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肢体运动障碍者进行远程康复训练系统

2022-07-13 14:04:34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涉及康复器材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肢体运动障碍者进行远程康复训练系统。


背景技术:

2.康复器材主要就是帮助患者开展被动运动和日常活动,促进康复的设备。多数由不锈钢、铁、塑料、木材为材料,通过机加、焊接、注塑等生产工艺做成需要的零件,最后由几个或上百个零件拼装成康复器械,设计趋向智能化,康复器可以满足患者日常上下肢被动活动,定时电动翻身护理床可以满足日常翻身,电动轮椅可以满足行走、站立等,治疗师借助于一些器械对患者肢体功能作被动运动或手法训练,患者也可以利用器械进行自主训练或在治疗师的指导下训练等。
3.现有技术中大多通过设置有远程康复训练的医疗器械,通过医疗器械对患者的肢体进行相对应的康复训练,然而在患者训练到不同周期阶段时,医护人员往往需要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制定不同的康复训练方案,因此通过患者自主的单一使用医疗器械较为不便。
4.因此,如何系统的对患者进行远程康复训练是本领域技术人员目前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5.(一)发明目的
6.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肢体运动障碍者进行远程康复训练系统,以实现医护人员对患者更好的进行系统的康复治疗的目的。
7.(二)技术方案
8.为达到上述技术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肢体运动障碍者进行远程康复训练系统:
9.其包括患者信息收集模块、病情诊断及功能评定模块、治疗方案设计模块、康复运动跟进模块和复诊模块,所述患者信息收集模块与病情诊断及功能评定模块相连,所述病情诊断及功能评定模块与治疗方案设计模块相连,所述治疗方案设计模块与康复运动跟进模块相连,所述康复运动跟进模块与复诊模块相连。
10.优选的,所述治疗方案设计模块包括药物治疗模块和康复锻炼治疗模块,所述康复锻炼治疗模块包括药物辅助治疗单元、功能锻炼治疗单元和远程教学辅助治疗单元,所述康复运动跟进模块包括门诊判断模块和线上诊断模块,所述线上诊断模块包括问诊观察单元和视频观察单元,可以通过康复运动跟进模块对患者的康复训练情况进行了解,从而可以方便医护人员对患者进行康复方案的制定。
11.优选的,所述功能锻炼治疗单元包括箱体,所述箱体的内壁底端固定连接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撑板,所述箱体的左右两侧分别开设有第一空腔,
所述箱体的前后两侧分别开设有第二空腔。
12.优选的,所述箱体的内壁顶端左右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滑动限位槽,两个所述滑动限位槽内壁分别滑动连接有滑动块,两个所述滑动块的外壁底端分别固定连接有滑动外板,两个所述滑动外板的内壁分别滑动连接有滑动内板,两个所述滑动内板相对的一侧分别设置有用于对患者肢体进行康复锻炼的按压机构,两个所述滑动外板相背一侧的顶端分别固定连接有用于改变滑动外板位置的移动机构。
13.优选的,所述按压机构包括伺服电机,所述伺服电机的侧壁与滑动内板的侧壁固定连接,所述伺服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转动杆,所述转动杆远离伺服电机的一侧滑动连接有第二支撑板,可以通过伺服电机带动转动杆摆动,并通过转动杆进行击打。
14.优选的,所述第二支撑板侧壁的上下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伸缩杆,所述伸缩杆远离第二支撑板的一侧与滑动内板的侧壁固定连接,所述伸缩杆的外壁套接有第一缓冲弹簧,所述第一缓冲弹簧的一端与第二支撑板的侧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缓冲弹簧的另一端与滑动内板的侧壁固定连接。
15.优选的,所述第二支撑板远离伺服电机的一侧螺纹连接有多个均匀分布的按模块,两个所述滑动内板相背的一侧固定连接有限位把手,两个所述滑动外板的前后两侧分别螺纹连接有螺栓,两个所述滑动内板相背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限位把手,两个所述滑动外板的前后两侧分别螺纹连接有螺栓,两个所述螺栓分别贯穿相对应的滑动外板并抵住滑动内板,两个所述滑动限位槽的内壁侧边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二缓冲弹簧。
16.优选的,所述移动机构包括转动限位槽,所述转动限位槽的外壁与滑动外板的侧壁固定连接,所述转动限位槽的内部滑动连接有转动板,所述转动板的侧壁固定连接有螺纹限位杆,所述螺纹限位杆的外壁与箱体的侧壁螺纹连接,所述螺纹限位杆的外壁螺纹连接有第三支撑板,所述第三支撑板的顶端与滑动限位槽的外壁底端固定连接。
