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应用于两轮电动车上的蓝牙控制系统的制作方法

2022-07-16 18:08:29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属于电动车控制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应用于两轮电动车上的蓝牙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2.现有的应用于两轮电动车的蓝牙接近装置,在用户接近车辆时,模块的蓝牙天线感应到配对设备到达预设范围(与信号强度有关)后,会直接使车辆上电并伴随声光提示,这种情况会造成骑行者并不想开机的情况下强制完成开机动作;当骑行者离开预设范围后,此类装置会强行驱使车辆下电/设防,由于识别设备是否进入预设范围是依据信号强度来判定的,当由于环境或其他原因造成信号不稳定时,范围边带会有所波动,这样就会造成车辆频繁自主上下电且伴随光提示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3.有鉴于此,本发明旨在提出一种应用于两轮电动车上的蓝牙控制系统,以至少解决背景技术中的至少一个问题。
4.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5.第一方面本方案公开了一种应用于两轮电动车上的蓝牙控制系统,包括蓝牙模块、控制器、电源模块,电源模块通过第一电源线为蓝牙模块和控制器供电;
6.控制器通过第一通信线与蓝牙模块和仪表连接;
7.蓝牙模块与控制器之间还设置有第二通信线;
8.还包括设置在车辆上的功能键,功能键通过连接线与蓝牙模块、控制器连接;
9.蓝牙模块通过第二电源线、第三通信线与仪表连接;
10.还包括与蓝牙模块配套的信号源,蓝牙模块与信号源无线连接,蓝牙模块具有感应范围。
11.第二方面本方案公开了一种应用于两轮电动车上的蓝牙控制系统的控制方法,包括车辆开机方法:当信号源进入感应范围后,车辆不会直接开机,需要骑行者主动按下车辆上的功能键来完成开机动作。
12.进一步的,包括车辆关机方法:当与蓝牙模块匹配的信号源离开感应范围后,车辆不会直接下电或设防,需要骑行者主动长按功能键来完成下电或设防动作。
13.进一步的,首先车辆具有以下状态:设防状态、解防状态和上电状态,当蓝牙模块开启蓝牙感应功能时,执行感应模式,在感应模式中执行的操作以及产生的结果如下:
14.当车辆处于解防状态,且信号源处于蓝牙模块的感应范围内时,短按功能键,车辆状态从解防变为上电;
15.当车辆处于上电状态时,包括以下两种工作模式:
16.模式一即默认模式:长按功能键1.5s,车辆状态从上电变为解防,如继续在下电的10s内短按功能键,车辆状态从解防变为设防;
17.模式二即备选模式:长按功能键1.5s,车辆状态从上电变为设防;
18.通过与蓝牙模块配套的信号源实现模式一和模式二的切换。
19.当车辆处于解防状态时,如果没有按动功能键,则车辆继续处于解防状态;
20.当车辆处于设防状态,且信号源处于蓝牙模块的感应范围内时短按功能键,车辆状态从设防变为上电。
21.进一步的,当车辆在设防状态下出现轮动或者振动时,包括两种情况:
22.在感应模式下,信号源位于蓝牙模块的感应范围内时,处理方法为:屏蔽震动报警;
23.在感应模式下,信号源不在蓝牙模块的感应范围内时,处理方法如下:
24.在设防状态出现轮动情况,触发轮动报警;
25.在设防状态,且信号源在范围内时,屏蔽震动报警功能
26.在设防状态出现震动情况,触发预报警,在预报警状态下延时2s再次检测到震动则触发震动报警,在震动报警状态下如果检测到轮动则触发轮动报警;
27.在车辆处于预报警状态时,如果延时2s检测无继续震动则车辆状态恢复至设防;
28.在车辆触发震动报警或者轮动报警后,车辆在执行完震动报警或者轮动报警后,状态恢复至设防。
29.进一步的,在感应模式下,如果信号源不在蓝牙模块的感应范围内,在车辆处于预报警状态、震动报警状态或者轮动报警任一状态时且信号源在感应范围内,短按功能键则车辆状态变为上电并结束报警。
30.进一步的,首先车辆具有以下状态:设防状态、解防状态和上电状态,当蓝牙模块关闭蓝牙感应功能时,执行手动模式,在手动模式中执行的操作以及产生的结果如下:
31.模式一状态下:
32.当车辆处于解防状态时,通过钥匙上电,车辆状态从解防变为上电;
33.当车辆处于上电状态时,关闭钥匙,车辆的状态从上电转为解防,如果在下电10s内短按功能键则车辆变为设防状态;
34.模式二状态下
35.当车辆处于解防状态时,通过钥匙上电,车辆状态从解防变为上电;
36.当车辆处于上电状态时,关闭钥匙,车辆的状态从上电直接转为设防。
37.进一步的,当车辆在设防状态下出现轮动或者振动时,处理方法如下:
38.在设防状态出现轮动情况,触发轮动报警;
39.在设防状态出现震动情况,触发预报警,在预报警状态下如果检测到轮动则触发轮动报警;
40.在设防状态出现震动情况,触发预报警,在预报警状态下延时2s再次检测到震动则触发震动报警,在震动报警状态下如果检测到轮动则触发轮动报警;
