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用于电池片的归正机构及传送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2-07-09 16:43:12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技术涉及光伏电池片生产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电池片的归正机构及传送装置。


背景技术:

2.太阳能电池是一种将太阳光能转换成电能的装置,太阳能作为最清洁的可再生资源,应用领域日益广泛。硅太阳能电池片是太阳能电池片的一种,基于硅无毒、廉价和地壳中储备大的优势,目前绝大多数商业化的太阳能电池片都是采用硅片加工制作的。在电池片的生产制作过程中往往经历多道工序,例如上料分片工序、激光划片工序、丝网印刷工序、裂片工序等。
3.现有技术中,电池片通常采用传送带的方式传输,由于整条生产线较长,在传送带运输过程中,由于抖动或转角传输等因素,电池片在传送带上容易发生歪斜的情况。
4.因此,现有技术的技术问题在于:如何归正歪斜的电池片。


技术实现要素:

5.本技术提供一种用于电池片的归正机构,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电池片在传送带上容易发生歪斜的情况的技术问题;达到归正歪斜的电池片的技术效果。
6.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用于电池片的归正机构及传送装置,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7.一种用于电池片的归正机构,作用于运输中的电池片,所述归正机构包括:基板;归正组件,所述归正组件具有两组,两组所述归正组件滑移连接于所述基板,每组所述归正组件上具有归正部,且两侧的归正部之间构成一允许电池片通过的归正空间;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包括:第一部,所述第一部相对于所述基板可移动,所述第一部的移动方向平行于所述归正组件的滑移方向,所述第一部连接一所述归正组件;第二部,所述第二部相对于所述基板可移动,所述第二部的移动方向平行于所述归正组件的滑移方向;所述第二部连接另一所述归正组件;以及驱动件,所述驱动组件连接并作用于所述第一部和所述第二部,用于驱动所述第一部与所述第二部相互靠近或远离,从而使得两组所述归正组件相互靠近或远离。
8.作为优选,所述驱动组件还包括:第一轮;第二轮,所述第一轮与所述第二轮沿所述归正组件的移动方向设置于所述基板上;以及同步带,所述同步带传动连接于所述第一轮与所述第二轮之间,在所述同步带的长度方向两侧分别形成所述第一部和所述第二部。
9.作为优选,所述驱动件具体为电机,所述电机固定于所述基板,作用于所述第一轮或所述第二轮,用于驱动所述同步带传动。
10.作为优选,所述驱动组件还包括:齿轮,所述齿轮连接于所述基板上;滑移件,所述滑移件分别设置于所述基板与所述第一部、所述基板与所述第二部之间,使得所述第一部与所述第二部滑移连接于所述基板;以及齿条,所述齿条设置于所述第一部和所述第二部上,所述齿条与所述齿轮啮合。
11.作为优选,所述驱动件具体为电机,所述电机固定于所述基板,作用于所述齿轮,用于驱动齿轮转动,从而带动所述第一部与所述第二部移动。
12.作为优选,每组所述归正组件包括:连接座,所述连接座滑移连接于所述基板,所述连接座与所述第一部或第二部固定连接;导轮,所述导轮具有多个,所述导轮连接于所述连接座上,所述导轮呈直线排列并形成所述归正部。
13.作为优选,所述连接座与所述基板之间设置有滑移组件,所述滑移组件包括:滑轨,所述滑轨固定于所述基板上;滑块,所述滑块固定于每组所述归正组件的连接座上,所述滑块与所述滑轨滑移配合。
14.作为优选,所述导轮排列方向与所述滑轨垂直。
15.一种传送装置,包括:传送机构,所述传送机构用于输送电池片;归正机构,所述归正机构为所述的归正机构,所述归正机构固定于所述传送机构下方,其中,两组所述归正组件对称的设置于所述传送机构的两侧。
16.作为优选,所述传送机构包括:机架;传送带组件,传送带组件设置于所述机架上,所述传送带组件包括:传动轮,所述传动轮至少具有两个且所述传动轮连接于所述机架;传送带,所述传动带传动连接于所述传动轮之间;以及驱动部,所述驱动部作用于所述传动轮,用于驱动所述传动轮转动,从而带动所述传送带传动。
