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高速切片装置及叠片设备的制作方法

2022-07-16 00:11:45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加工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速切片装置及叠片设备。


背景技术:

2.随着锂电池行业的快速发展,对锂电池的生产要求越来越高,目前,方形切叠一体技术是最为先进的锂离子电池制造技术之一,其中,切片工序是极片进行叠片前的重要工序,锂离子电池产线中通过切片装置将极片料带裁切成为用于组装电池的单个极片,因此切片装置的切片效率直接影响到电池整体生产速率,然而,目前的切片装置的切片速率已到达瓶颈,难以继续提高,因此限制了叠片效率,进而影响整个产线的电池生产效率,不利于提高工作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3.因此,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切片装置的切片速率较低的缺陷,从而提供一种能够提高切片速率的高速切片装置及叠片设备。
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高速切片装置,包括:
5.第一裁切单元,具有第一切刀,所述第一切刀适于沿竖直方向上下运动;
6.第二裁切单元,沿极片料带的输送方向设置于所述第一裁切单元的下游,具有第二切刀,所述第二切刀适于沿竖直方向上下运动;
7.第一输送机构,设置于所述第一裁切单元的上游,为所述极片料带的移动提供导向,适于将所述极片料带输送至所述第一裁切单元中;
8.第二输送机构,设置于所述第一裁切单元与所述第二裁切单元之间,适于为经由所述第一裁切单元裁切后的极片料带的输送提供导向。
9.可选的,所述第一裁切单元还包括第一刀座,所述第一刀座设置于所述第一切刀的下方,适于与所述第一切刀配合;
10.所述第二裁切单元还包括第二刀座,所述第二刀座设置于所述第二切刀的下方,适于与所述第二切刀配合。
11.可选的,所述第一输送机构包括:第一驱动辊与第一从动辊,所述第一驱动辊设置于极片料带的下方,所述第一从动辊设置于所述极片料带的上方,所述第一驱动辊适于为所述极片料带的输送提供驱动力,所述第一从动辊适于与所述第一驱动辊配合夹紧所述极片料带;
12.所述第二输送机构包括:第二驱动辊与第二从动辊,第二驱动辊设置于极片料带的下方,所述第二从动辊设置于所述极片料带的上方,所述第二驱动辊适于为所述极片料带的输送提供驱动力,所述第二从动辊适于与所述第二驱动辊配合夹紧所述极片料带。
13.可选的,所述高速切片装置还包括:驱动辊驱动单元,适于驱动所述第一驱动辊和/或所述第二驱动辊转动。
14.可选的,所述高速切片装置还包括:从动辊驱动单元,适于驱动所述第一从动辊和/或所述第二从动辊压紧所述极片料带。
15.可选的,所述第一裁切单元还包括:第一切刀驱动单元,与所述第一切刀连接,适于驱动所述第一切刀上下运动;
16.所述第二裁切单元还包括:第二切刀驱动单元,与所述第二切刀连接,适于驱动所述第二切刀上下运动。
17.可选的,所述高速切片装置还包括:主动辊,设置于所述第二裁切单元的下游,适于为所述极片料带提供沿输送方向的驱动力。
18.可选的,所述高速切片装置还包括:压辊,与所述主动辊相对设置,适于与所述主动辊配合夹紧所述极片料带。
19.可选的,所述高速切片装置还包括:主动辊驱动单元,与所述主动辊连接,适于驱动所述主动辊转动;
20.压辊驱动单元,与所述压辊连接,适于驱动所述压辊压紧所述极片料带。
21.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叠片设备,包括:
22.放卷装置,设置于所述高速切片装置的上游,所述放卷装置包括正极放卷装置或负极放卷装置,所述正极放卷装置上缠绕有正极料带,所述负极放卷装置上缠绕有负极料带;
