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高效CO燃烧炉的制作方法

2022-07-13 11:06:21 来源:中国专利 TAG:

一种高效co燃烧炉
技术领域
1.本技术涉及燃烧炉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高效co燃烧炉。


背景技术:

2.co催化燃烧炉又称为co催化燃烧炉,对废气中的co进行燃烧再利用,燃烧分解时产生的热能可以再回收利用,节约能源。
3.相关技术可参考授权公告号为cn204786391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其公开了一种燃烧炉,包括基座和设置在所述基座上的炉体,炉体内设有密闭的燃烧室,炉体上设有与所述燃烧室相连通的进气口和燃料管,燃烧室内设置有与燃料管相连接的燃烧器,炉体上还设有与燃烧室相连通的若干根输热管,燃烧室内还设置有若干块金属板,使用时燃烧器将燃气喷至所述金属板进行燃烧。
4.针对上述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存在有以下缺陷:co燃烧炉内氧气不足时,co未能充分燃烧,降低co燃烧率的产能效率,同时未充分燃烧的co排到空气中会对环境产生污染,使工作人员中毒。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提高co燃烧效率,减少co排放的可能性,本技术提供一种高效co燃烧炉。
6.一种高效co燃烧炉,包括炉体,所述炉体的侧壁固设有进气管和出气管,出气管和进气管分别位于炉体两侧,所述炉体内设有燃烧室,燃烧室靠近出气管设置,且燃烧室内设有加热丝,所述炉体内设有用于收集热量的热量交换器,热量交换器位于内燃烧室上方,所述炉体设有助燃管,助燃管穿设于炉体,且助燃管的一端位于燃烧室内,助燃管内通有氧气。
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co通过进气管进入燃烧室内,燃烧室内的加热丝对进入的co气体进行加热,从而达到co的燃点,使co燃烧,炉体上方的能量交换器将co燃烧产生的热量收集,助燃管内通过氧气,氧气具有助燃性,使co充分燃烧,提高co燃烧效率,减少co排放到环境中的可能性,减少一氧化碳对环境的污染。
8.可选的,所述炉体设有吸附箱,吸附箱位于出气管远离炉体的一端设置,所述吸附箱内设有活性炭。
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燃烧室中其他废气燃烧会产生烟雾颗粒和异味,燃烧后的气体经过吸附箱内活性炭的吸附,减少了排出气体中烟雾颗粒的含量和杂质,减少了排出气对空气的污染。
10.可选的,所述吸附箱设有滑动板,滑动板沿竖直方向设置,且滑动板的两侧与吸附箱侧壁沿竖直方向滑动连接。
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吸附箱可通过滑动板对吸附箱内的活性炭进行更换,向上滑动滑动板,使吸附箱侧壁与环境连通,将活性炭取出,更换新的活性炭,将滑动板向下滑动,使滑动板的下端与吸附箱下端相抵触,吸附箱处于密闭空间,减少排出气体从吸附箱
内排出的可能性。
12.可选的,所述炉体设有滤网,滤网沿竖直方向设置,且滤网位于进气管内。
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废气进入炉体时,滤网将废气中的粉尘过滤,减少co燃烧时杂质的产生,提高co燃烧炉的燃烧效果。
14.可选的,所述炉体内设有预热室,预热室靠近进气管设置,预热室内设有加热气体的加热丝,且预热室和燃烧室连通设置。
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预热室内的加热丝对进入燃烧室内的气体进行加热,使进入燃烧室的气体温度较高,加快气体在燃烧室加热达到燃点的速度,预热室的设置可加快co在燃烧室内的燃烧效率,加快热量的产生。
16.可选的,所述炉体内设有温度探测器,温度探测器的一端穿设于炉体位于燃烧室内。
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温度探测器可测量燃烧室内的温度,使燃烧室内温度保持在一氧化碳的燃点之上,通过温度计检测燃烧室内的温度,温度探测器位于炉体外的一端可显示燃烧室示数,调控加热丝加热,从而调节燃烧室内的温度。
18.可选的,所述助燃管设有用于调节氧气进出量的阀门,阀门靠近炉体外壁设置。
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氧气具有助燃作用,使燃烧室内的一氧化碳燃烧更充分,阀门的设置可调节氧气通过进入燃烧室的含量,使燃烧室内氧气和一氧化碳的配比含量控制在爆炸上限以上,减少燃烧室爆炸的可能性。
20.可选的,所述炉体外壁设有隔热层,隔热层套设于炉体外,且隔热层与炉体外壁固定连接。
2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隔热层对炉体具有保温作用,可减少燃烧室内温度的散失,有利于保持燃烧率内温度的稳定性,从而实现对一氧化碳的燃烧的稳定性。
22.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技术效果:
23.1. co通过进气管进入燃烧室内,燃烧室内的加热丝对进入的co气体进行加热,从而达到co的燃点,使co燃烧,炉体上方的能量交换器将co燃烧产生的热量收集,助燃管内通过氧气,氧气具有助燃性,使co充分燃烧,提高co燃烧效率,减少co排放到环境中的可能性,减少一氧化碳对环境的污染;
