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光学系统、摄像模组及电子设备的制作方法

2022-07-13 21:59:57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涉及摄影成像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光学系统、摄像模组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2.随着摄像技术的发展,智能手机、智能手表、智能眼镜等便携式电子设备的市场需求大幅增加,镜头能够获取图像信息,是电子设备实现图像拍摄的主要模块。一般镜头的图像传感器可以为ccd传感器(charge coupled device,电荷耦合器件)或cmos传感器(complementary metal oxide semiconductor,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等,且随着半导体工艺技术的精进,使得图像传感器的像素尺寸缩小,镜头逐渐往高像素领域发展,因此消费者对于镜头的成像质量、功能等需求也越来越高,不仅要求镜头更加轻薄小型化,同时还要达到更高的成像质量。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技术第一方面提出一种光学系统,能够在实现大像面设计的同时兼顾小型化设计,以有效解决良好的成像品质的问题。
4.本发明第二方面还提出一种摄像模组。
5.本发明第三方面还提出一种电子设备。
6.根据本技术第一方面所述的光学系统,沿光轴由物侧至像侧依次包括:具有正屈折力的第一透镜,所述第一透镜的物侧面于近光轴处为凸面,像侧面于近光轴处为凹面;具有负屈折力的第二透镜,所述第二透镜的物侧面于近光轴处为凸面,像侧面于近光轴处为凹面;具有正屈折力的第三透镜,所述第三透镜的物侧面于近光轴处为凸面;具有屈折力的第四透镜;具有正屈折力的第五透镜,所述第五透镜的像侧面于近光轴处为凸面;具有负屈折力的第六透镜,所述第六透镜的像侧面于近光轴处为凹面;具有正屈折力的第七透镜,所述第七透镜的物侧面于近光轴处为凸面;具有负屈折力的第八透镜,所述第八透镜的物侧面于近光轴处为凸面,像侧面于近光轴处为凹面。
7.光学系统中,通过第一透镜的正屈折力,搭配于物侧面和像侧面于近光轴处的凸凹面型设计,将有利于大角度的入射光线进入光学系统并得到有效汇聚。配合第二透镜的负屈折力和于近光轴处的凸凹面型设计,能够平滑传递第一透镜汇聚的入射光线,并校正第一透镜在汇聚入射光线时所带来的初级像差。同时配合第三透镜的正屈折力和物侧面于近光轴处的凸面面型设计,可以进一步地使中心和边缘视场光线汇聚,从而压缩光学系统的总长,并消除第一透镜和第二透镜所带来的难以校正的像差。具有屈折力的第四透镜可以有效校正光线经过物方透镜(即第一透镜至第三透镜)所产生的像差,降低后方透镜组(即第五透镜至第八透镜)的校正压力。第五透镜的正屈折力可以校正光线经过第四透镜时所产生的像差,且正负屈折力的透镜可以相互抵消彼此产生的像差,因此,第六透镜的负屈折力可以抵消光线经过第六透镜时所产生的像差,而第五透镜的像侧面于近光轴处的凸面
面型设计,配合第六透镜的像侧面于近光轴处的凹面面型设计,能够进一步会聚中心视场的光线,从而压缩光学系统的总长。第七透镜的物侧面于近光轴处为凸面,可以增强第七透镜的正屈折力,有利于平衡光学系统的像散量,配合具有负屈折力的第八透镜有助于校正光学系统的畸变,同时第八透镜物侧面于近光轴处为凸面,以及像侧面于近光轴处为凹面,有助于使光线较平缓地入射在成像面,有助于减小成像面上各视场的主光线入射角,从而提升感光效率,增强成像质量。
8.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光学系统满足关系:1.6《∑ct/σat《2.4;∑ct是所述第一透镜至所述第八透镜于光轴上的透镜厚度总和,σat是所述第一透镜至所述第八透镜中相邻两透镜在光轴上的间隔总和。通过满足条件式,可控制所有透镜在光轴上的中心厚度、第一透镜至第八透镜中任意相邻两个透镜之间在光轴上的空气间隔,各透镜具有足够的设计与排布空间,不仅有利于光学系统中各镜片的加工和组装,而且能保证光学系统具有较小的光学总长,从而有利于光学系统实现小型化设计。
9.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光学系统满足关系:9.5《f*fno/t45《13;和/或,2.8mm《f/fno《3mm;f为所述光学系统的有效焦距,fno为所述光学系统的光圈数,t45为所述第四透镜的物侧面至所述第五透镜的像侧面于光轴上的距离。通过满足条件式:9.5《f*fno/t45《13,光学系统不仅可以实现小型化的设计,还能够保证足够的通光量,以满足光学系统高画质、高清晰度的成像需求。当f*fno/t45≤9.5时,光学系统在满足足够的通光量的前提下,会增大第四透镜的物侧面至第五透镜的像侧面于光轴上的距离,进而增加光学系统的总长,不利于小型化设计,当f*fno/t45≥13时,容易对光学系统的有效通光量产生影响,导致光学系统捕捉图像的精准度不高,不利于光学系统的高分辨率成像质量的设计要求。
10.满足条件式:2.8mm《f/fno《3mm,可将光学系统的有效焦距与光学系统的光圈数的比值控制在合理范围内,使得光学系统在满足小型化的同时得到较长的焦距,此外,可以使得光学系统在拍摄时获得足够的通光量,以实现光学系统获得高画质、高清晰度的成像效果。当f/fno≤2.8mm时,光学系统的光圈数过大导致光圈过小,进而进光量不足,使得光学系统的暗环境拍摄效果下降,此时光学系统的有效焦距也小,导致光学系统不能够对远处景物进行拍摄;当f/fno≥3mm时,光学系统的光圈数过小导致光圈过大,使得光学系统的设计制造难度增加,光学系统的有效焦距太长难以扩大拍摄视场。
11.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光学系统满足关系:5.5《∑ct/ct1《11;∑ct为所述第一透镜至所述第八透镜于光轴上的透镜厚度总和,ct1为所述第一透镜于所述光轴上的厚度。满足条件式,通过调整第一透镜至第八透镜于光轴上的透镜厚度总和与第一透镜于光轴上的厚度的比例关系,可以有效地缩短光学系统的总长并保证光学系统的成像质量,能够在保证光学系统成像质量的同时,实现光学系统小型化的设计要求。
