的情形下,使得驱动手柄10轻便,易于操控旋磨导管30进行旋磨作业。
25.具体地,驱动手柄10包括手柄壳体11、驱动组件12和伸缩导向件13。手柄壳体11用于方便操作者握持,以进行旋磨操控。手柄壳体11具有导丝腔10a,导丝腔10a贯穿驱动手柄10的近端和驱动手柄10的远端,导丝腔10a用于供旋磨导丝20穿过。参阅图1所示,旋磨导丝20穿设于导丝腔10a,旋磨导丝20的近端20a伸出导丝腔10a的近端,旋磨导丝20的远端20b伸出导丝腔10a的远端。可理解地,旋磨导丝20可以沿导丝腔10a移动,以便将旋磨导丝20穿入血管内,并引导旋磨导管30在血管内沿轴向移动。
26.驱动组件12设置于手柄壳体11内,并用于驱使驱动轴(图未示出)绕旋磨导丝20转动。具体地,驱动轴套设于旋磨导丝20,在驱动组件12的驱使下,驱动轴绕旋磨导丝20转动并带动旋磨导管30绕旋磨导丝20转动,以实现旋磨导管30进行旋磨作业。
27.驱动组件12能够沿旋磨导丝20在手柄壳体11内移动,这样与驱动组件12相连接的旋磨导管30也将随着驱动组件12一起沿旋磨导丝20移动,继而旋磨导管30在对病变的血管中的动脉硬化斑块进行打磨时,旋磨导管30可以在旋转的同时,在血管中来回移动,以利于祛除钙化或纤维化的动脉硬化斑块,开通斑块堵塞的血管。
28.伸缩导向件13沿导丝腔10a设置,伸缩导向件13与驱动组件12联动连接,当驱动组件12连同驱动轴沿旋磨导丝20移动时,伸缩导向件13于手柄壳体11内伸缩运动。伸缩导向件13在伸缩运动的过程中,能够为导丝腔10a内的例如旋磨导丝20或旋磨导管30等细长元件提供支撑。具体地,伸缩导向件13形成有引导通道,引导通道对穿设于其内的结构起到径向支撑且轴向引导的作用,其中,径向支撑指的是在径向上可以起到承托作用,从而使得穿设于引导通道内的结构不会产生大的完全,相应地,轴向引导指的是引导通道可以供穿设于其内的结构沿轴向移动,从而引导通道对穿设于其内的结构起到导向效果。
29.由于在驱动组件12连同驱动轴沿旋磨导丝20移动时,伸缩导向件13可以伸缩运动
并能够为穿设于引导通道的结构起到径向支撑且轴向引导的作用,从而驱动手柄10无需配置大型操作平台来维持诸如旋磨导丝20或旋磨导管30等结构的轴向移动导向。而且,由于伸缩导向件13可以伸缩运动,从而不会干涉驱动组件12沿旋磨导丝20的移动,满足驱动组件12带着旋磨导管30沿旋磨导丝20运动足够的行程的需要。基于此,伸缩导向件13的设置,有效提升驱动手柄10操作轻便性。
30.需要说明的是,伸缩导向件13在手柄壳体11内的设置位置不同,穿设于伸缩导向件13的引导通道的元件也不同,从而伸缩导向件13所支撑引导的对象也不同。
31.下面将分别就伸缩导向件13在手柄壳体11中的结构设置对驱动手柄10的结构做进一步说明。
32.结合图1和图2所示,驱动组件12的近端侧和驱动组件12的远端侧均设置有伸缩导向件13。为便于说明,将位于驱动组件12的远端侧的伸缩导向件13称为“第一伸缩导向件13a”,将位于驱动组件12的近端侧的伸缩导向件13称为“第二伸缩导向件13b”,相应地,将第一伸缩导向件13a形成的引导通道称为“第一引导通道”,将第二伸缩导向件13b形成的引导通道称为“第二引导通道”。结合3所示,第一伸缩导向件13a和第二伸缩导向件13b分别连接于驱动组件12的远端侧和驱动组件12的近端侧。当驱动组件12于手柄壳体11内朝远端移动时,第一伸缩导向件13a收缩,第二伸缩导向件13b伸展;当驱动组件12于手柄壳体11内朝近端移动时,第一伸缩导向件13a伸展,第二伸缩导向件13b收缩。该实施方式中,第一伸缩导向件13a的远端与手柄壳体11相连接,第一伸缩导向件13a的近端与驱动组件12相连接,旋磨导丝20及套设于旋磨导丝20的驱动轴一起穿设于第一伸缩导向件13a的第一引导通道,以利用第一伸缩导向件13a对驱动轴及位于驱动轴内的旋磨导丝20起到径向支撑且轴向引导的效果。
33.第二伸缩导向件13b的远端与驱动组件12相连接,第二伸缩导向件13b的近端与手柄壳体11相连接,从驱动组件12在手柄壳体11内沿轴向移动时,会带动第二伸缩导向件13b伸缩运动。驱动轴的近端与驱动组件13相连接,旋磨导丝20的近端从驱动轴的近端穿出并穿设于第二伸缩导向件13b的第二引导通道,从而利用该第二伸缩导向件13b能够对旋磨导丝20伸出驱动轴的近端的部分起到径向支撑且轴向引导的效果,从而使得旋磨导丝20不容易向偏离周向方向弯曲,确保旋磨导丝20的稳定性。