23.以及如上述所述的高速切片装置,设置于所述放卷装置的下游,用于裁切正极料带,以制得正极片,或者用于裁切负极料带,以制得负极片;当所述放卷装置为负极放卷装置时,所述高速切片装置的下游设置有隔膜放卷装置,所述隔膜放卷装置缠绕有隔膜料带,所述隔膜放卷装置为两个,两个所述隔膜放卷装置分别设置于负极料带的上下两侧,所述隔膜放卷装置的下游设置有热复合单元,所述热复合单元适于对所述隔膜料带进行导向,并对所述隔膜料带和负极片进行热压复合,所述热复合单元的下游设置有单元片裁切装置,所述单元片裁切装置用于裁切热压复合后的所述隔膜料带和负极片,以形成负极单元片;
24.叠片装置,包括第一搬运装置、第二搬运装置及叠片台,所述第一搬运装置用于搬运正极片,所述第二搬运装置用于搬运负极片,所述负极片与所述正极片依次交替叠放至所述叠片台上,以形成电池单体;
25.其中,所述隔膜料带沿宽度方向的尺寸d1大于极片料带沿宽度方向的尺寸d2,d1与d2的比值范围为1.01≤d1:d2≤1.08。
26.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
27.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高速切片装置,通过沿极片料带的输送方向依次设置第一裁切单元与第二裁切单元,且所述第一裁切单元具有第一切刀,所述第二裁切单元具有第二切刀,通过设置第一输送机构将所述极片料带输送至所述第一裁切单元、所述第二输送机构将所述极片料带输送至所述第二裁切单元进行裁切,实现两个裁切单元同时对所述极片料带进行裁切,与传统的单个切刀相比,增加了单次裁切所能得到的极片数量,从而提高了切片速率,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并且,所述第一输送机构与所述第二输送机构为所述极片料带的输送提供了导向,保证了所述极片料带传送的稳定性和平展性,有效避免所述极片料带发生位移或褶皱,从而提高了裁切后的极片的质量,保证叠片后得到的电池的质量。
28.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高速切片装置,通过设置所述第一刀座与所述第一切刀配合,所述第二刀座与所述第二切刀配合,实现对所述极片料带的裁切,有效避免出现所述极片料带未被完全切断的情况出现,从而保证裁切的质量,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
29.3.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高速切片装置,通过设置所述第一输送机构包括上下对应设置的第一驱动辊与第一从动辊,所述第二输送机构包括上下对应设置的第二驱动辊与第二从动辊,通过驱动辊与从动辊的配合,实现对所述极片料带的夹紧,从而保证所述极片料带具有恒定的张力,保证裁断的精度。
30.4.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高速切片装置,通过设置驱动辊驱动单元驱动所述第一驱动辊和/或所述第二驱动辊转动,并设置所述从动辊驱动单元驱动所述第一从动辊和/或所述第二从动辊压紧所述极片料带,提高了驱动辊与从动辊运动的可操作性,可以根据需要调节所述驱动辊的启停和转速,以及所述从动辊与驱动辊配合的夹紧程度,从而实现根据需要调节所述极片料带沿所述输送方向运动的启停和快慢,并保证所述极片料带的张力,提高了装置的自动化程度。
31.5.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高速切片装置,通过在所述第二裁切单元的下游设置所述主动辊,及与所述主动辊相配合的所述压辊,实现对裁切后的所述极片料带的夹紧,并为其提供沿所述输送方向的驱动力,从保证所述裁切后的极片料带的顺利输送,避免极片掉落,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
32.6.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高速切片装置,通过设置主动辊驱动单元驱动所述主动辊转动,并设置所述压辊驱动单元驱动所述压辊压紧所述极片料带,提高了整体装置的可操作性及自动化程度,从而有利于提高加工效率。
附图说明