12.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光学系统满足关系:1《f1/f《1.5;f1为所述第一透镜的有效焦距。满足上述条件式,通过合理配置第一透镜的有效焦距与光学系统的有效焦距之间的关系,使第一透镜对光学系统总体的光焦度贡献量合适,有利于提高光学系统的像差矫正能力,此外,第一透镜可与其它透镜(第二透镜至第八透镜)配合以使得光学系统具有更好的像差矫正效果,进而保证光学系统具有良好的成像质量。当f1/f≤1时,光学系统的有效焦距过大,不能获得较大的视场角,不利于光学系统的高分辨率成像;当f1/f≥1.5时,第一透镜的有效焦距过大,对光学系统总体的光焦度贡献量不足,从而增加第二透镜至第
八透镜的屈折力负担,不利于提升光学系统的像差矫正能力。
13.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光学系统满足关系:1《|r2 r3|/|r2-r3|《2.5;r2为所述第一透镜的物侧面于光轴处的曲率半径,r3为所述第一透镜的像侧面于光轴处的曲率半径。满足上述条件式,能够很好地控制第一透镜的物侧面和像侧面的曲率变化趋势,从而使第一透镜厚薄比走势平缓,进而限制第一透镜的形状,有利于控制第一透镜的球差,使得光轴上的视场和光轴外的视场的成像质量不会因球差的贡献量变化而产生明显的退化,还有利于提高光学系统的光学性能,同时,第一透镜面型变化平缓,可以降低第一透镜的加工制造难度,从而提高加工良率。
14.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光学系统满足关系:1《sd42/sd41《1.2;sd41为所述第四透镜的物侧面的最大有效口径的一半,sd42为所述第四透镜的像侧面的最大有效口径的一半。通过满足条件式,能够使得第四透镜的物侧面的孔径与第四透镜的像侧面的孔径之间得到合理配置,进而缩小了第四透镜的径向尺寸,从而有利于光学系统实现小头部设计。当该光学系统应用于电子设备时,能够缩小光学系统在电子设备屏幕上的开孔尺寸,进而提高电子设备的屏占比。此外,当满足上述关系式时,第四透镜的边缘尺寸变化不会过于剧烈,从而使得透镜的可加工性提高,且第四透镜具有的较大口径还有利于扩大光圈,保持光学系统拥有良好的通光量,进而使光学系统拥有较高的成像质量。当sd41/sd42≤1时,入射光线于第四透镜中的偏折程度过大,容易增大离轴像差,降低了光学系统的成像质量;当sd41/sd42≥1.5时,会导致第四透镜的径向尺寸过大,难以实现光学系统的小头部设计。
15.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光学系统满足关系:5《f7/ct7《10.5;f7为所述第七透镜的有效焦距,ct7为所述第七透镜在光轴上的厚度。通过满足条件式,可以降低第七透镜中心厚度的公差敏感度,降低第七透镜的加工难度,有利于提升光学系统的组装良率,进一步的降低生产成本,并且通过满足关系式,可避免第七透镜有效焦距过大、光学系统产生较难校正的像散,从而提高光学系统的成像质量,同时可避免第七透镜的中心厚度过大,利于光学系统的小型化设计。当f7/ct7≤5,或者f7/ct7≥10.5,第七透镜中心厚度的公差敏感度较高,增加了第七透镜的加工难度,不利于提升光学系统的组装良率,进一步的增加了生产成本。
16.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光学系统满足关系:6.2mm《f*tan(hfov)《6.7mm;f为所述光学系统的有效焦距,hfov为所述光学系统的最大视场角的一半。满足条件式,通过合理设置光学系统的总有效焦距与光学系统的最大视场角的相互关系,有利于扩大光学系统的视场角以实现广角特性,使得光学系统能够获取更多的场景内容,合适的有效焦距还可抑制光学系统的畸变,从而提升光学系统的成像质量,同时,满足关系式,也有利于扩大成像圆以实现大像面特性,从而丰富光学系统的成像信息,另外,还有利于缩短光学系统的总长,实现小型化设计。由此,上述光学系统,能够兼顾小型化设计,并有利于实现光学系统高像素、大像面特性,以改善拍摄效果,提高成像质量。
17.根据本技术第二方面的摄像模组,包括感光芯片及以上任意一项所述的光学系统,所述感光芯片设于所述光学系统的像侧。通过采用上述光学系统,摄像模组具有大像面特性以及小型化设计,可以满足大范围拍摄以及高成像质量的需求。
18.根据本技术第三方面的电子设备,包括固定件及上述的摄像模组,所述摄像模组设于所述固定件。上述摄像模组能够实现大像面特性以及小型化设计,能够满足大范围拍
摄以及高成像质量的需求。
19.本发明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20.图1为本技术第一方面第一实施例提供的光学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21.图2包括第一实施例中光学系统的纵向球差图、像散图和畸变图;
22.图3为本技术第二实施例提供的光学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23.图4包括第二实施例中光学系统的纵向球差图、像散图和畸变图;
24.图5为本技术第三实施例提供的光学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25.图6包括第三实施例中光学系统的纵向球差图、像散图和畸变图;
26.图7为本技术第四实施例提供的光学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27.图8包括第四实施例中光学系统的纵向球差图、像散图和畸变图;
28.图9为本技术第五实施例提供的光学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29.图10包括第五实施例中光学系统的纵向球差图、像散图和畸变图;