34.需要说明的是,第一伸缩导向件13a和第二伸缩导向件13b并非必要同时出现,确切的说,去掉其中一个,另一个仍可以发挥相应的作用效果。例如,在一些实施方式中,驱动手柄10设置有第一伸缩导向件13a,具体地,第一伸缩导向件13a的远端与手柄壳体11相连接,第一伸缩导向件13a的近端与驱动组件12相连接,继而使得第一伸缩导向件13a与驱动组件12联动连接,以在驱动组件12相对手柄壳体11沿轴向移动时,驱动组件12能够带动第一伸缩导向件13a伸缩运动。由于驱动轴穿设于第一引导通道,从而第一伸缩导向件13a伸缩运动的过程中可以对驱动轴及位于驱动轴内的旋磨导丝20起到径向支撑且轴向引导的作用,从而使得旋磨导丝20和驱动轴维持良好的同轴性而不容易向偏离周向方向弯曲,确保旋磨操作的稳定性。需要说明的是,第一伸缩导向件13a的近端可以是与驱动组件12相连接,实现两者之间的联动连接。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伸缩导向件13a也可以是穿设于驱动组件12的方式实现与驱动组件12的联动连接。具体地,第一伸缩导向件13a穿设驱动组件12,使得第一伸缩导向件13a的近端从驱动组件12的近端侧伸出,从而可以利用第一伸缩导
向件13a伸出驱动组件12的近端侧的部分来对旋磨导丝20的靠近驱动组件12的近端侧的部分进行支撑导向,这样,第一伸缩导向件13a不仅可以在驱动组件12的远端侧实现对驱动轴及位于驱动轴内的旋磨导丝20进行支撑,同时,还可以对位于驱动组件12的近端侧的旋磨导丝20的部分结构进行支撑,进一步使得旋磨导丝20整体稳定,以便旋磨导丝20稳定地引导旋磨导管30进行旋磨,提高旋磨稳定性。
35.对于驱动手柄10的手柄壳体11内设置有2个或2个以上的伸缩导向件13时,这些伸缩导向件13的结构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如图3所示,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伸缩导向件13a和第二伸缩导向件13b采取相同的结构时,第一伸缩导向件13a和第二伸缩导向件13b的尺寸不同。
36.下面将对伸缩导向件13的结构加以说明,第一伸缩导向件13a的结构可以是下面伸缩导向件13中的任意一种,第二伸缩导向件13b的结构也可以是下面伸缩导向件13中的任意一种。
37.具体地,结合图3所示,伸缩导向件13包括2个或2个以上的套管131,2个或2个以上的套管131彼此套接,且能够沿轴向相对伸缩运动。
38.为了更进一步理解伸缩导向件13的结构,下面将以伸缩导向件13包括第一套管131a和套设于第一套管131a的第二套管131b为例对伸缩导向件13的结构做进一步说明。
39.结合图4所示,在彼此套接的第一套管131a和第二套管131b之间设置有滚动件132,确切的说,第一套管131a的外壁和第二套管131b的内壁之间装载有滚动件132。当第一套管131a和第二套管131b沿轴向相对伸缩运动时,滚动件132于第一套管131a的外壁和第二套管131b的内壁之间滚动,利用滚动件132提升第一套管131a和第二套管131b彼此相对伸缩运动的顺畅性。
40.需要说明的是,在伸缩导向件13包括2个或2个以上的套管131的实施方式中,任意相邻设置的2个套管131之间均设有滚动件132,当伸缩导向件13伸缩运动时,滚动件132与相应的套管131之间滚动接触,从而利用滚动件132减少套管131之间的滑动摩擦,提高套管131之间伸缩运动的顺畅性,使得伸缩导向件13整体上伸缩灵活。
41.为了提高滚动件132在伸缩导向件13伸缩运动时的运动稳定性,避免滚动件132随意乱动而影响助滑效果,在相邻的套管131之间设置有限位结构,以利用限位结构限定滚动件132的运动区域。结合图4所示,以第一套管131a与第二套管131b之间的结构为例,第二套管131b的内壁所在一侧形成有第一限位部1311和第二限位部1312,滚动件132限位于第一限位部1311和第二限位部1312之间所界定的区域q内,从而滚动件132不会从第一套管131a和第二套管131b之间滑出。