17.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18.1、本技术所述的归正机构中设置了两组可滑移的归正组件,在一个驱动组件对两个归正组件的驱动作用下,使得两组归正组件靠近或远离,针对位置偏移、歪斜的电池片时,两组归正组件相互靠近,两组归正组件上的导轮作用在电池片上,将位置偏移、歪斜的电池片归正,保持电池片位于中间位置,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电池片在传送带上容易发生歪斜的情况的技术问题;达到归正歪斜的电池片的技术效果。
19.2、本技术中通过调节第一部与第二部之间的相对位置实现两归正组件之间的距离,使得两组归正组件之间的空间大小可根据电池片的大小进行调节,适应于不同规格的电池片归正。
20.3、本技术中将两归正组件分别连接在同一个同步带的两侧,通过驱动同步带顺时针转动或逆时针转动,确保两个归正组件之间能够等距离的相互靠近或远离,确保经过归正后的电池片位于中间位置。
21.4、本技术中所述的归正机构中通过导轮与电池片接触并将电池片归正,导轮在与电池片接触时会发生转动,减小电池片与归正组件之间的碰撞,减少归正过程中电池片破碎的可能,提高对电池片的保护作用。
附图说明
22.图1是本技术所述归正机构立体示意图;
23.图2是本技术所述归正机构的爆炸图;
24.图3是本技术所述传送装置的立体示意图;
25.图4是本技术所述传送装置的传送带组件示意图;
26.图5是本技术所述归正机构的安装示意图。
27.附图标记说明:100、归正机构;110、基板;120、归正组件;121、连接座;122、连接
杆;123、导轮座;124、导轮;126、滑块;127、滑轨;128、限位块;130、驱动组件;131、第一部;132、第二部;133、第一轮;134、第二轮;135、同步带;136、连接板;137、第一电机;200、传送机构;210、固定件;220、底板;230、底座;240、传感器;251、传动轮;252、传送带;253、第二电机;254、传动轴。
具体实施方式
28.本文中为部件所编序号本身,例如“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所描述的对象,不具有任何顺序或技术含义。而本技术所说“连接”、“联接”,如无特别说明,均包括直接和间接连接(联接)。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29.在本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30.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池片的归正机构及传送装置,两组归正组件相互靠近,两组归正组件上的导轮作用在电池片上,将位置偏移、歪斜的电池片归正,保持电池片位于中间位置,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电池片在传送带上容易发生歪斜的情况的技术问题;达到归正歪斜的电池片的技术效果。
31.为了更好的理解上述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说明书附图以及具体的实施方式对上述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32.一种用于电池片的归正机构,作用于运输中的电池片,用于将歪斜的电池片归正,如图1所示,归正机构100包括基板110、归正组件120以及驱动组件130,基板110用于作为各个组件的安装基础;归正组件120具有两组,两组归正组件120作用于电池片,用于对歪斜的电池片进行归正;驱动组件130用于驱动两组归正组件120相靠近和远离。
33.基板110为水平设置的矩形板,基板110固定于传送装置的正下方,归正组件120、驱动组件130均安装于基板110上。
34.归正组件120具有两组,两组归正组件120均设置于基板110的上表面,归正组件120作用于电池片并对位置偏移、歪斜的电池片进行归正。如图1所示,每组归正组件120都包括连接座121、连接杆122、导轮124以及导轮座123,具体的,连接座121通过滑移组件滑移连接于基板110,滑移组件包括滑轨127和滑块126,滑轨127固定于基板110上,滑轨127的设置方向定义为第一方向,滑块126固定于连接座121的底部,滑块126与滑轨127滑移配合,使得连接座121可在基板110上沿第一方向滑移;连接杆122固定连接于连接座121上,连接杆122沿第一方向设置,且连接杆122向基板110外部延伸;导轮座123连接于连接杆122远离基板110的一端上,在导轮座123上设置有导轮124,导轮124具有多个并形成归正部,在一个实
施例中,导轮座123上具有五个导轮124,每个导轮124均可自转,导轮124的排布方向垂直于第一方向。其中,在滑轨127的长度方向两端的基板110上固定有限位块128,限位块128用于防止滑轨127脱离滑轨127。
