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飞电容预充电电路

2022-07-16 20:36:12 来源:中国专利 TAG:

技术特征:
1.一种飞电容预充电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预充电模块和判断充电完成模块;所述预充电模块包括第一pmos管mp1、第二pmos管mp2、第三pmos管mp3、第四pmos管mp4、第五pmos管mp5、第六pmos管mp6、第七pmos管mp7、第八pmos管mp8、第九pmos管mp9、第十pmos管mp10、第十一pmos管mp11、第一nmos管mn1、第二nmos管mn2、第三nmos管mn3、第四nmos管mn4、第五nmos管mn5、第六nmos管mn6、第七nmos管mn7、第一电容c
fly
和第二电容c
m1
、电阻r和第一电流偏置i
bias1
;所述判断充电完成模块包括第十二pmos管mp12、第十三pmos管mp13、第十四pmos管mp14、第十五pmos管mp15、第十六pmos管mp16、第十七pmos管mp17、第十八pmos管mp18、第十九pmos管mp19、第二十pmos管mp20、第二十一pmos管mp21、第八nmos管mn8、第九nmos管mn9、第十nmos管mn10、第十一nmos管mn11、第十二nmos管mn12、第十三nmos管mn13、第十四nmos管mn14、第十五nmos管mn15、第十六nmos管mn16、第十七nmos管mn17、第十八nmos管mn18、第十九nmos管mn19、第二十nmos管mn20、第二十一nmos管mn21、第二十二nmos管mn22、第二十三nmos管mn23、第一二极管d1、第二二极管d2、稳压二极管d3、第三电容c
m2
、误差放大器ea、施密特反相器smit、第一反相器inv1和第二反相器inv2、第二电流偏置i
bias2
;其中mp7~mp8、mp12~mp16为ldmos管,其余pmos管为普通mos管,mn7、mn8为ldmos管,其余nmos管为普通nmos管;具体的,第一pmos管mp1的漏极接第二pmos管mp2的漏极和栅极、第一电流偏置i
bias1
的一端和第三pmos管mp3的栅极,第一pmos管mp1的栅极接施密特触发器smit的输出信号smit_out,第一pmos管mp1的源极接内部电源intvcc;第二pmos管mp2的源极接内部电源intvcc;第三pmos管mp3的漏极接第一nmos管mn1的漏极和栅极,以及第二nmos管mn2的栅极,其源极接内部电源intvcc;第四pmos管mp4的漏极和栅极短接,并接入第二nmos管mn2的漏极以及第五和第六pmos管mp5和mp6的栅极,其源极接内部电源intvcc;第五pmos管mp5的漏极接第九和第十pmos管mp9和mp10的源极,其源极接内部电源intvcc;第六pmos管mp6的漏极接第五和第六nmos管mn5和mn6的漏极、第二电容c
m1
的一端和第七nmos管mn7的栅极,其源极接内部电源intvcc;第七pmos管mp7的漏极和栅极短接,并接入第七nmos管mn7的漏极和第八pmos管mp8的栅极,其源极接输入电压svin;第八pmos管mp8的漏极接第十一pmos管mp11的源极,其源极接输入电压svin;第九pmos管mp9的漏极接第三nmos管mn3的漏极和栅极,以及第四nmos管mn4的栅极,其栅极接第七nmos管mn7的源极和电阻r的一端;第十pmos管mp10的漏极接第四nmos管mn4的漏极、第五nmos管mn5的栅极和第二电容c
m1
的另一端,栅极接参考电压v
ref
;第十一pmos管mp11的漏极接第一电容c
fly
的上极板v
cfly
,其栅极接第一反相器inv1的输出en;第一至第六nmos管mn1~mn6的源极均接地gnd,第六nmos管mn6的栅极接第一反相器inv1的输出en;第一电流偏置i
bias1
、电阻r和第一电容c
fly
的另一端均接地;