42.结合图4和图5所示,第一套管131a的一端形成有第三限位部1313,第三限位部1313用于与第一限位部1311相抵,以限制第一套管131a相对第二套管131b的极限伸缩长度。
43.第一限位部1311可以是环绕第二套管131b的轴向的环形凸起。例如,将第二套管131b的管壁朝内挤压,使得第二套管131b的部分管壁内凹形成环形凸起,这种结构便于加工。
44.第二限位部1312的结构可以与第一限位部1311的结构相同。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二限位部1312的结构也可以与第一限位部1311的结构不同。例如,第二限位部1312形成
于第二套管131b用于供第一套管131a伸出的一端,具体地,第二限位部1312由第二套管131b对应该端部的管壁向内弯折形成。再例如,第二限位部1312与第二套管131b为分体结构,具体可以是采取呈环形的挡片与第二套管131b的端部相连,从而使得环形的挡片形成第二限位部1312。可理解地,该环形的挡片的内圈直径与第一套管131a的外径相适配,使得第一套管131a可活动地由该环形的挡片的内圈伸入第二套管131b。环形的挡片可以是通过焊接、胶水连接或螺纹连接等方式与第二套管131b相连接,在此不作限定。
45.第三限位部1313可以是由第一套管131a的管壁的部分结构向外扩张形成。例如,结合图4和图5所示,第一套管131a的端部的管壁向外扩张形成的第三限位部1313呈喇叭口形状,在第一套管131a于第二套管131b内轴向移动至使得第三限位部1313与第一限位部1311相接触时,第一套管131a达到从第二套管131b内伸出最大长度,第一套管131a便无法继续从第二套管131b伸展运动。在其他实施方式中,第三限位部1313可以是形成于第一套管131a的外壁的凸起,在此不作限定。
46.需要特别说明的是,由于滚动件132被约束在第一限位部1311和第二限位部1312之间,且第三限位部1313与第一限位部1311相抵时,又可以限制第一套管131a继续从第二套管131b伸出,从而使得第一套管131a和第二套管131b之间始终具有彼此嵌套的管段,以利于确保第一套管131a和第二套管131b的同轴性,提升第一套管131a和第二套管131b相对伸缩运动稳定性。
47.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在第一套管131a和第二套管131b处于最大伸出位置时,第三限位部1313与第一限位部1311相抵接以限制第一套管131a继续从第二套管131b伸出,第一套管131a和第二套管131b之间彼此嵌套的管段的长度为2cm至5cm,比如为2cm、3cm、4cm或5cm。将第一套管131a和第二套管131b之间彼此嵌套的管段控制在长度为2cm至5cm的范围内,既可以确保第一套管131a和第二套管131b具有良好的同轴性,同时,避免彼此嵌套的管段过长,以便第一套管131a和第二套管131b之间获得尽可能长的伸缩行程。
48.基于第一套管131a是穿设于第二套管131b的对应第二限位部1312的位置,在不考虑结构之间的设计误差和装配误差的情形下,该彼此嵌套的管段的长度可以理解为第一限位部1311和第二限位部1312之间的距离。
49.需要说明的是,第一套管131a和第二套管131b为圆柱管,但不限定内壁只能是圆柱形,例如,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套管131a和第二套管131b对应形成有第一抵持面和第二抵持面,第一抵持面和第二抵持面均为平行于伸缩导向件13的轴向的平面,第一抵持面和第二抵持面相互平行,滚动件132滚动抵接于第一抵持面和第二抵持面。
50.滚动件132优选为球形滚珠或者圆柱形滚珠。
51.如图4所示,第一套管131a的外壁和/或第二套管131b的内壁设置有润滑涂层133,滚动件132与润滑涂层133相接触,以提高第一套管131a和第二套管131b在滚动件132的滚动支撑下的顺畅性。润滑涂层133的材质优选为聚四氟乙烯润滑脂。
52.结合图5所示,第一套管131a的管壁开设有通液孔134,通液孔134用于供液体流动至滚动件132。需要说明的是,通液孔134可以相滚动件132所在位置通入的液体可以是冷却液,也可以是润滑液。
