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换热器的制作方法

2022-07-10 05:08:51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技术涉及热交换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换热器。


背景技术:

2.换热器,也称换热器,被广泛应用于换热系统(比如空调系统)中。换热器可用于至少两路换热介质之间进行热量交换。
3.相关技术中,换热器包括换热芯体和壳体,壳体环绕至少部分换热芯体设置,换热芯体包括第一集流件、第二集流件以及若干换热管,制冷剂从第一集流件流入换热芯体,然后顺着换热管流向第二集流件,接着从第二集流件流出换热芯体。壳体具有相互隔离的第一腔和第二腔,第一腔内的冷却液与第二腔内的冷却液均与相同温度的制冷剂换热,换热器提供温度相同的两路冷却液,应用场景较为受限。


技术实现要素:

4.鉴于相关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应用场景丰富的换热器。
5.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换热器包括:第一集流件、第二集流件、壳体以及换热芯体;所述换热芯体包括多个换热管,每个所述换热管沿自身长度方向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集流件和所述第二集流件密封连接,所述换热管的内腔连通所述第一集流件的内腔和所述第二集流件的内腔;所述壳体环绕至少部分所述换热芯体设置,所述壳体沿自身长度方向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集流件和所述第二集流件密封连接,所述换热器具有第一腔和第二腔,所述第一腔和所述第二腔在所述换热器内不连通,有一部分所述换热管位于所述第一腔,另有一部分所述换热管位于所述第二腔;所述第一集流件包括第一集流腔和第二集流腔,所述第一集流腔与所述第二集流腔在所述第一集流件内不连通,所述第一集流腔与位于所述第一腔的至少部分所述换热管的管腔连通,所述第二集流腔与位于所述第二腔的至少部分所述换热管的管腔连通,与所述第一集流腔连通的所述换热管和与所述第二集流腔连通的所述换热管通过所述第一集流件的内腔连通或所述第二集流件的内腔连通。
6.本技术中,换热器具有在换热器内相互不连通的第一腔和第二腔,与第一集流腔连通的换热管和与第二集流腔连通的换热管通过第一集流件的内腔连通或第二集流件的内腔连通。换热器处于工作状态时,第一腔中的第一介质与位于第一腔的换热管中的第三介质换热,第二腔中的第二介质与位于第二腔的换热管中的第三介质换热,第三介质在换热芯体内从第一腔流向第二腔的流动路径呈u形状,位于第一腔的换热芯体的温度与位于第二腔的换热芯体的温度不同,第一腔与第二腔在壳体内不连通,使得换热器可以提供温度不同的第一介质和第二介质,丰富换热器的应用场景。
附图说明
7.图1是本技术的换热器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8.图2是本技术的换热器一实施例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9.图3是本技术的换热器一实施例的分解以及透视结构示意图,换热件不显示;
10.图4是本技术的换热器一实施例的俯视示意图,壳体不显示;
11.图5是图4示出a部分的放大图;
12.图6是本技术的隔板组件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13.图7是本技术的换热芯体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14.这里将详细地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说明,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技术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与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技术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装置和方法的例子。