41.在车辆处于预报警状态、震动报警状态中任一状态时,通过钥匙对车辆上电,则车辆状态变为上电并结束报警;
42.在车辆处于轮动报警状态时,在钥匙上电后须待轮动报警结束才能转为上电状态并结束报警;
43.在车辆触发震动报警或者轮动报警后,车辆在执行完震动报警或者轮动报警后,
状态恢复至设防。
44.进一步的,蓝牙模块包括两种工作模式,分别为模式一和模式二;
45.当处于模式一时:
46.在感应模式下,车辆处于上电状态,长按功能键1.5s,车辆状态变为解防状态,10s内再次短按功能键,车辆状态变为设防状态;
47.在手动模式下,车辆处于上电状态,关闭钥匙,车辆状态变为解防状态,此时在10s内按下功能键,车辆状态变为设防状态;
48.当处于模式二时:
49.在感应模式下,车辆处于上电状态,长按功能键1.5s,车辆状态变为设防状态;
50.在手动模式下,车辆处于上电状态,关闭钥匙,车辆状态变为设防状态。
51.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应用于两轮电动车上的蓝牙控制系统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52.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应用于两轮电动车上的蓝牙控制系统,避免了现有的控制方式给骑行者带来的不便,骑行者可根据使用需要自行决定控制操作。
附图说明
53.构成本发明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
54.在附图中:
55.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一种应用于两轮电动车上的蓝牙控制系统框图示意图;
56.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感应模式示意图;
57.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手动模式示意图;
58.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mcu电路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59.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发明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60.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
61.第一方面本方案公开了一种应用于两轮电动车上的蓝牙控制系统,包括蓝牙模块、控制器、电源模块,电源模块通过第一电源线为蓝牙模块和控制器供电;
62.控制器通过第一通信线与蓝牙模块和仪表连接;
63.蓝牙模块与控制器之间还设置有第二通信线;
64.还包括设置在车辆上的功能键,功能键通过连接线与蓝牙模块、控制器连接;
65.蓝牙模块通过第二电源线、第三通信线与仪表连接;
66.还包括与蓝牙模块配套的信号源,蓝牙模块与信号源无线连接,蓝牙模块具有感应范围。
67.第二方面本方案公开了一种应用于两轮电动车上的蓝牙控制系统的控制方法,包括车辆开机方法:当信号源进入感应范围后,车辆不会直接开机,需要骑行者主动按下车辆
上的功能键来完成开机动作。
68.进一步的,包括车辆关机方法:当与蓝牙模块匹配的信号源离开感应范围后,车辆不会直接下电或设防,需要骑行者主动长按功能键来完成下电或设防动作。
69.进一步的,首先车辆具有以下状态:设防状态、解防状态和上电状态,当蓝牙模块开启蓝牙感应功能时,执行感应模式,在感应模式中执行的操作以及产生的结果如下:
70.当车辆处于解防状态,且信号源处于蓝牙模块的感应范围内时,短按功能键,车辆状态从解防变为上电;
71.当车辆处于上电状态时,包括以下两种工作模式:
72.模式一即默认模式:长按功能键1.5s,车辆状态从上电变为解防,如继续在下电的10s内短按功能键,车辆状态从解防变为设防;
73.模式二即备选模式:长按功能键1.5s,车辆状态从上电变为设防;
74.通过与蓝牙模块配套的信号源实现模式一和模式二的切换。
75.当车辆处于解防状态时,如果没有按动功能键,则车辆继续处于解防状态;
76.当车辆处于设防状态,且信号源处于蓝牙模块的感应范围内时短按功能键,车辆状态从设防变为上电。
77.进一步的,当车辆在设防状态下出现轮动或者振动时,包括两种情况:
78.在感应模式下,信号源位于蓝牙模块的感应范围内时,处理方法为:屏蔽震动报警;
79.在感应模式下,信号源不在蓝牙模块的感应范围内时,处理方法如下:
80.在设防状态出现轮动情况,触发轮动报警;
81.在设防状态,且信号源在范围内时,屏蔽震动报警功能
82.在设防状态出现震动情况,触发预报警,在预报警状态下延时2s再次检测到震动则触发震动报警,在震动报警状态下如果检测到轮动则触发轮动报警;
83.在车辆处于预报警状态时,如果延时2s检测无继续震动则车辆状态恢复至设防;