53.例如,在一些实施方式中,通液孔134可以向滚动件132所在位置通入冷却液,以对滚动件132进行冷却。进一步地,手柄壳体11在靠近近端的位置形成有储液腔,以存储冷却
液。
54.再例如,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可以通过通液孔134向滚动件132所在位置通入润滑液,以利用润滑液的润滑作用降低运动过程中的摩擦,从而使得滚动件132能够顺滑地随伸缩导向件13的伸缩运动而滑动或滚动,减少出现卡滞现象,提高操作者的操作手感及对驱动组件12进行轴向移动的灵活性。
55.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手柄壳体11内设置有用于对伸缩导向件13进行支撑的支撑部。需要说明的是,支撑部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多个,例如手柄壳体11内设置有2个或2个以上的支撑部。
56.为了便于理解,下面对手柄壳体11内设置有第一伸缩导向件13a和第二伸缩导向件13b为例,对手柄壳体11的支撑部的结构设置做进一步说明。
57.结合图2所示,手柄壳体11内设置有第一支撑部111和第二支撑部112,第一支撑部111和第二支撑部112沿手柄壳体11的轴向间隔设置,并用于支撑第一伸缩导向件13a。第一伸缩导向件13a在第一支撑部111和第二支撑部112的作用下保持沿手柄壳体11的导丝腔10a设置。
58.手柄壳体11内设置有第三支撑部113和第四支撑部114,第三支撑部113和第四支撑部114沿手柄壳体11的轴向间隔设置,并用于支撑第二伸缩导向件13b。第二伸缩导向件13b在第三支撑部113和第四支撑部114的作用下保持沿手柄壳体11的导丝腔10a设置。
59.支撑部可以是作为手柄壳体11的结构的一部分,例如,支撑部为凸出于手柄壳体11的内壁的筋板,筋板上开设有用于供相应的伸缩导向件13穿过的孔,可理解的,该孔位于导丝腔10a的轴线上,从而穿设于该孔的伸缩导向件13被沿导丝腔10a定位。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伸缩导向件13穿设于孔后,利用胶水与筋板连接固定,这样筋板不仅可以对伸缩导向件13起到支撑作用,也对伸缩导向件13的与筋板相连接的位置起到限位作用,提高伸缩导向件13与筋板之间的连接稳定性,从而有利于伸缩导向件13在手柄壳体11内伸缩运动时对穿设于其内的结构进行稳定支撑导向。
60.结合图6所示,手柄壳体11包括第一壳体11a和第二壳体11b,第一壳体11a和第二壳体11b之间可以通过卡扣连接,也可以是通过螺丝或螺钉等连接件连接,利用第一壳体11a和第二壳体11b组合的方式,可以方便驱动手柄10内的如驱动组件12、伸缩导向件13组装至手柄壳体11内。
61.在支撑部为凸出于手柄壳体11的内壁的筋板的实施方式中,第一壳体11a和第二壳体11b的内壁的对应位置处设置有筋板,筋板上开设有凹槽,在第一壳体11a和第二壳体11b相配合后,相对设置的筋板上的凹槽对合,以围合形成用于穿设伸缩导向件13的孔。利用这种结构设置,在安装伸缩导向件13时,可以将伸缩导向件13沿导丝腔10a先安装至第一壳体11a或第二壳体11b的凹槽中,然后将第一壳体11a和第二壳体11b扣合,便可以完成伸缩导向件13的安装。
62.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结合图2所示,驱动手柄10包括锁丝组件14,锁丝组件14设置于手柄壳体11内,且位于驱动组件12的近端侧。该实施方式中,锁丝组件14用于锁定穿设于导丝腔10a的旋磨导丝20,使得旋磨过程中,旋磨导丝20不会随旋磨导管30发生轴向移动或绕轴向转动,以便旋磨导丝20稳定地引导旋磨导管30进行旋磨,提高旋磨稳定性。锁丝组件14的结构,在此不作限定,锁丝组件14具体可以是夹子,也可以是穿设于手柄壳体11的顶
丝,只要锁丝组件14能够在需要时可以将旋磨导丝20相对手柄壳体11固定即可。