15.在本技术使用的术语是仅仅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非旨在限制本技术。在本技术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单数形式的“一种”、“所述”和“该”也旨在包括多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地表示其他含义。
16.应当理解,本技术说明书以及权利要求书中使用的“第一”“第二”以及类似的词语并不表示任何顺序、数量或者重要性,而只是用来区分不同的组成部分。同样,“一个”或者“一”等类似词语也不表示数量限制,而是表示存在至少一个;“多个”表示两个及两个以上的数量。除非另行指出,“前部”、“后部”、“下部”和/或“上部”等类似词语只是为了便于说明,而并非限于一个位置或者一种空间定向。“包括”或者“包含”等类似词语意指出现在“包括”或者“包含”前面的元件或者物件涵盖出现在“包括”或者“包含”后面列举的元件或者物件及其等同,并不排除其他元件或者物件。
17.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示例型实施例的换热器进行详细说明。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下述的实施例及实施方式中的特征可以相互补充或相互组合。
18.如图1至图6所示,本技术提供了换热器一种具体实施例,其包括第一集流件1、第二集流件2、壳体3、换热芯体4以及隔板组件5,换热芯体4包括沿自身长度方向的相反两侧的第一端和第二端,第一集流件1和第二集流件2分别密封连接于换热芯体4的两端,换热芯体4的内腔连通第一集流件1的内腔和第二集流件2的内腔。壳体3环绕至少部分换热芯体4,壳体3的两端分别密封连接于第一集流件1和第二集流件2。换热器具有第一介质通道、第二介质通道以及第三介质通道,壳体3具有内腔,隔板组件5位于壳体3的内腔中,隔板组件5沿自身长度方向的相反两侧的两端分别与第一集流件1和第二集流件2密封连接,隔板组件5隔离第一介质通道和第二介质通道。第一介质通道至少包括位于第一集流件1、第二集流件2和壳体3之间且位于隔板组件5一侧的空间;第二介质通道至少包括位于第一集流件1、第二集流件2和壳体3之间且位于隔板组件5另一侧的空间;第三介质通道至少包括第一集流件1的内腔、第二集流件2的内腔以及换热芯体4的内腔。第一介质通道中的换热介质和第二介质通道中的换热介质分别与第三介质通道中的换热介质在壳体3内实现热交换。
19.具体地,壳体3上具有两个第一介质口和两个第二介质口,两个第一介质口分别作为第一介质的进口和出口,第一介质经过第一介质的进口、第一介质通道和第一介质的出口,形成第一介质在换热器中的流动路径。两个第二介质口分别作为第二介质的进口和出
口,第二介质经过第二介质的进口、第二介质通道和第二介质的出口,形成第二介质在换热器中的流动路径。第一集流件1上可以包括两个第三介质口,两个第三介质口分别作为第三介质的进口和出口。
20.换热芯体4包括多个换热管40,换热管40的两端分别连接于第一集流件1和第二集流件2,换热管40的内部与第一集流件1的内部相连通,换热管40的内部与第二集流件2的内部连通。换热器工作时,第三介质流动于换热管40的内部,第一介质和第二介质分别围绕换热管40的外部流动。换热管40的两侧还可以设置换热件45,通过换热件45增加换热面积,从而进一步提高热交换效率。
21.本技术中,换热芯体4内的第三介质从第一腔10流动至第二腔20的流动路径呈u形状,第一集流件1的至少部分内腔或第二集流件2的至少部分内腔用于流程转换,第三介质的流程数量至少为两个。可选的,第三介质为两流程的流动路径。可选的,也可以为四流程的流动路径。