33.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34.图1为本实用新型高速切片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35.图2为本实用新型高速切片装置的俯视图;
36.图3为图2中a-a截面的示意图;
37.图4为本实用新型叠片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38.图5为本实用新型叠片设备的主视图;
39.图6为本实用新型叠片设备的俯视图;
40.图7为本实用新型正极片制片机构的简化图;
41.图8为本实用新型正极单元片制片机构的简化图;
42.图9为本实用新型袋式负极单元片的结构示意图;
43.图10为本实用新型极片的结构示意图。
44.附图标记说明:
45.1、高速切片装置;101、底座;102、导轨;103、底座板;104、主动辊;105、压辊;106、连接轴;107、压辊驱动单元;108、第一切刀驱动单元;109、第一切刀;110、第一刀座;111、第
一驱动辊;112、第一从动辊;113、第一从动辊驱动单元;114、第二切刀驱动单元;115、第二切刀;116、第二刀座;117、第二驱动辊;118、第二从动辊;119、第二从动辊驱动单元;120、极片料带;121、第一电机;122、第二电机;123、主动辊驱动单元;2、放卷装置;21、正极放卷装置;22、负极放卷装置;23、隔膜放卷装置;31、过辊组件;32、接带组件;33、吸尘部件;34、过程纠偏组件;35、张力辊组件;36、缓存辊组件;37、过渡辊组件;41、真空皮带输送单元;42、倒挂皮带输送单元;5、极片;51、正极片;52、负极单元片;6、隔膜料带;7、热复合单元;8、单元片裁切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46.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47.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垂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48.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49.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不同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结合。
50.结合图1-图10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高速切片装置,包括:
51.第一裁切单元,具有第一切刀109,所述第一切刀109适于沿竖直方向上下运动;
52.第二裁切单元,沿极片料带120的输送方向设置于所述第一裁切单元的下游,具有第二切刀115,所述第二切刀115适于沿竖直方向上下运动;
53.第一输送机构,设置于所述第一裁切单元的上游,为所述极片料带120的移动提供导向,适于将所述极片料带120输送至所述第一裁切单元中;
54.第二输送机构,设置于所述第一裁切单元与所述第二裁切单元之间,适于为经由所述第一裁切单元裁切后的极片料带120的输送提供导向。
55.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竖直方向指的是图3中箭头所指的“竖直方向”;所述上、下指的是图3中箭头所指的“上”、“下”;所述极片料带120的输送方向指的是图3中箭头所指的“输送方向”;所述上游指的是沿图3中箭头所指的“输送方向”的上游;所述下游指的是沿图3中箭头所指的“输送方向”的下游;所述第一输送机构位于所述第一裁切单元的上游,用于将未经裁切的所述极片料带120输送至所述第一裁切单元处,为所述极片料带120的输送提供导向;所述第二输送机构设置于所述第一裁切单元与所述第二裁切单元之间,一方面可