30.图11为本技术第二方面一实施例提供的摄像模组的示意图;
31.图12为本技术第三方面一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32.附图标记:
33.光学系统10,摄像模组20,电子设备30,
34.光轴101,滤光片110,感光芯片210,固定件310,
35.光阑sto,第一透镜l1,第二透镜l2,第三透镜l3,第四透镜l4,第五透镜l5,第六透镜l6,第七透镜l7,第八透镜l8,
36.第一透镜物侧面s1,第一透镜像侧面s2,第二透镜物侧面s3,第二透镜像侧面s4,第三透镜物侧面s5,第三透镜像侧面s6,第四透镜物侧面s7,第四透镜像侧面s8,第五透镜物侧面s9,第五透镜像侧面s10,第六透镜物侧面s11,第六透镜像侧面s12,第七透镜物侧面s13,第七透镜像侧面s14,第八透镜物侧面s15,第八透镜像侧面s16,滤光片物侧面s17,滤光片像侧面s18,成像面s19。
具体实施方式
37.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38.下面将参考附图描述根据本发明一个具体实施例的光学系统10。
39.参考图1,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一种具有八片透镜设计的光学系统10,光学系统10沿光轴101由物侧至像侧依次包括具有正屈折力的第一透镜l1、具有负屈折力的第二透镜l2、具有正屈折力的第三透镜l3、具有正屈折力或负屈折力的第四透镜l4、具有正屈折力的第五透镜l5、具有负屈折力的第六透镜l6、具有正屈折力的第七透镜l7及具有负屈折力的第八透镜l8。光学系统10中的各透镜应同轴设置,各透镜共同的轴线即为光学系统10的光轴101,且各透镜能够安装于镜筒内以形成摄像镜头。
40.第一透镜l1具有物侧面s1和像侧面s2,第二透镜l2具有物侧面s3和像侧面s4,第三透镜l3具有物侧面s5和像侧面s6,第四透镜l4具有物侧面s7和像侧面s8,第五透镜l5具有物侧面s9及像侧面s10,第六透镜l6具有物侧面s11和像侧面s12,第七透镜l7具有物侧面s13和像侧面s14,第八透镜l8具有物侧面s15和像侧面s16。同时,光学系统10还存在成像面s19,成像面s19位于第八透镜l8的像侧,相应物距处的轴上物点发出的光线经光学系统10各透镜调节后能够会聚于成像面s19。
41.一般地,光学系统10的成像面s19与感光芯片的感光面重合。需要说明的是,在一些实施例中,光学系统10可以匹配具有矩形感光面的图像传感器,光学系统10的成像面s19与图像传感器的矩形感光面重合。此时,光学系统10成像面s19上有效像素区域具有水平方向、垂直方向以及对角线方向,本技术中光学系统10的最大视场角可以理解为光学系统10对角线方向的最大视场角,最大视场角所对应的像高可以理解为光学系统10成像面s19上有效像素区域对角线方向的长度的一半。
42.在本技术的实施例中,第一透镜l1的物侧面s1于近光轴101处为凸面,像侧面s2于近光轴101处为凹面;第二透镜l2的物侧面s3于近光轴101处为凸面,像侧面s4于近光轴101处为凹面;第三透镜l3的物侧面s5于近光轴101处为凸面;第五透镜l5的像侧面s10于近光轴101处为凸面;第六透镜l6的像侧面s12于近光轴101处为凹面,第七透镜l7的物侧面s13于近光轴101处为凸面;第八透镜l8的物侧面s15于近光轴101处为凸面,像侧面s16于近光轴101处为凹面。当描述透镜表面于近光轴101处具有某种面型时,即该透镜表面于光轴101附近具有该种面型;当描述透镜表面于近最大有效口径处具有某种面型时,即该透镜表面沿径向且在靠近最大有效通光口径处具有该种面型。
43.光学系统10中,通过第一透镜l1的正屈折力,搭配于物侧面s1和像侧面s2于近光轴101处的凸凹面型设计,将有利于大角度的入射光线进入光学系统10并得到有效汇聚。配合第二透镜l2的负屈折力和于近光轴101处的凸凹面型设计,能够平滑传递第一透镜l1汇聚的入射光线,并校正第一透镜l1在汇聚入射光线时所带来的初级像差。同时配合第三透镜l3的正屈折力和物侧面s5于近光轴101处的凸面面型设计,可以进一步地使中心和边缘视场光线汇聚,从而压缩光学系统10的总长,并消除第一透镜l1和第二透镜l2所带来的难以校正的像差。具有屈折力的第四透镜l4可以有效校正光线经过物方透镜(即第一透镜l1至第三透镜l3)所产生的像差,降低后方透镜组(即第五透镜l5至第八透镜l8)的校正压力。第五透镜l5的正屈折力可以校正光线经过第四透镜l4时所产生的像差,且正负屈折力的透镜可以相互抵消彼此产生的像差,因此,第六透镜l6的负屈折力可以抵消光线经过第六透镜l5时所产生的像差,而第五透镜l5的像侧面s10于近光轴101处的凸面面型设计,配合第六透镜l6的像侧面s12于近光轴101处的凹面面型设计,能够进一步会聚中心视场的光线,从而压缩光学系统10的总长。第七透镜l7的物侧面s13于近光轴101处为凸面,可以增强第七透镜l7的正屈折力,有利于平衡光学系统的像散量,配合具有负屈折力的第八透镜l8有助于校正光学系统10的畸变,同时第八透镜l8的物侧面s15于近光轴101处为凸面,以及像侧面s16于近光轴101处为凹面,有助于使光线较平缓地入射在成像面s19,有助于减小成像面s19上各视场的主光线入射角,从而提升感光效率,增强成像质量。
44.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光学系统10满足关系:
45.1.6《∑ct/σat《2.4;
46.∑ct是第一透镜l1至第八透镜l8在光轴101上的透镜厚度的总和,也即在光轴101上,第一透镜l1的透镜厚度、第二透镜l2的透镜厚度、第三透镜l3的透镜厚度、第四透镜l4的透镜厚度、第五透镜l5的透镜厚度、第六透镜l6的透镜厚度、第七透镜l7的透镜厚度、第八透镜l8的透镜厚度的厚度和,σat是第一透镜l1至第八透镜l8中相邻两透镜在光轴101上的间隔总和,也即在光轴101上,第一透镜l1的像侧面s2至第二透镜l2的物侧面s3之间的距离、第一透镜l1的像侧面s2至第二透镜l2的物侧面s3之间的距离、第二透镜l2的像侧面s4至第三透镜l3的物侧面s5之间的距离、第三透镜l3的像侧面s6至第四透镜l4的物侧面s7之间的距离、第四透镜l4的像侧面s8至第五透镜l5的物侧面s9之间的距离、第五透镜l5的像侧面s10至第六透镜l6的物侧面s11之间的距离、第六透镜l1的像侧面s12至第七透镜l7的物侧面s13之间的距离、第七透镜l7的像侧面s14至第八透镜l8的物侧面s15之间的距离的距离和。
