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树穴内撑模具及树木地下穴栽植施工方法

2022-07-14 00:59:41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属于园林植保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树穴内撑模具及树木地下穴栽植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2.树穴作为树木栽植中的重要施工环节,是植物后期养护苗木成活重要保障。传统的苗木栽植时,树穴多是粗放式管理,树穴受施工工人技术水平限制较大,质量参差不齐,难以实现标准化、高效率、去人工化、功能化的现代施工要求。
3.树木的栽植深度直接影响树木成活及后期成长,埋深过深焖根后植物易死亡或弱势生长;埋深过浅浇水时不能满足生长要求,会脱水死亡。传统的树穴不具备栽植埋深测量功能。
4.另外,传统的树穴因边界不清,后期养护往往杂草丛生,与树木争夺养分,导致树势变弱,且因为不规整,苗木保墒、浇冻水都无法量化,栽植土壤多为客土、生土,土壤中缺少生物菌难以形成土壤团粒结构造成根系厌氧呼吸烂根。
5.再者因为没有统一的规格和外形要求,传统的树穴外观参差不齐,观赏性差,外观质量无法保证。


技术实现要素:

6.本发明要解决的问题是克服背景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树穴内撑模具及树木地下穴栽植施工方法。
7.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树穴内撑模具,包括放置在树穴内的深度扩展土胚和土球土胚,土球土胚位于深度扩展土胚内,深度扩展土胚底部高于土球土胚底部,深度扩展土胚顶部高于土球土胚顶部,在深度扩展土胚顶部放置内撑环,所述内撑环由两个半圆环形成,两个半圆环之间通过两个色标卡扣卡接在一起形成圆环;所述色标卡扣由不同颜色的色块组成,相邻色块之间间距相等,色标卡扣上设有刻度;所述内撑环外部一圈培土夯实形成外圈土胚。
8.所述外圈土胚内添加植物纤维。
9.所述植物纤维为椰丝或/和稻草秸秆。
10.所述深度扩展土胚内中间填充石子或/和草炭土。
11.所述土球土胚内添加em菌微生物有机肥。
12.所述内撑环内撑环中部直径最小。
13.所述内撑环由玻璃钢或不锈钢材质制成。
14.所述相邻色块之间的间距为5cm。
15.所述色块颜色从下至上依次为红色、橙色、蓝色、浅绿、深绿。
16.利用上述的树穴内撑模具,本发明还包括一种树木地下穴栽植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树穴开挖、整理;树穴中间为与土球土胚等直径的凹陷圆;步骤二:制作深度扩展土胚和土球土胚,将深度扩展土胚和土球土胚放入树穴内;步骤三:将内撑环放置在深度扩展土胚上方,并用色标卡扣将内撑环连接成圆环;步骤四:树木放入树穴内,支撑树木,树穴内回填底土;步骤五:内撑环外部一圈培土并夯实,形成外圈土胚;步骤六:将色标卡扣取下,内撑环朝内取出。
17.利用本发明装置施工后形成的树穴标准统一,实现了树穴施工标准化、模块化、去人工化。通过色标卡扣测量栽植深度,避免树木栽植过深或过浅。树穴内便于雨水收集、开穴保墒、回填树皮等辅材,既美观又透气性好,同时也防止杂草丛生争夺土壤养分,后期腐烂提高树穴内土壤有机质含量。
18.通过本发明装置的应用保证树木根系生存环境及土壤的透气性,为树木后期养护提供生命保障。
附图说明
19.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20.图2为本发明侧面结构示意图。
21.图3为本发明内撑环结构示意图。
22.图中:1内撑环,2色标卡扣,3深度扩展土胚,4土球土胚,5色块。
具体实施方式
23.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24.请参见附图1-3,本发明包括深度扩展土胚3和土球土胚4,深度扩展土胚3和土球土胚4均放置在挖好的树穴内,并且放置时深度扩展土胚3在外,深度扩展土胚3与树穴直径相等,土球土胚4放置在深度扩展土胚3内,且深度扩展土胚3底部高于土球土胚4底部,深度扩展土胚3顶部高于土球土胚4顶部。深度扩展土胚3和土球土胚4均通过土胚模具制作而成,土胚模具制作土胚为树木栽植时常用工具和手段,这里不再赘述。
25.本发明还包括一内撑环1,所述内撑环1由两个半圆环形成,两个半圆环通过两个色标卡扣2卡接在一起形成圆环。色标卡扣2为生活中常见的卡扣,将两部分卡接在一起的部件。这里的色标卡扣2是在现有卡扣的基础上,将现有卡扣从上至下横向涂上不同颜色,每一个颜色区域为一个色块5,相邻色块5之间间距相等,这样把卡扣从上至下区分成一块块,并且在卡扣上设有刻度,可进行深度的标识,因此叫做色标卡扣2。
26.优选色块5颜色从下至上依次为红色、橙色、蓝色、浅绿、深绿,并且相邻色块5之间的间距为5cm。
27.优选内撑环1中部直径最小,如附图2所示,即内撑环1底部向上到中部直径逐渐减小,自中部向上直径又逐渐变大。
28.在深度扩展土胚3顶部放置内撑环1,在内撑环1外部一圈培土夯实,形成外圈土
胚,外圈土胚附图中未画出。
29.优选内撑环1由玻璃钢或不锈钢材质制成。
30.为增强强度和拉伸力,优选外圈土胚内添加植物纤维,比如椰丝、稻草秸秆等。
31.优选深度扩展土胚3内中间填充石子、草炭土等透气材料,保证树木土壤孔隙度。
32.优选土球土胚4内添加em菌微生物有机肥。
33.一种树木地下穴栽植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开挖树穴,树穴中间为与土球土胚4等直径的凹陷圆,用于放置土球土胚4和树木的土球。整理树穴穴口,整理树穴底部让其平整。
34.步骤二:使用土胚模具制作深度扩展土胚3和土球土胚4,深度扩展土胚3直径与树穴直径匹配,然后将制作好的深度扩展土胚3和土球土胚4放入树穴内,并微调调平深度扩展土胚3和土球土胚4。