以在首次裁切之前将所述极片料带120输送至所述第二裁切单元处,另一方面,用于在裁切过程中将经由所述第一裁切单元裁切后的极片料带输送至下游,由于所述极片料带120经由所述第一裁切单元裁切后得到的如图10所示的极片5,所述极片5尺寸较小,通过设置所述第二输送机构为所述极片5的输送提供导向有利于保证所述极片5的顺利输送,避免出现极片5掉落的情况;通过采用双刀裁切同时制两个极片5,可以大大提高切片效率,效率较单刀裁切可提高60%~90%;所述第一切刀109与所述第二切刀115之间沿所述输送方向的距离恰好为一个极片宽度的尺寸。
56.作为变形,所述高速切片装置还可以设置第三裁切单元,可以实现同时裁切三个极片5,进一步地,还可以设置第四裁切单元,可以实现同时裁切四个极片5,以此类推,可以根据需要设置更多个裁切单元,裁切效率依次可增加60%。
57.本实施例提供的高速切片装置,通过沿极片料带120的输送方向依次设置第一裁切单元与第二裁切单元,且所述第一裁切单元具有第一切刀109,所述第二裁切单元具有第二切刀115,通过设置第一输送机构将所述极片料带输送至所述第一裁切单元、所述第二输送机构将所述极片料带120输送至所述第二裁切单元进行裁切,实现两个裁切单元同时对所述极片料带120进行裁切,与传统的单个切刀相比,增加了单次裁切所能得到的极片数量,从而提高了切片速率,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并且,所述第一输送机构与所述第二输送机构为所述极片料带120的输送提供了导向,保证了所述极片料带120传送的稳定性和平展性,有效避免所述极片料带120发生位移或褶皱,从而提高了裁切后的极片的质量,保证叠片后得到的电池的质量。
58.具体地,所述第一裁切单元还包括第一刀座110,所述第一刀座110设置于所述第一切刀109的下方,适于与所述第一切刀109配合;
59.所述第二裁切单元还包括第二刀座116,所述第二刀座116设置于所述第二切刀115的下方,适于与所述第二切刀115配合。
60.需要说明的是,所述下方指的是图3中箭头所指的“下”所在的方向;刀座位于所述极片料带120的下方,当切刀落下时,在于所述刀座的配合下,实现将所述极片料带120裁断。
61.本实施例提供的高速切片装置,通过设置所述第一刀座110与所述第一切刀109配合,所述第二刀座116与所述第二切刀115配合,实现对所述极片料带120的裁切,有效避免出现所述极片料带120未被完全切断的情况出现,从而保证裁切的质量,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
62.具体地,所述第一输送机构包括:第一驱动辊111与第一从动辊112,所述第一驱动辊111设置于极片料带120的下方,所述第一从动辊112设置于所述极片料带120的上方,所述第一驱动辊111适于为所述极片料带120的输送提供驱动力,所述第一从动辊112适于与所述第一驱动辊111配合夹紧所述极片料带120;
63.所述第二输送机构包括:第二驱动辊117与第二从动辊118,第二驱动辊117设置于极片料带120的下方,所述第二从动辊118设置于所述极片料带120的上方,所述第二驱动辊117适于为所述极片料带120的输送提供驱动力,所述第二从动辊118适于与所述第二驱动辊117配合夹紧所述极片料带120。
64.需要说明的是,裁切后的所述极片料带120的张力较差,通过所述第一输送机构和
所述第二输送机构夹紧极片料带,能够保持所述极片料带120的张力恒定,从而保证裁断的精度。
65.本实施例提供的高速切片装置,通过设置所述第一输送机构包括上下对应设置的第一驱动辊111与第一从动辊112,所述第二输送机构包括上下对应设置的第二驱动辊117与第二从动辊118,通过驱动辊与从动辊的配合,实现对所述极片料带120的夹紧,从而保证所述极片料带120具有恒定的张力,保证裁断的精度。
66.具体地,所述高速切片装置还包括:驱动辊驱动单元,适于驱动所述第一驱动辊111和/或所述第二驱动辊117转动。
67.可选的,所述驱动辊驱动单元为电机。
68.可选的,所述驱动辊驱动单元包括第一电机121和第二电机122,所述第一电机121适于驱动所述第一驱动辊111转动,所述第二电机122适于驱动所述第二驱动辊117转动。
69.具体地,所述高速切片装置还包括:从动辊驱动单元,适于驱动所述第一从动辊112和/或所述第二从动辊118压紧所述极片料带120。
70.可选的,所述从动辊驱动单元为电机或驱动气缸。
