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液力缓速器油路控制系统的制作方法

2022-07-14 01:22:05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属于液力缓速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液力缓速器油路控制系统,尤其涉及油路控制系统的油道结构设计。


背景技术:

2.缓速器作为车辆的辅助制动部件,通过作用于原车的传动系统而减轻原车制动系统的负荷,使车辆均匀减速,以提高车辆制动系统的可靠性,延长制动系统的使用寿命,并能因此大幅降低车辆使用成本。
3.目前有电涡流缓速器和液力缓速器。电涡流缓速器尺寸庞大、机体沉重、消耗电能大且受周围环境温度影响较大。液力缓速器体积较大、反应速度相对较慢,低速制动力不足,空载损失大。
4.液力缓速器应用于商用车制动辅助系统,安装在车辆变速箱外侧或车架,转子通过齿轮与旋转轴相连。工作时,控制磁流变液充斥在转子和定子之间的工作腔内形成压力。转子转动时,与定子产生一定的扭矩,通过转子对旋转轴产生一定的制动力,汽车的动能转化为缓速器工作液热能,通过板换将能量散发冷却系统中。
5.现有液力缓速器油路控制系统的油道结构普遍存在的问题在于:
6.1.体积大,重量大,对缓速器整体安装的空间尺寸要求更大;
7.2.油道沟槽过深,难于加工;
8.3.成本高。


技术实现要素:

9.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液力缓速器油路控制系统,对控制油道结构进行优化设计,使后壳体整体结构更加简洁,且本发明控制油道结构深度更浅,深度在60-70mm之间就可以保证整个油路的循环,且控制时间小于1秒;本发明易于加工,且重量更轻,成本低;外形更加通用化,便于安装,可适用于更多车型。
10.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结合附图:
11.一种液力缓速器油路控制系统,包括油路控制装置及油道结构,油路控制装置包括变量泵1、一号电磁阀2、二号电磁阀3、三号电磁阀4、一号从动阀5、二号从动阀6;变量泵1安装在液力缓速器后壳体b背面且与液力缓速器的旋转轴连接;一号电磁阀2、二号电磁阀3、三号电磁阀4分别安装在后壳体b背面;一号从动阀5安装在后壳体b正面下部,二号从动阀6安装在后壳体b正面顶部且靠近一号电磁阀2;所述油道结构布置在前壳体a与后壳体b形成的腔体内;油道结构包括定转子腔入口7、定转子腔出口8、板换入口10、板换出口9、变量泵入口12、变量泵出口13、变量泵平衡腔出口11、活塞腔入口、活塞腔出口、一号电磁阀油路单元14、二号电磁阀油路单元15、三号电磁阀油路单元16、一号从动阀油路单元17、二号从动阀油路单元18;定转子腔入口7开设在前壳体a上部,定转子腔出口8开设在前壳体a下部;板换出口9开设在后壳体b上部,板换入口10开设在后壳体b下部;一号电磁阀油路单元
14、二号电磁阀油路单元15及二号从动阀油路单元18均布置在后壳体b上部,一号电磁阀油路单元14位于所述板换出口9上方,二号电磁阀油路单元15位于所述板换出口9下方,二号电磁阀油路单元15设置在活塞腔入口处,二号从动阀油路单元18位置与所述定转子腔入口7位置对应;三号电磁阀油路单元16及一号从动阀油路单元17均布置在后壳体b下部,三号电磁阀油路单元16设置在活塞腔出口处,一号从动阀油路单元17位于板换入口10右侧,且一号从动阀油路单元17位置与所述定转子腔出口8位置对应;所述变量泵入口12与储油腔连通,变量泵平衡腔出口11与二号电磁阀油路单元15通过油道连通,变量泵出口13分别与一号电磁阀油路单元14、二号电磁阀油路单元15及板换入口10通过油道连通。
12.优选的,所述定转子腔入口7在水平高度的位置等于或者低于板换出口9。
