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提高闽楠苗木生长能力的培育方法

2022-07-13 21:41: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涉及植物培育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提高闽楠苗木生长能力的培育方法。


背景技术:

2.闽楠俗称楠木;中国特有,闽楠木材具有芳香耐久,淡黄色,有香气,材质致密坚韧,不易反翘开裂,加工容易,削面光滑以及纹理美观等特点,同时闽楠也是国家二级珍稀渐危种,因此对闽楠苗木的培育刻不容缓,但现有的培育方法,闽楠苗木生长能力弱,且幼苗的成活率低,因此设计一种提高闽楠苗木生长能力的培育方法是很有必要的。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提高闽楠苗木生长能力的培育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提高闽楠苗木生长能力的培育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采种;步骤二,苗床整理;步骤三,浸泡处理;步骤四,定期喷水;步骤五,移苗;步骤六,移栽;
5.其中在上述步骤一中,首先选择20-30年生长强壮、无病虫害、杆形通直、冠型优美且进入结实盛期的母树进行采种处理,随后将采集得到的果实放置在清水中浸泡2-4h,随后进行搓皮处理,随后放入在清水中进行漂洗并挑选出空苞、有虫害以及不饱满的果实,随后将挑选后的果实放置在通风室中进行阴干处理,等待种壳水迹消失后即可进行播种或者储藏;
6.其中在上述步骤二中,选择排水良好、透气良好的地块作为播种用地,随后在播种用地上整理苗床;
7.其中在上述步骤三中,当到达适合的播种时间时,将步骤一中得到的种子放置在0.3%的多菌灵溶液中浸泡2-4h,随后将杀菌后的种子均匀的施撒在步骤二整理好的苗床上,且将种子种植在苗床的前两个星期利用熟石灰对苗床进行杀菌处理,随后在种子种植在苗床的前一天,在苗床上喷淋2g/l的高锰酸钾溶液进行杀菌处理,播种完成后在苗床上均匀的施撒细砂至种子厚度的1-1.5倍;
8.其中在上述步骤四中,在苗床上搭建遮阴网,且遮阴网距离苗床上种植的种子之间的距离为50-60cm,且在种植种子之后需定期的喷水处理保持苗床处于湿润的状态7-8d;
9.其中在上述步骤五中,当播种一定的时间后,待幼苗长出2-3片真叶时即可分批移苗处理,且移苗后的幼苗中含有一定量的苗床上的土,随后利用稻草或者小麦秸秆进行编织的编网进行捆扎处理;
10.其中在上述步骤六中,将装有幼苗的的编网底部喷洒生根剂,且生根剂是由吲哚丁酸和水混合配置而成,且吲哚丁酸和水的质量比为1∶100,随后进行挖穴处理,随后在种植穴位处放置40-50g的稻壳灰,随后在种植穴位处喷洒生根剂,且每个种植穴位处位置均喷洒生根剂的含量为50-60ml,随后将幼苗放置在种植穴位处,并利用土壤对编网进行掩埋
处理,同时在掩埋编网的过程中,留有1-2cm高的编网裸露在表面即可,随后按照常规方法对幼苗进行培育生长。
11.优选的,所述步骤二中,苗床的宽为1.1-1.3m,山地土壤的苗床高为15-20cm,田地土壤的苗床高度为18-25cm,相邻苗床之间产生的步道宽为22-28cm。
12.优选的,所述步骤三中,种子在苗床上的播种量为0.25-0.35kg/m2。
13.优选的,所述步骤四中,苗床的含水率为50-70%。
14.优选的,所述步骤五中,编网通过稻草或者小麦秸秆进行编织而成,且编网厚度为0.3-0.6cm,编网的透光率为35-45%。
15.优选的,所述步骤六中,幼苗种植有每6-7天喷洒一次水溶性氮肥,且水溶性氮肥的喷洒量为200-400ml/m2。
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该一种提高闽楠苗木生长能力的培育方法,利用稻草或者小麦秸秆对幼苗中残留的土进行包裹,改变了现有利用营养袋进行包裹的方式,有利于利用编网的腐蚀提供苗木所需的营养,便于苗木根部的生长,从而不仅提高了苗木移栽后的成活率,同时还提高了苗木的生长能力,同时在种植苗木前,利用熟石灰以及高锰酸钾溶液对种植穴位处进行杀菌处理,从而有利于苗木健康的生长。