22.本实施例以四流程流动路径为例进行描述。本实施例中,换热芯体4包括若干换热组件,每个换热组件包括第一换热管41、第二换热管42、第三换热管43和第四换热管44,也就是说,每四个相邻的换热管40为一组,共同构成一个换热组件。第一集流件1设置于换热组件的第一端,第一集流件1包括第一流通腔组,第一流通腔组包括第一流通腔、第二流通腔和第三流通腔,在第一集流件1的内部,第一流通腔、第二流通腔和第三流通腔互不连通,所有第三流通腔互不连通。第二集流件2设置于换热组件的第二端,第二集流件2包括第二流通腔组,第一流通腔组与换热组件一一对应,第二流通腔组与换热组件一一对应。每个第二流通腔组包括第四流通腔和第五流通腔,在第二集流件2的内部,第四流通腔和第五流通腔互不连通,所有第四流通腔互不连通,所有第五流通腔互不连通。第一换热管41的内腔连通第一流通腔与第四流通腔,第二换热管42的内腔连通第四流通腔与第三流通腔,第三换热管43的内腔连通第三流通腔与第五流通腔,第四换热管44的内腔连通第五流通腔与第二流通腔。
23.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换热器包括至少两个换热组件、至少两个第一流通腔组以及至少两个第二流通腔组,一个第一流通腔组、第一第二流通腔组和一个换热组件的内腔能够连通成四流程通路,且所有第三流通腔在第一集流件1的内部互不连通,所有第四流通腔在第二集流件2的内部互不连通,所有第五流通腔在第二集流件2的内部互不连通。换热器处于工作状态时,换热介质从第一流程转换至第二流程、从第二流程转换至第三流程以及从第三流程转换至第四流程时,通过第四流通腔、第三流通腔以及第五流通腔实现,仅需在进入第一流程时对冷媒进行分配,流程转换时均无需重新分配换热介质,减少了换热介质的分配次数,从而有利于提高换热效率。
24.换热器处于工作状态时,随着第三介质在换热器中流动并与其他介质换热,第三介质的相态会逐渐发生变化。若考虑到每次流程转换时第三介质的不同状态,针对性地改善每次流程转换时分配不均的问题,第一集流件1和第二集流件2的结构设计会较为复杂,不便于制造。若不针对每次流程转换时分配不均的问题进行优化,由于第三介质相态的变化,随着分配次数的变多,出现分配不均匀现象的可能性较高,从而会影响换热器的换热效率。本技术中,将第二集流件2中实现流程转换的第四流通腔以及第五流通腔中的至少一个进行优化,所有第四流通腔中的至少两个在第二集流件2的内部互不连通以及所有第五流
通腔中的至少两个在第二集流件2的内部互不连通,上述两种结构只要具有一个,就可以减少第二集流件2中换热介质的分配次数,从而具有提高换热效率的效果。当然,若同时具有上述两种互不连通的结构设计,可以进一步减少分配次数,使换热器的换热效率较好。若具有所有第四流通腔在第二集流件2的内部互不连通,和所有第五流通腔在第二集流件2的内部互不连通中的至少一个,也可以进一步减少第二集流件2中换热介质的分配次数,从而具有提高换热效率的效果。
25.需要说明的是,根据换热器在热管理系统中的应用,换热器可用作蒸发器,也可用作冷凝器。换热器中第三介质的流动方向可以有两种:第一种为第一流通腔、第一换热管41的内腔、第四流通腔、第二换热管42的内腔、第三流通腔、第三换热管43的内腔、第五流通腔、第四换热管44的内腔和第二流通腔(图3中细线箭头所示方向);第二种为第二流通腔、第四换热管44的内腔、第五流通腔、第三换热管43的内腔、第三流通腔、第二换热管42的内腔、第四流通腔、第一换热管41的内腔和第一流通腔(图3中细线箭头所示的相反方向)。本技术实施例以第一种流动方向为例进行详细说明。
26.如图2所示,第一换热管41与第二换热管42沿第一方向排列,第三换热管43与第四换热管44沿第一方向排列;第一换热管41与第四换热管44沿第二方向排列,第二换热管42与第三换热管43沿第二方向排列;第一方向与第二方向相垂直,至少两个换热组件沿第一方向或沿第二方向排列。例如,第一方向可以为换热器的高度方向,第二方向可以为换热器的宽度方向,从而使每一个换热组件中的四个换热管形成两排两列的矩阵式排列形式,实现第三介质的四流程布置。
27.可选的,多个换热管40均为扁管,也就是说,换热管40的长度大于宽度,换热管40的宽度大于厚度,换热管40的横截面的长边大于短边。换热管40内分布有多个沿扁管的长边方向排列的流通通道,流通通道的两端分别贯穿换热管的两端,第三介质流动于换热管40内设置的流通通道内,增加了第三介质与换热管40的接触面积,提高了第三介质的换热效率。在本技术的实施例中,第一换热管41、第二换热管42、第三换热管43以及第四换热管44的规格均一致,即,外观规格尺寸以及内部流通通道的规格尺寸均一致。在一些其他实施例中,每个换热组件中的第一换热管41、第二换热管42、第三换热管43以及第四换热管44的规格可以互不相同,或者每个换热组件中至少有一个换热管40与其他的换热管40不同。由于换热器处于工作状态时,第三介质会发生相态变化,将第一换热管41、第二换热管42、第三换热管43以及第四换热管44的规格进行差异化设计,可以将各换热管40的换热能力与每个流程的第三介质换热需求相匹配,从而有利于进一步提升换热效率。