13.进一步地,所述一号电磁阀油路单元14分别与变量泵出口13、二号电磁阀油路单元15、一号从动阀油路单元17以及二号从动阀油路单元18通过油道连通;所述二号电磁阀油路单元15分别与活塞腔入口、一号电磁阀油路单元14、变量泵平衡腔出口11及变量泵出口13通过油道连通;所述一号从动阀油路单元17分别与储油腔、定转子腔出口8、板换入口10及一号电磁阀油路单元14通过油道连通;所述二号从动阀油路单元18分别与储油腔、板换出口9、定转子腔入口7及一号电磁阀油路单元14通过油道连通;所述三号从动阀油路单眼16分别与储油腔、活塞腔出口通过油道连通。
14.优选的,所述一号电磁阀油路单元与所述一号从动阀油路单元17以及二号从动阀油路单元18连通的油道宽度为7~10mm。
15.进一步地,所述二号从动阀油路单元18包括从上至下依次设置的二号从动阀控制腔181、二号从动阀进油腔182、二号从动阀输出腔183;二号从动阀控制腔181与所述一号电磁阀油路单元14通过油道连通,二号从动阀进油腔182与所述板换出口9通过油道连通,二号从动阀输出腔183与所述定转子腔入口7位置对应;二号从动阀6排油口与储油腔连通。
16.进一步地,所述一号从动阀油路单元17包括从右至左依次设置的一号从动阀控制腔171、一号从动阀输出腔172、一号从动阀输入腔173;一号从动阀控制腔171与所述一号电磁阀油路单元14通过油道连通,一号从动阀输出腔172与所述板换进口10通过油道连通,一号从动阀输入腔173与所述定转子腔出口8位置对应;一号从动阀5排油口与储油腔连通。
17.进一步地,所述一号电磁阀油路单元14包括从上至下依次设置的一号电磁阀p口141、一号电磁阀a口142、一号电磁阀t口143;一号电磁阀p口141分别与所述二号电磁阀油路单元15及所述变量泵出口13通过油道连通;一号电磁阀t口143与储油腔连通。
18.进一步地,所述二号电磁阀油路单元15包括从右至左依次设置的二号电磁阀p口151、二号电磁阀a口152、二号电磁阀t口153;二号电磁阀p口151分别与所述一号电磁阀油路单元14、变量泵出口13及活塞腔入口通过油道连通;二号电磁阀a口152与所述变量泵平衡腔出口12通过油道连通;二号电磁阀t口153与储油腔连通。
19.进一步地,所述三号电磁阀油路单元16包括从左至右依次设置的三号电磁阀p口161、三号电磁阀a口162、三号电磁阀t口163;三号电磁阀a口162与所述活塞腔出口位置对应;三号电磁阀t口与储油腔连通。
20.优选的,所述油道结构整体深度为60~70mm。
21.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22.1.本发明将一号从动阀油路单元及二号从动阀油路单元的控制腔分别通过油道
与一号电磁阀油路单元联通,为保证控制时间小于1秒,油道宽度在7到10mm之间;
23.2.本发明与市面现有的液力缓速器油道结构相比,后壳体整体结构更加简洁,且深度更浅,深度在60-70mm之间就可以保证整个油路的循环,且控制时间小于1秒;
24.3.本发明易于加工,且重量更轻,成本低;
25.4.本发明外形更加通用化,便于安装,可适用于更多车型;
26.5.本发明为保证定转子腔在工作时不产生空腔,需减小油液进入定转子腔的阻力,因此定转子腔入口在水平高度的位置需等于或者低于板换出口,同时尽量精简此位置的油道结构,减少多余结构带来的阻力。
附图说明
27.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液力缓速器的局部剖视示意图;
28.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液力缓速器的前壳体轴测结构示意图;
29.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液力缓速器的前壳体后视结构示意图;
30.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液力缓速器的后壳体轴测结构示意图;