47.通过满足条件式,可控制所有透镜在光轴101上的中心厚度、第一透镜l1至第八透镜l8中任意相邻两个透镜之间在光轴101上的空气间隔,各透镜具有足够的设计与排布空间,不仅有利于光学系统10中各镜片的加工和组装,而且能够保证光学系统10具有较小的光学总长,从而有利于光学系统10实现小型化设计。
48.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光学系统10满足关系:
49.9.5《f*fno/t45《13;
50.f为光学系统10的有效焦距,fno为光学系统10的光圈数,t45为第四透镜l4的物侧面s7至第五透镜l5的像侧面s10于光轴101上的距离。
51.通过满足条件式,光学系统10不仅可以实现小型化的设计,还能够保证足够的通光量,以满足光学系统10高画质、高清晰度的成像需求。当f*fno/t45≤9.5时,光学系统10在满足足够的通光量的前提下,会增大第四透镜l4的物侧面s7至第五透镜l5的像侧面s10于光轴101上的距离,进而增加光学系统10的总长,不利于小型化设计,当f*fno/t45≥13时,容易对光学系统10的有效通光量产生影响,导致光学系统10捕捉图像的精准度不高,不利于光学系统10的高分辨率成像质量的设计要求。
52.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光学系统10满足关系:
53.2.8mm《f/fno《3mm;
54.f为光学系统10的有效焦距,fno为光学系统10的光圈数。
55.通过满足条件式,可将光学系统10的有效焦距与光学系统10的光圈数的比值控制在上述范围内,使得光学系统10在满足小型化的同时得到较长的焦距,此外,可以使得光学系统10在拍摄时获得足够的通光量,以实现光学系统10获得高画质、高清晰度的成像效果。当f/fno≤2.8mm时,光学系统10的光圈数过大导致光圈过小,进而进光量不足,使得光学系统10的暗环境拍摄效果下降,此时光学系统10的有效焦距也小,导致光学系统10不能够对远处景物进行拍摄;当f/fno≥3mm时,光学系统10的光圈数过小导致光圈过大,使得光学系统10的设计制造难度增加,光学系统10的有效焦距太长难以扩大拍摄视场。
56.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光学系统10满足关系:
57.5.5《∑ct/ct1《11;
58.∑ct为第一透镜l1至第八透镜l8于光轴101上的透镜厚度总和,也即在光轴101上,第一透镜l1的透镜厚度、第二透镜l2的透镜厚度、第三透镜l3的透镜厚度、第四透镜l4
的透镜厚度、第五透镜l5的透镜厚度、第六透镜l6的透镜厚度、第七透镜l7的透镜厚度、第八透镜l8的透镜厚度的厚度和,ct1为第一透镜l1于光轴101上的厚度。
59.满足条件式,通过调整第一透镜l1至第八透镜l8于光轴101上的透镜厚度总和与第一透镜l1于光轴101上的厚度的比例关系,可以有效地缩短光学系统10的总长并保证光学系统10的成像质量,能够在保证光学系统10成像质量的同时,实现光学系统10小型化的设计要求。
6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光学系统10满足关系:
61.1《f1/f《1.5;
62.f为光学系统10的有效焦距,f1为第一透镜l1的有效焦距。
63.满足上述条件式,通过合理配置第一透镜l1的有效焦距与光学系统10的有效焦距之间的关系,使第一透镜l1对光学系统10总体的光焦度贡献量合适,有利于提高光学系统10的像差矫正能力,此外,第一透镜l1可与其它透镜(第二透镜l2至第八透镜l8)配合以使得光学系统10具有更好的像差矫正效果,进而保证光学系统10具有良好的成像质量。当f1/f≤1时,光学系统10的有效焦距过大,不能获得较大的视场角,不利于光学系统10的高分辨率成像;当f1/f≥1.5时,第一透镜l1的有效焦距过大,对光学系统10总体的光焦度贡献量不足,从而增加第二透镜l2至第八透镜l8的屈折力负担,不利于提升光学系统10的像差矫正能力。
64.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光学系统10满足关系:
65.1《|r2 r3|/|r2-r3|《2.5;
66.r2为第一透镜l1的物侧面s1于光轴101处的曲率半径,r3为第一透镜l2的像侧面s2于光轴101处的曲率半径。
67.满足上述条件式,能够很好地控制第一透镜l1的物侧面s1和像侧面s2的曲率变化趋势,从而使得第一透镜l1厚薄比走势平缓,进而限制第一透镜l1的形状,有利于控制第一透镜l1的球差,使得光轴101上的视场和光轴101外的视场的成像质量不会因球差的贡献量变化而产生明显的退化,还有利于提高光学系统10的光学性能,同时,第一透镜l1面型变化平缓,可以及降低第一透镜l1的加工制造难度,从而提高加工良率。
68.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光学系统10满足关系:
69.1《sd42/sd41《1.2;
70.sd41为第四透镜l4的物侧面s7的最大有效口径的一半,sd42为第四透镜l4的像侧面s8的最大有效口径的一半。
71.通过满足条件式,能够使得第四透镜l4的物侧面s7的孔径与第四透镜l4的像侧面s8的孔径之间得到合理配置,进而缩小了第四透镜l4的径向尺寸,从而有利于光学系统10实现小头部设计。当该光学系统10应用于电子设备时,能够缩小光学系统10在电子设备屏幕上的开孔尺寸,进而提高电子设备的屏占比。此外,当满足上述关系式时,第四透镜l4的边缘尺寸变化不会过于剧烈,从而使得透镜的可加工性提高,且第四透镜l4具有的较大口径还有利于扩大光圈,保持光学系统10拥有良好的通光量,进而使光学系统10拥有较高的成像质量。当sd41/sd42≤1时,入射光线于第四透镜l4中的偏折程度过大,容易增大离轴像差,降低了光学系统10的成像质量;当sd41/sd42≥1.5时,会导致第四透镜l4的径向尺寸过大,难以实现光学系统10的小头部设计。