35.步骤三:将内撑环1放置在深度扩展土胚3上方,并用色标卡扣2将内撑环1连接成圆环。
36.步骤四:将待栽植的树木放入树穴内,树木下方的土球放入土球土胚4内,通过支撑装置支撑住树木,然后向树穴内回填底土,回填底土的深度根据色标卡扣2上的颜色和刻度进行判断。
37.步骤五:内撑环1外部一圈培土并夯实,形成外圈土胚,外圈土胚高于树穴内的回填土。
38.步骤六:最后将色标卡扣2取下,内撑环1朝树穴内挤压将其取出。
39.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上述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树穴内撑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放置在树穴内的深度扩展土胚(3)和土球土胚(4),土球土胚(4)位于深度扩展土胚(3)内,深度扩展土胚(3)底部高于土球土胚(4)底部,深度扩展土胚(3)顶部高于土球土胚(4)顶部,在深度扩展土胚(3)顶部放置内撑环(1),所述内撑环(1)由两个半圆环形成,两个半圆环之间通过两个色标卡扣(2)卡接在一起形成圆环;所述色标卡扣(2)由不同颜色的色块(5)组成,相邻色块(5)之间间距相等,色标卡扣(2)上设有刻度;所述内撑环(1)外部一圈培土夯实形成外圈土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树穴内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圈土胚(6)内添加植物纤维。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树穴内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植物纤维为椰丝或/和稻草秸秆。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树穴内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深度扩展土胚(3)内中间填充石子或/和草炭土。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树穴内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土球土胚(4)内添加em菌微生物有机肥。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树穴内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撑环(1)中部直径最小。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树穴内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撑环(1)由玻璃钢或不锈钢材质制成。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树穴内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相邻色块(5)之间的间距为5cm。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树穴内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色块(5)颜色从下至上依次为红色、橙色、蓝色、浅绿、深绿。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树穴内撑模具,一种树木地下穴栽植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树穴开挖、整理;树穴中间为与土球土胚(4)等直径的凹陷圆;步骤二:制作深度扩展土胚(3)和土球土胚(4),将深度扩展土胚(3)和土球土胚(4)放入树穴内;步骤三:将内撑环(1)放置在深度扩展土胚(3)上方,并用色标卡扣(2)将内撑环(1)连接成圆环;步骤四:树木放入树穴内,支撑树木,树穴内回填底土;步骤五:内撑环(1)外部一圈培土并夯实,形成外圈土胚;步骤六:将色标卡扣(2)取下,内撑环(1)朝内取出。

技术总结
本发明属于园林植保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树穴内撑模具及树木地下穴栽植施工方法,包括放置在树穴内的深度扩展土胚和土球土胚,土球土胚位于深度扩展土胚内且与深度扩展土胚同圆心,在深度扩展土胚上放置内撑环,所述内撑环由两个半圆环形成,两个半圆环之间通过两个色标卡扣卡接在一起形成圆环;所述色标卡扣由不同颜色的色块组成,相邻色块之间间距相等,色标卡扣上设有刻度;所述内撑环外部一圈培土夯实形成外圈土胚。利用本发明装置施工后形成的树穴标准统一,实现了树穴施工标准化、模块化、去人工化。通过色标卡扣测量栽植深度,避免树木栽植过深或过浅。避免树木栽植过深或过浅。避免树木栽植过深或过浅。


技术研发人员:史红军 丰贵花 倪守增 许庆鹏 孙杰 高瑞 孙晓辉 王新民 房立红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山东汇友市政园林集团有限公司 山东大学 山东汇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济南市市政工程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山东泉建工程检测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3.30
技术公布日:2022/7/12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