31.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液力缓速器的后壳体后视结构示意图;
32.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液力缓速器的后壳体轴测结构示意图;
33.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液力缓速器的后壳体前视结构示意图;
34.图中:
35.a-前壳体;b-后壳体;1-变量泵;2-一号电磁阀;3-二号电磁阀;4-三号电磁阀;5-一号从动阀;6-二号从动阀;7-定转子腔入口;8-定转子腔出口;9-板换出口;10-板换入口;11-变量泵平衡腔出口;12-变量泵入口;13-变量泵出口;14-一号电磁阀油路单元;15-二号电磁阀油路单元;16-三号电磁阀油路单元;17-一号从动阀油路单元;18-二号从动阀油路单元;141-一号电磁阀p口;142-一号电磁阀a口;143-一号电磁阀t口;151-二号电磁阀p口;152-二号电磁阀a口;153-二号电磁阀t口;161-三号电磁阀p口;162-三号电磁阀a口;163-三号电磁阀t口;171-一号从动阀控制腔;172-一号从动阀输出腔;173-一号从动阀输入腔;181-二号从动阀控制腔;182-二号从动阀进油腔;183-二号从动阀输出腔。
具体实施方式
36.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非对本发明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发明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结构。
37.一种液力缓速器油路控制系统,包括油路控制装置及油道结构,油路控制装置包括变量泵1、一号电磁阀2、二号电磁阀3、三号电磁阀4、一号从动阀5、二号从动阀6;变量泵1安装在液力缓速器后壳体b背面且与液力缓速器的旋转轴连接;一号电磁阀2、二号电磁阀3、三号电磁阀4分别安装在后壳体b背面;一号从动阀5安装在后壳体b正面下部,二号从动阀6安装在后壳体b正面顶部且靠近一号电磁阀2;所述油道结构布置在前壳体a与后壳体b形成的腔体内;油道结构包括定转子腔入口7、定转子腔出口8、板换入口10、板换出口9、变量泵入口12、变量泵出口13、变量泵平衡腔出口11、活塞腔入口、活塞腔出口、一号电磁阀油路单元14、二号电磁阀油路单元15、三号电磁阀油路单元16、一号从动阀油路单元17、二号
从动阀油路单元18;定转子腔入口7开设在前壳体a上部,定转子腔出口8开设在前壳体a下部;板换出口9开设在后壳体b上部,板换入口10开设在后壳体b下部;一号电磁阀油路单元14、二号电磁阀油路单元15及二号从动阀油路单元18均布置在后壳体b上部,一号电磁阀油路单元14位于所述板换出口9上方,二号电磁阀油路单元15位于所述板换出口9下方,二号电磁阀油路单元15设置在活塞腔入口处,二号从动阀油路单元18位置与所述定转子腔入口7位置对应;三号电磁阀油路单元16及一号从动阀油路单元17均布置在后壳体b下部,三号电磁阀油路单元16设置在活塞腔出口处,一号从动阀油路单元17位于板换入口10右侧,且一号从动阀油路单元17位置与所述定转子腔出口8位置对应;所述变量泵入口12与储油腔连通,变量泵平衡腔出口11与二号电磁阀油路单元15通过油道连通,变量泵出口13分别与一号电磁阀油路单元14、二号电磁阀油路单元15及板换入口10通过油道连通。
38.优选的,所述定转子腔入口7在水平高度的位置等于或者低于板换出口9。
