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抛盖式无人机机巢的制作方法

2022-07-16 11:56:54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涉及无人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抛盖式无人机机巢。


背景技术:

2.随着无人机行业应用不断的深化,逐渐发现现有无人机存在的很多不足,无人机本身短板很难解决的情况下,便想到了通过其他辅助方便的方式解决,无人机自动机巢便是多数方案商用于解决无人机续航不足的问题。
3.现有的无人机机巢都是采用上盖水平开合,再通过平台升降的形式将无人机出巢入巢形式,同时采用推杆将无人机推至停机平台中心的无人机自动充电的形式,采用这种构型有很多的缺点:一是在采用推杆将无人机推至停机平台中心的无人机自动充电方案中,如果充电平台上的充电触点布置方案不合理,需要无人机按照特定的方位降落,才能保证充电平台上的充电电极准确地与充电脚架上的充电电极啮合,从而完成自动充电功能,这种方法在使用时较为麻烦;二是当机巢打开的时候,机巢的内部活动机构会裸露在外部,容易着尘以及生锈;三是需要推动放置无人机的平台上升和下降,整个平台在满足刚度的情况下会增加升降平台的故障率;四是加工难度过高,比较难保证四个升降轴的平行度。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的无人机机巢由于都是采用上盖水平开合,再通过平台升降将无人机出巢入巢的方式,其存在的机巢内部的活动机构会裸露在外部,容易着尘以及生锈以及放置无人机的平台的故障高率的问题,提供一种抛盖式无人机机巢。
5.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6.1、一种抛盖式无人机机巢,其特征在于,包括机巢本体及分别设置在所述机巢本体顶端相对两侧的第一机盖及第二机盖,所述机巢本体的顶端设有一用于停放无人机的停机坪,所述第一机盖和第二机盖分别通过传动机构的驱动可相对所述机巢本体转动以扣合在一起或者展开,所述停机坪的四个角落分别设有一可用于支撑所述第一机盖和第二机盖的垫块,所述停机坪上设有用于摆正无人机位置的归中机构,所述归中机构包括两横向设置的x轴归中杆及两纵向设置的且位于两所述x轴归中杆上方的y轴归中杆,两所述x轴归中杆通过第一驱动机构的驱动可相对运动,以便将无人机推向x轴原点,两所述y轴归中杆通过第二驱动机构的驱动可相对运动,以便将无人机推向y轴原点,其中,
7.所述传动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机巢本体与所述第一机盖相对两侧的两侧壁外的第一摇臂、设置在所述机巢本体与所述第二机盖相对两侧的两侧壁外的第二摇臂及设置在所述机巢本体内的并由第一驱动电机驱动的同步反向变速箱,所述同步反向变速箱上设有一第一转动轴及与所述第一转动轴间隔设置的且与所述第一转动轴转动方向相反的第二转动轴,所述第一转动轴的两端分别伸出所述机巢本体的相对两侧壁与所述第一摇臂的一端转动连接,所述第一摇臂的另一端分别转动连接在所述第一机盖内设置的第一连接杆
上,所述第二转动轴的两端分别伸出所述机巢本体的相对两侧壁与所述第二摇臂的一端转动连接,所述第二摇臂的另一端分别转动连接在所述第二机盖内设置的第二连接杆上;
8.所述第一驱动机构包括一设置在所述停机坪沿所述第一机盖到所述第二机盖方向的一侧下方由第二驱动电机驱动的第三转动轴,所述第三转动轴的两端分别设有一第一转动齿轮,所述停机坪沿所述第一机盖到所述第二机盖方向的另一侧下方两侧分别设有一与所述第一转动齿轮对应的第二转动齿轮,所述第一转动齿轮和所述第二转动齿轮上分别套设一第一转动皮带,两所述x轴归中杆的两端分别设有一第一归中连接件,邻近所述第三转动轴的x轴归中杆两端的第一归中连接件连接在所述第一转动皮带的上层转动皮带上,远离所述第三转动轴的x轴归中杆两端的第二归中连接件连接在所述第一转动皮带的下层转动皮带上;
9.所述第二驱动机构包括一设置在所述停机坪邻近所述第一机盖一侧下方的由第三驱动电机驱动的第四转动轴,所述第四转动轴的两端分别设有一第三转动齿轮,所述停机坪邻近所述第二机盖一侧下方两侧分别设有一与所述第三转动齿轮对应的第四转动齿轮,所述第三转动齿轮和所述第四转动齿轮上分别套设一第二转动皮带,两所述y轴归中杆的两端分别设有一第二归中连接件,邻近所述第二转动轴的y轴归中杆的两端的第二归中连接件连接在所述第二转动皮带的上层转动皮带上,远离所述第二转动轴的y轴归中杆的两端的第二归中连接件连接在所述第二转动皮带的下层转动皮带上。
