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便携式多功能担架

2022-07-13 12:35:03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属于急救设施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便携式多功能担架。


背景技术:

2.目前,应用于搜救或救援任务的担架多为折叠式担架,现有担架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3.(1)舒适度不足:传统担架多为金属制品或树脂材料制作的折叠担架,因其结构坚硬,伤员体验差,舒适度欠佳。
4.(2)使用地域受限:现有担架多为平垫地用,在道路条件差或水际滩涂地带、树木密集地带,因地形复杂、搬运过程容易出现失误而造成伤员二次受伤。
5.(3)操作不方便:现有担架虽然采用折叠结构,但展开程序较为繁琐,配备说明书后仍需训练使用,且一般需两人以上协作展开。
6.(4)后送不安全:传统担架为防止伤员在运送途中掉落,在其边缘仅设计了绑带,固定伤员不够安全。
7.(5)功能单一:除搬运伤员外,在救援场所以外的场合均不方便使用,用途较单一。
8.因此,急需一种操作方便、安全可靠且地域适应性强、舒适度高、功能多的便携式担架,以满足携带方便、多用途使用的目的。


技术实现要素:

9.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提供一种便携式多功能担架,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担架舒适度差、应用地域受限、操作不方便、功能单一、使用不方便的技术问题。
10.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11.一种便携式多功能担架,包括充气式担架本体,所述担架本体的四周设有防护凸沿,所述担架本体前端防护凸沿的外侧设有拖拽结构,所述担架本体的前部上表面设有与伤员头部相对应的气枕,所述担架本体的两侧凸沿外侧均设有两个以上的把手;所述担架本体与气枕均设有能够与气泵相连的气嘴,用于对担架本体及气枕充气。
12.优选的,所述防护凸沿内侧的担架本体上表面设有防护层、底部设有耐磨层,所述担架本体四周的防护凸沿由四个圆柱形气柱围拢而成,所述防护层的内部并列设置若干个长条形圆柱气囊,所述担架本体前后两端的气柱分别与圆柱气囊及其两侧的气柱并联连通。
13.优选的,还包括三根捆扎带,所述捆扎带的两端与担架本体两侧气柱的里侧防护层相连。
14.优选的,所述担架本体的前端气柱上设有气嘴,后端气柱上设有排气阀;前端气柱与圆柱气囊及其两侧气柱的连通处、圆柱气囊及其两侧的气柱与后端气柱的连通处均设有止回阀。
15.优选的,所述气枕的底部与担架本体通过魔术贴相连;所述气枕的气嘴通过带有
止回阀的支管与前端气柱连通,所述气枕上设有排气阀。
16.优选的,所述气柱、防护层及耐磨层的材质均为pvc防水材料。
17.优选的,所述把手为四个、且两两设置于两侧凸沿的外侧表面上;所述拖拽结构为横向拉环,所述拉环的两端与前端气柱的外表面相连。
18.优选的,所述把手及拉环上均包裹橡胶套。
19.优选的,所述担架本体两侧气柱的外侧表面上设有荧光条。
20.优选的,还包括外包装袋、充电器,所述气泵为电动充气泵,所述担架本体、电动充气泵及充电器均能够置于外包装袋内。
21.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产生的有益效果在于: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通过气泵对担架本体进行充气,可提高伤员的舒适度,同时也方便漂浮在水域中,以及在水际滩涂地带拖行,借助前端防护凸沿外侧的拖拽结构可方便单人拖拽;借助担架本体四周的防护凸沿能够避免伤员滑落,并通过在担架本体前部上表面设置气枕,可根据需要对气枕进行充气;通过两侧凸沿外侧的把手方便多人抬行;充气的担架本体在非救援时可充当床垫使用,可多用途使用。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便于操作,尤其适用于水际滩涂道路崎岖地带,可单人完成展开、撤收及救援,安全后送,个人出行也可使用,为应急救援提供保障。另外,可作为气垫应用在不同场所,功能多样。
附图说明
22.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便携式多功能担架的结构示意图;