72.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光学系统10满足关系:
73.5《f7/ct7《10.5;
74.f7为第七透镜l7的有效焦距,ct7为第七透镜l7在光轴101上的厚度。
75.通过满足条件式,可以降低第七透镜l7中心厚度的公差敏感度,降低第七透镜l7的加工难度,有利于提升光学系统10的组装良率,进一步的降低生产成本,并且通过满足关系式,可避免第七透镜l7有效焦距过大、光学系统10产生较难校正的像散,从而提高光学系统10的成像质量,同时可避免第七透镜l7的中心厚度过大,利于光学系统10的小型化设计。当f7/ct7≤5,或者f7/ct7≥10.5,第七透镜l7中心厚度的公差敏感度较高,增加了第七透镜l7的加工难度,不利于提升光学系统10的组装良率,进一步的增加了生产成本。
76.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光学系统10满足关系:
77.6.2mm《f*tan(hfov)《6.7mm;
78.f为光学系统10的有效焦距,hfov为光学系统10的最大视场角的一半。
79.满足条件式,通过合理设置光学系统10的总有效焦距与光学系统10的最大视场角的相互关系,有利于扩大光学系统10的视场角以实现广角特性,使得光学系统能够获取更多的场景内容,合适的有效焦距还可抑制光学系统10的畸变,从而提升光学系统10的成像质量,同时,满足关系式,也有利于扩大成像圆以实现大像面特性,从而丰富光学系统10的成像信息,另外,还有利于缩短光学系统10的总长,实现小型化设计。由此,上述光学系统10,能够兼顾小型化设计,并有利于实现光学系统10高像素、大像面特性,以改善拍摄效果,提高成像质量。
80.以上各关系式条件中的有效焦距的数值参考波长为546nm,有效焦距至少是指相应透镜于近光轴101处的数值,透镜的屈折力至少是指于近光轴101处的情况。且以上各关系式条件及其所带来的技术效果针对的是具有上述透镜设计的光学系统10。在无法确保拥有前述光学系统10的透镜设计(透镜数量、屈折力配置、面型配置等)时,将难以确保光学系统10在满足这些关系式时依然能够拥有相应的技术效果,甚至可能会导致摄像性能发生显著下降。
81.在一些实施例中,光学系统10中的至少一个透镜可以具有球面面型,球面面型的设计可降低透镜的制备难度,降低制备成本。在一些实施例中,光学系统10的至少一个透镜也可以具有非球面面型,当透镜的至少一侧表面(物侧面或像侧面)为非球面时,即可称该透镜具有非球面面型。在一个实施例中,可以将各透镜的物侧面及像侧面均设计为非球面。非球面设计能够帮助光学系统10更为有效地消除像差,改善成像品质。在一些实施例中,为了兼顾制备成本、制备难度、成像品质、组装难度等,光学系统10中的各透镜表面的设计可由球面及非球面面型搭配而成。
82.非球面的面型计算可参考非球面公式:
[0083][0084]
其中,z为非球面上相应点到该面于光轴101处的切平面的距离,r为非球面上相应点到光轴101的距离,c为非球面于光轴101处的曲率,k为圆锥系数,ai为非球面面型公式中与第i阶高次项相对应的高次项系数。
[0085]
另外应注意的是,当某个透镜表面为非球面时,该透镜表面可以存在反曲点,此时
该面沿径向将发生面型种类的改变,例如一个透镜表面在近光轴101处为凸面,而在靠近最大有效口径处则为凹面。反曲点的面型设计,从而能够对光学系统10中的边缘视场的场曲、畸变像差实现良好的校正,改善成像质量。
[0086]
在一些实施例中,光学系统10中至少一个透镜的材质为玻璃(gl,glass)。例如,可使最靠近物侧的第一透镜l1采用玻璃材质,利用第一透镜l1玻璃材料的消温飘效果,可以有效减小环境温度变化对光学系统10的影响,进而维持较好较稳定的成像品质。在一些实施例中,光学系统10中至少一个透镜的材质也可为塑料(pc,plastic),塑料材质可以为聚碳酸酯、树胶等。具有塑料材质的透镜能够降低光学系统10的生产成本,而具有玻璃材质的透镜能够耐受较高或较低的温度且具有优良的光学效果及较佳的稳定性。在一些实施例中,光学系统10中可设置不同材质的透镜,即可采用玻璃透镜及塑料透镜相结合的设计,但具体配置关系可根据实际需求而确定,此处不加以穷举。
[0087]
需要注意的是,第一透镜l1并不意味着只存在一片透镜,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透镜l1中也可以存在两片或多片透镜,两片或多片透镜能够形成胶合透镜,胶合透镜最靠近物侧的表面可视为物侧面s1,最靠近像侧的表面可视为像侧面s2。或者,第一透镜l1中的各透镜之间并不形成胶合透镜,但各透镜之间的距离相对固定,此时最靠近物侧的透镜的物侧面为物侧面s1,最靠近像侧的透镜的像侧面为像侧面s2。另外,一些实施例中的第二透镜l2、第三透镜l3、第四透镜l4、第五透镜l5、第六透镜l6、第七透镜l7或第八透镜l8中的透镜数量也可大于或等于两片,且任意相邻透镜之间可以形成胶合透镜,也可以为非胶合透镜。
[0088]
在一些实施例中,光学系统10还包括孔径光阑sto,本技术的光阑也可以为视场光阑,孔径光阑sto用于控制光学系统10的入光量及景深,同时也能对非有效光线实现良好的拦截以改善光学系统10的成像质量,其可设置在光学系统10的物侧与第一透镜l1的物侧面s1之间。可以理解的是,在其他实施例中,该光阑sto也可设置在相邻的两个透镜之间,例如设置在第三透镜l3和第四透镜l4之间,或设置在第四透镜l4和第五透镜l5之间,根据实际情况调整设置,本技术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孔径光阑sto也可以由固定透镜的夹持件形成。
[0089]
以下通过更具体的实施例以对本技术的光学系统10进行说明:
[0090]
第一实施例
[0091]
