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含有桉树发酵物的组合物在抑制杂草中的应用的制作方法

2022-07-13 21:43:27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属于农林业育苗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含有桉树发酵物的组合物在抑制杂草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2.杂草危害是影响植物萌发和生长的重要因素之一。以禾本科、莎草科、菊科、茄科、苋科、茜草科等为代表的杂草种类生长迅速,与农作物和林木幼苗争夺水、肥、光照和空间,如不及时处理在雨季特别容易形成“草压苗”的局面,影响幼苗生长发育,并降低存活率和幼苗品质。
3.化学除草剂对杂草具有效果较好的去除效果,但如果长期使用,有可能诱使产生抗药性杂草,增加杂草的防治难度;人工拔草需花费大量劳动力,增加了用工方面的成本,并且容易损伤幼苗根系。如何在保证农作物和林木幼苗正常生长发育的同时,有效抑制土壤中杂草种子萌发,降低育苗环节杂草发生率,是农林业育苗过程中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含有桉树发酵物的组合物在抑制杂草中的应用,所述组合物既能保证幼苗正常生长发育,又可有效抑制土壤中杂草种子萌发。
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6.本发明提供了含有桉树发酵物的组合物在抑制杂草中的应用,所述含有桉树发酵物的组合物中巨桉酚的浓度为200~1000mg/kg。
7.本发明还提供了含有桉树发酵物的组合物在制备杂草抑制剂中的应用,所述含有桉树发酵物的组合物中巨桉酚的浓度为200~1000mg/kg。
8.本发明还提供了含有桉树发酵物的组合物在植物生长发育中的应用,所述含有桉树发酵物的组合物中巨桉酚的浓度为200~1000mg/kg。
9.优选的,所述含有桉树发酵物的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0.利用混合菌对桉树料进行有氧发酵得桉树发酵物;
11.所述混合菌的菌种包括伊萨酵母菌、枯草芽孢杆菌和放线菌;
12.混合所述桉树发酵物、印楝种子和迷迭香叶,得含有桉树发酵物的组合物。
13.优选的,所述伊萨酵母菌、枯草芽孢杆菌和放线菌的体积比为7.4~7.6:1.9~2.1:0.4~0.6。
14.优选的,所述伊萨酵母菌中有效活菌数为0.8~1亿个/ml;所述枯草芽孢杆菌中有效活菌数为0.8~1亿个/ml;所述放线菌中有效活菌数为0.8~1亿个/ml。
15.优选的,进行有氧发酵时,所述桉树料和混合菌的质量体积比为250g:7~8ml。
16.优选的,所述发酵得时间为30~40d。
17.优选的,所述桉树发酵物、印楝种子和迷迭香叶的质量比为98.5~99.2:0.3~0.5:0.5~1。
18.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促进植物生长的方法,利用上述应用中的含有桉树发酵物的组合物培育植物;所述含有桉树发酵物的组合物中巨桉酚的浓度为200~1000mg/kg。
19.本发明提供了含有桉树发酵物的组合物在抑制杂草中的应用,所述含有桉树发酵物的组合物中巨桉酚的浓度为200~1000mg/kg。在农作物和林木幼苗生长发育过程中使用含有桉树发酵物的组合物,具有有机育苗基质和生物有机肥的优点,能在保证幼苗正常生长发育,有效抑制土壤中杂草种子萌发。本发明实施例结果表明,所述含有桉树发酵物的组合物使杂草发生率降低29.41%~83.45%。
20.本发明限定含有桉树发酵物的组合物的制备方法,保证了含有桉树发酵物的组合物的颗粒孔隙度和透气性,并且富含有机物,为根际微生物提供了丰富的营养,可显著缩短缓苗期,促进植株健壮生长,减少了化肥农药的使用。
