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用于经涂覆定子的狭槽中冷却增强的制作方法

2022-07-10 02:40:46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公开涉及一种用于电动化车辆的电机的热管理总成。


背景技术:

2.用于诸如电池电动车辆和插电式混合动力车辆等电动化车辆的扩展驾驶里程技术不断地增加对用于车辆推进的电机的要求。具体地,实现增加的驾驶里程可能需要牵引电池和电机具有更高的功率输出和相关联的热管理系统。随着电机的功率输出增加以实现扩展的行驶里程,对有效除热技术的需求也可能增加。


技术实现要素:

3.一种电机具有定子,所述定子包括被布置成限定多个狭槽的芯和包覆成型的中间部段,以及缠绕在狭槽内的多个导体。中间部段的紧邻狭槽的部分限定设置在狭槽中的至少一些的相对的长面上的多个突起。突起延伸到狭槽中的至少一些中并且在导体中的一些之间延伸,以在导体中的一些之间建立间隙并在导体中的一些之间引导冷却剂。
4.一种定子包括芯和包覆成型的中间部段。芯和包覆成型的中间部段被布置成限定多个狭槽。定子还包括缠绕在狭槽内的多个导体。中间部段的紧邻狭槽的部分限定至少一个凹槽,所述至少一个凹槽设置在狭槽中的至少一个的至少一个长面上,远离导体并朝向芯延伸以促进冷却剂流动。
5.一种定子包括芯和包覆成型的中间部段。芯和包覆成型的中间部段被布置成限定多个狭槽。定子还包括缠绕在狭槽内的多个导体。中间部段的紧邻狭槽的部分限定至少一个凹槽,所述至少一个凹槽设置在狭槽中的至少一些的至少一个短面上,远离导体并朝向芯延伸。
附图说明
6.图1是示例性电动车辆的示意图。
7.图2是拆卸的定子的分解图。
8.图3是常规定子狭槽的分解图。
9.图4是具有传递成型(transfer molded)环氧树脂的定子狭槽的分解图。
10.图5是具有传递成型环氧树脂的示例性定子狭槽的分解图,所述传递成型环氧树脂具有凹槽特征。
11.图6是具有传递成型环氧树脂的示例性定子狭槽的分解图,所述传递成型环氧树脂具有凹槽特征和突起特征两者。
12.图7a是具有传递成型环氧树脂的示例性定子狭槽的分解图,所述传递成型环氧树脂具有多个凹槽特征。
13.图7b是具有传递成型环氧树脂的示例性定子狭槽的分解图,所述传递成型环氧树脂具有多个凹槽特征。
14.图8是具有传递成型环氧树脂的示例性定子狭槽的分解图,所述传递成型环氧树脂具有凹槽特征和突起特征两者。
具体实施方式
15.本文中描述了本公开的实施例。然而,应理解,所公开的实施例仅仅是示例并且其他实施例可以呈现各种和替代形式。附图不一定按比例绘制;一些特征可能被放大或最小化以示出特定部件的细节。因此,本文中所公开的具体结构细节和功能细节不应被解释为限制性的,而仅应解释为用于教导本领域技术人员以不同方式采用实施例的代表性基础。如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理解,参考附图中的任一者示出和描述的各种特征可以与一个或多个其他附图中示出的特征组合以产生未明确地示出或描述的实施例。所示特征的组合提供典型应用的代表性实施例。然而,对于特定的应用或实施方式,可能期望与本公开的教导一致的对特征的各种组合和修改。
16.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明,否则如说明书和所附权利要求中所使用,单数形式“一个”、“一种”和“所述”包括复数个指示物。例如,以单数形式提及部件意图包括多个部件。
17.为了便于描述,可以使用诸如“顶部”、“底部”、“内”、“外”、“下面”、“下方”、“下”、“上方”、“上”、“前”、“后”等空间相对术语来描述如图中所示的一个元件或特征与另外的一个或多个元件或特征的关系。除了图中所描绘的取向之外,空间相对术语可以旨在还涵盖装置在使用或操作时的不同取向。例如,如果图中的装置被翻转,则被描述为在其他元件或特征“下方”或“下面”的元件将被取向为在其他元件或特征“上方”。因此,示例性术语“下方”可以涵盖上方和下方两种取向。装置可以以其他方式取向(旋转90度或处于其他取向),并且本文使用的空间相对描述语被相应地解释。