35.进一步的,导轮座123滑移连接于连接杆122远离基板110的一端上,在连接杆122上开设有腰型孔,导轮座123通过腰型孔滑移连接于连接杆122上,使得两组导轮124之间的距离可自适应的调整距离,防止硅片破裂。
36.两组归正组件120在基板110上对称布置,两组归正组件120的归正部排布方向均与电池片的运输方向平行,在两组归正组件120的归正部之间形成归正空间。当然,两组归正组件120也可以设置为一直一斜形式,以使得归正空间为一个喇叭口形式,便于通过喇叭口的大口端引导电池片逐步进行归正运动。
37.驱动组件130设置于基板110上,作用于两组归正组件120,驱动组件130用于驱动两组归正组件120运动。如图2所示,驱动组件130包括第一部131、第二部132以及驱动件,具体的,可以采用同步带135驱动的形式来驱动两组归正组件120相互靠近或远离,具体的,在基板110的上表面设置有第一轮133和第二轮134,第一轮133和第二轮134沿第一方向布置,在第一轮133与第二轮134上传动连接有一同步带135,第一轮133或第二轮134可通过螺丝固定于基板110上的腰型孔上,通过调节第一轮133或第二轮134在腰型孔上的位置即可调节同步带135的张紧程度。
38.其中,在同步带135的长度方向上的两侧分别形成第一部131和第二部132,第一部131与其中一归正组件120固定连接,具体的,第一部131通过连接板136与连接杆122固定连接,使得同步带135在传动时,第一部131带动归正组件120在基板110上沿滑轨127方向滑移,同理,第二部132与另一归正组件120固定连接,其中,在第一部131和第二部132上均形成用于与归正组件120连接的连接点位,两连接点位关于第一轮133与第二轮134的中点中心对称,使得在同步带135传动时,两组归正组件120能够等距的相互靠近或相互远离。
39.驱动件用于驱动同步带135传动。驱动件具体可以为第一电机137,第一电机137与第一轮133(或第二轮134)位于同一竖直空间上,第一电机137固定于基板110的下表面,第一电机137的输出轴穿过基板110作用于第一轮133(或第二轮134),第一电机137驱动第一轮133(或第二轮134),从而带动同步带135传动。
40.可选的,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利用采用齿轮齿条的形式来取代上一个实施例中的同步带结构。具体来说,驱动组件130还可以包括第一部131、第二部132、齿轮、滑移件、齿条以及驱动件,第一部131与第二部132均通过滑移件平行的设置于基板110上,且第一部131和第二部132均沿第一方向布置,其中,第一部131和第二部132可以采用长条状的矩形板,具体的,滑移件可以为开设于基板110上的两个槽体,槽体沿第一方向开设,第一部131与第二部132通过槽体滑移连接于基板110上,第一部131与第二部132之间间隔设置,在第一部131与第二部132之间的基板110上连接有齿轮,第一部131面向第二部132的一面上与第二部132面向第一部131的一面上均设置齿条,两组齿条均与齿轮相啮合,在齿轮转动时,通过齿轮齿条的啮合,使得第一部131和第二部132通过滑移件在基板110上滑移。
41.第一部131与其中一归正组件120固定连接,具体的,第一部131通过连接板136与连接杆122固定连接,使得齿轮齿条配合传动时,第一部131带动归正组件120在基板110上沿滑轨127方向滑移,同理,第二部132与另一归正组件120固定连接,其中,在第一部131和
第二部132上均形成用于与归正组件120连接的连接点位,两连接点位关于齿轮中心对称,使得在齿轮齿条配合传动时,两组归正组件120能够等距的相互靠近或相互远离。
42.驱动件用于驱动齿轮传动。驱动件具体可以为第一电机137,第一电机137与齿轮位于同一竖直空间上,第一电机137固定于基板110的下表面,第一电机137的输出轴穿过基板110作用于齿轮,第一电机137驱动齿轮,齿轮与齿条向啮合,从而带动同步带135传动。
43.本实施例还公开一种传送装置,如图3所示,用于输送电池片,并对歪斜的电池片进行归正对中,包括传送机构200、控制机构以及归正机构100,其中,传送机构200用于输送电池片;控制机构用于检测电池片位置并控制归正机构100;归正机构100用于对电池片进行归正对中。
44.传送机构200用于输送电池片。传送机构200包括机架、传送带组件,传送带组件设置于机架上,具体的,如图3、4所示,机架包括底座230和底板220,底板220呈矩形状且水平设置,通过两个或多个底座230固定支撑。传送带组件包括传送带252、传动轮251以及驱动部,在一个实施例中,传动轮251具有四个,传动轮251两两设置于底板220的四角,传送带252具有两组,分别传动连接于位于底板220的长度方向上的两传动轮251之间,电池片放置于两传动带上从而实现电池片的运输;其中,位于底板220长度方向的一端上的两是传动轮251之间设置有传动轴254,通过驱动传动轴254即可带动传送带252传动。驱动部用于驱动传送带252传动,具体的,驱动部包括第二电机253,第二电机253固定于底座230,第二电机253的输出轴上通过皮带与传动轴254传动连接,第二电机253的驱动下,驱动传动轴254转动,从而带动传送带252传动。