10.进一步地,所述传动机构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机巢本体与所述第一机盖相对两侧的两侧壁外的与所述第一摇臂间隔设置的且随所述第一摇臂转动而转动的第三摇臂、设置在所述机巢本体与所述第二机盖相对两侧的两侧壁外的与所述第二摇臂间隔设置的且随所述第二摇臂转动而转动的第四摇臂、设置在所述第一转动轴一侧的且随第一转动轴转动而转动的第五转动轴及设置在所述第二转动轴一侧的且随第二转动轴转动而转动的第六转动轴,所述第五转动轴的两端分别伸出所述机巢本体的相对两侧壁与所述第三摇臂的一端转动连接,所述第三摇臂的另一端分别转动连接在所述第一机盖内设置的两第一转动安装座上,所述第六转动轴的两端分别伸出所述机巢本体的相对两侧壁与所述第四摇臂的一端转动连接,所述第四摇臂的另一端分别转动在所述第二机盖内设置的两第二转动安装座上。
11.进一步地,所述停机坪底部的四周边缘分别设有一滑轨,所述第一归中连接件分别包括一呈u型的第一固定件及设置在所述第一固定件上的呈u型的第二固定件,所述第一固定件包括一竖直设置的第一底板及设置在所述第一底板的外侧面相对两侧的第一侧板及第二侧板,所述第二侧板设置在所述第一转动皮带上,所述第二固定件包括一竖直设置的第二底板及设置在所述第二底板内侧面相对两侧的第三侧板及第四侧板,所述第三侧板设置在所述第一侧板上,所述第三侧板与所述第四侧板相对一侧分别设有一沿所述滑条滑动的第一滑块,所述第四侧板分别通过第一连接板固定在两所述x轴归中杆相互对应的一侧,;所述第二归中连接件分别包括一呈u型的第三固定件及设置在所述第三固定件上的呈u型的第四固定件,所述第三固定件包括一竖直设置的第三底板及设置在所述第三底板的外侧面相对两侧的第五侧板及第六侧板,所述第六侧板设置在所述第二转动皮带上,所述第四固定件包括一竖直设置的第四底板及设置在所述第四底板内侧面相对两侧的第七侧板及第八侧板,所述第七侧板设置在所述第四侧板上,所述第七侧板与所述第八侧板相对
一侧分别设有一沿所述滑条滑动的第二滑块,所述第八侧板分别通过第二连接板固定在两所述y轴归中杆相互对应的一侧。
12.进一步地,两所述第一转动皮带的上层转动皮带上分别设有与邻近所述第一转动轴的x轴归中杆两端设有的第一归中连接件对应设置的第一固定块,两所述第一转动皮带的下层转动皮带上分别设有与远离所述第一转动轴的x轴归中杆两端设有的第一归中连接件对应设置的第二固定块;两所述第二转动皮带的上层转动皮带上分别设有与邻近所述第二转动轴的y轴归中杆两端设有的第二归中连接件对应设置的第三固定块,两所述第二转动皮带的下层转动皮带上分别设有与远离所述第二转动轴的y轴归中杆两端设有的第二归中连接件对应设置的第四固定块。
13.进一步地,所述第二驱动电机设置在所述第三转动轴靠近所述第二机盖一端的下方,所述第三转动轴设有一所述第二驱动电机的转轴对应设置的第五转动齿轮,所述第二驱动电机的转轴与所述第五齿轮之间套设一第三转动皮带,所述第三驱动电机设置在所述第四转动轴远离所述第三转动轴一端的下方,所述第四转动轴设有一所述第三驱动电机的转轴对应设置的第六转动齿轮,所述第三驱动电机的转轴与所述第六齿轮之间套设一第四转动皮带。
14.进一步地,所述第三转动轴的两端分别通过第一固定座固定在所述机巢本体上,所述第四转动轴分别通过第二固定座固定在所述机巢本体上,所述第一连接杆的两端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机盖内设置的两第三转动安装座上,所述第二连接杆的两端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二机盖内设置的两第四转动安装座上。
15.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机盖包括一第一顶板,所述第一顶板的底部设有一用于固定所述第一顶板的第一定位框,两所述第一转动安装座及两所述第三转动安装座分别对应设置在所述第一定位框沿其长度方向的两侧边框上,所述第一定位框内还设有两沿其宽度方向依次间隔设置的第一连接片;所述第二机盖包括一第二顶板,所述第二顶板的底部设有一用于固定所述第二顶板的第二定位框,两所述第二转动安装座及两所述第四转动安装座分别对应设置在所述第二定位框沿其长度方向的两侧边框上,所述第二定位框内还设有两沿其宽度方向依次间隔设置的第二连接片,所述第二顶板与所述第一顶板相对的一侧设有两间隔设置的第一定位插销,所述第一顶板与所述第二顶板相对的一侧设有分别与两所述第一定位插销对应设置的两第一定位插销孔。
16.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机盖还包括分别连接在所述第一顶板沿其长度方向的相对两侧底部的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及设置在所述第一顶板远离所述机巢本体的一侧底部且与所述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连接的第三侧板,所述第二机盖还包括分别连接在所述第二顶板沿其长度方向的相对两侧底部的第四侧板和第五侧板及设置在所述第二顶板远离所述机巢本体的一侧底部且与所述第四侧板和第五侧板连接的第六侧板,所述第四侧板与所述第一侧板相对的一侧及所述第五侧板与所述第二侧板相对的一侧分别设有一第二定位插销,所述第一侧板与所述第四侧板相对的一侧及所述第二侧板与所述第五侧板相对的一侧分别设有与所述第二定位插销对应设置的第二定位插销孔。