63.在驱动手柄10包括锁丝组件14的实施方式中,可以利用锁丝组件14对第二伸缩导向件13b的近端进行牵引。具体地,第二伸缩导向件13b的近端与锁丝组件14相连接,第二伸缩导向件13b的远端与驱动组件12相连接。从而在驱动组件12在手柄壳体11内沿轴向移动时,驱动组件12靠近或远离锁丝组件14,使得位于驱动组件12和锁丝组件14之间的第二伸缩导向件13b被拉伸或被压缩,继而实现第二伸缩导向件13b随驱动组件12的轴向移动而伸缩运动,在满足驱动组件12和旋磨导管30的轴向移动行程需要的同时,尽可能减少驱动手柄10的长度,以使得驱动手柄10可以轻便操作旋磨作业。
64.再次参阅图1所示,旋磨导管30包括旋磨头31、传动软轴32和鞘管(图未示出)。旋磨头31呈橄榄形,旋磨头31的远端部分可以设置用于提高摩擦的颗粒物,例如,20微米至30微米大小的钻石颗粒。这样旋磨头31在对病变的血管中的动脉硬化斑块进行打磨时,其远端部分的颗粒物也起到较好的打磨效果。
65.旋磨头31可以由传动软轴32带动。具体地,旋磨头31与传动软轴32的远端相连接,传动软轴32的近端与驱动轴的远端相连接,以在驱动组件12驱使驱动轴转动时,驱动轴经传动软轴32带动旋磨头31旋转运动。在一些实施方式中,驱动轴的远端设置有第一咬合部(图未示出),传动软轴32的近端设有用于与第一咬合部相配合的第二咬合部(图未示出),利用第一咬合部和第二咬合部的配合实现传动软轴32与驱动轴的连接,继而驱动轴可以带动传动软轴32运动。进一步地,可以在驱动轴或者传动软轴32上套设限位套管,在将第一咬合部和第二咬合部相配合后,将限位套管沿轴向推至包覆第一咬合部和第二咬合部的位置,限制第一咬合部和第二咬合部分离,从而提高驱动轴与传动软轴32之间的连接稳定性。
66.继续参阅图1所示,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手柄壳体11内设置有用于支撑驱动组件12的轨道15,以利于提升驱动组件12在手柄壳体11内沿轴向移动的稳定性。在调整驱动组件12在手柄壳体11内的轴向位置后,与驱动组件12通过驱动轴相连接的旋磨导管30能够在血管内移动,以便对病变的血管中的动脉硬化斑块进行打磨,最终开通血管。
67.传动软轴32为柔性管件,传动软轴32的管腔可以供旋磨导丝20穿过,从而方便利用传动软轴32将旋磨头31沿旋磨导丝20推至需要旋磨的位置。在旋磨过程中,驱动组件12在手柄壳体11内沿轴向移动时,传动软轴32可以随驱动轴沿轴向移动,以带着旋磨头31沿旋磨导丝20在病变的血管内移动(比如每次前后移动的距离控制在4cm内),以对动脉硬化斑块进行渐进式打磨。可理解的是,在旋磨过程中,旋磨头31受到动脉硬化斑块的轻微阻力时,可以通过传动软轴32朝远端推动旋磨头31,方便旋磨头31与动脉硬化斑块保持良好的接触,以确保打磨效果。当然,并不是说旋磨头31需要一直与脉硬化斑块保持接触,为了避免旋磨头31在病变的血管中的同一部位停留时间过长而损伤该局部位置的组织,最好在旋磨一定时间时,将旋磨头31朝近端回撤。例如,每次旋磨25秒,就将旋磨头31朝近端回撤,以离开脉硬化斑块。这样避免旋磨头31长时间旋磨容易发烫,且不利于旋磨过程的碎屑释放而容易造成血栓。
68.鞘管可以是采取聚四氟乙烯材料制成。鞘管套设在传动软轴32的外侧,以此避免旋磨过程中,传动软轴32对血管壁造成损伤,继而鞘管可以起到保护血管壁的作用。此外,在旋磨过程中,还可以通过鞘管向旋磨位置处注入清洗液,以减小摩擦损伤和热损伤,并且可以利用清洗液及时将旋磨过程中掉落的颗粒冲掉,避免造成血流栓塞。清洗液可以是生
理盐水。
69.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旋磨导丝20可以采取不锈钢材料制成。旋磨导丝20的直径和长度不作限定,只要能够适用旋磨手术需要即可。例如,旋磨导丝20的长度为300cm。对于旋磨导丝20的材质和规格,在此不作限定。
70.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71.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申请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