具体实施方式
21.本发明提供了含有桉树发酵物的组合物在抑制杂草中的应用,所述含有桉树发酵物的组合物中巨桉酚的浓度为200~1000mg/kg。
22.本发明所述含有桉树发酵物的组合物中巨桉酚的浓度为200~1000mg/kg,优选为200~400mg/kg或450~700mg/kg或750~1000mg/kg,进一步优选为250~350mg/kg或500~650mg/kg或800~900mg/kg。巨桉酚属于强效植物生长抑制物,本发明通过控制含有桉树发酵物的组合物中巨桉酚的浓度为200~1000mg/kg,制备含有桉树发酵物的组合物,能够有效抑制土壤中杂草种子萌发。
23.本发明所述含有桉树发酵物的组合物的制备方法优选包括如下步骤:
24.利用混合菌对桉树料进行有氧发酵得桉树发酵物;
25.所述混合菌的菌种包括伊萨酵母菌、枯草芽孢杆菌和放线菌;
26.混合所述桉树发酵物、印楝种子和迷迭香叶,得含有桉树发酵物的组合物。
27.本发明利用混合菌对桉树料进行有氧发酵得桉树发酵物。本发明所述桉树料和混合菌的质量体积比优选为250g:7~8ml。本发明所述桉树料优选为桉树加工前或加工后的木质原料,更优选包括树皮、锯末、刨花、碎木块和木屑中的一种或多种,最优选为树皮。
28.本发明所述混合菌的菌种优选包括伊萨酵母菌、枯草芽孢杆菌和放线菌,将所述菌进行混合时,优选按照菌原液的方式进行混合。在本发明中,所述伊萨酵母菌原液、枯草芽孢杆菌原液和放线菌原液的体积比优选为7.4~7.6:1.9~2.1:0.4~0.6,进一步优选为7.5:2:0.5。本发明所述伊萨酵母菌原液中有效活菌数优选为0.8~1亿个/ml,进一步优选为0.8~0.9亿个/ml。本发明所述枯草芽孢杆菌原液中有效活菌数优选为0.8~1亿个/ml,进一步优选为0.8~0.9亿个/ml。本发明所述放线菌原液中有效活菌数优选为0.8~1亿个/ml,进一步优选为0.8~0.9亿个/ml。
29.本发明所述的伊萨酵母菌原液、枯草芽孢杆菌原液、放线菌原液均是由培养液加入对应的菌种组成,培养液不限于本发明所公开的配方,其它能达到类似效果的培养液也可以使用。在本发明具体实施例中,用于培养所述伊萨酵母菌、枯草芽孢杆菌或放线菌的培养液优选均包括如下质量百分含量的组分:蔗糖3%,硝酸钾0.1%,氯化钠0.01%,硫酸镁0.012%和余量的水。
30.本发明在进行有氧发酵时,优选将所述桉树料粉碎成纤维状,保持长度为0.2~
2.5cm,然后向其中添加混合菌并混合均匀。本发明所述有氧发酵的温度优选为常温;所述有氧发酵的时间优选为30~40d,进一步优选为35~40d。本发明对有氧发酵的具体方式没有严格要求,将所述桉树料与混合菌堆砌后在常温条件下自然发酵即可。
31.得桉树发酵物后,本发明混合所述桉树发酵物、印楝种子和迷迭香叶,得含有桉树发酵物的组合物。
32.本发明所述桉树发酵物、印楝种子和迷迭香叶的质量比为98.5~99.2:0.3~0.5:0.5~1,进一步优选为98.8~99.0:0.35~0.45:0.6~0.8。本发明所述印楝种子优选为颗粒状;所述印楝种子的粒度优选小于1cm。本发明优选将新鲜印楝种子干燥至含水率20~25%,接着将干燥后的印楝种子粉碎,得颗粒状印楝种子。本发明对所述粉碎的方式没有严格要求,常规进行即可。本发明对干燥印楝种子的方式没有严格要求,进行风干、荫干或以低于65℃的温度烘干即可。
33.本发明所述迷迭香叶优选为颗粒状;所述迷迭香叶的粒度优选小于1cm。本发明优选将新鲜迷迭香叶干燥至含水率20~25%,接着将干燥后的迷迭香叶粉碎,得颗粒状迷迭香叶。本发明对所述粉碎的方式没有严格要求,常规进行即可。本发明对干燥迷迭香叶的方式没有严格要求,进行风干、荫干或以低于65℃的温度烘干即可。