17.优选的,所述螺纹限位杆远离转动板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防滑旋钮,所述防滑旋钮位于箱体的外侧,所述箱体开设有与螺纹限位杆相对应的第一螺纹孔,所述第三支撑板开设有与螺纹限位杆相对应的第二螺纹孔。
18.从以上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9.1:本发明通过设置有治疗方案设计模块和康复运动跟进模块,可以分别通过药物治疗模块、康复锻炼治疗模块进行治疗方案的设计,另外通过康复运动跟进模块内的门诊判断模块和线上诊断模块对患者的康复运动进行相对应的跟进,符合患者的实际需求,并且通过设置有伺服电机,可以通过伺服电机和转动杆对第二支撑板以及按模块进行击打,通过按模块对患者的肢体进行功能训练,此外通过设置有滑动内板和滑动外板,可以对第二支撑板的位置进行调整,从而增加对患者肢体关节活动度的范围。
20.2:本发明通过设置有螺纹限位杆,可以通过螺纹限位杆和转动板对滑动外板的位置进行调整,从而可以改变第二支撑板和按模块的横向位置,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调整按模块按摩的位置,方便了患者的使用。
附图说明
21.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
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22.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肢体运动障碍者进行远程康复训练系统的示意图。
23.图2为本发明提供的康复治疗模块的内容示意图。
24.图3为本发明提供的线上诊断模块的内容结构示意图。
25.图4为本发明提供的康复锻炼治疗模块的装置外观结构示意图。
26.图5为图4的部分剖面结构示意图。
27.图6为图5的a部分放大结构示意图。
28.图7为图5的b部分放大结构示意图。
29.图8为本发明提供的右侧滑动外板和滑动内板的外观结构示意图。
30.附图说明:1、患者信息收集模块;2、病情诊断及功能评定模块;3、治疗方案设计模块;4、康复运动跟进模块;5、复诊模块;6、滑动外板;7、滑动内板;8、伺服电机;9、转动杆;10、第二支撑板;11、按模块;12、伸缩杆;13、第一缓冲弹簧;14、第二缓冲弹簧;15、转动限位槽;16、转动板;17、螺纹限位杆;18、第三支撑板;19、防滑旋钮;20、限位把手;21、螺栓;22、箱体; 23、支撑柱;24、第一支撑板;25、滑动限位槽;26、滑动块;27、药物辅助治疗单元;28、功能锻炼治疗单元;29、门诊判断模块;30、线上诊断模块;31、药物治疗模块;32、康复锻炼治疗模块;33、远程教学辅助治疗单元;34、问诊观察单元;35、视频观察单元。
具体实施方式
31.下文的描述本质上仅是示例性的而并非意图限制本公开、应用及用途。应当理解,在所有这些附图中,相同或相似的附图标记指示相同的或相似的零件及特征。各个附图仅示意性地表示了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构思和原理,并不一定示出了本公开各个实施方式的具体尺寸及其比例。在特定的附图中的特定部分可能采用夸张的方式来图示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相关细节或结构。
32.参照图1-8:
33.实施例一
34.一种肢体运动障碍者进行远程康复训练系统,包括患者信息收集模块1、病情诊断及功能评定模块2、治疗方案设计模块3、康复运动跟进模块4和复诊模块5,患者信息收集模块1与病情诊断及功能评定模块2相连,病情诊断及功能评定模块2与治疗方案设计模块3相连,治疗方案设计模块3与康复运动跟进模块4相连,康复运动跟进模块4与复诊模块5相连。
35.需要介绍的是,治疗方案设计模块3包括药物治疗模块31和康复锻炼治疗模块32,康复锻炼治疗模块32包括药物辅助治疗单元27、功能锻炼治疗单元 28和远程教学辅助治疗单元33,康复运动跟进模块4包括门诊判断模块29和线上诊断模块30,线上诊断模块30包括问诊观察单元34和视频观察单元35。
36.具体的,功能锻炼治疗单元28包括箱体22,箱体22的内壁底端固定连接有支撑柱23,支撑柱23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撑板24,箱体22的左右两侧分别开设有第一空腔,箱体22的前后两侧分别开设有第二空腔。
37.更具体的,箱体22的内壁顶端左右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滑动限位槽25,两个滑动限位槽25内壁分别滑动连接有滑动块26,两个滑动块26的外壁底端分别固定连接有滑动外
板6,两个滑动外板6的内壁分别滑动连接有滑动内板7,两个滑动内板7相对的一侧分别设置有用于对患者肢体进行康复锻炼的按压机构,两个滑动外板6相背一侧的顶端分别固定连接有用于改变滑动外板6位置的移动机构。
38.需要说明的是,通过设置有康复锻炼治疗模块32,可以通过康复锻炼治疗模块32内的药物辅助治疗单元27、功能锻炼治疗单元28和远程教学辅助治疗单元33多方面的对患者进行康训练,从而提高了患者的康复训练效率。