参考图1,在第一实施例中,光学系统10沿光轴101由物侧至像侧依次包括孔径光阑sto、具有正屈折力的第一透镜l1、具有负屈折力的第二透镜l2、具有正屈折力的第三透镜l3、具有正屈折力的第四透镜l4、具有正屈折力的第五透镜l5、具有负屈折力的第六透镜l6、具有正屈折力的第七透镜l7及具有负屈折力的第八透镜l8。光学系统10的各透镜面型如下:
[0092]
第一透镜l1的物侧面s1于近光轴101处为凸面,像侧面s2于近光轴101处为凹面;
[0093]
第二透镜l2的物侧面s3于近光轴101处为凸面,像侧面s4于近光轴101处为凹面;
[0094]
第三透镜l3的物侧面s5于近光轴101处为凸面,像侧面s6于近光轴101处为凸面;
[0095]
第四透镜l4的物侧面s7于近光轴101处为凸面,像侧面s8于近光轴101处为凹面;
[0096]
第五透镜l5的物侧面s9于近光轴101处为凹面,像侧面s10于近光轴101处为凸面;
[0097]
第六透镜l6的物侧面s11于近光轴101处为凹面,像侧面s12于近光轴101处为凹面;
[0098]
第七透镜l7的物侧面s13于近光轴101处为凸面,像侧面s14于近光轴101处为凸面;
[0099]
第八透镜l8的物侧面s15于近光轴101处为凸面,像侧面s16于近光轴101处为凹面。
[0100]
在第一实施例中,第一透镜l1至第八透镜l8中的各透镜表面均为非球面,且第一透镜l1至第八透镜l8中的各透镜的材质均为塑料(pc)。光学系统10还包括滤光片110,滤光片110可作为光学系统10的一部分,也可从光学系统10中去除,但当去除滤光片110后,光学系统10的光学总长ttl保持不变;本实施例中滤光片110为红外截止滤光片,红外截止滤光片设于第八透镜l8的像侧面s16与光学系统10的成像面s19之间,从而可滤除如红外光等不可见波段的光线,而仅让可见光通过,以获得较好的影像效果;可以理解的是,滤光片110也可滤除诸如可见光等其他波段的光线,而仅让红外光通过,光学系统10可作为红外光学镜头使用,即,光学系统10在昏暗的环境及其他特殊的应用场景下也能成像并能获得较好的影像效果。
[0101]
第一实施例中光学系统10的各透镜参数由以下表1所展现。由光学系统10的物侧至像侧的各元件依次按照表1从上至下的顺序排列,其中光阑表征孔径光阑sto。表1中y半径为透镜相应表面于光轴101处的曲率半径。表1中面序号为s1的表面代表第一透镜l1的物侧面,面序号为s2的表面代表第一透镜l1的像侧面,以此类推。透镜于“厚度”参数列中的第一个数值的绝对值为该透镜于光轴101上的厚度,第二个数值的绝对值为该透镜的像侧面至后一光学面(后一透镜的物侧面或光阑面)于光轴101上的距离,其中光阑的厚度参数表示光阑面至像方相邻透镜的物侧面于光轴101上的距离。表格中各透镜的折射率、阿贝数的参考波长均为587.6nm,焦距(有效焦距)的参考波长为546nm,且y半径、厚度、焦距(有效焦距)的数值单位均为毫米(mm)。另外,以下各实施例中用于关系式计算的参数数据和透镜面型结构以相应实施例中的透镜参数表格中的数据为准。
[0102]
表1
[0103]
[0104][0105]
由表1可知,第一实施例中的光学系统10的有效焦距f为7.059mm,光圈数fno为2.45,光学总长ttl为8.864mm,以下各实施例中的光学总长ttl数值为面序号s1至s17所对应的厚度值之和,光学系统10的最大视场角的一半hfov为42.789
°
,可知该实施例光学系统10拥有较大的视场角。
[0106]
以下表2展现了表1中相应透镜表面的非球面系数,其中k为圆锥系数,ai为非球面面型公式中与第i阶高次项相对应的系数。
[0107]
表2
[0108][0109]
进一步地,在第一实施例中,光学系统10满足以下各关系:
[0110]
f*tan(hfov)=6.534;满足条件式,通过合理设置光学系统10的总有效焦距与光学系统10的最大视场角的相互关系,有利于实现光学系统10高像素、大像面特性,以改善拍摄效果,提高成像质量。
[0111]
f*fno/t45=9.892;通过满足条件式,光学系统10不仅可以实现小型化的设计,还能够保证足够的通光量,以满足光学系统10高画质、高清晰度的成像需求。
[0112]
∑ct/t1=5.613;
[0113]
通过满足条件式,通过调整第一透镜l1至第八透镜l8于光轴101上的透镜厚度总
和与第一透镜l1于光轴101上的厚度的比例关系,可以有效地缩短光学系统10的总长并保证光学系统10的成像质量,能够在保证光学系统10成像质量的同时,实现光学系统10小型化的设计要求。
[0114]
f1/f=1.109;满足上述条件式,通过合理配置第一透镜l1的焦距与光学系统10的有效焦距之间的关系,有利于提高光学系统10的像差矫正能力,此外,第一透镜l1可与其它透镜(第二透镜l2至第八透镜l8)配合以使得光学系统10具有更好的像差矫正效果,进而保证光学系统10具有良好的成像质量。
[0115]
|r2 r3|/|r2-r3|=1.581;满足上述条件式,能够很好地控制第一透镜l1的物侧面s1和像侧面s2的厚薄比走势,进而限制第一透镜l1的形状,有利于控制第一透镜l1的球差,使得光轴101上的视场和光轴101外的视场的成像质量不会因球差的贡献量变化而产生明显的退化,还有利于提高光学系统10的光学性能以及降低第一透镜l1的加工难度。
[0116]
sd42/sd41=1.126;通过满足条件式,能够使得第四透镜l4的物侧面s7的孔径与第四透镜l4的像侧面s8的孔径之间得到合理配置,进而缩小了第四透镜l4的径向尺寸,从而使得光学系统10实现小头部设计。当该光学系统10应用于电子设备时,能够缩小光学系统10在电子设备屏幕上的开孔尺寸,进而提高电子设备的屏占比。此外,当满足上述关系式时,第四透镜l4的可加工性高,还有利于扩大光圈,保持l4拥有良好的通光量,进而使l4拥有较高的成像质量。
[0117]
f7/ct7=7.200;通过满足条件式,可以降低第七透镜l7中心厚度的公差敏感度,降低第七透镜l7的加工难度,有利于提升光学系统10的组装良率,进一步的降低生产成本,并且通过满足关系式,可避免第七透镜l7焦距过大、光学系统10产生较难校正的像散,从而降低光学系统10的成像质量,同时可避免第七透镜l7的中心厚度过大,不利于光学系统10的小型化设计。
[0118]