28.可选的,第一方向为扁管的厚度方向,第二方向为扁管的宽度方向。可选的,至少两个的换热组件可以沿第一方向排列,可以在不改变换热器的高度的情况下,增加换热组件的数量,从而提高换热效率。
29.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集流件1包括第一主体件12、第二主体件11和第三主体件13。第二主体件11设置于第一主体件12背离换热组件的一侧,并与第一主体件12连接;第三主体件13设置于第一主体件12朝向换热组件的一侧,并与第一主体件12连接。本实施例中,第一主体件12、第二主体件11和第三主体件13均为板状结构,第一集流件1采用第二主体件11、第一主体件12和第三主体件13叠加形成的三层结构,只需要在第一主体件12上根据需要加工出相应形状的通孔,并使第二主体件11和第三主体件13分别连接于第一主体件12的
两侧即可,这种结构使第一集流件1能够更容易地加工形成多个互不连通的腔体状结构。
30.进一步地,如图2和图3所示,第一主体件12上包括相互间隔的第一孔121、第二孔122和第三孔123,第一孔121、第二孔122和第三孔123两两之间设置有间隔筋,第一孔121、第二孔122和第三孔123分别沿第一主体件12的厚度方向贯穿第一主体件12。第一换热管41的内腔与第一孔121连通,第四换热管44的内腔与第二孔122连通,第二换热管42的内腔和第三换热管43的内腔与第三孔123连通。
31.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孔121构成第一流通腔,也就是说,第一孔121的孔壁、第二主体件11以及第三主体件13共同围成第一流通腔。第二孔122构成第二流通腔,也就是说,第二孔122的孔壁、第二主体件11以及第三主体件13共同围成第二流通腔。第三孔123构成第三流通腔,也就是说,第三孔123的孔壁、第二主体件11以及第三主体件13共同围成第三流通腔。在其他实施例中,例如四层板状结构时,第一孔121可以构成或者第一流通腔的一部分,第二孔122构成第二流通腔的一部分,第三孔123构成第三流通腔的一部分。
32.其中,第三主体件13具有与换热管40一一对应的第一安装孔131,第一安装孔131的尺寸小于第一孔121、第二孔122和第三孔123的尺寸。第一安装孔131沿第三主体件13的厚度方向贯穿第三主体件13,换热管40的端部有部分容纳于第一安装孔131,换热管40的外壁面与形成第一安装孔131的孔壁密封连接,从而将换热管40连接于第一集流件1。换热管40的端面可以位于第一安装孔131内,也可以与第三主体件13朝向第一主体件12的侧面齐平,也可以穿过第一安装孔131位于第一主体件12的各流通腔内,只要能够将换热管40固定于第一集流件1,并使换热管40的内腔连通第一集流件1的内腔即可。
33.在另一种实施例中,第一集流件1可以设置成两层结构,此时,第一主体件12与第二主体件11为一体结构,或者第一主体件12与第三主体件13为一体结构。
34.在又一种实施例中,第一集流件1可以设置成四层结构,此时,可以在第一主体件12与第二主体件11之间,增加一个中间件,中间件的两侧分别与第一主体件12和第二主体件11密封连接,中间件上包括与第一主体件12上的孔相对应的孔,中间件上的孔尺寸大于第一主体件12上的孔的尺寸。或者在第一主体件12与第三主体件13之间,增加一个中间件,中间件的两侧分别与第一主体件12和第三主体件13密封连接,中间件上包括与第一主体件12上的孔相对应的孔,中间件上的孔的尺寸小于第一主体件12上的孔的尺寸。通过增加中间件,使中间件上的孔与第一主体件12上的孔共同构成各个流通腔,并且中间件上的孔的尺寸与第一主体件12上的孔的尺寸不同,可以使各流通腔形成阶梯结构,也就是说,沿着靠近换热管40的方向,流通腔的孔径逐渐减小,从而起到增速的作用,使换热介质的流动更加顺畅。
35.如图2和图3所示,第二集流件2包括第四主体件22、第五主体件21和第六主体件23。第五主体件21设置于第四主体件22背离换热组件的一侧,并与第四主体件22连接;第六主体件23设置于第四主体件22朝向换热组件的一侧,并与第四主体件22连接。本实施例中,第四主体件22、第五主体件21和第六主体件23为板状结构,第二集流件2采用第五主体件21、第四主体件22和第六主体件23叠加形成的三层结构,只需要在第四主体件22上根据需要加工出相应形状的通孔,并使第五主体件21和第六主体件23分别连接于第四主体件22的两侧即可,这种结构使第二集流件2能够更容易地加工形成多个互不连通的腔体状结构。与第一集流件1类似地,第二集流件2也可以设置成两层板状结构或者四层板状结构。
