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医疗康复脊柱侧弯矫正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2-07-16 20:22:42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属于脊柱康复矫正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特别涉及一种医疗康复脊柱侧弯矫正装置。


背景技术:

2.脊柱侧凸俗称脊柱侧弯,它是一种脊柱的三维畸形,包括冠状位、矢状位和轴位上的序列异常,正常人的脊柱从后面看应该是一条直线,并且躯干两侧对称,如果从正面看有双肩不等高或后面看到有后背左右不平,就应怀疑“脊柱侧凸”,这个时候应拍摄站立位的全脊柱x线片,如果正位x线片显示脊柱有大于10度的侧方弯曲,即可诊断为脊柱侧凸。
3.基于上述,本发明人发现存在以下问题:现在的医疗康复脊柱侧弯矫正装置还存在着矫正效果差的缺点。
4.随着科技的发展,脊柱侧弯矫正装置的种类也越来越多,例如中国发明专利(公告号:cn 109758283a)中公开了一种脊柱侧弯矫正装置,通过操作第一调节手轮带动两个矩形滑块相互靠近时,能够推动支撑顶块向上运动,从而将弹性支撑板的中部顶起,反之,当两个矩形滑块相互远离时,能够调低弹性支撑板的中部,使得通过顶撑机构可以对弹性支撑板的弓形弧度进行调节,从而使该脊柱侧弯矫正装置在不同年龄段之间通用,大大降低了设备的投入成本,但它还存在着矫正效果差的缺点,在对不同的人进行矫正时,需要通过手动调节,且未有对手柄的固定装置,导致手柄在工作时可能由于松动导致矫正效果下降,影响对脊柱侧弯的矫正。
5.于是,有鉴于此,针对现有的结构及缺失予以研究改良,提供一种医疗康复脊柱侧弯矫正装置,以期达到更具有更加实用价值性的目的。


技术实现要素:

6.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医疗康复脊柱侧弯矫正装置,以解决现在的在对不同的人进行矫正时,需要通过手动调节,且未有对手柄的固定装置,导致手柄在工作时可能由于松动导致矫正效果下降,影响对脊柱侧弯的矫正的问题。
7.本发明医疗康复脊柱侧弯矫正装置的目的与功效,由以下具体技术手段所达成:
8.一种医疗康复脊柱侧弯矫正装置,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上表面固定有多个支撑杆,多个所述支撑杆的上表面固定有床板,所述床板的内部设有限位机构,所述限位机构上设有固定机构,所述床板内腔的左右两侧之间固定有固定杆,所述床板内腔的左侧固定有液压杆,所述液压杆的输出端固定有第二固定块,所述第二固定块的上表面设有矫正机构;
9.所述矫正机构包括固定于第二固定块上表面的固定箱,所述固定箱内腔的左侧固定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轴固定有第四转杆,所述第四转杆的外表面固定有两个第一锥齿,所述固定箱内腔的左右两侧之间固定有第一固定板,所述第一固定板的内部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两个螺纹杆,所述螺纹杆的正面固定有与第一锥齿相啮合的第二锥齿,所述螺纹杆的外表面螺纹连接有螺纹套,两个所述螺纹套之间固定有连接板,两个所述
螺纹套的背部固定有第二固定板,所述第二固定板的背部固定有两个杆套,所述杆套内腔的正面固定有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的背部固定有移动杆,两个所述移动杆的背部固定有推板,两个所述杆套之间固定有第二滑杆,所述第二滑杆的外表面滑动连接有两个移动块,所述第二滑杆的外表面套接有第三弹簧,所述移动块的背部铰接有铰接杆。
10.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固定板的背部固定有两个贯穿并延伸至连接板外部的限位杆,所述限位杆呈t形,所述限位杆的背部贴合于第二固定板的正面。
11.进一步的,所述第四转杆的右侧通过轴承座转动连接于固定箱内腔的右侧,所述固定箱的下表面滑动连接于床板的上表面,所述第二固定块滑动连接于固定杆的外表面。
12.进一步的,所述移动杆呈t形,所述移动杆滑动连接于杆套的内部,两个所述铰接杆的背部铰接于推板的正面。
13.进一步的,所述第三弹簧的左右两侧分别固定于两个移动块相对的一侧,所述移动块的正面滑动连接于第二固定板的背面。
