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电子元器件外观缺陷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2-07-13 05:51:06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元器检测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电子元器件外观缺陷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2.很多电子元器件都具有注塑部分和金属导电部分,而且对这些部分的外观要求较高,如外表面要平整光滑,不能出现表面凹坑和边缘缺块等。
3.现有的电子元器件外观缺陷检测装置缺乏限位结构,在对大小不同的电子元件的检测时,检测器的检测面积有限,电子元件的放置位置发生偏移,导致检测器的检测结果受到影响,并且在检测完成后需要工作人员对不合格的产品进行回收,造成了较多人力的浪费较多和时间的损耗。
4.因此需要一种电子元器件外观缺陷检测装置对上述问题做出改善。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子元器件外观缺陷检测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7.一种电子元器件外观缺陷检测装置,包括电子元器件传送带,所述电子元器件传送带右侧的后方设有传送带电机,所述电子元器件传送带的端面并且位于传送带电机的前方设有调节限位组件,所述电子元器件传送带右侧的前方设有缺陷元件回收组件;
8.所述调节限位组件包括限位座、调节杆、固定旋钮和限位板,所述传送带电机的前方并且位于电子元器件传送带的作用两侧对称设有限位座,所述限位座上设有调节杆,所述限位座端面的中心处设有固定旋钮,所述调节杆向电子元器件传送带的一侧设有限位板;
9.所述缺陷元件回收组件包括伺服电机安装座、伺服电机、回收杆和回收腔,所述电子元器件传送带右侧的前方设有伺服电机安装座,所述伺服电机安装座的底部设有伺服电机,所述伺服电机安装座的端面设有回收杆,所述伺服电机安装座的后方设有回收腔。
10.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方案,所述电子元器件传送带底部的前后两侧对称设有传送带支脚,所述传送带支脚的底部设有防滑垫,所述电子元器件传送带端面的中心处设有检测器支架,所述检测器支架的正面设有检测器。
11.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方案,所述调节杆与限位座之间的连接方式为间隙配合。
12.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方案,所述固定旋钮与限位座之间的连接方式为螺纹连接。
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对不同大小的电子元件的位置进行限制,时刻保证电子元件能在合适的位置,进行检测,从而解决了现有的电子元器件外观缺陷检测装置缺乏限位结构,在对大小不同的电子元件的检测时,检测器的检测面积有限,电子元件的放置位置
发生偏移,导致检测器的检测结果受到影响的问题,进而使装置能够适用于各种大小不同的电子元件的检测,使装置的实用性增强。
14.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方案,所述回收杆通过联轴器与伺服电机之间的连接方式为转动连接。
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检测到缺陷电子元件时,自动完成回收,从而解决了现有的电子元器件外观缺陷检测装置在检测完成后需要工作人员对不合格的产品进行回收,造成了较多人力的浪费较多和时间的损耗的问题,进而使装置的使用更加灵活方便,进一步的增强了装置的实用性。
16.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方案,所述伺服电机、传送带电机和检测器均通过导线与远程控制器之间的连接方式为电性连接。
17.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方案,所述防滑垫采用丁腈橡胶为材料制成。
1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9.1、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调节限位组件中设置的限位板,对不同大小的电子元件的位置进行限制,时刻保证电子元件能在合适的位置,进行检测,从而解决了现有的电子元器件外观缺陷检测装置缺乏限位结构,在对大小不同的电子元件的检测时,检测器的检测面积有限,电子元件的放置位置发生偏移,导致检测器的检测结果受到影响的问题,进而使装置能够适用于各种大小不同的电子元件的检测,使装置的实用性增强。