24.2. 吸附箱可通过滑动板对吸附箱内的活性炭进行更换,向上滑动滑动板,使吸附箱侧壁与环境连通,将活性炭取出,更换新的活性炭,将滑动板向下滑动,使滑动板的下端与吸附箱下端相抵触,吸附箱处于密闭空间,减少排出气体从吸附箱内排出的可能性。
附图说明
25.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26.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的整体结构剖视图。
27.附图标记说明:
28.1、炉体;11、进气管;12、出气管;13、加热丝;2、热量交换器;3、燃烧室;4、预热室;5、助燃管;51、阀门;6、滤网;7、吸附箱;71、滑动板;72、把手;8、温度探测器;81、显示屏;9、隔热层。
具体实施方式
29.以下结合全部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30.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一种高效co燃烧炉。
31.参照图1和图2,一种高效co燃烧炉,包括炉体1,炉体1的一端侧壁设有进气管11,炉体1的另一端侧壁设有出气管12,炉体1内设有加热丝13,加热丝13分别与炉体1两侧内壁固定连接。炉体1设有燃烧室3,燃烧室3靠近出气管12设置,且炉体1内设有热量交换器2,热量交换器2位于燃烧室3内,且热量交换器2靠近燃烧室3的上方内壁设置,热量交换器2与燃烧室3内壁固定连接。炉体1设有助燃管5,助燃管5的一端位于炉体1外,助燃管5的另一端穿设于炉体1位于燃烧室3内,且助燃管5靠近出气管12设置,助燃管5内通有氧气。
32.参照图1和图2,co通过进气管11进入燃烧室3内燃烧,热交换器将co产生的热量被热量交换器2吸收,对co中含有的能量加以利用。co燃烧不充分排到环境中,会对环境造成污染,且co有毒,对工作人员的安全产生影响,助燃管5内通入氧气,可增加co燃烧的充分性,使co内的能量得到充分利用,增加co的燃烧效率,减少co排放到空气中的可能性。
33.参照图1,助燃管5上设有阀门51,阀门51套设于助燃管5上,且阀门51位于助燃管5远离炉体1的一端设置,阀门51可以控制助燃管5内进入燃烧室3的氧气量,从而控制燃烧室3内氧气和co的比例,减少co在燃烧过程中发生爆炸的可能性。
34.参照图1和图2,炉体1内设有预热室4,预热室4靠近进气管11设置,预热室4内设有两个加热丝13,加热丝13分别位于预热室4的两侧,且加热丝13与预热室4的内壁固定连接。预热室4的设置可对进入燃烧室3内的气体进行预加热,从而使进入燃烧室3内的气体温度较高,提高燃烧室3内co气体温度达到燃点的速度,从而加快co的燃烧效率。
35.参照图1,炉体1内设有滤网6,滤网6沿竖直方向设置,滤网6位于进气管11内,且滤网6与进气管11的内壁固定连接。co废气中带有粉尘和杂质颗粒,气体经过进气管11进入炉体1时,滤网6对气体有过滤作用,滤网6将co中的粉尘和杂质过滤,减少粉尘和杂质在燃烧室3中高温反应生成有毒物质的可能性,从而减少co燃烧排出气中的有毒气体,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36.参照图1和图2,炉体1设有吸附箱7,吸附箱7沿竖直方向设置,且出气管12穿设于吸附箱7,出气管12与吸附箱7内部连通,且吸附箱7内设有活性炭。活性炭可对燃烧产生的异味和固体杂质进行吸附,吸附箱7的设置可提高燃烧后排出气的洁净性,从而减少燃烧后的排出气对空气的污染。
37.参考图1,吸附箱7设有滑动板71,滑动板71沿竖直方向设置,滑动板71靠近吸附箱7侧壁设置,且滑动板71的两端与吸附箱7侧壁滑动连接。活性炭多次吸附会减少活性炭对气体杂质的吸附作用,向上滑动滑动板71,使吸附箱7内部与环境相连通,工作人员可将吸附箱7内的活性炭更换,提高活性炭对排出气中以为和杂质的吸附作用,活性炭更换完成后,向下滑动滑动板71,使滑动板71的下端与吸附箱7下端相抵触,使吸附箱7处于密闭状态,减少气体未经吸附箱7吸附排出的可能性。
38.参考图1,滑动板71设有把手72,把手72沿水平方向设置,把手72与滑动板71的上端固定连接。工作人员可通过提拉把手72实现滑动板71的滑动,把手72的设置提高了滑动板71的沿竖直方向滑动的便利性,提高工作效率。
39.参考图1和2,炉体1设有温度探测器8,温度探测器8穿设于炉体1内,且温度探测器
8的一端位于燃烧室3内,温度探测器8的另一端位于炉体1外,温度探测器8远离炉体1的一端设有显示屏81。温度探测器8可探测燃烧室3内的温度,工作人观察显示屏81上的温度,通过调节加热丝13使燃烧室3内的温度保持稳定,使温度保持在co的燃烧温度以上,提高co气体燃烧的效率。
40.参考图2,炉体1外设有隔热层9,隔热层9套设于炉体1外,且隔热层9与炉体1固定连接。隔热层9的设置对炉体1有隔热作用,有利于保持炉体1热量的散失,从而保持炉体1内的温度,保持燃烧室3内co的燃烧效率。
41.本技术实施例一种高效co燃烧炉的实施原理为:co气体经过预热室4预热进入燃烧室3,加热丝13使燃烧室3温度达到co的燃烧温度,助燃管5向燃烧室3通入氧气,使co充分燃烧,提高co的燃烧效率,减少co排放在环境中的可能性。
42.以上均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技术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