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对乙酰氨基酚注射液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2022-07-16 20:26:47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涉及医药产品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对乙酰氨基酚注射液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2.对乙酰氨基酚,化学名称为4
′‑
羟基乙酰苯胺。在热水或乙醇中易溶,在丙酮中溶解,在水中略溶,在水溶液中对酸、碱(在ph为6左右时最稳定)及氧气不稳定,无臭,味微苦,对乙酰氨基酚为乙酰苯胺类解热镇痛药,是一种环氧化酶抑制剂,通过选择性抑制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前列腺素的合成,导致外周血管扩张、出汗而达到解热的作用;通过抑制前列腺素等的合成和释放,提高痛阈而起到镇痛作用,属于外周性镇痛药。临床上用于感冒发热、关节痛、头痛、神经痛和肌肉痛等,因无明显胃肠刺激,适合于阿司匹林过敏、消化性溃疡病、阿司匹林诱发哮喘等不宜使用阿司匹林的头痛发热病人。
3.对乙酰氨基酚结构中具有酚羟基和乙酰氨基,在水溶液中是不稳定的,其在水溶液中容易水解形成对氨基酚,而对氨基酚又容易降解成醌亚胺(quinoneimine)。对乙酰氨基酚在水溶液中易水解,使其不宜做成注射液,但注射液具有起效快、适用于不能口服的患者等优点,在临床应用中占有重要地位,因此研究对乙酰氨基酚注射液的制备方法,以满足临床上对注射液的需求,但现有技术均不能很好的解决对乙酰氨基酚注射液的稳定性。


技术实现要素:

4.因此,基于以上背景,本发明提供一种对乙酰氨基酚注射液及其制备方法,可有效的减少对乙酰氨基酚水解,改善其稳定性。
5.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为:
6.一种对乙酰氨基酚注射液,按配制1000ml计,
[0007][0008]
注射用水加至1000ml。
[0009]
进一步地,所述ph缓冲剂选自醋酸钠和2%醋酸溶液。
[0010]
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的对乙酰氨基酚注射液的制备方法,
[0011]
其包括如下步骤:
[0012]
1)向稀配罐中加入部分注射用水,向稀配罐中加入亚硫酸氢钠并搅拌至全溶后,再加入盐酸半胱氨酸搅拌至溶解;
[0013]
2)将聚乙二醇400加入至配液罐中后进行搅拌,然后将对乙酰氨基酚加入稀配罐中搅拌溶解;
[0014]
3)将ph缓冲剂加入稀配罐并搅拌均匀;
[0015]
4)将余下注射用水全部加入至稀配罐中,并搅拌均匀,然后向稀配罐中加入活性炭,搅拌后进行循环过滤;
[0016]
5)依次灌装、灭菌、检查、包装。
[0017]
进一步地,步骤4)中加入活性炭并搅拌后对稀配罐中液体取样进行中间体检测。
[0018]
进一步地,步骤4)中的过滤采用0.45um和0.22um的钛棒滤芯进行循环过滤。
[0019]
进一步地,所述稀配及和灌装过程中均通入氮气进行保护。
[0020]
进一步地,其包括如下步骤:
[0021]
1)向稀配罐中加入40-50℃的部分注射用水后,同时持续性的通入氮气进行保护,氮气的流量控制在1m3/h;然后向稀配罐中加入亚硫酸氢钠并搅拌20分钟至全溶后,再加入盐酸半胱氨酸搅拌20分钟后至溶解;
[0022]
2)将聚乙二醇400加入至配液罐中后搅拌10分钟,然后将对乙酰氨基酚加入稀配罐中搅拌20分钟后至溶解;
[0023]
3)将ph缓冲剂加入稀配罐并搅拌均匀;
[0024]
4)将余下50-60℃的注射用水全部加入至稀配罐中,搅拌10分钟后均匀,然后向稀配罐中加入活性炭,搅拌后进行循环过滤;
[0025]
5)灌装,121℃灭菌10分钟后,检查后,包装。
[0026]
进一步地,步骤5)中的灭菌采用湿热灭菌。
[0027]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
[0028]
本发明制成的乙酰氨基酚注射液的澄清度、ph值、有关物质等各项质量指标稳定,且在制备过程中不断通入氮气,有效的控制了对氨基酚及其他杂质的产生,对乙酰氨基酚含量最高可达102%,符合要求,并且本发明的制备工艺可行,产品经室温长期稳定性考察和40℃加速试验考察,其产生质量和稳定性良好,用药安全性高。
具体实施方式
[0029]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0030]
实施例1:一种对乙酰氨基酚注射液,按配制1000ml计,
[0031][0032]
注射用水加至1000ml。
[0033]
其制备步骤为:
[0034]
1)向稀配罐中加入40-50℃的部分注射用水后,同时持续性的通入氮气进行保护,氮气的流量控制在1m3/h;然后向稀配罐中加入亚硫酸氢钠并搅拌20分钟至全溶后,再加入盐酸半胱氨酸搅拌20分钟后至溶解;
[0035]
2)将聚乙二醇400加入至配液罐中后搅拌10分钟,然后将对乙酰氨基酚加入稀配罐中搅拌20分钟后至溶解;
[0036]
3)将ph缓冲剂加入稀配罐并搅拌均匀;
[0037]
4)将余下50-60℃的注射用水全部加入至稀配罐中,搅拌10分钟后均匀,然后向稀配罐中加入活性炭,搅拌后,取样并进行中间体检测,并进行循环过滤;
[0038]
5)灌装,采用水浴式灭菌柜121℃灭菌10分钟后,灯检,包装。
[0039]
中间体检测项目包括性状、ph值、对乙酰氨基酚含量、摩尔渗透压、异物、不溶性微粒。
[0040]
本发明所制备的对乙酰氨基酚注射液的ph值为5~6,对乙酰氨基酚含量为98.0~102.0%,摩尔渗透压260~320mosml/l,肉眼不可见异物、不溶性微粒。
[0041]
以上对本发明及其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这种描述没有限制性,实施例中所示的也只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之一,实际的结构并不局限于此。总而言之如果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受其启示,在不脱离本发明创造宗旨的情况下,不经创造性的设计出与该技术方案相似的结构方式及实施例,均应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对乙酰氨基酚注射液,其特征在于,按配制1000ml计,注射用水加至1000ml。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对乙酰氨基酚注射液,其特征在于,所述ph缓冲剂选自醋酸钠和2%醋酸溶液。3.一种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对乙酰氨基酚注射液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如下步骤:1)向稀配罐中加入部分注射用水,向稀配罐中加入亚硫酸氢钠并搅拌至全溶后,再加入盐酸半胱氨酸搅拌至溶解;2)将聚乙二醇400加入至配液罐中后进行搅拌,然后将对乙酰氨基酚加入稀配罐中搅拌溶解;3)将ph缓冲剂加入稀配罐并搅拌均匀;4)将余下注射用水全部加入至稀配罐中,并搅拌均匀,然后向稀配罐中加入活性炭,搅拌后进行循环过滤;5)依次灌装、灭菌、检查、包装。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对乙酰氨基酚注射液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中加入活性炭并搅拌后对稀配罐中液体取样进行中间体检测。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对乙酰氨基酚注射液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中的过滤采用0.45um和0.22um的钛棒滤芯进行循环过滤。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对乙酰氨基酚注射液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稀配及和灌装过程中均通入氮气进行保护。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对乙酰氨基酚注射液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如下步骤:1)向稀配罐中加入40-50℃的部分注射用水后,同时持续性的通入氮气进行保护,氮气的流量控制在1m3/h;然后向稀配罐中加入亚硫酸氢钠并搅拌20分钟至全溶后,再加入盐酸半胱氨酸搅拌20分钟后至溶解;2)将聚乙二醇400加入至配液罐中后搅拌10分钟,然后将对乙酰氨基酚加入稀配罐中搅拌20分钟后至溶解;3)将ph缓冲剂加入稀配罐并搅拌均匀;4)将余下50-60℃的注射用水全部加入至稀配罐中,搅拌10分钟后均匀,然后向稀配罐中加入活性炭,搅拌后进行循环过滤;5)灌装,121℃灭菌10分钟,检查后,包装。
8.根据权利要求3或7所述的一种对乙酰氨基酚注射液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5)中的灭菌采用湿热灭菌。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一种对乙酰氨基酚注射液及其制备方法,其由对乙酰氨基酚、亚硫酸氢钠、聚乙二醇400、PH缓冲剂、盐酸半胱氨酸、活性炭制成,本发明制成的乙酰氨基酚注射液的澄清度、pH值、有关物质等各项质量指标稳定,且在制备过程中不断通入氮气,有效的控制了对氨基酚及其他杂质的产生,对乙酰氨基酚含量最高可达102%,符合要求,并且本发明的制备工艺可行,产品经室温长期稳定性考察和加速试验考察,其产生质量和稳定性良好,用药安全性高。用药安全性高。


技术研发人员:王文宇 彭诗华 曹凯 孙洪伟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辽宁金品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5.06
技术公布日:2022/7/15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