18.当一个元件或层被称为“在另一个元件或层上”、“接合”到另一个元件或层上、“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层或“联接到”另一个元件或层时,其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或层上、接合到、连接到或联接到另一个元件或层,或者可以存在中间元件或中间层。相比之下,当一个元件被称为“直接在另一个元件或层上”、“直接接合到”另一个元件或层、“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层或“直接联接到”另一个元件或层时,可能不存在中间元件或层。用于描述元件之间的关系的词语应以类似方式解译(例如,“在
……
之间”与“直接在
……
之间”、“相邻”与“直接相邻”等)。术语“和/或”包括相关联的所列项目中的一个或多个的任何和所有组合。
19.使用牵引马达驱动进行推进的车辆被称为电动车辆(ev)。存在三种主要类别的电动车辆。这三种类别(由其电力消耗的程度定义)是:电池电动车辆(bev)、混合动力电动车辆(hev)和插电式混合动力电动车辆(phev)。电池电动车辆通常使用外部电网来对其内部电池再充电并为其电动马达供电。混合动力电动车辆使用主内燃发动机和辅助补充电池来为其马达供电。与混合动力电动车辆相比,插电式混合动力电动车辆使用主大容量电池和辅助内燃发动机来为其马达提供动力。一些插电式混合动力电动车辆也可以仅依靠其内燃发动机运行而无需接合马达。
20.电动车辆通常包括一个或多个电机。电机可以称为电动马达、牵引马达或发电机等。电机可以是永磁电机、感应电机等。取决于工况,电机可以能够作为马达或发电机进行作业。例如,电机可以提供用于车辆推进的扭矩,或者用作发电机以使用再生制动技术将机
械动力转换成电力。电机还可以提供减少的污染物排放,因为电动车辆可以以电动模式或混合动力模式进行操作以减少车辆燃料消耗。虽然在电动车辆的背景下描述了某些实施例,但是应当理解,还设想了非汽车应用,诸如制造设备或发电机器。
21.图1描绘了混合动力电动车辆(“hev”)112。hev 112包括电动化推进系统,所述电动化推进系统具有机械地联接到混合动力变速器(未示出)的一个或多个电机114。另外,混合动力变速器机械地联接到内燃发动机118(即,ice)。电机114被布置成在发动机118操作或关闭时提供推进扭矩以及减速扭矩能力。当发动机118关闭时,hev 112可以在纯电动行驶模式下使用电机114作为唯一推进源进行操作。混合动力变速器还机械地联接到行车轮,以从电机114和/或燃烧发动机118输出扭矩。
22.牵引电池或电池组124存储可以用于对电机114供电的能量。电池组124提供高压直流(dc)输出。一个或多个接触器142可以在断开时将牵引电池124与dc高压总线154a隔离,而在闭合时将牵引电池124联接到dc高压总线154a。牵引电池124经由dc高压总线154a电联接到一个或多个电力电子模块126。电力电子模块126还电联接到电机114,并且提供在ac高压总线154b与电机114之间双向传递能量的能力。根据一些示例,牵引电池124可以提供dc电流,而电机114使用三相交流电(ac)进行操作。电力电子模块126可以将dc电流转换为三相ac电流以操作电机114。在再生模式中,电力电子模块126可以将来自充当发电机的电机114的三相ac电流输出转换为与牵引电池124兼容的dc电流。本文中的描述同样适用于不具有燃烧发动机的纯电动车辆。
23.除了提供用于推进的能量之外,牵引电池124还可以为其他车辆电气系统提供能量。车辆112可以包括电联接到高压总线154的dc/dc转换器模块128。dc/dc转换器模块128可以电联接到低压总线156。dc/dc转换器模块128可以将牵引电池124的高压dc输出转换为与低压车辆负载152兼容的低压dc供应。低压总线156可以电联接到辅助电池(例如,12v电池)。低压负载152可以电联接到低压总线156。低压负载152可以包括车辆112内的各种控制器。一个或多个高压电气负载158可以联接到高压总线154。高压电气负载158还可以包括压缩机和电加热器。