36.进一步地,第四主体件22上包括相互间隔的第四孔221和第五孔222,第四孔221和第五孔222之间设有间隔筋,第四孔221和第五孔222分别沿第四主体件22的厚度方向贯穿第四主体件22。第一换热管41的内腔和第二换热管42的内腔与第四孔221连通,第三换热管43的内腔和第四换热管44的内腔与第五孔222连通。
37.在本实施例中,第四孔221构成第四流通腔,也就是说,第四孔221的孔壁、第五主体件21以及第六主体件23共同围成第四流通腔。第五孔222构成第五流通腔,也就是说,第五孔222的孔壁、第五主体件21以及第六主体件23共同围成第五流通腔。在其他实施例中,第四孔221构成第四流通腔的一部分,第五孔222构成第五流通腔的一部分。
38.其中,第六主体件23具有与换热管40一一对应的第二安装孔231,第二安装孔231的孔径小于第四孔221和第五孔222的尺寸,第二安装孔231沿第六主体件23的厚度方向贯穿第六主体件23。换热管40的端部至少有部分容纳于第二安装孔231,换热管40的外壁面与形成第二安装孔231的孔壁密封连接,从而将换热管40连接于第二集流件2。换热管40的端面可以与第六主体件23靠近第四主体件22一侧面齐平,也可以位于第二安装孔231内,也可以容纳于第四主体件22的各流通腔内,只要能够将换热管40固定于第二集流件2,并使换热管40的内腔连通第二集流件2的内腔即可。
39.在一些实施例中,各换热组件沿第一方向排列,相邻两个换热组件可以镜像分布,相应地,相邻两个第一流通腔组也镜像分布。图中细线箭头所示方向为,换热器处于工作状态,以第一换热管41作为第一流程,第四换热管作为第四流程时的换热介质的流动方向。具体来说,沿着第一方向,相邻两个换热组件包括四层,第一层为第二换热管42和第三换热管43(对应第三流通腔),第二层为第一换热管41(对应第一流通腔)和第四换热管44(对应第二流通腔),第三层为第一换热管41(对应第一流通腔)和第四换热管44(对应第二流通腔),第四层为第二换热管42和第三换热管43(对应第三流通腔)。或者,第一层为第一换热管41(对应第一流通腔)和第四换热管44(对应第二流通腔),第二层为第二换热管42和第三换热管43(对应第三流通腔),第三层为第二换热管42和第三换热管43(对应第三流通腔),第四层为第一换热管41(对应第一流通腔)和第四换热管44(对应第二流通腔)。
40.在一些其他实施例中,各换热组件沿第一方向排列,各换热组件的分布方式可以完全相同,也就是说,沿着换热组件的排列方向,第一换热管41与第二换热管42交替布置,第三换热管43与第四换热管44交替布置。也可以说,将一个换热组件沿着第一方向平移一段距离之后形成另一个换热组件,相应地,各第一流通腔组的分布方式可以完全相同。图中细线箭头所示方向为,换热器处于工作状态,以第一换热管41作为第一流程,第四换热件45作为第四流程时的换热介质的流动方向。具体来说,沿着第一方向,相邻两个换热组件包括四层,第一层为第二换热管42和第三换热管43(对应第三流通腔),第二层为第一换热管41(对应第一流通腔)和第四换热管44(对应第二流通腔),第三层为第二换热管42和第三换热管43(对应第三流通腔),第四层为第一换热管41(对应第一流通腔)和第四换热管44(对应第二流通腔)。
41.本实施例中,第一集流件1包括第一集流管111和第二集流管112,第一集流管111和第二集流管112均与第二主体件11连接,第一集流管111和第二集流管112位于第二主体件11背离第一主体件12的一侧,第一集流管111和第二集流管112分别连通第一集流件1的外部。第一集流管111的一端作为第三介质的进口,第一集流管111的另一端封闭,从而使第
三介质流入第一集流件1的内部;第二集流管112的一端作为第三介质的出口,第二集流管112的另一端封闭,从而使第三介质流出第一集流件1的内部。第一集流管111和第二集流管112可以与第二主体件11一体成型,以减少相互连接的接口,提高密封性能,防止第三介质泄漏;第一集流管111和第二集流管112也可以单独成型后,再与第二主体件11固定连接。