34.本发明利用上述制备方法制备含有桉树发酵物的组合物,保证了含有桉树发酵物的组合物的颗粒孔隙度和透气性,可使植株幼苗根系的生长与树皮有机肥颗粒交织在一起形成根团,运输和移栽过程不易散;并且所述含有桉树发酵物的组合物所含抑制物降解充分,养分释放完全,理化性质与泥炭土相似,且有机质和养分含量不低于泥炭土,肥力优良,可替代传统不可再生资源泥炭土作为适合于经济林木、经济作物和花卉药材施用的有机肥,便于运输,减少成本。在农作物和林木幼苗生长发育过程中使用含有桉树发酵物的组合物,能够为根际微生物提供丰富的营养,可显著缩短缓苗期,促进植株健壮生长,减少了化肥农药的使用。本发明得到的含有桉树发酵物的组合物具有有机育苗基质和生物有机肥的优点,能在保证幼苗正常生长发育,有效抑制土壤中杂草种子萌发。本发明实施例结果表明,所述含有桉树发酵物的组合物使杂草发生率降低29.41%~83.45%。
35.本发明还提供了含有桉树发酵物的组合物在制备杂草抑制剂中的应用,所述含有桉树发酵物的组合物中巨桉酚的浓度为200~1000mg/kg,优选为200~400mg/kg或450~700mg/kg或750~1000mg/kg,进一步优选为250~350mg/kg或500~650mg/kg或800~900mg/kg。本发明所述含有桉树发酵物的组合物的制备方法与上述制备方法相同,在此不作赘述。
36.本发明还提供了含有桉树发酵物的组合物在植物生长发育中的应用,所述含有桉树发酵物的组合物中巨桉酚的浓度为200~1000mg/kg,优选为200~400mg/kg或450~700mg/kg或750~1000mg/kg,进一步优选为250~350mg/kg或500~650mg/kg或800~900mg/kg。本发明所述含有桉树发酵物的组合物的制备方法与上述制备方法相同,在此不作赘述。
37.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促进植物生长的方法,优选包括将上述技术方案得到的含有桉树发酵物的组合物培育植物;所述含有桉树发酵物的组合物中巨桉酚的浓度为200~1000mg/kg,优选为200~400mg/kg或450~700mg/kg或750~1000mg/kg,进一步优选为250~350mg/kg或500~650mg/kg或800~900mg/kg。本发明所述植物优选包括作物或林木;所
述作物优选包括经济作物,进一步优选为青花菜或中草药;所述林木优选包括乔木,进一步优选为思茅松。
38.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说明,但是不能把它们理解为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定。
39.实施例1
40.一种含有桉树发酵物的组合物的制备方法,由如下步骤组成:
41.1.按照如下质量百分含量的组分配制培养液:
42.蔗糖4.5%,硝酸钾0.11%,氯化钠0.01%,硫酸镁0.014%和水95.366%。
43.2.伊萨酵母菌、枯草芽孢杆菌和放线菌分别在步骤1制备的培养液中培养至活菌数量0.8亿个/ml,按照伊萨酵母菌原液、枯草芽孢杆菌原液和放线菌原液体积比为7.4:2.1:0.5将三种原液混合,得混合菌液;
44.3.将桉树树皮粉碎成纤维状,且保持长度为2cm,然后向其中添加步骤2制备得到的混合菌液并混合均匀,每吨桉树料中混合菌液添加量为28升;
45.4.将步骤3得到的已添加混合菌液的桉树料,于常温条件下堆砌自然发酵40天,使桉树料中的巨桉酚含量为210mg/kg,得到发酵腐熟的桉树料;
46.5.将新鲜印楝种子在55℃的条件下干燥至含水率20%,接着将干燥后的印楝种子粉碎至粒度为0.5cm,得到印楝种子颗粒;
47.6.将新鲜迷迭香叶在55℃的条件下干燥至含水率20%,接着将干燥后的迷迭香干叶粉碎至粒度为0.5cm,得到迷迭香叶颗粒;
48.7.按重量百分比计,将步骤4得到的发酵腐熟的桉树料98.5%、步骤5得到的印楝种子颗粒0.5%、步骤6得到的迷迭香叶颗粒1%一起搅拌至混匀后,即得含有桉树发酵物的组合物;
