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新型门禁按压式报警器的制作方法

2022-07-16 05:29:59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门禁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门禁按压式报警器。


背景技术:

2.现有的门禁中,通过传感器将分析是否为主人的信息,当信息为非主人的时候将会传递到报警器上,报警器上受到门禁的按压会发出报警声音,并且将相关信息传递到后续的控制台上进行处理。
3.但是目前的按压式报警器结构不稳定,由于组装时的结构稳定性能差,在经过少量次数的按压后,结构上组装的卡扣位置开始出现脱离或者松动,影响报警器的安全性。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门禁按压式报警器,用以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
5.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6.一种新型门禁按压式报警器,包括上壳体和下壳体,所述上壳体的两侧均设置有焊接槽,所述下壳体的两侧均设置有若干肋位,相邻所述肋位之间的间距相等,所述肋位插入所述焊接槽中,所述上壳体与所述下壳体均为半柱状,所述上壳体与所述下壳体组成柱体状的壳体,所述壳体的中部为安装腔体,所述上壳体的中部设置有按压孔位,所述按压孔位的中部设置有按压条,所述按压条与所述上壳体一体成型,所述按压条的第一端弹性连接在所述按压孔位的一端,所述按压条的第二端悬空并向上弯折,所述按压条的第一端下方设置有固定压块,所述按压条的第二端下方设置有触发凸块。
7.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上壳体的端部设置有定位孔,所述下壳体的端部设置有定位柱,所述定位柱插入所述定位孔中。
8.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定位柱的上端设置有圆角。
9.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上壳体的前端设置有前上弧形槽,所述下壳体的前端设置有前下弧形槽,所述前上弧形槽与所述前下弧形槽组成前线孔。
10.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上壳体的后端设置有后上弧形槽,所述下壳体的后端设置有后下弧形槽,所述后上弧形槽与所述后下弧形槽组成后线孔。
11.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下壳体的左侧与所述下壳体的右侧各设置有六个肋位,每一侧的六个所述肋位沿着所述下壳体的长度方向分布。
12.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触发凸块呈三角锥状。
13.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提供一种新型门禁按压式报警器,该新型门禁按压式报警器具有结构稳定,弹性的按压式触发结构形成嵌入式的开关,可以反复多次按压而回弹,组装成型时采用超声波焊接,使得连接更加牢固。
附图说明
14.下面根据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15.图1为实施例所述的一种新型门禁按压式报警器的第一整体示意图;
16.图2为实施例所述的一种新型门禁按压式报警器的第二整体示意图;
17.图3为实施例所述的下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18.图4为实施例所述的上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19.图5为实施例所述的一种新型门禁按压式报警器的剖视图。
20.图1至图5中:
21.1、上壳体;2、下壳体;3、焊接槽;4、肋位;5、安装腔体;6、按压孔位;7、按压条;8、固定压块;9、触发凸块;10、定位孔;11、定位柱;12、前上弧形槽;13、前下弧形槽;14、前线孔;15、后上弧形槽;16、后下弧形槽;17、后线孔。
具体实施方式
22.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23.如图1至图5所示,于本实施例中,一种新型门禁按压式报警器,包括上壳体1和下壳体2,所述上壳体1的两侧均设置有焊接槽3,所述下壳体2的两侧均设置有若干肋位4,相邻所述肋位4之间的间距相等,所述肋位4插入所述焊接槽3中,所述上壳体1与所述下壳体2均为半柱状,所述上壳体1与所述下壳体2组成柱体状的壳体,所述壳体的中部为安装腔体5,所述上壳体1的中部设置有按压孔位6,所述按压孔位6的中部设置有按压条7,所述按压条7与所述上壳体1一体成型,所述按压条7的第一端弹性连接在所述按压孔位6的一端,所述按压条7的第二端悬空并向上弯折,所述按压条7的第一端下方设置有固定压块8,所述按压条7的第二端下方设置有触发凸块9。
24.具体的,所述下壳体2的左侧与所述下壳体2的右侧各设置有六个肋位4,每一侧的六个所述肋位4沿着所述下壳体2的长度方向分布,所述触发凸块9呈三角锥状。
25.安装时,把发声元件放入在所述上壳体1和所述下壳体2之间,将所述上壳体1与所述下壳体2对应,从上而下进行组合,位于两侧的所述肋位4插入所述焊接槽3内,整体形成一个柱体状的壳体,然后再从外部对壳体进行超声波焊接,所述肋位4受超声波影响而与所述焊接槽3连接在一起,此时所述固定压块8压在发声元件上,使得发声元件被压在所述安装腔体5内,当传感器控制按压结构从上而下对所述按压条7进行按压后,所述触发凸块9向下压住发声元件,使得发声元件进行发出声音。