42.参考图2,第一集流管111沿着各第一流通腔的排列方向延伸,各第一流通腔均与第一集流管111的管腔连通,第一集流管111的管腔即为第一集流腔。第二主体件11包括第一通孔113,第一通孔113连通第一流通腔与第一集流管111的管腔,第一集流管111内的第三介质穿过第一通孔113而流入第一流通腔内。这种结构使得多个第一流通腔均连通同一个第一集流管111的管腔,也就是说,通过同一个第一集流管111对第三介质进行分配,使第三介质流入各个第一流通腔,进而流入各个第一换热管41内,从而使第三介质能够分布于各个换热组件内。
43.参考图2,第二集流管112沿着各第二流通腔的排列方向延伸,各第二流通腔均与第二集流管112的管腔连通,第二集流管112的管腔即为第二集流腔。第二主体件11包括第二通孔114,第二通孔114连通第二流通腔与第二集流管112的管腔,各个第二流通腔内的第三介质分别穿过第二通孔114而汇入第二集流管112。
44.本实施例中,第一通孔113的尺寸小于第二通孔114的尺寸,由于换热器处于工作状态时,第三介质在换热器中的相态会发生变化,通过将第一通孔113和第二通孔114设置成不同的尺寸,使得第三介质穿过第一通孔113和第二通孔114时具有不同的流动速度,从而有利于提升换热器的换热效率。具体来说,当换热器用作蒸发器时,第三介质从第一集流管111流入换热器,从第二集流管112流出换热器,由于第三介质自第一集流管111穿过第一通孔113之后进入第一流程,此时第三介质为液态或者气液两相态,通过设置尺寸较小的第一通孔113,使第三介质易于呈现喷射状态,更有利于第三介质的均匀分布;第三介质完成第四流程之后穿过第二通孔114而流入第二集流管112,此时,第三介质为气态,通过设置尺寸较大的第二通孔114,有利于减小第三介质的流动阻力。
45.在本实施例中,隔板组件5包括隔热部件53,隔热部件53用于降低第一腔10中的第一介质和第二腔20中的第二介质的热传递,从而确保第一介质和第二介质温度的稳定性。隔热部件53可以是具有隔热功能的物质,也可以是相对密封的隔热腔,也可以是涂覆于隔板组件5的表面的隔热涂层,只要能实现隔热功能即可,本技术不予限制。
46.本实施例中,隔热部件53为隔热腔,隔热组件5包括第一隔板51和第二隔板52,第一隔板51与第二隔板52之间间隔一定距离。第一隔板51沿自身长度方向的相反两侧的两端分别与第一集流件1和第二集流件2密封连接,第一隔板51沿自身宽度方向的相反两侧的两端分别与壳体3的两个部位密封连接。第二隔板52沿自身长度方向的相反两侧的两端分别与第一集流件1和第二集流件2密封连接,第二隔板52沿自身宽度方向的相反两侧的两端分别与壳体3的两个部位密封连接。可以理解的是,通过第一隔板51、第二隔板52、第一集流件1、第二集流件2以及壳体3,在第一隔板51和第二隔板52之间形成相对密封的腔室,该腔室可以用来降低第一腔10和第二腔20之间的热传递,该腔室用作隔热腔。在一些其他实施例中,隔板组件5为一体结构,第一隔板51和第二隔板52相互连接,隔板组件5自身形成隔热腔,隔板组件5与第一集流件1、第二集流件2以及壳体3密封连接,从而隔离第一腔10和第二腔20。在一些其他实施例中,隔热腔中还可放置隔热物质,例如隔热棉等,提升隔热效果。在
一些其他实施例中,第一隔板51和/或第二隔板52具有隔热涂层,提升隔热效果。
47.在本实施例中,壳体3采用分体式结构,其包括第一壳31、第二壳32和衬板33。第一壳31与第二壳32相互对接,由于第一壳31与第二壳32之间存在对接缝隙,导致第一介质容易沿该对接缝隙处产生泄漏。衬板33覆盖于第一壳31与第二壳32的对接缝隙处,并贴合于第一壳31和第二壳32的侧壁,形成较大的连接面积,增加了连接强度,并提高了密封的可靠性。本实施例中,第一壳31与第二壳32的对接缝隙有两处,因此,衬板33数量为两个。可以理解地,壳体3也可以采用一体成型的结构。可选的,衬板33可以设于壳体3靠近换热芯体4的一侧,也可以设于壳体3远离换热芯体4的一侧。可选的,壳体3可以不设置衬板33,第一壳31的边沿与第二壳32边沿凹凸配合,改善对接缝隙处产生泄漏的问题。
48.第一壳31与第二壳32分别位于换热器的宽度方向的相反两侧,第一壳31具有第一开口34和第二开口35,第一开口34靠近第一集流件1设置,第二开口35靠近第二集流件2设置,从而延长第一介质的流动路径。第二壳32具有第三开口36和第四开口37,第三开口36靠近第一集流件1设置,第四开口37靠近第二集流件2设置,从而延长第二介质的流动路径。
