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用于眩晕症诊疗系统的头枕调节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2-07-13 12:28:53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眩晕症诊疗系统的头枕调节装置。


背景技术:

2.前庭系统包含两种感觉器官:半规管和耳石器官。其中,半规管感受角加速度,为头部转动时的凝视稳定提供中枢眼动反射。耳石器官,包括椭圆囊和球囊,可以感受线性加速度,为位置稳定提供前庭脊髓反射。耳石器官作为重力-惯性力合力的感受器,可以感受空间方位。正常情况下耳石是附着于耳石膜上的,由于头部外伤、或者年老局部结构退化等原因,耳石器内的耳石从原来的位置上脱落,并在内耳内被称作为内淋巴的液体里游动。当人体头位变化时,这些半规管亦随之发生位置变化,沉伏的耳石就会随着液体的流动而运动,从而刺激半规管毛细胞,导致机体发生强烈性眩晕,时间一般较短,数秒至数分钟,可周期性加重或缓解。病程时间长短不一。此病症被称为耳石症又称为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是指头部迅速运动至某一特定头位时出现的短暂阵发性发作的眩晕和眼震。
3.现有的眩晕症诊疗系统,在进行诊疗时,头枕的位置不可调,导致头枕不能紧贴于的患者头部,因此,造成患者的治疗体验不佳或者治疗效果差等影响,因此,急需一种用于眩晕症诊疗系统的头枕调节装置,改善以上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4.因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眩晕症诊疗系统的旋转调心装置,利用第一扭矩杆和第二扭矩杆的铰接旋转,实现头枕支架在主体支架上的位置调节,结构简单,易于操作。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眩晕症诊疗系统的头枕调节装置,包括头枕支架、主体支架、第一扭矩杆、第二扭矩杆和转轴支座;
6.所述头枕支架与主体支架一侧设置的滑动装置连接;所述主体支架的另一侧设有转轴支座,所述转轴支座与第二扭矩杆转动连接;所述第一扭矩杆与第二扭矩杆铰接;所述第一扭矩杆与头枕支架转动连接;所述头枕支架上设置软包头枕。
7.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头枕支架包括一个支架横梁和两个固定板;两个所述固定板分别设置在支架横梁的左右两端。
8.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固定板上包覆有软包头枕。
9.进一步,优选的,所述滑动装置包括第一滑轨、第二滑轨、第一滑块和第二滑块;所述第一滑轨、第二滑轨平行设置在主体支架的一侧,所述第一滑块的自由端嵌套在第一滑轨内自由滑动,所述第二滑块的自由端嵌套在第二滑轨内自由滑动。
10.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第一滑块和第二滑块的固定端分别与头枕支架刚性连接。
11.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第一滑轨和第二滑轨为均为t形长槽;所述第一滑块和第二滑块均为t形凸起。
12.进一步,优选的,所述转轴支座固定在第一滑轨外侧。
13.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第一扭矩杆通过第一转轴与头枕支架连接,所述第二扭矩杆通过第二转轴与转轴支座连接。
14.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第一扭矩杆与第二扭矩杆,通过扭矩铰链铰接。
15.进一步,所述头枕支架的重量产生的扭矩小于扭矩铰链的扭矩阈值。
16.本申请公开的用于眩晕症诊疗系统的头枕调节装置,相比于现有技术,至少具有以下优点:
17.1、本申请提供的用于眩晕症诊疗系统的头枕调节装置,在头枕支架与主体支架之间设置了第一扭矩杆、第二扭矩杆和转轴支座,利用第一扭矩杆和第二扭矩杆的铰接旋转,实现头枕支架在主体支架上的位置调节,结构简单,易于操作。
18.2、本申请提供的用于眩晕症诊疗系统的头枕调节装置,第一扭矩杆和第二扭矩杆之间通过扭矩铰链连接,头枕支架的重量产生的扭矩小于扭矩铰链的扭矩阈值。当用户停止推动头枕支架时,维持头枕支架保持在当前位置不掉落,可以根据不同用户需求,保持在适当位置,保障了用户诊疗的准确性。
19.3、本申请提供的用于眩晕症诊疗系统的头枕调节装置,在头枕采用提高了用户体验的舒适感。
附图说明
20.图1为本实用新型是实力提供的用于眩晕症诊疗系统的头枕调节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21.图中:
22.101-第一滑轨,102-第二滑轨,201-第一滑块,202-第二滑块,3-固定板,301-支架横梁,401-第一扭矩杆,402-第二扭矩杆,5-扭矩铰链,6-转轴支座,7-软包头枕。
具体实施方式
23.以下通过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24.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一方面实施例提供的用于眩晕症诊疗系统的头枕调节装置,包括头枕支架、主体支架、第一扭矩杆401、第二扭矩杆402和转轴支座6;头枕支架与主体支架一侧设置的滑动装置连接;头枕支架包括一个支架横梁301和两个固定板3;两个所述固定板3分别设置在支架横梁301的左右两端。所述固定板301上包覆有软包头枕7。
25.所述主体支架的另一侧设有转轴支座6,所述转轴支座6与第二扭矩杆402转动连接;所述第一扭矩杆401与第二扭矩杆402铰接;所述第一扭矩杆401与头枕支架转动连接;所述头枕支架上设置软包头枕7。
26.所述滑动装置包括第一滑轨101、第二滑轨102、第一滑块201和第二滑块202;所述第一滑轨101、第二滑轨102平行设置在主体支架的一侧,所述第一滑块201的自由端嵌套在第一滑轨101内自由滑动,所述第二滑块202的自由端嵌套在第二滑轨102内自由滑动。
27.第一滑块201和第二滑块202的固定端分别与头枕支架刚性连接。具体的与支架横梁301刚性连接。优选的,所述第一滑轨和第二滑轨为均为t形长槽;所述第一滑块和第二滑块均为t形凸起。
28.所述转轴支座6固定在第一滑轨101外侧。所述第一扭矩杆401通过第一转轴与头枕支架连接,所述第二扭矩杆402通过第二转轴与转轴支座6连接。
29.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第一扭矩杆401通过第一转轴与头枕支架的支架横梁连接,所述第一扭矩杆401与第二扭矩杆402,通过扭矩铰链铰接,需要说明的是,所述头枕支架的重量产生的扭矩小于扭矩铰链的扭矩阈值。
30.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用于眩晕症诊疗系统的头枕调节装置,使用时,用户向上推动软包头枕,第一滑块、第二滑块受力相对于第一滑轨和第二滑轨,向上滑动,因此,软包头枕连同支架横梁一同向上滑动,此时,第一扭矩杆跟随支架横梁,也具有向上运动趋势,因此,第一扭矩杆绕第一转轴顺时针旋转,第二扭矩杆绕第二转轴逆时针旋转,当力矩超过设定的扭矩阈值时与第一扭矩杆和第二扭矩杆连接的扭矩铰链随之转动;当用户停止推动头枕支架时,扭矩铰链停止转动,此时头枕支架的重量产生的扭矩小于扭矩铰链的扭矩阈值,头枕支架连同第一滑块、第二滑块和软包头枕保持在当前位置。
31.显然,上述实施例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实用新型创造的保护范围之中。