45.归正机构100用于对电池片归正、对中。归正机构100为上述归正机构100的结构,此处不再累述,其中,归正机构100位于底板220的下方,如图5所示,基板110通过固定件210固定于底座230,使得归正机构100固定于底板220的下方位置,具体的,归正机构100中两组归正组件120对称的分布于传送带252的两侧,在驱动组件130驱动两组归正组件120相互靠近时,每个归正组件120的归正部作用于电池片,使得电池片经过归正后位于传送带252的中间位置。
46.控制机构用于检测电池片位置并控制归正机构100。控制机构包括传感器240和控制器,在两个归正组件120之间的底板220位置上开设有开槽,传感器240安装于开槽中,传感器240可以采用电容式接近传感器240,用于检测两个归正组件120之间是否存在电池片,即可判断是否有电池片传送至两个归正组件120之间。控制器用于接收传感器240的检测信号,并根据检测信号向归正机构100发出控制指令,控制器可以采用plc或单片机,在传感器240检测到存在电池片的情况下,控制器向归正机构100发出归正指令,归正机构100对电池片进行归正,归正后两组归正组件120复位;反之,则归正机构100不工作。还可在底板220上固定有投光器,在投光器的正上方设置受光器,受光器可通过支架固定于底板220上,投光器向受光器发射光信号,在硅片经过时光线被阻挡,也可检测硅片的位置。
47.工作原理/步骤:
48.电池片通过传送带252进行运输,归正机构100的归正部设置于传送带252的两端,传感器240在检测到电池片达到两组归正组件120之间后,控制器获取检测信号,控制归正机构100对电池片进行归正。
49.同步带135上两侧第一部131和第二部132分别连接有一个归正组件120,第一电机
137驱动第一轮133转动,第一轮133带动同步带135实现传动,由于两个归正组件120的同步带135上的连接点位关于第一轮133与第二轮134的中点中心对称,因此,如图2所示,同步带135顺时针传动,两组归正组件120等距离的相互靠近,每个归正组件120上的导轮124逐渐靠近电池片,将歪斜的电池片推送至传送带252的中间位置,从而实现对电池片的归正;经过归正后,第一电机137驱动同步带135逆时针传动,两组归正组件120等距离的相互远离至初始状态。
50.技术效果:
51.1、本技术所述的归正机构100中设置了两组可滑移的归正组件120,在一个驱动组件130对两个归正组件120的驱动作用下,使得两组归正组件120靠近或远离,针对位置偏移、歪斜的电池片时,两组归正组件120相互靠近,两组归正组件120上的导轮124作用在电池片上,将位置偏移、歪斜的电池片归正,保持电池片位于中间位置,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电池片在传送带252上容易发生歪斜的情况的技术问题;达到归正歪斜的电池片的技术效果。
52.2、本技术中通过调节第一部131与第二部132之间的相对位置实现两归正组件120之间的距离,使得两组归正组件120之间的空间大小可根据电池片的大小进行调节,适应于不同规格的电池片归正。
53.3、本技术中将两归正组件120分别连接在同一个同步带135的两侧,通过驱动同步带135顺时针转动或逆时针转动,确保两个归正组件120之间能够等距离的相互靠近或远离,确保经过归正后的电池片位于中间位置。
54.4、本技术中所述的归正机构100中通过导轮124与电池片接触并将电池片归正,导轮124在与电池片接触时会发生转动,减小电池片与归正组件120之间的碰撞,减少归正过程中电池片破碎的可能,提高对电池片的保护作用。
55.尽管已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但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一旦得知了基本创造性概念,则可对这些实施例作出另外的变更和修改。所以,所附权利要求意欲解释为包括优选实施例以及落入本实用新型范围的所有变更和修改。
56.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实用新型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实用新型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