17.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机盖沿其长度方向的两侧及第二机盖沿其长度方向的两侧分别设有一led灯。
18.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转动轴、第二转动轴、第三转动轴及第四转动轴的两端分别设
有一转轴固定座,所述转轴固定座分别设置在所述机巢本体上。
19.根据本发明上述实施例的抛盖式无人机机巢,包括机巢本体及分别设置在机巢本体顶端相对两侧的第一机盖及第二机盖,第一机盖和第二机盖分别通过传动机构的驱动可相对机巢本体转动以扣合在一起或展开,第一机盖和第二机盖闭合时,可为无人机提供防雨防晒保温,第一机盖和第二机盖展开时,可为无人机直接起飞或着陆提供条件,停机坪上设有归中机构,归中机构包括两横向设置的x轴归中杆及两纵向设置的且位于两x轴归中杆上方的y轴归中杆,两x轴归中杆通过第一驱动机构的驱动可相对运动,以将无人机推向x轴原点,两y轴归中杆通过第二驱动机构的驱动可相对运动,以将无人机推向y轴原点,从而将无人机归位到居中指定位置,完成对无人机的充电,解决了现有的无人机机巢由于采用推杆将无人机推至停机平台中心的无人机自动充电,如果充电平台上的充电触点布置方案不合理,需要无人机按照特定的方位降落,才能保证充电平台上的充电电极准确地与充电脚架上的充电电极啮合,从而完成自动充电功能,这种方法在使用时较为麻烦的问题。
20.另外,所述第一机盖和第二机盖分别通过传动机构的驱动可相对所述机巢本体转动以扣合在一起或者展开,当所述第一机盖和第二机盖通过传动机构的驱动相对所述机巢本体转动以扣合在一起时,所述第一机盖和第二机盖为闭合状态,从而为停放在停机坪上的无人机及机巢本体提供防雨防晒保温的作用,当所述第一机盖和第二机盖通过传动机构的驱动相对所述机巢本体转动以展开时,所述第一机盖和第二机盖为展开状态,从而为停放在停机坪上的无人机的起飞或者着陆提供条件,同时,由于所述机巢本体的顶端设有一用于停放无人机的停机坪,无人机可以直接停放在停机坪上,并且无人机起飞时可以直接起飞,无需通过平台升降的形式将无人机出巢入巢,有效避免了现有的无人机机巢由于都是采用上盖水平开合,再通过平台升降将无人机出巢入巢的方式,其存在的机巢内部的活动机构会裸露在外部,容易着尘以及生锈以及放置无人机的平台的故障高率的问题。
附图说明
21.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22.图1是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抛盖式无人机机巢的整体示意图(闭合状态)。
23.图2是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抛盖式无人机机巢的另一整体示意图(展开状态)。
24.图3是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抛盖式无人机机巢的又一整体示意图(去除第一机盖的第一顶板、第二机盖的第二顶板及机巢本体的一侧挡板)。
25.图4是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抛盖式无人机机巢其机巢本体的结构示意图。
26.图5是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抛盖式无人机机巢其机巢本体又一整体结构示意图(去除机巢本体一侧的挡板)。
27.图6是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抛盖式无人机机巢其机巢本体另一整体结构示意图(去除停机坪)。
28.图7是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抛盖式无人机机巢其传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29.图8是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抛盖式无人机机巢其第一驱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30.图9是图8中a处放大示意图。
31.图10是图8中b处放大示意图。
32.图11是图8中c处放大示意图。