49.根据换热器的设计的不同,换热器中第一介质的流动方向可以有两种:第一种为第一开口34、第一腔10和第二开口35(图3中粗虚线箭头所示相反方向);第二种为第二开口35、第一腔10和第一开口34(图3中粗虚线箭头所示方向)。通过对第一介质和第三介质的流动方向进行设计,可以使得第一介质和第三介质逆流换热或者顺流换热。同样地,第二介质的流动方向可以有两种:第一种为第三开口36、第二腔20和第四开口37(图3中粗实线箭头所示方向);第二种为第四开口37、第二腔20和第三开口36(图3中粗实线箭头所示相反方向)。通过对第二介质和第三介质的流动方向进行设计,可以使得第二介质和第三介质逆流换热或者顺流换热。
50.第一隔板51相对于第二隔板52靠近第一腔10,第二隔板52相对于第一隔板51靠近第二腔20。第一隔板51包括第一中间部511、第一基部512、第一连接部513、第二基部514以及第二连接部515。第一基部512与第一集流件1密封连接,第二基部514与第二集流件2密封连接,第一连接部513连接第一中间部511的长度方向的一端和第一基部512,第二连接部515连接第一中间部511的长度方向的另一端和第二基部514。
51.在与隔板组件5的厚度方向垂直的平面上,第一基部512的投影与第一开口34的轮廓的投影有部分重合,第二基部514的投影与第二开口35的轮廓的投影有部分重合。沿隔板组件5的厚度方向,第一基部512相对于第一中间部511远离第一开口34,第二基部514相对于第一中间部511远离第二开口35。第一连接部513相对于第一基部512倾斜设置,第一连接部513相对于第一中间部511倾斜设置,第二连接部515相对于第二基部514倾斜设置,第二连接部515相对于第一中间部511倾斜设置。可以理解的是,第一基部512为部分第一隔板51向靠近第二隔板52的方向凹陷形成,第二基部514为另一部分第一隔板51向靠近第二隔板52的方向凹陷形成,第一基部512、第二基部514以及第一中间部511相互平行。第一基部512与位于第一腔10的换热管40之间间隔一定距离,第二基部514与位于第一腔10的换热管40之间间隔一定距离,第一基部512与第一开口34对应设置,第二基部514与第二开口35对应设置,降低了第一介质的流阻。第一中间部511与位于第一腔10的换热管40贴合或连接,可提高换热器的换热性能。
52.第二隔板52包括第二中间部521、第三基部522、第三连接部523、第四基部524以及
第四连接部525,第三基部522与第一集流件1密封连接,第四基部524与第二集流件2密封连接,第三连接部523连接第二中间部521的长度方向的一端和第三基部522,第四连接部525连接第二中间部521的长度方向的另一端和第四基部524。
53.在与隔板组件5的厚度方向垂直的平面上,第三基部522的投影与第三开口36的轮廓的投影有部分重合,第四基部524的投影与第四开口37的轮廓的投影有部分重合。沿隔板组件5的厚度方向,第三基部522相对于第二中间部521远离第三开口36,第四基部524相对于第二中间部521远离第四开口37。第三连接部523相对于第三基部522倾斜设置,第三连接部523相对于第二中间部521倾斜设置,第四连接部525相对于第四基部524倾斜设置,第四连接部525相对于第二中间部521倾斜设置。可以理解的是,第三基部522为部分第二隔板52向靠近第一隔板51的方向凹陷形成,第四基部524为另一部分第二隔板52向靠近第一隔板51的方向凹陷形成。第三基部522与位于第二腔20的换热管40之间间隔一定距离,第四基部524与位于第二腔20的换热管40之间间隔一定距离,第三基部522与第三开口36对应设置,第四基部524与第四开口37对应设置,降低了第二介质的流阻。第二中间部521与位于第二腔20的换热管40贴合或连接,可提高换热器的换热性能。
54.第一隔板51和第二隔板52呈镜像对称布置。沿隔板组件5的厚度方向,第一中间部511与第二中间部521之间的间距大于第一基部512与第三基部522之间的间距,第一中间部511与第二中间部521之间的间距大于第二基部514与第四基部524之间的间距。沿第二集流件2朝向第一集流件1的方向,第一连接部513和第三连接部523之间的间距逐渐减小。沿第一集流件1朝向第二集流件2的方向,第二连接部515和第四连接部525之间的间距逐渐减小。
