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薄膜片状产品的检测设备的制作方法

2022-07-09 19:37:14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检测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薄膜片状产品的检测设备。


背景技术:

2.对于薄膜片状的产品需要对其进行检测,例如划伤、透明膜折印、气泡、杂质、导电胶缺失/偏位/变形、小孔废料未清除、小孔被堵及尺寸测量、晶点透光等检测,现有多是人工进行检测,工作效率较低,且检测质量难以保证。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薄膜片状产品的检测设备,能够自动化的对产品进行光学检测,提高工作效率与检测质量。
4.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5.一种薄膜片状产品的检测设备,包括上料装置、第一检测装置、第二检测装置、收料装置与移料装置;
6.第一检测装置设有第一检测相机,能够对产品的上表面进行检测;
7.第二检测装置设有第二检测相机,能够对产品的下表面进行检测;
8.收料装置设有合格盘组件与不合格盘组件;
9.移料装置设有多个吸附模组,能够对产品进行工位之间的转移。
10.由此,上料装置用于放置待检测的产品,相当于上料工位;
11.第一检测装置通过第一检测相机对产品的上表面进行光学检测,相当于第一检测工位;
12.第二检测装置通过第二检测相机对产品的下表面进行光学检测,相当第二检测工位;
13.收料装置的合格盘组件用于放置检测合格的产品,不合格盘组件用于放置检测不合格的产品,收料装置相当于收料工位;
14.移料装置设有吸附模组,通过吸附对产品进行转移,能够将产品按照上料工位、第一检测工位、第二检测工位到收料工位的顺序依次进行转移。
15.因此,该设备能够自动化的对产品进行光学检测,能够对产品的划伤、透明膜折印、气泡、杂质、导电胶缺失、导电胶的偏位、导电胶的变形、小孔废料未清除、小孔被堵及尺寸测量、晶点透光等进行检测,提高检测效率与质量。
16.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检测装置还包括第一推送机构、喷码枪与扫码枪;
17.第一推送机构能够将产品推送至第一检测相机的下方;
18.喷码枪能够对检测前的产品进行喷码;
19.扫码枪能够对检测后的产品进行扫码。
20.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二检测装置包括第二推送机构,第二推送机构能够产品推送至第二检测相机的上方。
21.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上料装置包括第一上料盘与第二上料盘,第一上料盘与第二上料盘的高度不同;
22.第一上料盘与第一上料气缸驱动连接;
23.第二上料盘与第二上料气缸驱动连接。
24.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收料装置还包括第一平移部与平移板,平移板与第一平移部驱动连接;
25.平移板的上方设有合格盘组件与不合格盘组件;
26.收料装置还包括不合格喷码枪,能够对检测不合格的产品进行喷码。
27.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合格盘组件包括第一合格盘与第二合格盘,第一合格盘与第二合格盘的高度不同,第一合格盘与第一驱动气缸驱动连接,第二合格盘与第二驱动气缸驱动连接。
28.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移料装置包括滑架与第二平移部,滑架与第二平移部驱动连接;
29.滑架设有多个吸附模组,吸附模组包括吸具与升降部,吸具与升降部驱动连接。
30.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吸附模组设有三个,三个吸附模组为等距设置。
31.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检测设备能够自动化的对产品进行光学检测,提高工作效率与检测质量,减少人工。
附图说明
32.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薄膜片状产品的检测设备的轴测图;
33.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薄膜片状产品的检测设备的俯视图,其中省略底架;
34.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检测相机的结构图;
35.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推送机构的结构图;
36.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上料装置的轴测图;
37.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上料装置的分解图;
38.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收料装置的轴测图;
39.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合格盘组件的分解图;
40.图9为本实用新型的不合格喷码枪的轴测图;
41.图10为本实用新型的移料装置的结构图;