f/fno=2.881;通过满足条件式,通过将光学系统10的有效焦距与光学系统10的光圈数的比值控制在上述范围内时,可以使得光学系统10在满足小型化的同时得到较长的焦距,同时可以使得光学系统10在拍摄时获得足够的通光量,以实现光学系统10获得高画质、高清晰度的成像效果。
[0119]
∑ct/σat=1.835;通过满足条件式,通过控制第一透镜l1至第八透镜l8在光轴101上的透镜厚度的总和与第一透镜l1至第八透镜l8中相邻两透镜在光轴101上的间隔距离的总和的比值,不仅有利于系统各镜片的加工和组装,而且能有效减小保证光学系统10的总长,有利于光学系统10小型化。
[0120]
图2包括了第一实施例中光学系统10的纵向球差图、像散图和畸变图。其中像散图和畸变图的参考波长为546nm。纵向球面像差图(longitudinal spherical aberration)展现了不同波长的光线经由镜头后的汇聚焦点偏离。纵向球面像差图的纵坐标表示归一化的由光瞳中心至光瞳边缘的光瞳坐标(normalized pupil coordinator),横坐标表示成像面s19到光线与光轴交点的距离(单位为mm)。由纵向球面像差图可知,第一实施例中的各波长光线的汇聚焦点偏离程度趋于一致,各参考波长的最大焦点偏移均被控制在
±
0.02mm以内,对于大像面系统而言,成像画面中的弥散斑或色晕得到有效抑制。图2还包括光学系统10的场曲像散图(astigmatic field curves),其中s曲线代表546nm下的弧矢场曲,t曲线代表546nm下的子午场曲。由图中可知,光学系统10的场曲较小,最大场曲被控制在
±
0.2mm
以内,对于大像面系统而言,像面弯曲程度得到有效抑制,且各视场下的弧矢场曲及子午场曲趋于一致,各视场的像散得到较佳的控制,因此可知光学系统10的视场中心至边缘均拥有清晰的成像。另外根据畸变图可知,具有大像面特性的光学系统10的畸变程度也得到了良好的控制。
[0121]
第二实施例
[0122]
参考图3,在第二实施例中,光学系统10沿光轴101由物侧至像侧依次包括孔径光阑sto、具有正屈折力的第一透镜l1、具有负屈折力的第二透镜l2、具有正屈折力的第三透镜l3、具有正屈折力的第四透镜l4、具有正屈折力的第五透镜l5、具有负屈折力的第六透镜l6、具有正屈折力的第七透镜l7及具有负屈折力的第八透镜l8。光学系统10的各透镜面型如下:
[0123]
第一透镜l1的物侧面s1于近光轴101处为凸面,像侧面s2于近光轴101处为凹面;
[0124]
第二透镜l2的物侧面s3于近光轴101处为凸面,像侧面s4于近光轴101处为凹面;
[0125]
第三透镜l3的物侧面s5于近光轴101处为凸面,像侧面s6于近光轴101处为凹面;
[0126]
第四透镜l4的物侧面s7于近光轴101处为凸面,像侧面s8于近光轴101处为凹面;
[0127]
第五透镜l5的物侧面s9于近光轴101处为凸面,像侧面s10于近光轴101处为凸面;
[0128]
第六透镜l6的物侧面s11于近光轴101处为凹面,像侧面s12于近光轴101处为凹面;
[0129]
第七透镜l7的物侧面s13于近光轴101处为凸面,像侧面s14于近光轴101处为凸面;
[0130]
第八透镜l8的物侧面s15于近光轴101处为凸面,像侧面s16于近光轴101处为凹面。
[0131]
本光学系统10的各透镜参数由表3和表4给出,其中各元件名称和参数的定义可由第一实施例中得出,此处不加以赘述。
[0132]
表3
[0133][0134]
表4
[0135][0136]
由图4中的各像差图可知,拥有广角特性的光学系统10的纵向球差、场曲、像散、畸变均得到良好的控制,该实施例的光学系统10可拥有良好的成像品质。
[0137]
第三实施例
[0138]
参考图5,在第三施例中,光学系统10沿光轴101由物侧至像侧依次包括孔径光阑sto、具有正屈折力的第一透镜l1、具有负屈折力的第二透镜l2、具有正屈折力的第三透镜l3、具有负屈折力的第四透镜l4、具有正屈折力的第五透镜l5、具有负屈折力的第六透镜l6、具有正屈折力的第七透镜l7及具有负屈折力的第八透镜l8。光学系统10的各透镜面型如下:
[0139]
第一透镜l1的物侧面s1于近光轴101处为凸面,像侧面s2于近光轴101处为凹面;
[0140]
第二透镜l2的物侧面s3于近光轴101处为凸面,像侧面s4于近光轴101处为凹面;
[0141]
第三透镜l3的物侧面s5于近光轴101处为凸面,像侧面s6于近光轴101处为凸面;
[0142]
第四透镜l4的物侧面s7于近光轴101处为凹面,像侧面s8于近光轴101处为凹面;
[0143]
第五透镜l5的物侧面s9于近光轴101处为凸面,像侧面s10于近光轴101处为凸面;
[0144]
第六透镜l6的物侧面s11于近光轴101处为凸面,像侧面s12于近光轴101处为凹面;
[0145]
第七透镜l7的物侧面s13于近光轴101处为凸面,像侧面s14于近光轴101处为凹面;
[0146]
第八透镜l8的物侧面s15于近光轴101处为凸面,像侧面s16于近光轴101处为凹面。
[0147]
本实施例中光学系统10的各透镜参数由表5和表6给出,其中各元件名称和参数的
定义可由第一实施例中得出,此处不加以赘述。
[0148]
表5
[0149][0150]
表6
[0151]
[0152][0153]
由图6中的各像差图可知,拥有广角特性的光学系统10的纵向球差、场曲、像散、畸变均得到良好的控制,该实施例的光学系统10可拥有良好的成像品质。
[0154]
第四实施例
[0155]
参考图7,在第四施例中,光学系统10沿光轴101由物侧至像侧依次包括孔径光阑sto、具有正屈折力的第一透镜l1、具有负屈折力的第二透镜l2、具有正屈折力的第三透镜l3、具有负屈折力的第四透镜l4、具有正屈折力的第五透镜l5、具有负屈折力的第六透镜l6、具有正屈折力的第七透镜l7及具有负屈折力的第八透镜l8。光学系统10的各透镜面型如下:
[0156]
第一透镜l1的物侧面s1于近光轴101处为凸面,像侧面s2于近光轴101处为凹面;
[0157]
第二透镜l2的物侧面s3于近光轴101处为凸面,像侧面s4于近光轴101处为凹面;
[0158]
第三透镜l3的物侧面s5于近光轴101处为凸面,像侧面s6于近光轴101处为凹面;
[0159]
第四透镜l4的物侧面s7于近光轴101处为凸面,像侧面s8于近光轴101处为凹面;
[0160]