26.所述上壳体1的端部设置有定位孔10,所述下壳体2的端部设置有定位柱11,所述定位柱11插入所述定位孔10中。
27.具体的,所述定位柱11的上端设置有圆角。
28.在安装过程中,所述定位柱11带有圆角的作用下,容易导入至所述定位孔10中,使得所述肋位4能够自如插入在所述焊接槽3中。
29.所述上壳体1的前端设置有前上弧形槽12,所述下壳体2的前端设置有前下弧形槽13,所述前上弧形槽12与所述前下弧形槽13组成前线孔14。
30.所述上壳体1的后端设置有后上弧形槽15,所述下壳体2的后端设置有后下弧形槽16,所述后上弧形槽15与所述后下弧形槽16组成后线孔17。
31.由所述上壳体1与所述下壳体2组合后所形成的所述前线孔14与所述后线孔17上,可以穿出连接在发声元件上的信号线和电线,满足信号传输的需求。
32.需要声明的是,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仅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及所运用技术原理,在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技术范围内,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所容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新型门禁按压式报警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上壳体和下壳体,所述上壳体的两侧均设置有焊接槽,所述下壳体的两侧均设置有若干肋位,相邻所述肋位之间的间距相等,所述肋位插入所述焊接槽中,所述上壳体与所述下壳体均为半柱状,所述上壳体与所述下壳体组成柱体状的壳体,所述壳体的中部为安装腔体,所述上壳体的中部设置有按压孔位,所述按压孔位的中部设置有按压条,所述按压条与所述上壳体一体成型,所述按压条的第一端弹性连接在所述按压孔位的一端,所述按压条的第二端悬空并向上弯折,所述按压条的第一端下方设置有固定压块,所述按压条的第二端下方设置有触发凸块。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门禁按压式报警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壳体的端部设置有定位孔,所述下壳体的端部设置有定位柱,所述定位柱插入所述定位孔中。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门禁按压式报警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柱的上端设置有圆角。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门禁按压式报警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壳体的前端设置有前上弧形槽,所述下壳体的前端设置有前下弧形槽,所述前上弧形槽与所述前下弧形槽组成前线孔。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门禁按压式报警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壳体的后端设置有后上弧形槽,所述下壳体的后端设置有后下弧形槽,所述后上弧形槽与所述后下弧形槽组成后线孔。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门禁按压式报警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壳体的左侧与所述下壳体的右侧各设置有六个肋位,每一侧的六个所述肋位沿着所述下壳体的长度方向分布。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门禁按压式报警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触发凸块呈三角锥状。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新型门禁按压式报警器,包括上壳体和下壳体,上壳体的两侧均设置有焊接槽,下壳体的两侧均设置有若干肋位,相邻肋位之间的间距相等,肋位插入焊接槽中,上壳体与下壳体均为半柱状,上壳体与下壳体组成柱体状的壳体,壳体的中部为安装腔体,上壳体的中部设置有按压孔位,按压孔位的中部设置有按压条,按压条与上壳体一体成型,按压条的第一端弹性连接在按压孔位的一端,按压条的第二端悬空并向上弯折,按压条的第一端下方设置有固定压块,按压条的第二端下方设置有触发凸块。该新型门禁按压式报警器具有结构稳定,弹性的按压式触发结构形成嵌入式的开关,可以反复多次按压而回弹,组装成型时采用超声波焊接,使得连接更加牢固。使得连接更加牢固。使得连接更加牢固。


技术研发人员:黄凤勇 唐永芬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广东三义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8.04
技术公布日:2022/7/14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