39.进一步地,所述一号电磁阀油路单元14分别与变量泵出口13、二号电磁阀油路单元15、一号从动阀油路单元17以及二号从动阀油路单元18通过油道连通;所述二号电磁阀油路单元15分别与活塞腔入口、一号电磁阀油路单元14、变量泵平衡腔出口11及变量泵出口13通过油道连通;所述一号从动阀油路单元17分别与储油腔、定转子腔出口8、板换入口10及一号电磁阀油路单元14通过油道连通;所述二号从动阀油路单元18分别与储油腔、板换出口9、定转子腔入口7及一号电磁阀油路单元14通过油道连通;所述三号从动阀油路单眼16分别与储油腔、活塞腔出口通过油道连通。
40.优选的,所述一号电磁阀油路单元与所述一号从动阀油路单元17以及二号从动阀油路单元18连通的油道宽度为7~10mm。
41.进一步地,所述二号从动阀油路单元18包括从上至下依次设置的二号从动阀控制腔181、二号从动阀进油腔182、二号从动阀输出腔183;二号从动阀控制腔181与所述一号电磁阀油路单元14通过油道连通,二号从动阀进油腔182与所述板换出口9通过油道连通,二号从动阀输出腔183与所述定转子腔入口7位置对应;二号从动阀6排油口与储油腔连通。
42.进一步地,所述一号从动阀油路单元17包括从右至左依次设置的一号从动阀控制腔171、一号从动阀输出腔172、一号从动阀输入腔173;一号从动阀控制腔171与所述一号电磁阀油路单元14通过油道连通,一号从动阀输出腔172与所述板换进口10通过油道连通,一号从动阀输入腔173与所述定转子腔出口8位置对应;一号从动阀5排油口与储油腔连通。
43.进一步地,所述一号电磁阀油路单元14包括从上至下依次设置的一号电磁阀p口141、一号电磁阀a口142、一号电磁阀t口143;一号电磁阀p口141分别与所述二号电磁阀油路单元15及所述变量泵出口13通过油道连通;一号电磁阀t口143与储油腔连通。
44.进一步地,所述二号电磁阀油路单元15包括从右至左依次设置的二号电磁阀p口151、二号电磁阀a口152、二号电磁阀t口153;二号电磁阀p口151分别与所述一号电磁阀油路单元14、变量泵出口13及活塞腔入口通过油道连通;二号电磁阀a口152与所述变量泵平衡腔出口12通过油道连通;二号电磁阀t口153与储油腔连通。
45.进一步地,所述三号电磁阀油路单元16包括从左至右依次设置的三号电磁阀p口161、三号电磁阀a口162、三号电磁阀t口163;三号电磁阀a口162与所述活塞腔出口位置对应;三号电磁阀t口与储油腔连通。
46.优选的,所述油道结构整体深度为60~70mm。
47.实施例
48.如图1所示,一种液力缓速器,包括端盖、前壳体a、后壳体b、旋转轴、定子、转子、油路控制系统;端盖、前壳体a以及后壳体b依次固定连接;旋转轴穿过端盖、前壳体a、后壳体b,定子、转子均设置在端盖与前壳体a前端形成的腔体内且与旋转轴连接,定子与转子之间形成定转子腔;前壳体a与后壳体b形成的腔体内设有储油腔。
49.如图2、图3所示,前壳体a上部设有与定转子腔连通的定转子腔入口7,前壳体b下部设有与定转子腔连通的定转子腔出口8。
50.如图4、图5所示,后壳体b上部设有与板式换热器连通的板换出口9,后壳体b下部设有与板式换热器连通的板换入口10。
51.如图4至图7所示,所述油路控制系统包括油路控制装置及油道结构,油路控制装置包括变量泵1、一号电磁阀2、二号电磁阀3、三号电磁阀4、一号从动阀5、二号从动阀6;变量泵1安装在后壳体b背面且与液力缓速器的旋转轴连接;一号电磁阀2安装在后壳体b背面顶部,二号电磁阀3安装在后壳体b背面中上部,三号电磁阀4安装在后壳体b背面下部,且二号电磁阀3与三号电磁阀4分别位于左右两侧;一号从动阀5安装在后壳体b正面下部,二号从动阀6安装在后壳体b正面顶部且靠近一号电磁阀2。
52.如图6、图7所示,所述油路控制系统的油道结构布置在前壳体a与后壳体b形成的腔体内;油道结构包括定转子腔入口7、定转子腔出口8、板换入口10、板换出口9、变量泵入口12、变量泵出口13、变量泵平衡腔出口11、活塞腔入口、活塞腔出口、一号电磁阀油路单元14、二号电磁阀油路单元15、三号电磁阀油路单元16、一号从动阀油路单元17、二号从动阀油路单元18;