14.进一步的,所述限位机构包括固定于床板内腔左侧的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轴固定有第一转杆,所述第一转杆的外表面固定有第一齿轮,所述限位机构还包括通过轴承座转动连接于床板内腔左右两侧之间的第二转杆和两个第三转杆,所述第三转杆的外表面设有传动机构,所述第二转杆的外表面固定有与第一齿轮相啮合的第二齿轮,所述第三转杆的外表面转动连接有贯穿并延伸至床板外部的固定布。
15.进一步的,所述传动机构包括固定于第一转杆外表面的第一转轮和固定于第二转杆外表面的第二转轮,所述传动机构还包括固定于第三转杆外表面的第三转轮,所述第一转轮和前端第三转轮传动连接有第一皮带,所述第二转轮和后端第三转轮传动连接有第二皮带。
16.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转杆的右侧通过轴承座转动连接于床板内腔的右侧,所述底板下表面的四周固定有滑轮。
17.进一步的,所述固定机构包括固定于两个固定布相对一侧的两个第一固定块,后端所述第一固定块的内腔固定有两个第一滑杆,两个所述第一滑杆的外表面滑动连接有延伸至前端第一固定块内部的移动板,所述第一滑杆的外表面套接有第一弹簧,所述移动板的上表面固定有贯穿并延伸至后端第一固定块外部的推杆,所述移动板的上表面固定有卡块,所述固定机构还包括开设于前端第一固定块内腔且与前端第一固定块内腔相连通的卡槽。
18.进一步的,所述推杆呈t形,所述第一弹簧的上表面固定于移动板的下表面,所述第一弹簧的下表面固定于后端第一固定块内腔的下表面。
1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20.1、本发明中的矫正机构,通过第二电机带动第四转杆和两个第一锥齿旋转,并带动第二锥齿和螺纹杆旋转,螺纹杆旋转使螺纹套和第二固定板向后移动,并带动推板移动,推板接触到人后,推板带动移动杆向前移动,并挤压第二弹簧,推板同时使铰接杆旋转,使两个移动块相对移动并挤压第三弹簧,当第二弹簧和第三弹簧挤压到一定程度后,推板继续向后移动,对人进行矫正操作,操作简单,减小了接触人时的推力,防止推力过大误伤脊柱。
21.2、本发明中的限位机构,通过第一电机带动第一转杆旋转,第一转杆带动第一齿
轮、第二齿轮和第二转杆一起旋转,第一转杆和第二转杆通过传动机构带动两个第三转旋转,并使两个固定布同时移动到床板的外部,使两个固定布能同时伸出,对需要矫正的人进行固定,防止矫正过程中由于人体乱动而影响矫正脊柱。
22.3、本发明中的固定机构,推杆带动移动板向下移动并挤压第一弹簧,将两个第一固定块抵接,移动板复位,使卡块卡入到卡槽的内部,完成对两个固定布的固定,防止固定布松动。
附图说明
23.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24.图2是本发明矫正机构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25.图3是本发明限位机构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26.图4是本发明固定布和固定机构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27.图5是本发明固定机构的左侧结构示意图。
28.图中,部件名称与附图编号的对应关系为:1、底板;2、支撑杆;3、床板;4、限位机构;401、第一电机;402、第一转杆;403、第二转杆;404、第一齿轮;405、第二齿轮;406、传动机构;407、第三转杆;408、固定布;5、固定机构;501、推杆;502、第一固定块;503、卡块;504、卡槽;505、第一弹簧;506、第一滑杆;507、移动板;6、液压杆;7、矫正机构;701、固定箱;702、第二电机;703、第四转杆;704、第一锥齿;705、第二锥齿;706、螺纹杆;707、第一固定板;708、螺纹套;709、连接板;710、第二固定板;711、杆套;712、移动杆;713、第二弹簧;714、推板;715、第三弹簧;716、移动块;717、铰接杆;718、第二滑杆;8、第二固定块;9、固定杆。
具体实施方式