第五透镜l5的物侧面s9于近光轴101处为凸面,像侧面s10于近光轴101处为凸面;
[0161]
第六透镜l6的物侧面s11于近光轴101处为凹面,像侧面s12于近光轴101处为凹面;
[0162]
第七透镜l7的物侧面s13于近光轴101处为凸面,像侧面s14于近光轴101处为凹面;
[0163]
第八透镜l8的物侧面s15于近光轴101处为凸面,像侧面s16于近光轴101处为凹面。
[0164]
本实施例中光学系统10的各透镜参数由表7和表8给出,其中各元件名称和参数的定义可由第一实施例中得出,此处不加以赘述。
[0165]
表7
[0166][0167][0168]
表8
[0169][0170]
由图8中的各像差图可知,拥有广角特性的光学系统10的纵向球差、场曲、像散、畸变均得到良好的控制,该实施例的光学系统10可拥有良好的成像品质。
[0171]
第五实施例
[0172]
参考图9,在第五施例中,光学系统10沿光轴101由物侧至像侧依次包括孔径光阑sto、具有正屈折力的第一透镜l1、具有负屈折力的第二透镜l2、具有正屈折力的第三透镜l3、具有负屈折力的第四透镜l4、具有正屈折力的第五透镜l5、具有负屈折力的第六透镜l6、具有正屈折力的第七透镜l7及具有负屈折力的第八透镜l8。光学系统10的各透镜面型如下:
[0173]
第一透镜l1的物侧面s1于近光轴101处为凸面,像侧面s2于近光轴101处为凹面;
[0174]
第二透镜l2的物侧面s3于近光轴101处为凸面,像侧面s4于近光轴101处为凹面;
[0175]
第三透镜l3的物侧面s5于近光轴101处为凸面,像侧面s6于近光轴101处为凹面;
[0176]
第四透镜l4的物侧面s7于近光轴101处为凹面,像侧面s8于近光轴101处为凸面;
[0177]
第五透镜l5的物侧面s9于近光轴101处为凸面,像侧面s10于近光轴101处为凸面;
[0178]
第六透镜l6的物侧面s11于近光轴101处为凹面,像侧面s12于近光轴101处为凹面;
[0179]
第七透镜l7的物侧面s13于近光轴101处为凸面,像侧面s14于近光轴101处为凸面;
[0180]
第八透镜l8的物侧面s15于近光轴101处为凸面,像侧面s16于近光轴101处为凹面。
[0181]
本实施例中光学系统10的各透镜参数由表9和表10给出,其中各元件名称和参数
的定义可由第一实施例中得出,此处不加以赘述。
[0182]
表9
[0183][0184]
表10
[0185]
[0186][0187]
由图10中的各像差图可知,拥有广角特性的光学系统10的纵向球差、场曲、像散、畸变均得到良好的控制,该实施例的光学系统10可拥有良好的成像品质。
[0188]
请参阅表11,表11为本技术第一实施例至第五实施例中各关系式的比值汇总。
[0189]
表11
[0190]
关系式/实施例第一实施例第二实施例第三实施例第四实施例第五实施例f*tan(hfov)(单位:mm)6.5346.3066.3446.3276.490f*fno/t459.89211.36912.56812.72212.763∑ct/ct15.61310.8227.3395.6576.176f1/f1.0951.1241.1591.3951.372|r2 r3|/|r2-r3|1.5811.4181.6752.2622.441f7/ct77.2005.05510.2746.8717.108f/fno(单位:mm)2.8812.9912.8672.9472.903∑ct/σat1.8352.0121.6302.3922.3021《sd42/sd41《1.21.1261.0981.1221.1271.136
[0191]
相较于一般的光学系统,上述各实施例中的光学系统10能够在压缩总长以实现小型化设计的同时保持良好的成像质量,且还能够拥有较大视场范围。
[0192]
参考图11,本技术的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摄像模组20,摄像模组20包括光学系统10及感光芯片210,感光芯片210设置于光学系统10的像侧,两者可通过支架固定。感光芯片210可以为ccd传感器(charge coupled device,电荷耦合器件)或cmos传感器(complementary metal oxide semiconductor,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一般地,在装配时,光学系统10的成像面s19与感光芯片210的感光表面重叠。通过采用上述光学系统10,摄像模组20能够实现大像面特性、大光圈特性以及小型化设计,能够满足大范围拍摄以及高成像质量的需求。
[0193]
参考图12,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30。电子设备30包括固定
件310,摄像模组20安装于固定件310,固定件310可以为显示屏、电路板、中框、后盖等部件。电子设备30可以为但不限于便携电话机、视频电话、智能手机、电子书阅读器、平板电脑、pda(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个人数字助理)、行车记录仪等车载摄像设备或智能手表、智能眼镜等可穿戴装置等。上述摄像模组20能够实现大像面特性、大光圈特性以及小型化设计,使得电子设备30能够满足大范围拍摄以及高成像质量的需求,同时还能够实现便携式设计。
[0194]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0195]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0196]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还可以是通信;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0197]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0198]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