20.2、本实用新型中,通过缺陷元件回收组件中设置的回收杆,在检测到缺陷电子元件时,自动完成回收,从而解决了现有的电子元器件外观缺陷检测装置在检测完成后需要工作人员对不合格的产品进行回收,造成了较多人力的浪费较多和时间的损耗的问题,进而使装置的使用更加灵活方便,进一步的增强了装置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21.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主视图;
22.图2为本实用新型结构a部分放大图;
23.图3为本实用新型结构b部分放大图。
24.图中:1、电子元器件传送带;2、传送带电机;3、调节限位组件;4、缺陷元件回收组件;101、传送带支脚;102、防滑垫;103、检测器支架;104、检测器;301、限位座;302、调节杆;303、固定旋钮;304、限位板;401、伺服电机安装座;402、伺服电机;403、回收杆;404、回收腔。
具体实施方式
25.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6.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全面的描述,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若干实施例,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
容更加透彻全面。
27.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设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28.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29.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
30.一种电子元器件外观缺陷检测装置,包括电子元器件传送带1,电子元器件传送带1右侧的后方设有传送带电机2,电子元器件传送带1的端面并且位于传送带电机2的前方设有调节限位组件3,电子元器件传送带1右侧的前方设有缺陷元件回收组件4;
31.调节限位组件3包括限位座301、调节杆302、固定旋钮303和限位板304,传送带电机2的前方并且位于电子元器件传送带1的作用两侧对称设有限位座301,限位座301上设有调节杆302,限位座301端面的中心处设有固定旋钮303,调节杆302向电子元器件传送带1的一侧设有限位板304;
32.缺陷元件回收组件4包括伺服电机安装座401、伺服电机402、回收杆403和回收腔404,电子元器件传送带1右侧的前方设有伺服电机安装座401,伺服电机安装座401的底部设有伺服电机402,伺服电机安装座401的端面设有回收杆403,伺服电机安装座401的后方设有回收腔404。
33.进一步的,电子元器件传送带1底部的前后两侧对称设有传送带支脚101,传送带支脚101的底部设有防滑垫102,电子元器件传送带1端面的中心处设有检测器支架103,检测器支架103的正面设有检测器104。
34.进一步的,伺服电机402、传送带电机2和检测器104均通过导线与远程控制器之间的连接方式为电性连接。
35.进一步的,防滑垫102采用丁腈橡胶为材料制成。
36.实施例,请参照图1和2,调节杆302与限位座301之间的连接方式为间隙配合,固定旋钮303与限位座301之间的连接方式为螺纹连接,通过调节限位组件3中设置的限位板304,对不同大小的电子元件的位置进行限制,时刻保证电子元件能在合适的位置,进行检测,从而解决了现有的电子元器件外观缺陷检测装置缺乏限位结构,在对大小不同的电子元件的检测时,检测器的检测面积有限,电子元件的放置位置发生偏移,导致检测器的检测结果受到影响的问题,进而使装置能够适用于各种大小不同的电子元件的检测,使装置的实用性增强。
37.实施例,请参照图1和3,回收杆403通过联轴器与伺服电机402之间的连接方式为转动连接,通过缺陷元件回收组件4中设置的回收杆403,在检测到缺陷电子元件时,自动完成回收,从而解决了现有的电子元器件外观缺陷检测装置在检测完成后需要工作人员对不合格的产品进行回收,造成了较多人力的浪费较多和时间的损耗的问题,进而使装置的使用更加灵活方便,进一步的增强了装置的实用性。
38.本实用新型工作流程:在调节杆302与限位座301之间的间隙配合的作用下,将限位板304调整到合适的位置,通过固定旋钮303与限位座301之间的螺纹连接,拧动固定旋钮303将限位板304固定,通过电子元器件传送带1将电子元件送向检测器104,判断电子元件是否合格,检测不合格时,在伺服电机402通过导线与远程控制器之间的电性连接的作用下,启动伺服电机402,在回收杆403通过联轴器与伺服电机402之间的转动连接的作用下,将不合格电子元件扫入回收腔404,从而解决了现有的电子元器件外观缺陷检测装置在检测完成后需要工作人员对不合格的产品进行回收,造成了较多人力的浪费较多和时间的损耗的问题,进而使装置的使用更加灵活方便,进一步的增强了装置的实用性。
39.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