49.测定上述含有桉树发酵物的组合物的理化指标,测定结果具体如下表1。
50.表1含有桉树发酵物的组合物的理化指标
51.[0052][0053]
由表1可以看出,经过发酵腐熟后,桉树料中的养分得以释放,有机质含量、氮磷钾等含量高。
[0054]
实施例2
[0055]
同实施例1,区别在于步骤4:将步骤3得到的已添加混合菌液的桉树料,于常温条件下堆砌自然发酵35天,使桉树料中的巨桉酚含量为530mg/kg,得到发酵腐熟的桉树料。
[0056]
测定上述含有桉树发酵物的组合物的理化指标,测定结果具体如下表2。
[0057]
表2含有桉树发酵物的组合物的理化指标
[0058]
[0059][0060]
由表2可以看出,经过发酵腐熟后,桉树料中的养分得以释放,有机质含量、氮磷钾等含量较高。
[0061]
实施例3
[0062]
同实施例1,区别在于步骤4:将步骤3得到的已添加混合菌液的桉树料,于常温条件下堆砌自然发酵30天,使桉树料中的巨桉酚含量为980mg/kg,得到发酵腐熟的桉树料。
[0063]
测定上述含有桉树发酵物的组合物的理化指标,测定结果具体如下表3。
[0064]
表3含有桉树发酵物的组合物的理化指标
[0065]
[0066][0067]
由表3可以看出,经过发酵腐熟后,桉树料中的有机质、氮磷钾等养分能够得到释放,但是养分的释放量相比实施例1和实施例2有所降低。
[0068]
对比例1
[0069]
同实施例1,区别在于步骤4:将步骤3得到的已添加混合菌液的桉树料,于常温条件下堆砌自然发酵45天,使桉树料中的巨桉酚含量为150mg/kg,得到发酵腐熟的桉树料。
[0070]
测定上述含有桉树发酵物的组合物的理化指标,测定结果具体如下表4。
[0071]
表4含有桉树发酵物的组合物的理化指标
[0072]
[0073][0074]
由表4可以看出,经过发酵腐熟后,桉树料中的养分得以释放,有机质含量、氮磷钾等含量高,但是巨桉酚的浓度为150mg/kg。
[0075]
对比例2
[0076]
同实施例1,区别在于步骤4:将步骤3得到的已添加混合菌液的桉树料,于常温条件下堆砌自然发酵25天,使桉树料中的巨桉酚含量为1100mg/kg,得到发酵腐熟的桉树料。
[0077]
测定上述含有桉树发酵物的组合物的理化指标,测定结果具体如下表5。
[0078]
表5含有桉树发酵物的组合物的理化指标
[0079]
[0080][0081]
由表5可以看出,经过发酵腐熟后,桉树料中的养分虽然能够得到释放,但是有机质含量、氮磷钾等含量不高,并且巨桉酚的浓度偏高。
[0082]
应用例1-1
[0083]
在大棚内使用实施例1得到的含有桉树发酵物的组合物进行蔬菜青花的漂浮育苗。育苗大棚内日最高温41℃,最低温9℃,平均温25.8℃,平均相对湿度64%,平均日光照时长11.4小时。
[0084]
具体的,于2019年3月18日,将实施例1得到的含有桉树发酵物的组合物填满10个162孔规格的漂浮育苗盘所有孔穴,每孔播种1粒种子。播种15天后统计青花种子发芽率为74.1%;待育苗期40天青花成苗后,每个育苗盘杂草数量1~4株,杂草发生率0.62%~2.47%。
[0085]
应用例1-2
[0086]
同应用例1-1,区别在于:将市售商品化泥炭土填满10个162孔规格的漂浮育苗盘所有孔穴,每孔播种1粒种子。播种15天后统计青花种子发芽率为青花种子发芽率62.5%,待育苗期40天青花成苗后,每个育苗盘杂草数量6~8株,杂草发生率3.70%~4.94%。
[0087]
应用例1-3
[0088]
同应用例1-1,区别在于:将对比例1得到的含有桉树发酵物的组合物填满10个162孔规格的漂浮育苗盘所有孔穴,每孔播种1粒种子。播种15天后统计青花种子发芽率72.8%,待育苗期40天青花成苗后,每个育苗盘杂草数量8-12株,杂草发生率4.94%~7.41%。
[0089]
应用例1-4
[0090]