55.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集流件1的第三主体件13包括第一凹槽部132和第二凹槽部133,第一凹槽部132为部分第三主体件13向内凹陷形成,第一凹槽部132的槽腔沿第一隔板51的宽度方向延伸,第一凹槽部132为另一部分第三主体件13向内凹陷形成,第二凹槽部133的槽腔沿第二隔板52的宽度方向延伸。第一基部512有部分位于第一凹槽部132的槽腔,第一基部512与第一凹槽部132的槽侧壁密封连接。第三基部522位于第二凹槽部133的槽腔,第三基部522与第二凹槽部133的槽侧壁密封连接。在一些其他实施例中,第一凹槽部132和第二凹槽部133为一体结构,第一隔板51与该一体式凹槽部的一个侧壁密封连接,第二隔板52与该一体式凹槽部的另一个侧壁密封连接。
56.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集流件2包括第三凹槽部232和第四凹槽部233,第三凹槽部232为部分第六主体件23向内凹陷形成,第三凹槽部232的槽腔沿第一隔板51的宽度方向延伸,第四凹槽部233为部分第六主体件23向内凹陷形成,第四凹槽部233的槽腔沿第二隔板52的宽度方向延伸。第二基部514位于第三凹槽部232的槽腔,第二基部514与第三凹槽部232的槽侧壁密封连接。第四基部524位于第四凹槽部233的槽腔,第四基部524与第四凹槽部233的槽侧壁密封连接。在一些其他实施例中,第三凹槽部232和第四凹槽部233为一体结构,第一隔板51与该一体式凹槽部的一个侧壁密封连接,第二隔板52与该一体式凹槽部的另一个侧壁密封连接。
57.根据本技术的换热器另一种具体实施例,参照图7,本实施例中,换热芯体4内的第三介质的流动路径为两流程的u形状。其区别在于,第一主体件12和第四主体件22的结构不同。相同之处可参考上述实施例的描述,本实施例不再重复描述。
58.具体地,参照图7,第一主体件12具有相互间隔的第一过孔101和第二过孔102,第一过孔101和第二过孔102之间设置有间隔筋,第一过孔101和第二过孔102分别沿第一主体件12的厚度方向贯穿第一主体件12。第一过孔101与位于第一腔10内的换热管40一一对应,一个第一过孔101与位于第一腔10内的一个换热管40的内腔连通。第二过孔102与位于第二腔20内的换热管40一一对应,一个第二过孔102与位于第二腔20内的一个换热管40的内腔连通。第一通孔113连通第一过孔101与第一集流管111的管腔,第二通孔114连通第二过孔102与第二集流管112的管腔。
59.第四主体件22具有第三过孔103,相邻第三过孔103之间设有间隔筋,第三过孔103沿第四主体件22的厚度方向贯穿第四主体件22。一个第三过孔103与位于第一腔10内的一个换热管40以及位于第二腔20内的一个换热管40连通。
60.根据换热器在热管理系统中的应用,换热器可用作蒸发器,也可用作冷凝器。换热器中第三介质的流动方向可以有两种:第一种为第一集流腔、第一过孔101、位于第一腔10的换热管40的内腔、第三过孔103、位于第二腔20的换热管40的内腔、第二过孔102和第二集流腔;第二种为第二集流腔、第二过孔102、位于第二腔20的换热管40的内腔、第三过孔103、位于第一腔10的换热管40的内腔、第一过孔101和第一集流腔。
61.以第三介质从第一集流腔流入换热器,从第二集流腔流出换热器为例,与第一集流腔连通的换热管40为第一流程,与第二集流腔连通的换热管40为第二流程,第三介质的流动路径呈u形状,第一流程的第三介质和第二流程的第三介质的温度不同。第一腔10内的第一介质与位于第一腔10内的换热管40中的第三介质换热,第二腔20内的第二介质与位于第二腔20内的换热管40中的第三介质换热,提供温度不同的第一介质和第二介质,丰富换热器的应用场景。
62.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技术做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技术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技术,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做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技术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技术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