33.图12是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抛盖式无人机机巢其第二驱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34.图13是图12中d处放大示意图。
35.图14是图12中e处放大示意图。
36.图15是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抛盖式无人机机巢其垫块的结构示意图。
37.图16是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抛盖式无人机机巢其第一机盖的结构示意图。
38.图17是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抛盖式无人机机巢其第二机盖的结构示意图。
39.图18是图17中f处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40.为了使本发明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41.请一并参照图1至图18,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抛盖式无人机机巢,包括机巢本体10及分别设置在所述机巢本体10顶端相对两侧的第一机盖20及第二机盖30,所述机巢本体10的顶端设有一用于停放无人机的停机坪11,所述停机坪11间隔设置在所述机巢本体10上,所述第一机盖20和第二机盖30分别通过传动机构40的驱动可相对所述机巢本体10转动以扣合在一起或者展开,所述停机坪11的四个角落分别设有一可用于支撑所述第一机盖20和第二机盖30的垫块12,所述垫块12呈l型,所述垫块12分别包括一横向设置在所述停机坪11上的底板121及分别设置在所述底板121靠近所述机巢本体10外侧壁一侧的顶板122,当所述第一机盖20和第二机盖30相对所述机巢本体10转动以扣合在一起时,所述第一机盖20和第二机盖30为闭合状态,从而为停放在停机坪11上的无人机及机巢本体10提供防雨防晒保温的作用,当所述第一机盖20和第二机盖30相对所述机巢本体10转动以展开时,所述第一机盖20和第二机盖30为展开状态,展开后的所述第一机盖20和第二机盖30可分别通过所述垫块12来支撑自身重量,保证了所述第一机盖20和第二机盖30在展开状态后的稳定性,从而为停放在停机坪11上的无人机的起飞或者着陆提供条件,无人机可以直接停放在停机坪11上,并且无人机起飞时可以直接起飞,无需通过平台升降的形式将无人机出巢入巢,有效避免了现有的无人机机巢由于都是采用上盖水平开合,再通过平台升降将无人机出巢入巢的方式,其存在的机巢内部的活动机构会裸露在外部,容易着尘以及生锈以及放置无人机的平台的故障高率的问题,所述停机坪11上设有用于摆正无人机位置的归中机构50,所述归中机构50会将无人机归位到居中指定位置,具备无论无人机以什么方位角降落到停机坪11上,通过归中机构50归中后,总能将无人机归位到居中指定位置,所述归中机构50上安装有正负极接触式充电装置,所述正负极接触式充电装置与无人机的充电接口互相匹配,以完成对无人机的自动充电,所述归中机构50包括两横向设置的x轴归中杆51及两纵向设置的且位于两所述x轴归中杆51上方的y轴归中杆52,两所述x轴归中杆51通过第一驱动机构(图中未标示)的驱动可相对运动,以便将无人机推向x轴原点,从而将无人机归位到居中指定位置两所述y轴归中杆52通过第二驱动机构(图中未标示)的驱动可相对运动,以便将无人机推向y轴原点,从而将无人机归位到居中指定位置,以便所述归中机构上安装有
的正负极接触式充电装置与无人机的充电接口互相匹配,完成对无人机的充电,解决了现有的无人机机巢由于采用推杆将无人机推至停机平台中心的无人机自动充电,如果充电平台上的充电触点布置方案不合理,需要无人机按照特定的方位降落,才能保证充电平台上的充电电极准确地与充电脚架上的充电电极啮合,从而完成自动充电功能,这种方法在使用时较为麻烦的问题。
42.本实施例中,如图2-图7所示,所述传动机构40包括设置在所述机巢本体10与所述第一机盖20相对两侧的两侧壁外的第一摇臂41、设置在所述机巢本体10与所述第二机盖30相对两侧的两侧壁外的第二摇臂42及设置在所述机巢本体10内的并由第一驱动电机431驱动的同步反向变速箱43,所述同步反向变速箱43上设有一第一转动轴432及与所述第一转动轴432间隔设置的且与所述第一转动轴432转动方向相反的第二转动轴433,所述第一转动轴432的两端分别伸出所述机巢本体10的相对两侧壁与所述第一摇臂41的一端转动连接,所述第一摇臂41的另一端分别转动连接在所述第一机盖20内设置的第一连接杆44上,所述第二转动轴433的两端分别伸出所述机巢本体10的相对两侧壁与所述第二摇臂42的一端转动连接,所述第