第十二pmos管mp12的漏极与栅极短接,并接第十一nmos管mn11的漏极和第十三pmos管mp13的栅极,其源极接输入电压svin;第十三pmos管mp13的漏极与第八nmos管mn8的漏极和栅极相接,并接入到第九nmos管mn9和第十nmos管mn10的栅极,其源极接输入电压svin;第十四pmos管mp14的漏极与栅极短接,并接入第十五pmos管mp15的栅极、第十二nmos管的漏极和第三电容c
m2
的一端,其源极接第九nmos管mn9的源极;第十五pmos管mp15的漏极接第二十二nmos管mn22的漏极和栅极以及第二十三nmos管mn23的栅极,其源极接第十nmos管mn10的源极;第十六pmos管mp16的漏极接第十一nmos管mn11的源极和第十七nmos管mn17的漏极,其栅极和源极均接内部电源intvcc;第十七pmos管mp17的漏极接第十八pmos管mp18的栅极和漏极,以及第十九pmos管mp19的栅极,其栅极接施密特反相器smit的输出信号smit_out,源极接内部电源intvcc;第十八pmos管mp18的源极接内部电源intvcc;第十九pmos管mp19的漏极接第二十nmos管mn20的漏极和栅极,以及第二十一nmos管mn21的栅极,其源极接内部电源intvcc;第二十pmos管mp20的漏极接第二十一nmos管mn21的漏极,栅极接第二十一pmos管mp21的栅极和漏极,以及第二十三nmos管的漏极,其源极接内部电源intvcc;第二十一pmos管mp21的源极接内部电源intvcc;具体的,第八nmos管mn8的源极接第一二极管d1的阳极和误差放大器ea的正相输入端;第九nmos管mn9的漏极接第一二极管d1的阴极;第十nmos管mn10的漏极接第二二极管d2的阴极;第十一nmos管mn11和第十二nmos管mn12的栅极接内部电源intvcc,第十二nmos管mn12的源极接第十三nmos管mn13的漏极;第十三nmos管mn13的栅极接误差放大器ea的输出、第三电容c
m2
的另一端和稳压管d3的阴极,源极接地gnd;第十四nmos管mn14的漏极接第十八pmos管mp18的漏极和第十八nmos管mn18的漏极,其栅极接施密特反相器smit的输出smit_out和第一反相器inv1的输入,其源极接第十九nmos管mn19的漏极;第十五nmos管mn15的漏极接偏置电流i
bias2
的一端,以及第十六nmos管mn16的漏极和栅极,其栅极接第一反相器inv1的输出en和第二反相器inv2的输入,其源极接地gnd;第十六nmos管mn16的源极接地gnd;第十七、十八和十九nmos管mn17、mn18和mn19的栅极均接第十六nmos管mn16的栅极,源极均接地gnd;第二十、二十一、二十二和二十三nmos管mn20、mn21、mn22和mn23的源极均接地gnd;第二二极管d2的阳极接前述第一电容c
fly
的上极板v
cfly
;稳压管d3的阳极接地gnd;误差放大器ea的反相输入端接参考电压v
cfly_targeted
;施密特反相器smit的输入接第二十pmos管mp20的漏极;第二电流偏置i
bias2
的另一端接内部电源intvcc。

技术总结
本发明属于集成电路领域与开关电源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飞电容预充电电路。本发明解决给DC-DC混合变换器拓扑的飞电容预充电问题,并能判断飞电容电压是否被充至希望值,并在被充至目标值后输出标志信号,停止对飞电容的充电,节省功耗。判断充电完成的电路也可构成一个迟滞比较器结构,避免飞电容电压的变化导致的信号误翻转,提高抗噪性。公开的电路适用于混合变换器拓扑中。适用于混合变换器拓扑中。适用于混合变换器拓扑中。


技术研发人员:甄少伟 熊海亮 武宏阳 赵冰清 孙怡宁 张波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电子科技大学
技术研发日:2022.05.27
技术公布日:2022/7/15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