24.车辆112的牵引电池124可以由车外电源136进行再充电。车外电源136可以是与电气插座的连接。外部电源136可以电联接到充电器或另一类型的电动车辆供电装备(evse)138。车外电源136可以是由电力公用事业公司提供的配电网络或电网。evse 138提供电路和控件以用于调节和管理能量在电源136与车辆112之间的传递。车外电源136可以向evse 138提供dc或ac电力。evse 138可以具有用于插入到车辆112的充电端口162中的充电连接器160。充电端口162可以电联接到车载电力转换模块或充电模块164。充电模块164可以调节从evse 138供应的电力以向牵引电池124提供适当的电压和电流水平。
25.所讨论的各种部件可以具有一个或多个相关联的控制器,以控制、监测和协调部件的操作。控制器可以经由串行总线(例如,控制器局域网(can))或经由分立的导体进行通信。另外,可以提供车辆系统控制器148以协调各个部件的操作,诸如管理去往和来自一个或多个电机的电流。
26.电机包括定子和转子。图2描绘了拆卸的定子200的分解图。定子200可以包括具有前侧和后侧的多个叠片(未示出)。当堆叠时,前侧和后侧抵靠相邻的前侧和后侧设置,以形成定子芯202。每个叠片还包括外径(或外壁)和内径(或内壁)。外径协作以限定定子200的
外表面,并且内径协作以限定空腔204。
27.定子芯202可以包括围绕定子芯202的圆周间隔开的多个狭槽206。多个绕组(也称为线圈、导线或导体)208可以缠绕在定子200上并且设置在定子狭槽206内。绕组208可以以蜿蜒方式布线遍及狭槽206以形成一个或多个绕组路径以通过定子200传输电流。基于绕组208的布置,绕组的部分可以从定子芯202的端面210突出。在一些具体示例中,绕组208包括铜发卡绕组,所述铜发卡绕组布线在整个铁合金定子芯中。多个单独的发卡可以轴向地插入穿过狭槽206,并且具有突出超过端面210以邻接相邻狭槽中的发卡的端部部分。
28.定子200还可以包括围绕定子芯202形成的包覆成型的中间部段212。中间部段212可以由聚合物材料原位注塑成型,以便匹配定子芯202的形状和特征。中间部段212还可以包括狭槽216,所述狭槽被布置成对应于定子芯202的限定用于容纳绕组208的基本上为矩形的狭槽的狭槽206。由狭槽216和狭槽206的布置限定的这个基本上为矩形的狭槽可以由相对的长面(长侧壁)和相对的短面(短侧壁)的配合来限定。在此,相对的长面可以是指朝向定子芯200的中心延伸的狭槽的长度(通常称为齿的长度),并且相对的短面可以是指垂直于相对的长面的狭槽的宽度。
29.当电机作为马达操作时,供应到绕组208的电流产生促使转子旋转的机电场。当电机作为发电机操作时,在绕组208中由转子的惯性旋转产生电流,并且能量可以存储在电池中和/或用于为其他车辆部件供电。在电机作为马达和发电机两者的操作期间,可以在整个定子芯202和绕组208中产生热量。该热量可以使用冷却介质(例如,通过使变速器油或其他合适的冷却介质循环)来从电机移除。冷却介质降低绕组208和定子芯202的温度,从而增加能够提供给电机的电流量而不会引起不期望的发热程度。
30.热管理总成可以用于促进冷却介质。因此,电机可以包括热管理总成,所述热管理总成将油或其他介电流体引入到电机的部分以用于冷却目的。在一些示例中,油可以滴落或喷洒到电机的电线或绕组上。然而,施加到绕组的冷却剂流的不均匀性可能降低冷却效率。替代地,可以提供空气冷却的热管理总成以帮助管理电机的热状况。气流冷却可能需要风扇或鼓风机与端部绕组流体流动连接以将空气推向所述端部绕组以用于冷却目的。这种配置还可能需要消耗封装空间的附加部件,诸如风道。