53.定转子腔入口7开设在前壳体a上部,定转子腔出口8开设在前壳体a下部,定转子腔入口7及定转子腔出口8分别与定转子腔连通。板换出口9开设在后壳体b上部,板换入口10开设在后壳体b下部,且所述定转子腔入口7在水平高度的位置等于或者低于板换出口9,板换入口10及板换出口9分别与板式换热器连通;
54.一号电磁阀油路单元14、二号电磁阀油路单元15及二号从动阀油路单元18均布置在后壳体b上部,一号电磁阀油路单元14位于所述板换出口9上方,二号电磁阀油路单元15位于所述板换出口9下方,二号电磁阀油路单元15设置在活塞腔入口处,二号从动阀油路单元18位置与所述定转子腔入口7位置对应;三号电磁阀油路单元16及一号从动阀油路单元17均布置在后壳体b下部,三号电磁阀油路单元16设置在活塞腔出口处,一号从动阀油路单元17位于板换入口10右侧,且一号从动阀油路单元17位置与所述定转子腔出口8位置对应。
55.变量泵入口12与储油腔连通,变量泵平衡腔出口11与二号电磁阀油路单元15通过油道连通,变量泵出口13分别与一号电磁阀油路单元14、二号电磁阀油路单元15及板换入口10通过油道连通;
56.一号电磁阀油路单元14分别与变量泵出口13、二号电磁阀油路单元15、一号从动阀油路单元17以及二号从动阀油路单元18通过油道连通;
57.二号电磁阀油路单元15分别与活塞腔入口、一号电磁阀油路单元14、变量泵平衡腔出口11及变量泵出口13通过油道连通;
58.一号从动阀油路单元17分别与储油腔、定转子腔出口8、板换入口10及一号电磁阀油路单元14通过油道连通;
59.二号从动阀油路单元18分别与储油腔、板换出口9、定转子腔入口7及一号电磁阀油路单元14通过油道连通。
60.三号电磁阀油路单元16分别与储油腔、活塞腔出口通过油道连通。
61.如图6、图7所示,所述二号从动阀油路单元18包括从上至下依次设置的二号从动阀控制腔181、二号从动阀进油腔182、二号从动阀输出腔183;所述一号电磁阀油路单元14包括从上至下依次设置的一号电磁阀p口141、一号电磁阀a口142、一号电磁阀t口143;所述二号电磁阀油路单元15包括从右至左依次设置的二号电磁阀p口151、二号电磁阀a口152、二号电磁阀t口153;所述三号电磁阀油路单元16包括从左至右依次设置的三号电磁阀p口161、三号电磁阀a口162、三号电磁阀t口163;所述一号从动阀油路单元17包括从右至左依次设置的一号从动阀控制腔171、一号从动阀输出腔172、一号从动阀输入腔173。
62.二号从动阀控制腔181与一号电磁阀a口142通过油道连通,二号从动阀进油腔182与板换出口9通过油道连通,二号从动阀输出腔183与定转子腔入口7位置对应相连通;二号从动阀6排油口与储油腔连通;
63.一号从动阀控制腔171与一号电磁阀a口142通过油道连通,一号从动阀输出腔172与板换进口10通过油道连通,一号从动阀输入腔173与定转子腔出口8位置对应相连通;一号从动阀5排油口与储油腔连通;
64.一号电磁阀p口141分别与二号电磁阀p口151及变量泵出口13通过油道连通;一号电磁阀t口143与储油腔连通;
65.二号电磁阀p口151分别与一号电磁阀p口141、变量泵出口13及活塞腔入口通过油道连通;二号电磁阀a口152与变量泵平衡腔出口12通过油道连通;二号电磁阀t口153与储油腔连通;
66.三号电磁阀a口162与活塞腔出口位置对应相连通;三号电磁阀t口与储油腔连通。
67.一号从动阀控制腔171及二号从动阀控制腔181与一号电磁阀a口142连通的油道宽度为7~10mm。
68.所述油路控制系统的油道结构深度为60~70mm。
69.在本实施例的描述中,术语“前”、“后”等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和简化操作,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限制。
70.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