39.值得一提的是,医护人员通过线上诊断模块30内的问诊观察单元34和视频观察单元35对患者的康复情况进行了解,方便制定后续的治疗方案,可以有效提高康复效率。
40.实施例二
41.一种肢体运动障碍者进行远程康复训练系统,其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按压机构包括伺服电机8,伺服电机8的侧壁与滑动内板7的侧壁固定连接,伺服电机8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转动杆9,转动杆9远离伺服电机8的一侧滑动连接有第二支撑板10。
42.具体的,第二支撑板10侧壁的上下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伸缩杆12,伸缩杆 12远离第二支撑板10的一侧与滑动内板7的侧壁固定连接,伸缩杆12的外壁套接有第一缓冲弹簧13,第一缓冲弹簧13的一端与第二支撑板10的侧壁固定连接,第一缓冲弹簧13的另一端与滑动内板7的侧壁固定连接。
43.更具体的,移动机构包括转动限位槽15,转动限位槽15的外壁与滑动外板6 的侧壁固定连接,转动限位槽15的内部滑动连接有转动板16,转动板16的侧壁固定连接有螺纹限位杆17,螺纹限位杆17的外壁与箱体22的侧壁螺纹连接,螺纹限位杆17的外壁螺纹连接有第三支撑板18,第三支撑板18的顶端与滑动限位槽25的外壁底端固定连接。
44.进一步的,第二支撑板10远离伺服电机8的一侧螺纹连接有多个均匀分布的按模块11,两个滑动内板7相背的一侧固定连接有限位把手20,两个滑动外板6的前后两侧分别螺纹连接有螺栓21,两个滑动内板7相背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限位把手20,两个滑动外板6的前后两侧分别螺纹连接有螺栓21,两个螺栓21 分别贯穿相对应的滑动外板6并抵住滑动内板7,两个滑动限位槽25的内壁侧边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二缓冲弹簧14。
45.更进一步的,螺纹限位杆17远离转动板16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防滑旋钮19,防滑旋钮19位于箱体22的外侧,箱体22开设有与螺纹限位杆17相对应的第一螺纹孔,第三支撑板18开设有与螺纹限位杆17相对应的第二螺纹孔。
46.需要说明的是,通过设置有按模块11,在通过第二支撑板10改变按模块11 位置时,可以通过按模块11对患者的肢体进行功能训练,其中通过伺服电机8 改变转动杆9的位置,并在转动杆9上下波动的同时,通过转动杆9对第二支撑板10的侧壁进行击打,继而改变第二支撑板10的位置。
47.另外,通过设置有伸缩杆12,可以在第二支撑板10位置改变的同时,通过伸缩杆12对第二支撑板10进行分压,此外在伸缩杆12伸缩的同时,第一缓冲弹簧13的状态发生相对应的改变。
48.工作原理:首先通过患者信息收集模块1对患者的身体情况进行大概的了解,接着通过病情诊断及功能评定模块2对患者进行病情诊断,并根据诊断结果通过治疗方案设计模块3内的药物治疗模块31和康复锻炼治疗模块32制定相对应的治疗方案设计,接着通过康复运动跟进模块4内的门诊判断模块29和线上诊断模块30,并通过线上诊断模块30内的
问诊观察单元34和视频观察单元35 对患者的康复情况进行了解并进行相对应的诊断,最后通过复诊模块5对一段时期康复锻炼之后的患者进行复诊。
49.其中通过康复锻炼治疗模块32对患者进行康复锻炼时,分别通过药物辅助治疗单元27、功能锻炼治疗单元28和远程教学辅助治疗单元33对患者进行多方面的康复护理,当使用功能锻炼治疗单元28对患者进行护理时,患者将需要康复训练的肢体放置于第一支撑板24上方,接着根据需求旋动防滑旋钮19,从而带动螺纹限位杆17在第三支撑板18和箱体22内转动,此时转动限位槽15 在转动板16内转动,从而改变滑动外板6的位置,与此同时,滑动块26在滑动限位槽25内滑动,并可通过第二缓冲弹簧14对滑动块26在必要时进行缓冲,此外拉动限位把手20,可以在滑动内板7调整到合适位置后,通过螺栓21对滑动外板6和滑动内板7限位。
50.接着,伺服电机8开始工作,从而驱动转动杆9转动,继而通过转动杆9 对第二支撑板10进行推动,在第二支撑板10通过按模块11对患者的肢体进行康复训练时,伸缩杆12发生伸缩,并且第一缓冲弹簧13的状态发生改变,需要注意的是,其中伺服电机8提前设定编码,因此转动杆9仅能实现上下周期性的摇摆,通过转动杆9对第二支撑板10进行击打,从而通过第二支撑板10和按模块11对患者的肢体进行功能训练。
51.上文中参照优选的实施例详细描述了本公开所提出的方案的示范性实施方式,然而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理解的是,在不背离本公开理念的前提下,可以对上述具体实施例做出多种变型和改型,且可以对本公开提出的各种技术特征、结构进行多种组合,而不超出本公开的保护范围,本公开的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确定。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