31.为了解决这些缺点,可以提供封闭的冷却剂通道总成以帮助管理电机的绕组的热状况。在一些具体示例中,封闭的冷却剂通道总成由一个或多个注塑成型的聚合物部件形成并安装到定子。在一些实施例中,封闭的冷却剂通道总成由注塑成型的环氧树脂形成。封闭的冷却剂通道总成可以限定内部空腔,所述内部空腔被布置成引导冷却剂流与绕组208热连通。在一些实施例中,例如,一对端盖214可以设置在定子200的端面210附近。端盖214和定子芯202可以相对于彼此布置,以在其间形成流体密封,并且使得被导引通过通道的冷却剂容纳在其中。在一些实施例中,端盖214可以包括用于从贮存器或其他源接收冷却剂流的一个或多个入口端口218,以及用于从电机热管理系统排出冷却剂的一个或多个出口端口220。冷却剂流入定子200允许从突出超过定子芯202的端面210的绕组208的端部部分移除热量。
32.虽然这是用于从端部绕组(即,突出超过端面210的绕组208)中移除热量的有效系统,但是其在从捆绑在凹槽和/或定子狭槽中的绕组中移除热量方面可能是低效的。为了解决该问题,可以使用直接绕组冷却。虽然直接绕组冷却是控制电机温度的有效方式,但是在
凹槽和/或定子狭槽中产生空间减少了可用于直接有助于产生扭矩的材料(诸如钢和铜)的空间。这继而导致机器尺寸的不期望的增加。例如,图3示出了常规的定子芯300,所述定子芯包括至少一个绕组302、至少一个定子狭槽304和至少一个狭槽绝缘衬(liner)306,以在绕组302与定子芯300之间提供绝缘。狭槽绝缘衬306可以由多层专用纸、塑料等制成,以实现最优的介电强度和机械强度。为了使效率最大化,通常仅留下插入导体所需的最小间隙作为自由空间。
33.为了进一步最大化效率,可以采用上面解释的对电机的封装(encased)冷却。可以经由传递成型来限定空腔,以实现对电机的封装冷却。本技术还公开了在定子狭槽内部冷却通道的形成。在一些实施例中,例如,可以使用涂覆环氧树脂的传递成型中间部段来替换狭槽绝缘衬。
34.图4示出了具有芯352的定子350的详细视图,所述芯具有传递成型的环氧树脂中间部段354。定子芯352与传递成型的环氧树脂中间部段354一起限定多个狭槽356。更具体地,图4示出了狭槽356的细节,其中矩形铜导体358占据狭槽356的内部。在使用涂覆环氧树脂的传递成型中间部段354的实施例中,狭槽间隙可以等于或优于使用纸槽绝缘衬的情况。在定子被涂漆(真空浸渍)的实施例中,间隙空间可能被清漆占据,并且剩下的唯一可行的冷却通道将是狭槽顶部处的半圆形区域。在定子未被涂漆的其他实施例中,有可能增加nvh。本文的实施例旨在用于涂漆定子和未涂漆定子两者,以改善冷却剂流动并将其引导到可能最有益的地方。
35.可以通过限定附加的冷却路径并通过对冷却剂流动的最优引导以使机器尺寸最小化来进一步优化冷却效果。更具体地,定子狭槽内部的特征可以限定附加的冷却路径并最优地引导冷却剂流动。虽然这些特征可以由任何适当的材料(诸如各种浸渍和非浸渍的热固性聚合物)制成,但是本文的解释使用示例性环氧树脂涂层。
36.图5示出了其中所形成的特征(凹槽)增加了间隙以促进狭槽中冷却剂的流动的示例性实施例。具体地,图5示出了具有传递成型的环氧树脂中间部段的定子芯400,所述中间部段限定具有凹槽404的定子狭槽402,以增强狭槽中冷却剂的流动。凹槽404增加了可用于冷却剂流动的空间,从而有助于从定子芯400和绕组406移除热量而不会淹没气隙。可以通过增加定子狭槽402的尺寸、减小绕组406的尺寸、通过利用比原始狭槽绝缘衬薄的环氧树脂层或它们的任何组合来限定凹槽404。在一些实施例中,凹槽404可以远离导体406并朝向定子芯400延伸。虽然在图5所示的示例性实施例中,凹槽404由定子狭槽402的一个短面限定/限定在所述短面上,但是应当理解,其可以设置在两个相对的短面上、两个相对的长面上、所述相对的长面中的一个、或它们的任何组合上。
37.图6示出了另一个示例性实施例,其中所形成的特征(凹槽和突起)增加狭槽间隙以促进冷却剂流动并增加可用于热量移除的表面积。具体地,图6示出了具有传递成型的环氧树脂中间部段的定子芯410,所述中间部段限定具有至少一个凹槽414的定子狭槽412以增强狭槽中冷却剂的流动,其中至少一个突起416用于进一步将一个或多个绕组418彼此分开。至少一个凹槽414可以增加可用于冷却剂流动的空间,从而有助于从定子芯410和绕组418移除热量,而不会淹没气隙,而至少一个突起416有助于在绕组418之间形成间隔或增加所述绕组之间的空间(路径)以优化狭槽中冷却剂流的分布。在一些实施例中,绕组418间隔开以在其间限定狭缝420。至少一个突起416可以用于增加已经由狭缝420限定的空间。