71.进一步可选的,所述电机为直线电机。
72.可选的,所述从动辊驱动单元包括第一从动辊驱动单元113和第二从动辊驱动单元119,所述第一从动辊驱动单元113适于驱动所述第一从动辊112沿上下方向运动,所述第二从动辊驱动单元119适于驱动所述第二从动辊118沿上下方向运动,当所述第一从动辊驱动单元113驱动所述第一从动辊112向下运动时,所述第一从动辊112向下压紧所述极片料带120,并适于与所述第一驱动辊111配合夹紧所述极片料带120,当所述第二从动辊驱动单元119向下运动时,所述第二从动辊驱动单元119向下压紧所述极片料带120,并适于与所述第二驱动辊117配合夹紧所述极片料带120,同时,所述极片料带120在所述第一驱动辊111与所述第二驱动辊117的驱动下沿所述输送方向移动,从而实现对所述极片料带120的夹紧输送,避免所述极片料带120出现褶皱或位移,从而提高加工精度。
73.本实施例提供的高速切片装置,通过设置驱动辊驱动单元驱动所述第一驱动辊111和/或所述第二驱动辊117转动,并设置所述从动辊驱动单元驱动所述第一从动辊112和/或所述第二从动辊118压紧所述极片料带120,提高了驱动辊与从动辊运动的可操作性,可以根据需要调节所述驱动辊的启停和转速,以及所述从动辊与驱动辊配合的夹紧程度,从而实现根据需要调节所述极片料带120沿所述输送方向运动的启停和快慢,并保证所述极片料带120的张力,提高了装置的自动化程度。
74.具体地,所述第一裁切单元还包括:第一切刀驱动单元108,与所述第一切刀109连接,适于驱动所述第一切刀109上下运动;
75.所述第二裁切单元还包括:第二切刀驱动单元114,与所述第二切刀115连接,适于驱动所述第二切刀115上下运动。
76.需要说明的是,所述上下指的是图3中箭头所指的“上”、“下”,切刀驱动单元驱动切刀朝下运动,实现裁切所述极片料带120,切刀单元驱动切刀朝下运动,所述切刀抬起,所述极片料带120朝所述输送方向运动。通过设置所述切刀驱动单元驱动所述切刀运动,提高了自动化程度,有利于提高加工效率。
77.可选的,所述第一切刀驱动单元108和/或所述第二切刀驱动单元114为电机或驱
动气缸。
78.具体地,所述高速切片装置还包括:主动辊104,设置于所述第二裁切单元的下游,适于为所述极片料带120提供沿输送方向的驱动力。
79.需要说明的是,经过裁切的所述极片料带120形成所述极片,裁切后形成的所述极片若缺少支撑则容易掉落,所述主动辊104设置于所述第二裁切单元的下游,不仅可以支撑裁切后的所述极片料带120形成的极片,还可以为所述极片的移动提供驱动力,从而将所述极片输送出所述高速切片装置。
80.具体地,所述高速切片装置还包括:压辊105,与所述主动辊104相对设置,适于与所述主动辊104配合夹紧所述极片料带120。
81.本实施例提供的高速切片装置,通过在所述第二裁切单元的下游设置所述主动辊104,及与所述主动辊104相配合的所述压辊105,实现对裁切后的所述极片料带120的夹紧,并为其提供沿所述输送方向的驱动力,从保证所述裁切后的极片料带的顺利输送,避免极片掉落,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
82.具体地,所述高速切片装置还包括:主动辊驱动单元123,与所述主动辊104连接,适于驱动所述主动辊104转动;
83.压辊驱动单元107,与所述压辊105连接,适于驱动所述压辊105压紧所述极片料带120。
84.可选的,所述主动辊驱动单元123为电机。
85.可选的,所述压辊驱动单元107为电机或气缸。
86.可选的,所述压辊105通过连接轴106与所述压辊驱动单元107连接。
87.本实施例提供的高速切片装置,通过设置主动辊驱动单元123驱动所述主动辊104转动,并设置所述压辊驱动单元107驱动所述压辊105压紧所述极片料带120,提高了整体装置的可操作性及自动化程度,从而有利于提高加工效率。
88.可选的,所述高速切片装置还包括底座101,所述第一裁切单元、所述第二裁切单元,及所述第一输送机构、第二输送机构均通过底座板103与所述底座101连接。
89.可选的,所述底座板103与所述底座101之间设置有导轨102,所述导轨102适于为所述底座板103的移动提供导向。
90.以下对本实施例提供的高速切片装置的工作步骤进行详细的记述:
91.首先,所述第一驱动辊111在所述第一电机121的驱动下转动,所述第一从动辊112在所述第一从动辊驱动单元113的驱动下的所述极片料带120,从而所述所述极片料带120在所述第一驱动辊111和所述第一从动辊112的作用下沿所述输送方向移动,经过第一裁切单元后,进入所述第二输送机构,所述第二电机122驱动所述第二驱动辊117转动,所述第二从动辊驱动单元119驱动输送第二从动辊118向下运动以压紧所述极片料带120,进而将所述极片料带120输送至所述第二裁切单元,继而,所述极片料带120继续沿所述输送方向移动,经过所述主动辊104和所述压辊105,此时,所述极片料带120穿设于所述高速切片装置中;
92.然后,所述第一切刀驱动单元108驱动所述第一切刀109向下运动,同时,所述第二切刀驱动单元114驱动所述第二切刀115向下运动,两把切刀同时下落至与切刀底座表面,对所述极片料带120进行裁切;
93.随后,所述第一切刀驱动单元108驱动所述第一切刀109向上运动,所述第二切刀驱动单元114驱动所述第二切刀115向向上运动,抬起切刀,所述第一输送机构及所述第二输送机构继续沿所述输送方向输送所述极片料带120,同时,所述主动辊104与所述压辊105配合将裁切后的极片料带输送出所述高速裁切装置;
94.重复上述步骤,对所述极片料带120进行下一次裁切。
95.需要说明的是,所述切刀的运动速度及所述输送单元对所述极片料带120的输送速度经过提前计算和设置,当所述切刀抬起后,所述极片料带沿所述输送方向移动,而后当所述切刀再一次对所述极片料带120进行裁切时,所述极片料带120恰好移动了一个极片宽度的距离,从而实现加工出符合叠片要求尺寸的极片;本实施例提供的高速切片装置不仅适用于裁切常见的电池极片尺寸,也适用于短刀片电池极片的裁切,可选的,所述极片5的长度为400~590mm,宽度为80~200mm;优选的,所述高速切片装置适用于裁切宽度为120mm的极片,能够较好的保证极片的送片精度和速度。
96.实施例二
97.结合图1-图10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叠片设备,包括:
98.放卷装置2,设置于所述高速切片装置1的上游,所述放卷装置2包括正极放卷装置21或负极放卷装置22,所述正极放卷装置21上缠绕有正极料带,所述负极放卷装置22上缠绕有负极料带;
99.以及如上述所述的高速切片装置1,设置于所述放卷装置2的下游,用于裁切正极料带,以制得正极片51,或者用于裁切负极料带,以制得负极片;当所述放卷装置2为负极放卷装置22时,所述高速切片装置1的下游设置有隔膜放卷装置23,所述隔膜放卷装置23缠绕有隔膜料带6,所述隔膜放卷装置23为两个,两个所述隔膜放卷装置23分别设置于负极料带的上下两侧,所述隔膜放卷装置23的下游设置有热复合单元7,所述热复合单元7适于对所述隔膜料带6进行导向,并对所述隔膜料带6和负极片进行热压复合,所述热复合单元7的下游设置有单元片裁切装置8,所述单元片裁切装置8用于裁切热压复合后的所述隔膜料带6和负极片,以形成负极单元片52;
100.叠片装置,包括第一搬运装置、第二搬运装置及叠片台,所述第一搬运装置用于搬运正极片,所述第二搬运装置用于搬运负极片,所述负极片与所述正极片依次交替叠放至所述叠片台上,以形成电池单体;
101.其中,所述隔膜料带沿宽度方向的尺寸d1大于极片料带120沿宽度方向的尺寸d2,d1与d2的比值范围为1.01≤d1:d2≤1.08。
102.需要说明的是,所述负极料带的上下两侧指的是沿图8中箭头所指的“上、下”方向的两侧;在所述叠片装置工作过程中,所述放卷装置2上缠绕的料带在驱动装置的驱动下从所述放卷装置中放出,其中,所述料带指的是正极料带或负极料带或隔膜料带;实施例一所提供的高速切片装置1制得的极片是未制袋极片;所述隔膜料带经过裁切后形成单片的隔膜,所述隔膜在宽度方向尺寸与极片宽度比例是1.01-1.08,用以保证隔膜能够完全包裹极片,其中,所述宽度方向指的是沿图10中箭头所指的“宽度方向”。
103.所述第一搬运装置搬运的正极片与所述第二搬运装置搬运的负极片中的至少一种是由实施例一所提供的高速切片装置1制得的,作为一种实施方式,所述叠片设备设置有两个所述高速切片装置1,两个所述高速切片装置1同时工作,分别用于制得正极片、负极