29.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但不能用来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30.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术语“上”、“下”、“左”、“右”、“内”、“外”、“前端”、“后端”、“头部”、“尾部”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31.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32.请参阅图1-2,本实施例中的一种医疗康复脊柱侧弯矫正装置,包括底板1,底板1下表面的四周固定有滑轮,方便移动,底板1的上表面固定有多个支撑杆2,多个支撑杆2的上表面固定有床板3,床板3的内部设有限位机构4,用于对人进行固定,限位机构4上设有固定机构5,床板3内腔的左右两侧之间固定有固定杆9,床板3内腔的左侧固定有液压杆6,液压杆6的输出端固定有第二固定块8,第二固定块8滑动连接于固定杆9的外表面,增加第二
固定块8移动时的稳定性,第二固定块8的上表面设有矫正机构7,用于对脊柱进行矫正操作,通过液压杆6带动矫正机构7移动,方便对不同人进行不同位置的矫正。
33.矫正机构7包括固定于第二固定块8上表面的固定箱701,固定箱701的下表面滑动连接于床板3的上表面,固定箱701内腔的左侧固定有第二电机702,第二电机702的输出轴固定有第四转杆703,第四转杆703的右侧通过轴承座转动连接于固定箱701内腔的右侧,增加第四转杆703旋转时的稳定性,第四转杆703的外表面固定有两个第一锥齿704,通过第二电机702带动第四转杆703旋转并带动第一锥齿704旋转,固定箱701内腔的左右两侧之间固定有第一固定板707,第一固定板707的内部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两个螺纹杆706,增加螺纹杆706旋转时的稳定性,螺纹杆706的正面固定有与第一锥齿704相啮合的第二锥齿705,通过第一锥齿704旋转带动第二锥齿705旋转,螺纹杆706的外表面螺纹连接有螺纹套708,通过螺纹杆706旋转带动螺纹套708移动,两个螺纹套708之间固定有连接板709,增加两个螺纹套708的稳定性,两个螺纹套708的背部固定有第二固定板710,通过螺纹套708移动带动第二固定板710移动,第二固定板710的背部固定有两个杆套711,杆套711内腔的正面固定有第二弹簧713,第二弹簧713的背部固定有移动杆712,通过第二弹簧713使移动杆712复位,移动杆712呈t形,移动杆712滑动连接于杆套711的内部,对移动杆712进行限位,两个移动杆712的背部固定有推板714,用于对脊柱进行矫正,两个杆套711之间固定有第二滑杆718,第二滑杆718的外表面滑动连接有两个移动块716,第二滑杆718的外表面套接有第三弹簧715,用于使两个移动块716复位,第三弹簧715的左右两侧分别固定于两个移动块716相对的一侧,移动块716的正面滑动连接于第二固定板710的背面,增加移动块716移动时的稳定性,移动块716的背部铰接有铰接杆717,两个铰接杆717的背部铰接于推板714的正面,通过铰接杆717带动移动块716移动。
34.其中,第一固定板707的背部固定有两个贯穿并延伸至连接板709外部的限位杆,通过限位杆增加连接板709移动时的稳定性,限位杆呈t形,限位杆的背部贴合于第二固定板710的正面,通过限位杆限制连接板709移动的距离,防止推板714移动距离过大对人体造成损伤。
35.本实施例中的矫正机构7,第二电机702带动第四转杆703和两个第一锥齿704旋转,并带动第二锥齿705和螺纹杆706旋转,螺纹杆706旋转使螺纹套708和第二固定板710向后移动,并带动推板714移动,推板714接触到人后,推板714带动移动杆712向前移动,并挤压第二弹簧713,推板714同时使铰接杆717旋转,使两个移动块716相对移动并挤压第三弹簧715,当第二弹簧713和第三弹簧715挤压到一定程度后,推板714继续向后移动,对人进行矫正操作。
36.请参阅图3-4,为了固定人,本实施例中的限位机构4包括固定于床板3内腔左侧的第一电机401,第一电机401的输出轴固定有第一转杆402,第一转杆402的右侧通过轴承座转动连接于床板3内腔的右侧,增加第一转杆402旋转时的稳定性,第一转杆402的外表面固定有第一齿轮404,限位机构4还包括通过轴承座转动连接于床板3内腔左右两侧之间的第二转杆403和两个第三转杆407,第三转杆407的外表面设有传动机构406,第一转杆402和第二转杆403通过传动机构406分别带动两个第三转杆407旋转,第二转杆403的外表面固定有与第一齿轮404相啮合的第二齿轮405,第一转杆402通过第一齿轮404带动第二齿轮405和第二转杆403反向旋转,第三转杆407的外表面转动连接有贯穿并延伸至床板3外部的固