38.在图6所示的示例性实施例中,至少一个突起416被添加到通过狭槽412的长面的中间,以分离(或进一步分离)绕组418并形成用于冷却剂流动的路径/更大的路径。然而,应当理解,至少一个突起416不一定需要添加到通过狭槽412的长面的中间。而是,取决于手头的应用,所述突起416可以在狭槽412中的任何地方使用,以分离绕组418并形成更大的冷却剂流动路径并使最热位置处的温度最低。换句话说,像凹槽414一样,突起416可以由中间部段的紧邻狭槽412的任何部分限定,使得所述突起416设置在沿着狭槽412中的至少一些的相对的长面的长度的任何地方。在一些实施例中,这些突起延伸到狭槽412中的至少一些中并且在导体418之间延伸,以进一步在导体418之间建立间隙或增加已经由狭缝420限定的空间。在一些实施例中,绕组418与突起416直接接触。类似地,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沿着狭槽412的相对的长面设置的突起416可以朝向彼此延伸。类似地,在图6所示的示例性实施例中,示出了两个对称的突起416。然而,应当理解,取决于手头的应用,可以添加一个或多个突起。另外,突起416不需要是对称的。
39.在图6所示的示例性实施例中,将至少一个凹槽414添加到狭槽412的相对的短面,以增加可用于冷却剂流动的空间并帮助从定子芯410和绕组418移除热量。然而,应当理解,取决于手头的应用,凹槽414中的一个或多个可以用于增加可用于冷却剂流动的空间并提高热量移除效率。类似地,凹槽414不需要是对称的或不需要具有相同的尺寸和形状。虽然图6中所示的示例性实施例展示了两个凹槽414和两个突起416,但是这些特征是独立的并且不需要一起实施。类似于可以在沿着狭槽412的长面的长度的任何地方放置的突起416,也可以在沿着狭槽412的长面的长度的任何地方添加凹槽414。换句话说,本公开教导了根据需要在狭槽412的短面和/或长面中的一者或两者的长度上的任何地方放置尽可能多的特征(凹槽和/或突起),以充分地移除经由电流通过绕组418产生的热量或在芯410中产生的热量。
40.图7a示出了另一个示例性实施例。该实施例示出了具有传递成型的环氧树脂中间部段的定子芯450,所述中间部段限定包住绕组456的定子狭槽452并且具有至少一个凹槽454以增强狭槽中冷却剂的流动。在一些实施例中,至少一个凹槽454可以具有相同或不同的尺寸或形状。在图7a所示的示例性实施例中,例如,可以将小凹槽454添加到对应于绕组456的拐角的环氧树脂,这有利于电流通过。即使在存在清漆的情况下,将凹槽454添加到对应于绕组456的拐角的环氧树脂也可以促进冷却剂沿着狭槽452的壁流动。换句话说,在一些实施例中,至少一个凹槽454可以与通过导体456的间隔限定的狭缝458径向对准,使得对准的凹槽454和狭缝458相对于定子450同心。图7b示出了具有凹槽454的替代分布的本公开的另一个示例性实施例。该示例性实施例展示了在定子狭槽452的相对的短面处的至少两个较大的凹槽454,其中较小的凹槽454对应于绕组456的两个拐角(即,与由导体456的间隔限定的狭缝458径向对准),并且沿着定子狭槽452的相对的长面设置在它们之间的中间。
41.图8示出了又一个示例性实施例。具体地,图8示出了定子芯500,所述定子芯具有传递成型的环氧树脂中间部段,所述中间部段限定定子狭槽502,所述定子狭槽具有用于增强狭槽中冷却剂的流动的至少一个凹槽504和用于引导冷却剂的流动的至少一个突起506,其中至少一个突起506可以用于分离一个或多个绕组508(或进一步增加绕组508之间的被称为狭缝510的现有空间)。至少一个凹槽504可以增加可用于冷却剂流动的空间,从而有助于从定子芯500和绕组508移除热量,而至少一个突起506可以有助于在绕组508之间形成/
增加间隔(路径)以优化狭槽中冷却剂流的分布。虽然本公开可以将至少一个突起506的形状描绘为矩形,但是应当理解,所述突起506可以采用任何形状,包括但不限于三角形或半圆形。类似地,虽然本公开可以将至少一个凹槽504的形状描绘为半圆形,但是应当理解,所述凹槽504可以采用任何形状,包括但不限于三角形、矩形或椭圆形。