84.在车辆触发震动报警或者轮动报警后,车辆在执行完震动报警或者轮动报警后,状态恢复至设防。
85.进一步的,在感应模式下,如果信号源不在蓝牙模块的感应范围内,在车辆处于预报警状态、震动报警状态或者轮动报警任一状态时且信号源在感应范围内,短按功能键则车辆状态变为上电并结束报警。
86.进一步的,首先车辆具有以下状态:设防状态、解防状态和上电状态,当蓝牙模块关闭蓝牙感应功能时,执行手动模式,在手动模式中执行的操作以及产生的结果如下:
87.模式一状态下:
88.当车辆处于解防状态时,通过钥匙上电,车辆状态从解防变为上电;
89.当车辆处于上电状态时,关闭钥匙,车辆的状态从上电转为解防,如果在下电10s内短按功能键则车辆变为设防状态;
90.模式二状态下
91.当车辆处于解防状态时,通过钥匙上电,车辆状态从解防变为上电;
92.当车辆处于上电状态时,关闭钥匙,车辆的状态从上电直接转为设防。
93.进一步的,当车辆在设防状态下出现轮动或者振动时,处理方法如下:
94.在设防状态出现轮动情况,触发轮动报警;
95.在设防状态出现震动情况,触发预报警,在预报警状态下如果检测到轮动则触发轮动报警;
96.在设防状态出现震动情况,触发预报警,在预报警状态下延时2s再次检测到震动则触发震动报警,在震动报警状态下如果检测到轮动则触发轮动报警;
97.在车辆处于预报警状态、震动报警状态中任一状态时,通过钥匙对车辆上电,则车辆状态变为上电并结束报警;
98.在车辆处于轮动报警状态时,在钥匙上电后须待轮动报警结束才能转为上电状态并结束报警;
99.在车辆触发震动报警或者轮动报警后,车辆在执行完震动报警或者轮动报警后,状态恢复至设防。
100.进一步的,蓝牙模块包括两种工作模式,分别为模式一和模式二;
101.当处于模式一时:
102.在感应模式下,车辆处于上电状态,长按功能键1.5s,车辆状态变为解防状态,10s内再次短按功能键,车辆状态变为设防状态;
103.在手动模式下,车辆处于上电状态,关闭钥匙,车辆状态变为解防状态,此时在10s内按下功能键,车辆状态变为设防状态;
104.当处于模式二时:
105.在感应模式下,车辆处于上电状态,长按功能键1.5s,车辆状态变为设防状态;
106.在手动模式下,车辆处于上电状态,关闭钥匙,车辆状态变为设防状态。
107.本发明依托于蓝牙技术来实现感应控车功能,且优化了现有技术为骑行者带来的弊端。
108.车辆开机:当骑行者进入感应范围后,车辆不会直接开机,而是需要骑行者主动按下车辆上的“功能键”来完成开机动作。
109.车辆关机:当骑行者离开感应范围后,车辆不会直接下电/设防,而是需要骑行者长按“功能键”来完成下电/设防动作。
110.只要骑行者在感应范围内,就可以一直通过上述操作来实现开机/关机状态的翻转;当车辆进入设防状态,骑行者离开感应范围后,“功能键”被按下时,车辆不会发生状态变化。这样完全避免了现有方式给骑行者带来的不便,而且骑行者可根据使用需要,使用手机智能终端操控;
111.图1和4为本方案的系统图和mcu电路图,该系统核心部件为“蓝牙模块”,其完成了控车&接近解锁的主要功能;
112.图1中“电源”通过“电源线1”为“蓝牙模块”和“控制器”直接供电;
[0113]“控制器”通过“通信线1”与“蓝牙模块”和“仪表”进行数据传输,以达到通知相应部件整车状态的效果;
[0114]“蓝牙模块”内部接通“电源线1”和“电源线2”时,整车完成开机动作;
[0115]“感应模式”开通的情况下,“蓝牙模块”通过“通信线3”驱动仪表端相应的指示灯亮/灭;
[0116]“功能键”通过硬线与“蓝牙模块”和“控制器”相连,二者可通过判断硬线状态来执
行相应的动作,其中“蓝牙模块”可根据天线接收到蓝牙信号并结合“功能键”状态来实现“感应控车”。
[0117]
需要说明的是本方案中没有公开的元器件、元器件之间的连接方式、电路等均可采用现有技术实现,本方案不赘述。
[0118]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单元及方法步骤,能够以电子硬件、计算机软件或者二者的结合来实现,为了清楚地说明硬件和软件的可互换性,在上述说明中已经按照功能一般性地描述了各示例的组成及步骤。这些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软件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发明的范围。
[0119]
在本技术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方法和系统,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上述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发明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0120]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和说明书的范围当中。
[0121]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