定布408,用于将人固定,防止矫正过程中出现偏差。
37.其中,传动机构406包括固定于第一转杆402外表面的第一转轮和固定于第二转杆403外表面的第二转轮,传动机构406还包括固定于第三转杆407外表面的第三转轮,第一转轮和前端第三转轮传动连接有第一皮带,第二转轮和后端第三转轮传动连接有第二皮带,第一转杆402和第一转轮通过第一皮带带动前端第三转轮和前端第三转杆407旋转,第二转轮403和第二转轮通过第二皮带带动后端第三转轮和后端第三转杆407旋转,使两个固定布408同时相背移动,方便对人进行固定。
38.本实施例中的限位机构4,第一电机401带动第一转杆402旋转,第一转杆402旋转时带动第一齿轮404和第二齿轮405一起旋转,第二齿轮405使第二转杆403旋转,第一转杆402和第二转杆403通过传动机构406带动两个第三转407旋转,并使两个固定布408同时移动到床板3的外部。
39.请参阅图4-5,为了固定固定布408,本实施例中的固定机构5包括固定于两个固定布408相对一侧的两个第一固定块502,后端第一固定块502的内腔固定有两个第一滑杆506,两个第一滑杆506的外表面滑动连接有延伸至前端第一固定块502内部的移动板507,移动板507滑动于第一滑杆506的外表面,增加了移动板507移动时的稳定性,第一滑杆506的外表面套接有第一弹簧505,移动板507的上表面固定有贯穿并延伸至后端第一固定块502外部的推杆501,用于推动移动板507移动,推杆501呈t形,移动板507的上表面固定有卡块503,固定机构5还包括开设于前端第一固定块502内腔且与前端第一固定块502内腔相连通的卡槽504,通过卡块503与卡槽504配合,将两个第一固定块502固定。
40.其中,第一弹簧505的上表面固定于移动板507的下表面,第一弹簧505的下表面固定于后端第一固定块502内腔的下表面,用于使移动板507复位。
41.本实施例中的固定机构5,推杆501带动移动板507向下移动并挤压第一弹簧505,将两个第一固定块502抵接,移动板507复位,使卡块503卡入到卡槽504的内部,完成固定。
42.上述实施例的工作原理为:
43.(1)开启第二电机702,第二电机702带动第四转杆703旋转,第四转杆703带动两个第一锥齿704旋转,第一锥齿704旋转时带动第二锥齿705旋转,第二锥齿705带动螺纹杆706旋转,螺纹杆706旋转时会带动螺纹套708移动,且两个螺纹杆706之间的连接板709会在限位杆的外表面滑动,增加螺纹套708移动时的稳定性,当两个螺纹套708移动时,会带动第二固定板710向后移动,并带动推板714一起移动,推板714接触到人后,在人的作用下推板714会向前移动,并带动移动杆712一起移动,并挤压第二弹簧713,且推板714会同时带动两个铰接杆717旋转,并带动两个移动块716在第二滑杆718的外表面相对移动,并挤压第三弹簧715,减缓人受到的推力,当第二弹簧713和第三弹簧715挤压到一定程度后,推板714继续向后移动,对人进行矫正操作。
44.(2)开启第一电机401,第一电机401带动第一转杆402旋转,第一转杆402旋转时带动第一齿轮404旋转,第一齿轮404带动啮合的第二齿轮405旋转,并通过第二齿轮405带动第二转杆403旋转,第一转杆402带动第一转轮旋转,第一转轮通过第一皮带带动前端第三转轮旋转,并带动前端第三转杆407旋转,第二转杆403旋转带动第二转轮旋转,第二转轮通过第二皮带带动后端第三转轮旋转,并带动后端第三转杆407旋转,且两个第三转杆407的转向相反,带动两个固定布408同时伸出床板3。
45.(3)向下按动推杆501,推杆501带动移动板507向下移动,移动板507在第一滑杆506的外表面滑动,并挤压第一弹簧505,此时将前端第一固定块502与后端第一固定块502抵接后,松开推杆501,推杆501和移动板507在第一弹簧505的作用下复位,带动卡块503卡入到卡槽504的内部,完成对两个第一固定块502的固定。
46.本发明的实施例是为了示例和描述起见而给出的,而并不是无遗漏的或者将本发明限于所公开的形式。很多修改和变化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选择和描述实施例是为了更好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和实际应用,并且使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本发明从而设计适于特定用途的带有各种修改的各种实施例。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