42.尽管上文描述了示例性实施例,但是这些实施例并不意图描述权利要求所涵盖的所有可能形式。在说明书中使用的词语是描述词语而非限制性词语,并且应理解,在不脱离本公开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做出各种改变。
43.如先前描述,各个实施例的特征可以组合以形成可能未明确描述或示出的其他实施例。尽管各种实施例可能已经被描述为就一个或多个期望的特性而言提供优点或优于其他实施例或现有技术实施方式,但是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认识到,可以折衷一个或多个特征或特性以实现期望的整体系统属性,这取决于具体应用和实施方式。这些属性可以包括但不限于成本、强度、耐久性、生命周期成本、可销售性、外观、包装、尺寸、可维护性、重量、可制造性、易组装性等。因此,描述为就一个或多个特性而言不如其他实施例或现有技术实施方式那样理想的实施例不在本公开的范围之外,并且对于特定应用可能是期望的。
44.根据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机,所述电机具有定子,所述定子包括被布置成限定多个狭槽的芯和包覆成型的中间部段,以及缠绕在狭槽内的多个导体,其中中间部段的紧邻狭槽的部分限定多个突起,所述多个突起设置在狭槽中的至少一些的相对的长面上,并且其中突起延伸到狭槽中的至少一些中并且在导体中的一些之间延伸,以在导体中的一些之间建立间隙并在导体中的一些之间引导冷却剂。
45.根据实施例,导体中的一些与突起直接接触。
46.根据实施例,对于狭槽中的每一个,相对的长面上的突起朝向彼此延伸。
47.根据实施例,中间部段的紧邻狭槽的部分进一步限定至少一个凹槽,所述至少一个凹槽远离导体并朝向芯延伸。
48.根据实施例,至少一个凹槽设置在长面上。
49.根据实施例,至少一个凹槽设置在狭槽中的每一个的短面上。
50.根据实施例,至少一个凹槽具有半圆形、矩形、椭圆形或三角形形状。
51.根据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定子,其具有:芯;包覆成型的中间部段,其中芯和包覆成型的中间部段被布置成限定多个狭槽;以及缠绕在狭槽内的多个导体,其中中间部段的紧邻狭槽的部分限定至少一个凹槽,所述至少一个凹槽设置在狭槽中的至少一个的至少一个长面上,远离导体并朝向芯延伸以促进冷却剂的流动。
52.根据实施例,多个导体间隔开以在其间限定狭缝,并且其中至少一个凹槽与狭缝中的至少一个径向对准。
53.根据实施例,至少一个凹槽具有半圆形、矩形、椭圆形或三角形形状。
54.根据实施例,中间部段的紧邻狭槽的部分进一步限定多个突起,所述多个突起设置在狭槽中的至少一些的相对的长面上,并且其中突起延伸到狭槽中的至少一些中并且在导体中的一些之间延伸,以在导体中的一些之间建立间隙并在导体中的一些之间引导冷却剂。
55.根据实施例,多个导体与多个突起直接接触。
56.根据实施例,对于狭槽中的每一个,相对的长面上的突起朝向彼此延伸。
57.根据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定子,其具有:芯;包覆成型的中间部段,其中芯和包覆成型的中间部段被布置成限定多个狭槽;以及缠绕在狭槽内的多个导体,其中中间部段的紧邻狭槽的部分限定至少一个凹槽,所述至少一个凹槽设置在狭槽中的至少一些的至少一个长面上,远离导体并朝向芯延伸。
58.根据实施例,至少一个凹槽具有半圆形、矩形、椭圆形或三角形形状。
59.根据实施例,中间部段的紧邻狭槽的部分进一步限定多个突起,所述多个突起设置在狭槽中的至少一些的相对的长面上,并且其中突起延伸到狭槽中的至少一些中并且在导体中的一些之间延伸,以在导体中的一些之间建立间隙并在导体中的一些之间引导冷却剂。
60.根据实施例,多个导体与多个突起直接接触。
61.根据实施例,对于狭槽中的每一个,相对的长面上的突起朝向彼此延伸。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