片,所述第一搬运装置与所述第二搬运装置同时工作,所述第一搬运装置搬运正极片,所述第二搬运装置搬运负极单元片52;作为可替换的实施方式,所述叠片设备设置有一个所述高速切片装置1,所述正极片与所述负极片中只有一种极片是由实施例一所提供的高速切片装置1制得的,而另一种极片由另外的切片设备同时制得或者提前制得,然后再由所述第一搬运装置搬运所述正极片,所述第二搬运装置搬运所述负极单元片52。
104.可选的,所述第一搬运装置、所述第二搬运装置通过吸取的方式搬运极片。
105.可选的,所述叠片装置还包括检测装置及纠偏单元,所述检测装置用于检测所述正极片与所述负极单元片的对齐状态,所述纠偏单元用于将所述正极片与所述负极单元片对齐。
106.可选的,所述叠片设备还包括:导向装置,设置于所述放卷装置2与所述高速切片装置1之间,适于为从所述放卷装置2放出的所述极片料带120提供导向,并输送至所述高速切片装置1中。
107.可选的,所述叠片设备还包括:皮带输送装置,设置于所述高速切片装置1与所述叠片装置之间,适于将经由所述高速切片装置1裁切后的极片输送至所述叠片装置处。
108.可选的,所述皮带输送装置包括真空皮带输送单元41和倒挂皮带输送单元42。其中,所述真空皮带输送单元41设置有抽真空泵,使得所述真空皮带输送单元41处为负压状态,从而将所述极片5吸附在输送带上,避免所述极片5在输送过程中掉落;所述倒挂皮带输送单元42处,所述极片位于输送带的下方,所述极片5吸附在输送带上,实现将废料剔除。
109.可选的,所述极片料带120进入所述高速切片装置1之前,所述叠片设备还设置有检测机构,用于检测极片料带120的极耳位置是否齐整,从而保证所述极片料带120的位置的准确性,保证后续的裁切精度。
110.可选的,所述极片料带120为正极片料带或负极片料带或隔膜料带;所述极片5为正极片或负极片。
111.结合图7所示,正极放卷装置21放出正极料带,所述正极料带经过所述高速切片装置1裁切后形成正极片51;结合图8所示,负极放卷装置22放出负极料带,所述负极料带经过所述高速切片装置1裁切后形成负极片,然后,隔膜放卷装置23放出隔膜料带6,所述负极料带的上下两侧均有一层所述隔膜料带,所述隔膜料带经由热复合单元7的热复合作用后,与所述负极片贴合,而后经由单元片裁切装置8裁切后形成负极单元片52(制袋式极片)。其中,所述上、下指的是图8中箭头所指的“上”、“下”;所述负极单元片包括负极片及包裹所述负极片的上下两层隔膜;所述负极单元片与所述正极片依次叠放形成袋式极组,进而形成电池单体。
112.以下对所述叠片设备的工作步骤进行详细的记述:
113.首先,所述放卷装置2放出所述极片料带120,所述极片料带进入所述导向装置,依次经过过辊组件31、接带组件32、吸尘部件33、过程纠偏组件34、张力辊组件35、缓存辊组件36、过渡辊组件37的导向后,进入所述高速切片装置1中进行裁切,而后,从所述高速切片装置1输送出裁切得到的极片5,所述极片再经由所述皮带输送装置输送至叠片装置进行叠片。其中,所述接带组件32、吸尘部件33、过程纠偏组件34、张力辊组件35及缓存辊组件36之间根据位置需要设置有多个所述过辊组件31,以实现所述极片料带120的改向输送。
114.具体地,所述负极放卷装置22用于提供负极料带,正极放卷装置21用于提供正极
料带,负极料带经过高速切片装置1裁切后形成单片负极片,在单片负极片两侧分别布置有一个隔膜放卷装置23,单片负极片在其两侧分别被两个隔膜放卷装置23提供的隔膜料带所包覆,接着经过热复合单元7被辊压成一体变成连续的负极单元片,连续的负极单元片经过单元片裁切装置8裁切后形成负极单元片52,同时,正极料带经过裁切后形成单片正极片51,第一搬运装置同时吸取多个负极单元片,第二搬运装置同时吸取相同数量的多个正极单元片(uvw平台用于纠偏极片,将极片对齐),叠片装置在叠片台上将相同数量的负极单元片52与正极片51叠片,形成电池单体,其中负极单元片52和正极片51相互交替层叠。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实用新型创造的保护范围之中。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