二摇臂42的另一端分别转动连接在所述第二机盖30内设置的第二连接杆45上,这样,当所述第一机盖20和第二机盖30为闭合状态,需要将所述第一机盖20和第二机盖30展开时,所述第一驱动电机431根据控制指令顺时针转动以便将扭矩传给所述同步反向变速箱43的输入轴,所述同步反向转动变速箱43输出两个传动比一致,转动方向相反的第一转动轴432逆时针转动,所述第二转动轴433顺时针转动,而所述第一转动轴432驱动所述第一摇臂41逆时针转动,所述第二转动轴433驱动所述第二摇臂42顺时针转动,进而带动所述第一机盖20和所述第二机盖30分别向所述机巢本体10顶端相对两侧展开,从而将所述第一机盖20和第二机盖30打开,为停放在停机坪11上的无人机的起飞或者着陆提供条件;当所述第一机盖20和第二机盖30为展开状态,需要将所述第一机盖20和第二机盖30闭合时,所述第一驱动电机431根据控制指令逆时针转动以便将扭矩传给所述同步反向变速箱43的输入轴,所述同步反向转动变速箱43输出两个传动比一致,转动方向相反的第一转动轴432顺时针转动,所述第二转动轴433逆时针转动,而所述第一转动轴432驱动所述第一摇臂41顺时针转动,所述第二转动轴433驱动所述第二摇臂42逆时针转动,进而带动所述第一机盖20和所述第二机盖30扣合在一起,从而将所述第一机盖20和第二机盖30闭合,为停放在停机坪11上的无人机及机巢本体10提供防雨防晒保温的作用;
43.本实施例中,如图2至图7及图8至图12所示,所述第一驱动机构包括一设置在所述停机坪11沿所述第一机盖20到所述第二机盖30方向的一侧下方由第二驱动电机61驱动的第三转动轴62,所述第三转动轴62的两端分别设有一第一转动齿轮63,所述停机坪11沿所述第一机盖20到所述第二机盖30方向的另一侧下方两侧分别设有一与所述第一转动齿轮63对应的第二转动齿轮64,所述第一转动齿轮63和所述第二转动齿轮64上分别套设一第一转动皮带65,两所述x轴归中杆51的两端分别设有一第一归中连接件66,邻近所述第三转动轴62的x轴归中杆51两端的第一归中连接件66连接在所述第一转动皮带65的上层转动皮带上,远离所述第三转动轴62的x轴归中杆66两端的第二归中连接件66连接在所述第一转动皮带65的下层转动皮带上,这样,需要将无人机推向x轴原点时,所述第二驱动电机61逆时针转动,所述第二驱动电机61带动所述第三转动轴62逆时针转动,所述第三转动轴62带动两所述第一转动皮带65逆时针转动,邻近所述第三转动轴62的x轴归中杆51的两端的第一
归中连接件66朝背离所述第三转动轴62的方向运动,远离所述第三转动轴62的x轴归中杆51的两端的第一归中连接件66朝所述第三转动轴62的方向运动,从而带动两所述x轴归中杆51可相对运动,以便将无人机推向x轴原点,以便摆正无人机,从而将无人机归位到居中指定位置;当无人机推向x轴原点后,所述第二驱动电机61顺时针转动,所述第二驱动电机61带动所述第三转动轴62顺时针转动,所述第三转动轴62带动两所述第一转动皮带65顺时针转动,邻近所述第三转动轴62的x轴归中杆51的两端的第一归中连接件66朝所述第三转动轴62的方向运动,远离所述第三转动轴62的x轴归中杆51的两端的第一归中连接件66朝背离所述第三转动轴62的方向运动,从而带动两所述x轴归中杆51可分别朝相反方向运动,以便将解除对无人机的固定,以便无人机起飞。
44.本实施例中,如图2至图7、图8及图12至图14所示,所述第二驱动机构70包括一设置在所述停机坪11邻近所述第一机盖20一侧下方的由第三驱动电机71驱动的第四转动轴72,所述第四转动轴72的两端分别设有一第三转动齿轮73,所述停机坪11邻近所述第二机盖30一侧下方两侧分别设有一与所述第三转动齿轮73对应的第四转动齿轮74,所述第三转动齿轮73和所述第四转动齿轮74上分别套设一第二转动皮带75,两所述y轴归中杆52的两端分别设有一第二归中连接件76,邻近所述第二转动轴72的y轴归中杆52的两端的第二归中连接件76连接在所述第二转动皮带75的上层转动皮带上,远离所述第二转动轴72的y轴归中杆52的两端的第二归中连接件76连接在所述第二转动皮带75的下层转动皮带上,这样,需要将无人机推向y轴原点时,所述第三驱动电机71顺时针转动,所述第三驱动电机71带动所述第四转动轴72顺时针转动,所述第四转动轴72带动两所述第二转动皮带75顺时针转动,邻近所述第四转动轴72的y轴归中杆52的两端的第二归中连接件76朝背离所述第四转动轴72的方向运动,远离所述第四转动轴72的y轴归中杆52的两端的第二归中连接件76朝所述第四转动轴72的方向运动,从而带动两所述y轴归中杆52可相对运动,以便将无人机推向y轴原点,从而将无人机归位到居中指定位置,当无人机推向y轴原点后,所述第三驱动电机1逆时针转动,所述第三驱动电机71带动所述第四转动轴72逆时针转动,所述第四转动轴72带动两所述第二转动皮带75逆时针转动,邻近所述第四转动轴72的y轴归中杆52的两端的第二归中连接件76朝所述第四转动轴72的方向运动,远离所述第四转动轴72的y轴归中杆52的两端的第二归中连接件76朝背离所述第四转动轴72的方向运动,从而带动两所述y轴归中杆52可分别朝相反方向运动,以便将解除对无人机的固定,以便无人机起飞。
