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能识别电动车进出电梯的3D光幕的制作方法

2022-07-09 21:27:19 来源:中国专利 TAG:

一种能识别电动车进出电梯的3d光幕
技术领域
1.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梯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能识别电动车进出电梯的3d光幕。


背景技术:

2.电动车进入电梯,最直接的危害就是给电梯本身造成损害,给电梯安全运行带来风险。首先,小区的客梯空间是有限的,电瓶车车身较大较长,进入轿厢内后,会占据较多的空间,给其他乘梯者造成不便,还会增加电梯的承载负担。而很多时候为了避免电梯门正常关闭,有些人快速将电瓶车推进电梯,这时难免会撞击到电梯轿厢内部的内壁,甚至磕碰到电梯门和安全触板,还可能会使轿厢壁、轿门、厅门和轿门地坎、厅门地坎变形,导致电梯故障。
3.现有专利文献cn111762649a给出了一种利用光幕对出入电梯物件进行检测的方法和系统,但是现有可识别电动车的光幕技术在实际使用中均存在漏检的情况,当出现漏检时则会发生误报或语音播报反向等问题,从而导致长时间保持开门状态,影响了电梯使用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识别电动车进出电梯的3d光幕,能够准确判断出电动车进入还是退出电梯,从而解决了误报、语音反向等问题。
5.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能识别电动车进出电梯的3d光幕,包括发射器、接收器和控制器,所述发射器用于发出第一探测信号,所述接收器用于接收第一探测信号,所述控制器基于所述第一探测信号识别出进出电梯的物体属性,还包括3d检测模块传感器,所述3d检测模块传感器用于向所述电梯的轿门前发出第二探测信号,并接收经过物体反射返回所述第二探测信号;所述控制器还根据接收到所述第一探测信号和所述第二探测信号的顺序确定所述物体进入电梯还是退出电梯。
6.所述3d检测模块传感器安装在所述发射器和接收器内。
7.所述3d检测模块传感器均匀分布在所述发射器内的发射单元之间以及均匀分布在所述接收器内的接收单元之间。
8.所述第二探测信号为红外探测信号。
9.有益效果
10.由于采用了上述的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3d检测模块传感器来感应电梯门前的物体,通过3d检测模块传感器的探测信号和2d光幕的探测信号的先后顺序确定出被检测物体是进入电梯还是退出电梯,从而解决了误报、语音反向等问题。
附图说明
11.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12.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探测区域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13.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此外应理解,在阅读了本实用新型讲授的内容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作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于本技术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
14.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涉及一种能识别电动车进出电梯的3d光幕,如图1所示,包括发射器1、接收器2和控制器3,所述发射器1用于发出第一探测信号,所述接收器2用于接收第一探测信号,所述控制器3基于所述第一探测信号识别出进出电梯的物体属性。本实施方式的能识别电动车进出电梯的3d光幕还包括3d检测模块传感器4,所述3d检测模块传感器4用于向所述电梯的轿门前发出第二探测信号,并接收经过物体反射返回所述第二探测信号;所述控制器2还根据接收到所述第一探测信号和所述第二探测信号的顺序确定所述物体进入电梯还是退出电梯。
15.如图2所示,本实施方式的能识别电动车进出电梯的3d光幕与普通的2d光幕在外观结构上并无差异,本实施方式中将3d检测模块传感器4水平安装于电梯门两侧,将其集成在2d光幕的发射器1和接收器2内。其3d的探测范围以厅门大门套位置(约距离电梯轿门移动平面400mm)向外发射光线,形成一个三角区。3d检测模块传感器的探测原理是通过主动发出红外线信号是否被物体反射回来而实现的,其动态及静态特性一致,除了可靠检测轿门移动平面的状态外,3d检测模块传感器还能够监视电梯厅门入口区域的状况,在轿门附近形成红外光束立体探测区域,从而构成一幅无形的安全网。
16.本实施方式的工作原理如下:发射器和接收器相对设置,每个发射器内均匀分布着发射单元,每个发射单元都有与之对应的接收单元。发射器和接收器通电后,发射器发出的红外光(即第一探测信号)直射到接收器形成光幕系统,目标物体进出电梯就会进入光幕系统里,将会阻挡一部分红外光线使其对应接收器不能接收到光,这种方式就是传统的“2d光幕”,红外线扫描光束仅在轿门移动的一个平面内进行探测,所以只有当人或物体切入这个平面时,光幕才能检测到,然后再向系统输出开门信号,其有效探测范围是一个二维的区域。
17.该2d光幕系统使用同步扫描的光管信号回传时间来判断遮挡物,首先一个发射单元通道发出信号而对应的接收单元同时记录收到该信号的回传时间,即完成一个光管通道的扫描,接着转向下一个光管通道直到所有的光管通道扫描完成即为一个扫描周期,而这个周期中记录着光幕从上到下所有光管信号的回传时间,通过对比光管信号的回传时间即可知道光管是否被遮挡,光幕的扫描周期对应光管从上到下的扫描顺序,哪个光管的信号回传时间超过了标准值,系统就会将该光管位置为1,若在标准值内则该光管位置为0,依次记录,当一个周期记录满后为一列,再其旁边一列继续依次记录下个周期的光管状态。用此二进制记录方式构建的图形虽然有些抽象,但仍然可判断出物体的属性。具体判断方式已经记载在现有专利文献中,本技术未对该方法进行改进,因此不做赘述。
18.3d检测模块传感器内置在2d光幕系统中,3d检测模块传感器均匀分布在发射器的发射单元和接收器的接收单元之间,由3d检测模块传感器主动发出红外线信号(即第二探测信号),并且检测是否有反射的红外线信号回来,主要感应电梯门前的人或者物移动。
19.在进行检测时,如果先触发3d检测模块传感器再触发2d光幕系统则认为是物体进入轿厢的状态,若反过来先触发2d光幕系统再触发3d检测模块传感器则认为是物体退出轿厢的状态。因此控制器可以根据接收到第一探测信号和第二探测信号的顺序来确定物体进入电梯还是退出电梯,当2d光幕检测识别出物体为电动车时,且先触发3d检测模块传感器再触发2d光幕系统,则表示有电动车进入轿厢,此时控制器可以控制扬声器发出“禁止电动车乘梯”类的语音提醒,同时长时间保持开门状态,从而达到禁止电动车乘梯的效果。电动车退出轿厢模式只有在检测到电动车进入轿厢后才会触发,当检测到电动车退出时,即先触发2d光幕系统再触发3d检测模块传感器时,控制器控制扬声器发出“谢谢您的配合”类的感谢语音。
20.2d光幕系统若在电动车进入轿厢时未识别到电动车,但是2d光幕系统在电动车出轿厢时识别到了电动车,则会将其当成电动车进入轿厢模式,从而进行一系列语音警示或保持长开门等阻挡动作,此类误动作影响了电梯的使用,提高了维保端的投诉率。但是采用本实施方式后,通过3d检测模块传感器则有效避免了此类误报、语音反向的发生,避免了因误报导致的长开门情况,因此大大提升了电梯的使用效率。
21.不难发现,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3d检测模块传感器来感应电梯门前的物体,通过3d检测模块传感器的探测信号和2d光幕的探测信号的先后顺序确定出被检测物体是进入电梯还是退出电梯,从而解决了误报、语音反向等问题。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