42.其中:1-上料装置;11-第一上料盘;110-第一上料气缸;12-第二上料盘;120-第二上料气缸;2-第一检测装置;21-第一检测相机;22-第一推送机构;221-治具板;222-推送驱动部;23-喷码枪;24-扫码枪;3-第二检测装置;31-第二检测相机;32-第二推送机构;4-收料装置;41-合格盘组件;411-第一合格盘;4110-第一驱动气缸;412-第二合格盘;4120-第二驱动气缸;42-不合格盘组件;43-不合格喷码枪;44-第一平移部;441-平移板;5-移料装置;51-滑架;52-吸附模组;521-吸具;522-升降部;53-第二平移部。
具体实施方式
43.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44.参考图1至图10,一种薄膜片状产品的检测设备,包括上料装置1、第一检测装置2、第二检测装置3、收料装置4与移料装置5;
45.第一检测装置2设有第一检测相机21,能够对产品的上表面进行检测;
46.第二检测装置3设有第二检测相机31,能够对产品的下表面进行检测;
47.收料装置4设有合格盘组件41与不合格盘组件4241;
48.移料装置5设有多个吸附模组52,能够对产品进行工位之间的转移。
49.上料装置1用于放置待检测的产品,相当于上料工位;
50.第一检测装置2通过第一检测相机21对产品的上表面进行光学检测,相当于第一检测工位;
51.第二检测装置3通过第二检测相机31对产品的下表面进行光学检测,相当于第二检测工位;
52.收料装置4的合格盘组件41用于放置检测合格的产品,不合格盘组件42用于放置检测不合格的产品,收料装置4相当于收料工位;
53.移料装置5设有吸附模组52,能够吸附产品并对产品进行转移,能够将产品按照上料工位、第一检测工位、第二检测工位到收料工位的顺序依次进行转移。
54.因此,该设备能够自动化的对产品进行光学检测,能够对产品的划伤、透明膜折印、气泡、杂质、导电胶缺失、导电胶的偏位、导电胶的变形、小孔废料未清除、小孔被堵及尺寸测量、晶点透光等进行检测,提高检测效率与质量。
55.进一步说明,第一检测装置2还包括第一推送机构22、喷码枪23与扫码枪24;
56.第一推送机构22能够将产品推送至第一检测相机21的下方;
57.喷码枪23能够对检测前的产品进行喷码;
58.扫码枪24能够对检测后的产品进行扫码。
59.第一检测相机21位于第一推送机构22的上方,第一推送机构22能够将产品推送至第一检测相机21的下方,然后进行检测,第一推送机构22包括治具板221与推送驱动部222,治具板221可为透明的板材,推送驱动部222包括电机、同步轮、同步带与导轨,治具板221可滑动的连接于导轨,电机的输出端与同步轮连接,同步轮带动同步带运动,治具板221通过支架与同步带连接,随同步带运动而运动。
60.喷码枪23对产品进行喷码,扫码枪24对产品进行扫码识别,产品检测前先进行喷码,检测完成后再进行扫码,便于对产品进行记录与监控。
61.进一步说明,第二检测装置3包括第二推送机构32,第二推送机构32能够产品推送至第二检测相机31的上方。
62.第二检测相机31位于第二推送机构32的下方,第二推送机构32将产品推送至第二检测相机31的下方,然后进行检测;
63.第二推送机构32与第一推送机构22的结构基本相同,同样设有治具板221与推送驱动部222等结构。
64.进一步说明,上料装置1包括第一上料盘11与第二上料盘12,第一上料盘11与第二上料盘12的高度不同;
65.第一上料盘11与第一上料气缸110驱动连接;
66.第二上料盘12与第二上料气缸120驱动连接。
67.第一上料盘11与第二上料盘12均用于放置待检测的产品,第一上料盘11与第二上料盘12设置成高度不同的层叠式布置方式,利于节约空间,能够交替的进行上料。
68.第一上料盘11与第二上料盘12分别通过不同的气缸进行驱动,为提高运动的精度可适当设有导轨。
69.进一步说明,收料装置4还包括第一平移部44与平移板441,平移板441与第一平移部44驱动连接;
70.平移板441的上方设有合格盘组件41与不合格盘组件42;
71.收料装置4还包括不合格喷码枪43,能够对检测不合格的产品进行喷码。
72.第一平移部44能够驱动平移板441移动,从而带动合格盘组件41与不合格盘组件4241移动,第一平移部44包括电机、同步轮、同步带与导轨等,平移板441可滑动的与导轨连接,电机的输出端与同步轮连接,同步轮带动同步带运动,平移板441通过支架与同步带连接,随同步带运动而运动。
73.不合格喷码枪43能够对不合格的产品进行喷码标识,便于记录与监控。
74.进一步说明,合格盘组件41包括第一合格盘411与第二合格盘412,第一合格盘411与第二合格盘412的高度不同,第一合格盘411与第一驱动气缸4110驱动连接,第二合格盘412与第二驱动气缸4120驱动连接。
75.进一步说明,不合格盘组件42与合格盘组件41的结构基本相同或相似,不合格盘组件42包括第一不合格盘与第二不合格盘,第一不合格盘与第二不合格盘的高度不同,第一不合格盘与第三驱动气缸驱动连接,第二不合格盘与第四驱动气缸驱动连接。
76.进一步说明,移料装置5包括滑架51与第二平移部53,滑架51与第二平移部53驱动连接;
77.滑架51设有多个吸附模组52,吸附模组52包括吸具521与升降部522,吸具521与升降部522驱动连接。
78.第二平移部53可以是直线电机,直线电机的滑块与滑架51连接,从而带动吸附模组52运动,升降部522能够驱动吸具521于竖直方向运动。
79.进一步说明,吸附模组52设有三个,三个吸附模组52为等距设置,等距的设有三个吸附模组52,使得各工位之间的产品能够同步移动,提高工作效率。
80.以上公开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