45.本实施例中,如图2至图7所示,所述传动机构40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机巢本体10与所述第一机盖20相对两侧的两侧壁外的与所述第一摇臂41间隔设置的且随所述第一摇臂41转动而转动的第三摇臂46、设置在所述机巢本体10与所述第二机盖30相对两侧的两侧壁外的与所述第二摇臂42间隔设置的且随所述第二摇臂42转动而转动的第四摇臂47、设置在所述第一转动轴432一侧的且随第一转动轴431转动而转动的第五转动轴48及设置在所述第二转动轴433一侧的且随第二转动轴433转动而转动的第六转动轴49,所述第五转动轴48的两端分别伸出所述机巢本体10的相对两侧壁与所述第三摇臂46的一端转动连接,所述第三摇臂46的另一端分别转动连接在所述第一机盖20内设置的两第一转动安装座21上,所述第六转动轴49的两端分别伸出所述机巢本体10的相对两侧壁与所述第四摇臂47的一端转动连接,所述第四摇臂47的另一端分别转动在所述第二机盖30内设置的两第二转动安装座31上,这样,当所述第一机盖20和第二机盖30为闭合状态,需要将所述第一机盖20和第二机
盖30展开时,所述第一驱动电机431根据控制指令顺时针转动以便将扭矩传给所述同步反向变速箱43的输入轴,所述同步反向转动变速箱43输出两个传动比一致,转动方向相反的第一转动轴432逆时针转动,第二转动轴433顺时针转动,而所述第一转动轴432驱动所述第一摇臂41逆时针转动,而所述第三摇臂46随所述第一摇臂41的逆时针转动而逆时针转动,所述第二转动轴433驱动所述第二摇臂42顺时针转动,而所述第四摇臂47随所述第二摇臂42顺时针转动而顺时针转动,进而带动所述第一机盖20和所述第二机盖30扣合在一起,从而将所述第一机盖20和第二机盖30闭合,为停放在停机坪11上的无人机的起飞或者着陆提供条件,同时,通过所述第三摇臂46和第四摇臂47的设置,可以提高所述第一机盖20和第二机盖30展开过程的稳定性;当所述第一机盖20和第二机盖30为展开状态,需要将所述第一机盖20和第二机盖30闭合时,所述第一驱动电机431根据控制指令逆时针转动以便将扭矩传给所述同步反向变速箱43的输入轴,所述同步反向转动变速箱43输出两个传动比一致,转动方向相反的第一转动轴432顺时针转动,第二转动轴433逆时针转动,所述第一转动轴432驱动所述第一摇臂41顺时针转动,所述第三摇臂46随所述第一摇臂41的顺时针转动而顺时针转动,所述第二转动轴433驱动所述第二摇臂42逆时针转动,所述第四摇臂47随所述第二摇臂42逆时针转动而逆时针转动,进而带动所述第一机盖20和所述第二机盖30扣合在一起,从而将所述第一机盖20和第二机盖30闭合,为停放在停机坪11上的无人机及机巢本体10提供防雨防晒保温的作用,同时,通过所述第三摇臂46和第四摇臂47的设置,可以提高所述第一机盖20和第二机盖30闭合过程的稳定性。
46.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驱动电机61设置在所述第三转动轴62靠近所述第二机盖30一端的下方,所述第三转动轴62设有一所述第二驱动电机61的转轴对应设置的第五转动齿轮67,所述第二驱动电机61的转轴与所述第五齿轮67之间套设一第三转动皮带68,这样,所述第二驱动电机61通过所述第三转动皮带68驱动所述第三转动轴62转动,所述第三驱动电机71设置在所述第四转动轴72远离所述第三转动轴62一端的下方,所述第四转动轴72设有一所述第三驱动电机71的转轴对应设置的第六转动齿轮77,所述第三驱动电机71的转轴与所述第六齿轮77之间套设一第四转动皮带78,这样,所述第二驱动电机71通过所述第四转动皮带78驱动所述第四转动轴72转动。
47.本实施例中,如图2至图7及图8至图12所示,所述停机坪11底部的四周边缘分别设有一滑轨13,所述第一归中连接件66分别包括一呈u型的第一固定件661及设置在所述第一固定件661上的呈u型的第二固定件662,所述第一固定件661包括一竖直设置的第一底板6611及设置在所述第一底板6611的外侧面相对两侧的第一侧板6612及第二侧板6613,此处,所述第一底板6611的外侧面是指所述第一底板6611背离所述第三转动轴62的一侧,所述第二侧板6613设置在所述第一转动皮带65上,所述第二固定件662包括一竖直设置的第二底板6621及设置在所述第二底板6621内侧面相对两侧的第三侧板6622及第四侧板6623,此处,所述第二底板6621的内侧面是指所述第二底板6621朝向所述第三转动轴62的一侧,所述第三侧板6622设置在所述第一侧板6612上,所述第三侧板6622与所述第四侧板6623相对一侧分别设有一沿所述滑条13滑动的第一滑块14,所述第四侧板6623分别通过第一连接板6624固定在两所述x轴归中杆51相互对应的一侧,这样,一方面通过所述第一滑块14和所述滑条13的配合,保证了两所述x轴归中杆61在将无人机推向x轴原点的过程中的第一归中连接件66能保持稳定性,另一方面,由于两第一归中连接件66分别设置在两所述x轴归中杆