附图说明
17.图1为本发明的方法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18.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19.请参阅图1,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提高闽楠苗木生长能力的培育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采种;步骤二,苗床整理;步骤三,浸泡处理;步骤四,定期喷水;步骤五,移苗;步骤六,移栽;
20.其中在上述步骤一中,首先选择20-30年生长强壮、无病虫害、杆形通直、冠型优美且进入结实盛期的母树进行采种处理,随后将采集得到的果实放置在清水中浸泡2-4h,随后进行搓皮处理,随后放入在清水中进行漂洗并挑选出空苞、有虫害以及不饱满的果实,随后将挑选后的果实放置在通风室中进行阴干处理,等待种壳水迹消失后即可进行播种或者储藏;
21.其中在上述步骤二中,选择排水良好、透气良好的地块作为播种用地,随后在播种用地上整理苗床,且苗床的宽为1.1-1.3m,山地土壤的苗床高为15-20cm,田地土壤的苗床高度为18-25cm,相邻苗床之间产生的步道宽为22-28cm;
22.其中在上述步骤三中,当到达适合的播种时间时,将步骤一中得到的种子放置在0.3%的多菌灵溶液中浸泡2-4h,随后将杀菌后的种子均匀的施撒在步骤二整理好的苗床上,且将种子种植在苗床的前两个星期利用熟石灰对苗床进行杀菌处理,随后在种子种植在苗床的前一天,在苗床上喷淋2g/l的高锰酸钾溶液进行杀菌处理,且种子在苗床上的播
种量为0.25-0.35kg/m2,播种完成后在苗床上均匀的施撒细砂至种子厚度的1-1.5倍;
23.其中在上述步骤四中,在苗床上搭建遮阴网,且遮阴网距离苗床上种植的种子之间的距离为50-60cm,且在种植种子之后需定期的喷水处理保持苗床处于湿润的状态7-8d,且苗床的含水率为50-70%;
24.其中在上述步骤五中,当播种一定的时间后,待幼苗长出2-3片真叶时即可分批移苗处理,且移苗后的幼苗中含有一定量的苗床上的土,随后利用稻草或者小麦秸秆进行编织的编网进行捆扎处理,且编网通过稻草或者小麦秸秆进行编织而成,且编网厚度为0.3-0.6cm,编网的透光率为35-45%;
25.其中在上述步骤六中,将装有幼苗的的编网底部喷洒生根剂,且生根剂是由吲哚丁酸和水混合配置而成,且吲哚丁酸和水的质量比为1∶100,随后进行挖穴处理,随后在种植穴位处放置40-50g的稻壳灰,随后在种植穴位处喷洒生根剂,且每个种植穴位处位置均喷洒生根剂的含量为50-60ml,随后将幼苗放置在种植穴位处,并利用土壤对编网进行掩埋处理,同时在掩埋编网的过程中,留有1-2cm高的编网裸露在表面即可,且幼苗种植有每6-7天喷洒一次水溶性氮肥,且水溶性氮肥的喷洒量为200-400ml/m2,随后按照常规方法对幼苗进行培育生长。
26.基于上述,本发明的优点在于,该发明使用时,利用稻草或者小麦秸秆对幼苗中残留的土进行包裹,改变了现有利用营养袋进行包裹的方式,有利于利用编网的腐蚀提供苗木所需的营养,同时在种植穴位处放置稻壳灰,同时在种植穴位处喷洒有生根剂,有利于利用稻壳灰吸附生根剂,便于苗木根部的生长,从而不仅提高了苗木移栽后的成活率,同时还提高了苗木的生长能力,同时在种植苗木前,利用熟石灰以及高锰酸钾溶液对种植穴位处进行杀菌处理,从而有利于苗木健康的生长。
27.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发明。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发明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