23.图2是图1中担架本体及气枕的断面示意图;
24.图中:1-担架本体,2-气枕,3-把手,4-防护层,5-耐磨层,6-气柱,7-气囊,8-捆扎带,9-气嘴,10-排气阀,11-支管,12-拉环,13-橡胶套,14-荧光条。
具体实施方式
25.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26.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便携式多功能担架,包括充气式担架本体1,所述担架本体1的四周设有防护凸沿,避免伤员从担架上滑落;所述担架本体1前端防护凸沿的外侧设有拖拽结构,方便单人拖行;所述担架本体1的前部上表面设有与伤员头部相对应的气枕2,所述担架本体1的两侧凸沿外侧均设有两个以上的把手3,方便多人抬行;所述担架本体1与气枕2均设有能够与气泵相连的气嘴,用于对担架本体1及气枕2充气。气枕充气后方便支撑头部,提高舒适度;若伤情不允许抬高头部,气枕不充气即可。
27.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如图1、2所示,所述防护凸沿内侧的担架本体1上表面设有防护层4、底部设有耐磨层5,所述担架本体1四周的防护凸沿由四个圆柱形气柱6围拢而成,所述防护层4的内部并列设置若干个长条形圆柱气囊7,所述担架本体1前后两端的气柱6分别与圆柱气囊7及其两侧的气柱6并联连通。其中,所述担架本体1的前端气柱上设有气嘴9,后端气柱上设有排气阀10;前端气柱与圆柱气囊及其两侧气柱的连通处、
圆柱气囊及其两侧的气柱与后端气柱的连通处均设有止回阀。采用止回阀可避免充气后的气柱及气囊中的空气在充满后发生回流;同时多个气囊并列布置,能够在其中一个气囊破损后不影响担架本体的使用。
28.作为一种优选结构,如图1、2所示,还包括三根捆扎带8,所述捆扎带8的两端与担架本体1两侧气柱6的里侧防护层4相连。采用捆扎带可将伤员固定在担架上,进一步避免伤员在运送过程中从担架上掉落,方便快速行军。另外,还可根据需要携带多根单独的捆扎带作为备用,方便在拖行时与拉手配合。
29.具体制作时,所述气枕2的底部与担架本体1通过魔术贴相连,可根据需要装卸气枕;所述气枕2的气嘴通过带有止回阀的支管11与前端气柱连通,所述气枕2上设有排气阀。在气柱充气后,打开气嘴可通过支管对气枕进行充气,借助止回阀避免气枕漏气;在因脊椎骨折等伤情不能用气枕时,可通过排气阀放气或者不充气,直接粘在原位即可。
30.另外,所述气柱6、防护层4及耐磨层5的材质均为pvc防水材料。采用pvc防水材料可提高担架的耐磨性能,富有弹性及柔韧性,同时对担架上的伤员起到防水保护作用。具体制作时,pvc防水材料可采用多种颜色,诸如橙色、红色或荧光绿等,提高在野外救援时的辨识度。
31.进一步优化上述技术方案,为了方便多人抬行担架,如图1所示,将把手3设计为四个,四个把手两两设置于两侧凸沿的外侧表面上;所述拖拽结构为横向拉环12,所述拉环12的两端与前端气柱的外表面相连;把手3及拉环12上均包裹橡胶套13,如图1所示。具体制作时,把手及拉手可采用尼龙绑带制作,坚实耐用。借助橡胶套可提高拖行及抬行人员手部与把手或拉手之间摩擦力,避免手滑脱及磨手。
32.作为一种优选方案,如图1所示,所述担架本体1两侧气柱的外侧表面上设有荧光条14。采用该结构尤其适用于夜晚营救伤员或便于发现并协助救援
33.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还包括外包装袋、充电器,所述气泵为电动充气泵,所述担架本体、电动充气泵及充电器均能够置于外包装袋内。在不用时可折叠收纳在外包装袋内,形状类似圆柱形,方便携带;充气展开后约为2*0.8m气垫床样式,能够满足一个成年人躺在上面。可利用电动充气泵对其快速充气,借助充气可对电动充气泵进行充电,满足野外长时间使用的需求
34.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功能多样的优点,担架本体上的气枕可根据需要选择充气与否;前端的横向拉环方便单人实施救援时拖拉伤员,利用捆扎带将伤员固定在担架本体上,避免从担架上掉落;或者利用单独的捆扎带连接拉环,方便在水际滩涂地带拖运。因担架本体内充入空气,可在水域中浮动,相当于洪涝灾害救援中的小型救生艇,非救援使用时可担当充分床垫等,可多用途使用,应用更灵活。
35.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