61相互对应的一侧,增加两所述x轴归中杆61打开的宽度。
48.本实施例中,如图2至图7、图8及图12至图14所示,所述第二归中连接件76分别包括一呈u型的第三固定件761及设置在所述第三固定件761上的呈u型的第四固定件762,所述第三固定件61包括一竖直设置的第三底板7611及设置在所述第三底板7611的外侧面相对两侧的第五侧板7612及第六侧板7613,此处,所述第三底板7611的外侧面是指所述第三底板7611背离所述第四转动轴72的一侧,所述第六侧板7613设置在所述第二转动皮带75上,所述第四固定件762包括一竖直设置的第四底板7621及设置在所述第四底板7621内侧面相对两侧的第七侧板7622及第八侧板7623,此处,第四底板7621内侧面是指所述第四底板7621朝所述第四转动轴72的一侧,所述第七侧板7622设置在所述第五侧板7612上,所述第七侧板7622与所述第八侧板7623相对一侧分别设有一沿所述滑条13滑动的第二滑块15,所述第八侧板7623分别通过第二连接板7624固定在两所述y轴归中杆52相互对应的一侧,这样,一方面通过所述第二滑块15和所述滑条13的配合,保证了两所述y轴归中杆52在将无人机推向y轴原点的过程中的第二归中连接件76能保持稳定性,另一方面,由于两第二归中连接件76分别设置在两所述y轴归中杆52相互对应的一侧,增加两所述y轴归中杆52打开的宽度。
49.本实施例中,两所述第一转动皮带65的上层转动皮带上分别设有与邻近所述第三转动轴62的x轴归中杆51两端设有的第一归中连接件66对应设置的第一固定块651,两所述第一转动皮带65的下层转动皮带上分别设有与远离所述第三转动轴62的x轴归中杆51两端设有的第一归中连接件66对应设置的第二固定块652,也就是说,邻近所述第三转动轴62的x轴归中杆51两端设有的第一归中连接件66是分别设置在两所述第一转动皮带65的上层转动皮带上的第一固定块651的,远离所述第三转动轴62的x轴归中杆51两端设有的第一归中连接件66是分别设置在两所述第一转动皮带65的下层转动皮带的第二固定块652,以便两所述x轴归中杆51通过第一驱动机构的驱动可相对运动,以便将无人机推向x轴原点,从而将无人机归位到居中指定位置。
50.本实施例中,两所述第二转动皮带75的上层转动皮带上分别设有与邻近所述第四转动轴72的y轴归中杆52两端设有的第二归中连接件76对应设置的第三固定块751,两所述第二转动皮带75的下层转动皮带上分别设有与远离所述第四转动轴72的y轴归中杆52两端设有的第二归中连接件76对应设置的第四固定块752,也就是说,邻近所述第四转动轴72的y轴归中杆52两端设有的第二归中连接件76是分别设置在两所述第二转动皮带75的上层转动皮带上的第三固定块751的,远离所述第四转动轴72的y轴归中杆52两端设有的第二归中连接件76是分别设置在两所述第二转动皮带76的下层转动皮带的第四固定块752,以便两所述y轴归中杆52通过第二驱动机构的驱动可相对运动,以便将无人机推向y轴原点,从而将无人机归位到居中指定位置。
51.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三转动轴62的两端分别通过第一固定座69固定在所述机巢本体10上,所述第四转动轴72分别通过第二固定座79固定在所述机巢本体10上。
52.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接杆44的两端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机盖20内设置的两的第三转动安装座22上,所述第二连接杆45的两端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二机盖30内设置的两第四转动安装座32上。
53.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转动轴431、第二转动轴432、第三转动轴48及第四转动轴49
的两端分别设有一转轴固定座80,所述转轴固定座80分别设置在所述机巢本体10上,各所述转轴固定座70起到固定支撑的作用。