技术特征:
1.一种用于眩晕症诊疗系统的头枕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头枕支架、主体支架、第一扭矩杆、第二扭矩杆和转轴支座;所述头枕支架与主体支架一侧设置的滑动装置连接;所述主体支架的另一侧设有转轴支座,所述转轴支座与第二扭矩杆转动连接;所述第一扭矩杆与第二扭矩杆铰接;所述第一扭矩杆与头枕支架转动连接;所述头枕支架上设置软包头枕。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眩晕症诊疗系统的头枕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头枕支架包括一个支架横梁和两个固定板;两个所述固定板分别设置在支架横梁的左右两端。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眩晕症诊疗系统的头枕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上包覆有软包头枕。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眩晕症诊疗系统的头枕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装置包括第一滑轨、第二滑轨、第一滑块和第二滑块;所述第一滑轨、第二滑轨平行设置在主体支架的一侧,所述第一滑块的自由端嵌套在第一滑轨内自由滑动,所述第二滑块的自由端嵌套在第二滑轨内自由滑动。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眩晕症诊疗系统的头枕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滑块和第二滑块的固定端分别与头枕支架刚性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眩晕症诊疗系统的头枕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滑轨和第二滑轨为均为t形长槽;所述第一滑块和第二滑块均为t形凸起。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眩晕症诊疗系统的头枕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支座固定在第一滑轨外侧。8.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用于眩晕症诊疗系统的头枕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扭矩杆通过第一转轴与头枕支架连接,所述第二扭矩杆通过第二转轴与转轴支座连接。9.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用于眩晕症诊疗系统的头枕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扭矩杆与第二扭矩杆,通过扭矩铰链铰接。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用于眩晕症诊疗系统的头枕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头枕支架的重量产生的扭矩小于扭矩铰链的扭矩阈值。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眩晕症诊疗系统的头枕调节装置,包括头枕支架、主体支架、第一扭矩杆、第二扭矩杆和转轴支座;所述头枕支架与主体支架一侧设置的滑动装置连接;所述主体支架的另一侧设有转轴支座,所述转轴支座与第二扭矩杆转动连接;所述第一扭矩杆与第二扭矩杆铰接;所述第一扭矩杆与头枕支架连接;所述头枕支架上设置软包头枕。利用第一扭矩杆和第二扭矩杆的铰接旋转,实现头枕支架在主体支架上的位置调节,结构简单,易于操作。易于操作。易于操作。


技术研发人员:欧阳溢 屈寅弘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上海志听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12.29
技术公布日:2022/7/12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