同应用例1-1,区别在于:将对比例2得到的含有桉树发酵物的组合物填满10个162孔规格的漂浮育苗盘所有孔穴,每孔播种1粒种子。播种15天后统计青花种子发芽率13.0%,待育苗期40天青花成苗后,每个育苗盘杂草数量1-4株,杂草发生率0.62%~2.47%。
[0091]
通过比较应用例1-1、应用例1-2、应用例1-3和应用例1-4杂草发生情况可以看出,
相比市售商品化泥炭土,本发明实施例1得到的含有桉树发酵物的组合物能够在保证青花种子正常萌发的前提下,显著降低杂草发生,杂草发生率降低33.24%~87.45%;对比例1得到的含有桉树发酵物的组合物虽然能够保证种子的萌发,但是不能抑制杂草的生长;对比例2得到的含有桉树发酵物的组合物虽然能够抑制杂草发生,但是反而使种子的萌发率显著降低。
[0092]
应用例2-1
[0093]
在田间使用实施例2得到的含有桉树发酵物的组合物进行思茅松实生苗培育,实施地点海拔1300m,年平均气温18.9℃,年平均降雨量为1500mm。
[0094]
具体的,于2019年3月29日,将实施例2得到的含有桉树发酵物的组合物与红土按体积比3:7混匀后填满1000袋0.6l规格的无纺布营养袋,每个营养袋播种1粒种子,播种30天后统计思茅松种子发芽率为92.9%,每100个营养袋出现杂草5~12株,杂草发生率5%~12%。
[0095]
应用例2-2
[0096]
同应用例2-1,区别在于:在田间使用应用例2-1中的纯红土填满1000袋0.6l规格的无纺布营养袋,每个营养袋播种1粒种子,播种30天后统计思茅松种子发芽率为89.1%,每100个营养袋出现杂草17~30株,杂草发生率17%~30%。
[0097]
通过比较应用例2-1和应用例2-2可以看出,本发明实施例2得到的含有桉树发酵物的组合物能够在保证思茅松种子发芽率的前提下,显著降低杂草发生,杂草发生率降低29.41%~83.33%。
[0098]
应用例3-1
[0099]
在田间使用实施例3得到的含有桉树发酵物的组合物进行中药材雪胆的苗床育苗,实施地点海拔2400m,年平均气温13.6℃,年平均降雨量为1200mm。
[0100]
具体的,于2021年3月19日,在表面平整,面积为10m2,厚15-20cm的砂壤土基底苗床上平铺1-2cm实施例3得到的含有桉树发酵物的组合物,每平方米定植雪胆苗(块茎)400株。定植45天后统计杂草发生率,每1m2苗床出现杂草21~33株,杂草发生率5.25%~8.25%。
[0101]
应用例3-2
[0102]
同应用例3-1,区别在于:在表面平整,厚15-20cm的砂壤土基底苗床上再平铺砂壤土,每平方米定植雪胆苗(块茎)400株。定植45天后统计杂草发生率,每1m2苗床出现杂草56~74株,杂草发生率14%~18.5%。
[0103]
通过比较应用例3-1和3-2的育苗结果可以看出,本发明实施例3得到的含有桉树发酵物的组合物能够显著降低雪胆苗(块茎)种植过程中杂草发生,杂草发生率降低40.07%~71.62%
[0104]
本发明含有桉树发酵物的组合物兼具有机肥的适度肥效和育苗基质的稳定物理性状,在保证农作物和林木幼苗正常生长发育的同时可有效抑制土壤中杂草种子萌发,可降低育苗环节杂草发生率29.41%~83.45%,并且只有当含有桉树发酵物的组合物中巨桉酚含量在200~1000mg/kg范围时,才能达到促进幼苗生长,抑制杂草的效果,巨桉酚过低不能有效抑制杂草种子萌发,巨桉酚过高则会抑制农作物和林木幼苗生长发育。
[0105]
尽管上述实施例对本发明做出了详尽的描述,但它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
而不是全部实施例,人们还可以根据本实施例在不经创造性前提下获得其他实施例,这些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范围。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