54.本实施例中,如图3、图16、图17及图18所示,所述第一机盖20包括一第一顶板23,所述第一顶板23的底部设有一用于固定所述第一顶板23的第一定位框24,两所述第一转动安装座21及两所述第三转动安装座22分别对应设置在所述第一定位框24沿其长度方向的两侧边框上,所述第一定位框24内还设有两沿其宽度方向依次间隔设置的多个第一连接片25,所述第二机盖30包括一第二顶板33,所述第二顶板33的底部设有一用于固定所述第二顶板33的第二定位框34,两所述第二转动安装座31及两所述第四转动安装座34分别对应设置在所述第二定位框34沿其长度方向的两侧边框上,所述第二定位框34内还设有两沿其宽度方向依次间隔设置的第二连接片35,所述第二顶板33与所述第一顶板23相对的一侧设有两间隔设置的第一定位插销331,所述第一顶板23与所述第二顶板33相对的一侧设有分别与两所述第一定位插销331对应设置的两第一定位插销孔(图中未标示)。
55.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机盖20还包括分别连接在所述第一顶板23沿其长度方向的相对两侧底部的第一侧板25和第二侧板26及设置在所述第一顶板23远离所述机巢本体10的一侧底部且与所述第一侧板25和第二侧板26连接的第三侧板27,所述第二机盖30还包括分别连接在所述第二顶板33沿其长度方向的相对两侧底部的第四侧板35和第五侧板36及设置在所述第二顶板33远离所述机巢本体10的一侧底部且与所述第四侧板35和第五侧板36连接的第六侧板37,所述第四侧板35与所述第一侧板25相对的一侧及所述第五侧板36与所述第二侧板26相对的一侧分别设有一第二定位插销351,所述第一侧板25与所述第四侧板35相对的一侧及所述第二侧板26与所述第五侧板36相对的一侧分别设有与所述第二定位插销351对应设置的第二定位插销孔(图中未标示),这样,当所述第一机盖20和第二机盖30相对所述机巢本体10转动以扣合在一起时,通过所述第一定位插销331和第一定位插销孔及所述第二定位插销351和第二定位插销孔的插接配合,可以将所述第一机盖20和第二机盖30牢固地扣合在一起,保证了所述第一机盖20和第二机盖30闭合密封的效果,并保证所述第一机盖20和第二机盖30闭合时的准确度和稳定性,从而更好地为停放在停机坪上的无人机提供防雨防晒保温的作用。
56.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机盖20沿其长度方向的两侧及第二机盖30沿其长度方向的两侧分别设有一led灯90,所述led灯90在机巢执行动作的时候起到警示作用。
57.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机盖20和第二机盖30的材质为玻璃钢材质,消除了传统的机盖由于采用钣金材料导致对无人机4g信号、磁罗盘、gps干扰的现象。
58.本实施例中,所述机巢本体10的底部还设有多个支脚16。
59.本实施例中,所述机巢本体10的底部还设有多滚轮17。
60.本实施例,所述机巢本体10一侧还设有一可手动推出的4g天线舱18。
61.根据本发明上述实施例的抛盖式无人机机巢,包括机巢本体及分别设置在机巢本体顶端相对两侧的第一机盖及第二机盖,第一机盖和第二机盖分别通过传动机构的驱动可相对机巢本体转动以扣合在一起或展开,第一机盖和第二机盖闭合时,可为无人机提供防雨防晒保温,第一机盖和第二机盖展开时,可为无人机直接起飞或着陆提供条件,停机坪上设有归中机构,归中机构包括两横向设置的x轴归中杆及两纵向设置的且位于两x轴归中杆上方的y轴归中杆,两x轴归中杆通过第一驱动机构的驱动可相对运动,以将无人机推向x轴
原点,两y轴归中杆通过第二驱动机构的驱动可相对运动,以将无人机推向y轴原点,从而将无人机归位到居中指定位置,以便所述归中机构上安装有的正负极接触式充电装置与无人机的充电接口互相匹配,完成对无人机的充电,解决了现有的无人机机巢由于采用推杆将无人机推至停机平台中心的无人机自动充电,如果充电平台上的充电触点布置方案不合理,需要无人机按照特定的方位降落,才能保证充电平台上的充电电极准确地与充电脚架上的充电电极啮合,从而完成自动充电功能,这种方法在使用时较为麻烦的问题。
62.另外,所述第一机盖和第二机盖分别通过传动机构的驱动可相对所述机巢本体转动以扣合在一起或者展开,当所述第一机盖和第二机盖通过传动机构的驱动相对所述机巢本体转动以扣合在一起时,所述第一机盖和第二机盖为闭合状态,从而为停放在停机坪上的无人机及机巢本体提供防雨防晒保温的作用,当所述第一机盖和第二机盖通过传动机构的驱动相对所述机巢本体转动以展开时,所述第一机盖和第二机盖为展开状态,从而为停放在停机坪上的无人机的起飞或者着陆提供条件,同时,由于所述机巢本体的顶端设有一用于停放无人机的停机坪,无人机可以直接停放在停机坪上,并且无人机起飞时可以直接起飞,无需通过平台升降的形式将无人机出巢入巢,有效避免了现有的无人机机巢由于都是采用上盖水平开合,再通过平台升降将无人机出巢入巢的方式,其存在的机巢内部的活动机构会裸露在外部,容易着尘以及生锈以及放置无人机的平台的故障高率的问题。
63.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